• 沒有找到結果。

一、數位學習之發展與背景

數位學習第一次在1996 年的由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 ASTD)的研討會中被提出,定義為藉由數位電子化科 技來傳達教學內容或經驗。其發展與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密切相關,相關的學術 研究發展也是日新月異。

數位學習實質是一種以電腦與網絡或其他數位科技作為媒介的學習方式,其 特點在於學習者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活動(Rosenberg, 2001)。Clark

& Mayer(2002)定義數位學習則是以數位科技的形式傳遞,所提供內容和教學 方法目的在於促進學習者學習,通過建立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來增進效能。Alden

(1998)認為數位學習是學習者應用各種數位媒體學習之過程,而數位媒體包括 網際網路、企業網路、電腦、衛星廣播、錄音帶、錄影帶、互動電視與光碟等等。

陳采秀(2019)指出構建數位學習之環境,關鍵在於滿足老師與學生的需求,

並同時兼顧教室的運營與教材的安排,才能有學習效果上的增進。其中需要關注 的則是衡量數位知能,即數位科技的接受度與使用能力。陳年興與楊錦潭(2006)

認為數位學習使學習更具有彈性,並提供了終身學習的機會,亦有如下之優勢:

(1)不受時間、空間之限制;(2)內容即時化、可靠化;(3)學習成本降低;(4)

教材多樣化符合適性化學習;(5)提高學習能力層次。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數位學習的樣態變的越發多元。數位學 習平台的選擇從早期的「電腦輔助學習」、「網路輔助學習」到近年的「無線感測

裝置輔助學習」、「互動式穿戴裝置輔助學習」和各類線上行動學習平台與翻轉學 習平台的出現不難看出其發展的面向多元化(施伯燁、劉怡亭,2018)。黃國禎 和蔡今中(2011)指出數位學習議題延伸出的行動學習與無所不在的學習的相關 研究與討論在2001 年-2010 年期間有很大幅度的增長。並認為數位化學習不只是 獲得學習資訊的便利性,更重要的則是在於提供學生與學習環境、老師互動的機 會,以及個人化的學習引導與輔助。李清福、陳志銘與曾元顯(2013)則在數位 學習領域的主題發展分析研究中指出,數位學習的相關主題綜觀全世界雖然由台 灣探討最多,但並不完善,其主題討論上受科技之發展影響深遠。

楊正宏、林燕珍、張俊陽與曾憲雄(2008)亦指出數位學習的探討與發展,

需要推動並完善數位學習之優勢應用,加強教師教學設計和線上互動之理念。也 有觀點認為隨著未來創新的數位技術不斷出現,更多的研究者應該利用較為成熟 的技術,在實驗室發展原型後,實際應用到教學現場,並觀察過程,總結經驗,

再回饋到數位學習之議題發展本身去做修正(陳德懷,2009)。

從以上觀點不難看出,數位學習的實質是隨著數位科技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改 變的,呈現的模式與樣貌亦是多元化的。但究其目的,無非是提升學習效率與彌 補傳統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甚至轉變為以學習者為中心之導向的學習

(黃國禎、蘇俊銘、陳興年, 2015)。利用數位科技元件如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 腦進行的學習模式也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政府所重視。數位學習在教育現場的應用 情形亦越來越值得被探討。

二、數位學習在教育現場之應用現況

施伯燁與劉怡亭(2018)在近期的研究中指出 moodle、網頁式 LMS 與社群 媒體是近年來各校與教師主要選用的教學數位平台。這些數位學習平台多具有以

三、科技接受模型

科技接受模型(TAM)理論是由 Davis et al.(1989)所提出之理性行為理論(t 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發展而來。其特定針對探討使用者的科技使用行為與狀 況,從使用者的認知與情感等因素,來解釋不同使用者和科技使用時的關聯。

TAM 模型目的在於解釋使用者對科技接受的決定性因素,討論兩者之間的關 聯,進而判斷使用者的行為信念、行為態度和主觀標準之間的因果關係。主要通 過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與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來解 釋計算機科技資訊系統的接受與行為。而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二者被認為受

影響行為本身的因素。是各類別研究發展的基礎,故而相繼產生了不同外部變數 三個主要構面「系統品質」(Casarotti et al. 2002)、「教材特性」(張金鐘,2002) 和「學習者特性」(Miller and Miller, 2000)。上述小節文獻探究到數位學習模式 強調照顧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反饋,對數位學習模式的接受度受不同受訪

性影響。另外一方面,學術界對於補習教育中的數位化學習模式之探討似乎較 少。本研究則希望通過導入科技接受模型的視角,來嘗試探討並彌補這一盲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