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實施程

第四節 研究的流程

本研究的實施流程如圖 3-1 所示:【圖 3-1:本研究的實施流程圖】

相關文獻之探討

擬定研究主題

相關文獻之探討

研究工具之選定

研究對象之選取

資料的蒐集

資料的整理分析 進行訪談 分析國小分數教材

修訂訪談問題 設計訪談問題

第四章 怡棻的分數概念-加法性分數概念

本章主要分析怡棻的分數概念,針對怡棻在訪談問題的表現,

研究者假設怡棻的分數概念是加法性分數(Ning,1992)概念。本 章主要區分為三部份來探討怡棻的分數概念。一、有理數的子概念;

二、基本的分數概念;三、分數詞的使用(分數的合成與分解、分 數的比較、分數的單位量轉換概念)。

有關怡棻的分數概念之認定,主要是源自於其在訪談問題中的 活動之抽象,並配合之前所提及的相關理論所架構而成。因此研究 者在分析時,會先針對怡棻的活動類型賦予一性質來加以標示,接 著再說明此性質之涵義。並舉出訪談記錄中所摘錄出的相關原案,

來進一步說明研究者為何可以將其表現歸於此活動類型,亦即進一 步由原案中去分析其所呈現的意義。

第一節 有理數的子概念

分析有理數的概念可從有理數的子概念著手。涉及有理數的子 概念,一般而言包含以下幾項:1. 部份-全體關係。2. 子分割概念。

3. 對等關係。聲稱兒童具備了有理數的概念,亦即聲稱兒童能同時 掌握部份-全體關係、對等關係及子分割概念。本節先說明怡棻在這 三種子概念上的表現。

一、 怡棻在部份-全體問題的表現

學童的部份-全體概念的測試,一般區分為三種。1、數值的部 份-全體關係測試。2、分類的部份-全體關係測試。3、分數的部份-全體關係測試。本節中先就怡棻在前二方面的表現加以分析,再針

(一)在數值與分類的部份-全體測試上的表現

為了探討怡棻在整數範圍中的部份-全體的概念,研究者 引入數值的部份-全體測試及分類的部份-全體測試來討論分 析。有關她的表現如下:

(1)在數值的部份-全體測試上的成功

所謂數值的部份-全體問題是指在已知一全體量中各部 份量的數值,且其中一部份的量的數值遠大於其他部份量的 情境下,進行全體量與此部份量的大小比較問題。在知道豬 有 25、狗有 32、羊有 67 之後,怡棻成功地通過數值的部份 -全體測試。其表現如原案 1:

原案 1

27. 師:……羊比較多,還是動物園的動物比較多?

28. 生:動物園的動物。

29. 師:為什麼?

30. 生:因為,那個….哎….

31. 師:你需要去做這一題嗎?去計算嗎?

32. 生:不用。

33. 師:好,你不用計算,你怎麼知道這個動物園的動物比羊還要多?

34. 生:因為羊就只有 67,那個豬和狗加起來已經有 57 了,然後羊已經有 67 了,所以加起來比 67 多。

35. 師:哦!一定比它多,你認為三個加起來會比 67 多,啊!如果不用計算你 可不可以判斷?

36. 生:可以。

37. 生:羊和這三種動物….這三種動物合起來比較多。

38. 師:為什麼?你不要計算的話,你怎麼知道這三種動物合起來比較多?

39. 生:….

我提問羊多還是動物多時,生回答動物多。詢問她的理

由,她欲言又止;我改問是否須要計算,她回答不必。我再 問何以得知動物較多,她以羊「只」有 67,而豬狗和已經 57,再和羊 67 的和會比 67 多,來說明她可以判斷三種動物 合起來比羊多。我再問為何不計算就可以知道動物較多,生 沒有回答。

雖然怡棻判斷動物較羊多時,並未以動物的總數 124 比 羊 67 大,作為其判斷的依據,但從其在行 34 的說明「…羊 只有 67,…豬和狗加起來已經有 57…然後羊已經有 67,所 以加起來比 67 多」來看,可以推測她所持的理由必定包含了 動物的總數比羊數多,所以動物較多。此一推論的依據有二。

首先「加起來比 67 多」這段話中必含有與 67 相比的數值,

而此一數值雖未確定,但仍然被怡棻以「加起來」所代表著。

其次羊的「只有」和豬狗與羊的兩個「已經」暗示著『何況 是』,而『何況是』則應當指向「加起來」所代表尚未確定其 為 124 的數值。此外,由於怡棻在我詢問「若不透過『數值』

計算,如何判斷動物較多?」時,選擇沉默以對。是以,就 此原案,無法推估其是否能利用分類的部份-全體關係解決問 題,而僅能推測其能透過數值的比較解決部份與全體兩量的 大小比較問題。亦即,她成功的通過數值的部份-全體測試。

(2)在分類的部份-全體測試上的成功

所謂分類的部份-全體問題是指已知全體等於各部份 的和,不知各部份的數值,且其中一部份的量遠大於其他部 份量的情境下,進行全體與部份量的比較問題。在知道一包

地通過分類的部份-全體測試。其表現如原案 2:

原案 2

41. 師:如果有一包巧克力,有黑色的巧克力,有白色的,還有紅色的,那 現在知道白色的比黑色的還要多,黑色巧克力又比紅色巧克力多,

那請問你,白色巧克力和這包巧克力比起來,誰比較多?

42. 生:那包巧克力。

43. 師:為什麼?哦!我現在都沒有數字給你算了,為什麼?

44. 生:嗯…..因為那包巧克力和白色巧克力,那包白色巧克力也有白色巧克 力啊!然後都是一樣的。

我提問白色巧克力多還是這包巧克力多時,生回答那包 巧克力多之後,我詢問她,並未給數值怎會知道是那包巧克 力多。她以那包巧克力「也有」白色巧克力,來說明她判斷 的理由。

從其在行 44 的說明「…因為那包巧克力和白色巧克力,

那包白色巧克力也有白色巧克力啊!然後都是一樣的。」來 看,可以推測她所持的理由是那包巧克力中包含有白色巧克 力,而那些白色巧克力中也含有與前者一樣多的白色巧克 力。而那包巧克力除了白色還有其它顏色的,因此那包巧克 力較多。此一推論的依據有二。首先由「…那包白色巧克力 也有白色巧克力…」中的「也有」代表著那包巧克力與白色 巧克力比起來,兩者中皆有白色巧克力。其次,其中的「都 是一樣的」則意謂著兩者所含的白色巧克力是一樣多的。是 以,由此原案可推估怡棻能利用分類上的部份與全體關係來 解決問題。亦即,她成功的通過分類的部份-全體測試。

綜合怡棻在原案 1、 2 上的表現,研究者認為怡棻能通 過數值上及分類上的部份-全體測試,因此研究者預期其在加 數未知及減數未知的問題中應能成功的轉換成差數未知的問 題來解題。

(3)能將加數未知問題轉換成求差的問題

所謂加數未知的問題形如 x+?=y,求?的數值。此類 型問題的解題策略可能是:透過再表現的方式使用序列性合成 運思來求解。亦可利用嚐試錯誤法去約估答案,找出答案。此 外也可以利用「轉換加數未知的問題成為求差數未知的問題」

的策略來進行解題。換句話說,是將 x+?=y 的型式轉為 y-x

=?的型式。而怡棻在此類型的解題表現就是能將加數未知的 問題轉為求差的問題來解題。其表現如原案 3:

原案 3

322. 師:他原有 37 元,媽媽再給他多少就有 60 元了?

323. 生:(記 60 ) 23 元。

- 37 23

324. 師:23 元,你為什麼要列 60 減 37 ?

325. 生:因為 60 是,媽媽再給他 23 元,就等於 60 元嘛!

326. 師:啊!你怎麼知道 23,23 是你後來算出來的,在還沒算出 23 之前,你為 什麼要列 60 減 37?

327. 生:因為這問題說媽媽再給他多少錢會等於 60 嘛,把 60 弄出來嘛,然後 他原本有 37 元,然後 60 減,那個就是媽媽給他多少的錢,然後再減他原 來的錢,會等於媽媽給他多少。

我提問小明原有 37 元,媽媽再給他多少,他就有 60 元了

式的理由,她回答再給她 23 元就等於 60 元。我再一次追問其 為何如此列式,她以 60 元減掉原來的錢就會等於媽媽給他的 錢來說明。

從怡棻在行 327 的說明「…把 60 弄出來嘛,然後他原本 有 3 7 元,然後 60 減,那個就是媽媽給他多少錢,然後再減 他原來的錢,會等於媽媽給他多少。」 來看,可以推測其能 將原先形如 37+?=60 的加數未知的問題,轉為形如 60-

37=?的差數未知的問題來做。此一推測的依據是,「…把 60 弄出來嘛,…,然後 60 減,…」。是以,此一原案可看出 怡棻能將加數未知的問題,轉為差數未知的問題來進行解 題。相似的解題情節請參考行 332-339 及行 340-353。

(4)能將減數未知問題轉換成求差問題與加數未知問題 所謂減數未知的問題是指形如 x-?=y,求?的數值。此 類型問題的解題策略是;在數目不大時,可透過再表現的方 式,使用序列性合成運思來求解。亦可利用嚐試錯誤法去逐一 逼近答案,找出答案,更可利用「轉換此類型問題為求差數未 知的問題」的策略來求解,換句話說是將 x-?=y 的型式轉為 x-y=?的型式,而怡棻在此類型的解題表現就是能將減數未 知問題轉為求差的問題來解題。其表現如原案 4:

原案 4

287. 師:好,那如果老師現在有 58 顆糖,吃掉一些還剩下 35 顆,請問你老師 吃掉多少?

288. 生:58 減 35 嗎?

掉一些之後,還剩下 35 顆,請問你老師吃掉多少?

290. 生:23 顆。

291. 師:為什麼?

292. 生:(記 58 ) 因為 8 減 5 等 3,那 5 減 3 等於 2。

- 35 23

293. 師:那,我現在要問的是為什麼要列 58 減 35 ?

294. 生:因為原本有 58 顆糖嘛!老師吃掉一些剩下 35,所以那個把老師吃掉的 和 35 加起來會等於 58。

我提問老師有 58 顆糖,吃掉一些還剩下 35 顆,請問吃掉 多少之後,生問我是不是 58 減 35。我並未評論,且再將問題 陳述一遍後,生回答 23 顆。於是我追問其理由,此時生列 58 減 35 得到答案 23,所以我再詢問為何如此列式,她以老師吃 掉的部份與 35 加起來會等於 58 來說明。

由行 288 中發現怡棻將「58-?=35」變換成「58-35

=?」有點遲疑,但卻自發性的將「58-35=?」與「35+?

=58」互換,或「58-?=35」與「35+?=58」互換,可假 設其能利用部份-全體的關係來連絡各數。是以,由此原案可 推論出,怡棻能將減數未知的問題(58-?=35)轉換成差數 未知的問題(58-35=?)或加數未知的問題(35+?=58)。

相似的解題情節請參考行 299-308 及行 309-320。

相似的解題情節請參考行 299-308 及行 309-32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