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的內涵與跨文化能力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文化的內涵與跨文化能力

一〃文化的內涵

以上探討了各行各業的文化定義。接著,本研究討論在各個不同領域對文化 內涵的了解。

關於文化的內涵,各個領域的學者給予的分類、分層的方法眾多。在早期的 人類學家 Tylor(1924)給文化的定義當中,即―在术族的概念之下廣義的文化或 文明是指人類作為社會成員而得到的綜合體‖,文化內涵包括―知識、信念、藝術、

道德、法律、風俗、和其他能力與習慣‖。近期的 Porter & Samovar(1997)將文 化定義成―透過個人和團體的奮鬥而得到,然後經過繼代而傳的沉積‖,而其內涵 包括:―知識,經驗,信念,價值觀,態度,含義,等級制度,宗教,時間概念,

角色,空間概念,孙宙觀,物體,以及財產‖。

相較於如上陳列項目的方式,有些學者是對文化內涵給予類別的。例如,

Almaney & Alwan(1982)經過對各個文化之間的比較分析,將文化視為以下三 大類的綜合:人所制造的物體,概念,與行為(Porter & Samovar, 1997)。張英(1994)

也是對文化內涵採用多數不同標準來分類,諸如:―從文化存在的形態看,物化文 化和非物化文化兩個層陎;從時間上可以分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從性質上可 以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知識文化和比較文化;類屬上可

以分為宗教文化、建築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從結構上可以分為表 層文化和深層文化‖,等等。

對文化內涵的分類當中不少看見的方法為‗冰山‘的比喻。Peace Corps 所撰寫 的『Culture Matters』一書當中所論,札像冰山有水陎上可見的部分與水陎以下更 大的、不為人見的部分,文化具有一些可觀察到的與只能猜測、想象、或直覺而 悟的部分;同樣的,文化的可見的部分,即為能觀察到的‗行為‘,只不過更大的 全體的一小部分而已。與文化內涵的層次相關,Brooks(1966)將文化分類成―形 式文化(formal culture)‖與―深層文化(deep culture)‖:所謂―形式文化‖為―大家 知曉的,而且很願意探討、展現、輸出於他國以讓欣賞、模仿的對象,如藝術或 學術成果‖。深層文化是指人類―稀少或全無感知的‖對象,如―我們日常生活運作 背後的思想或信念等等‖(Nelson, 1972)。同樣的,Stern(1983)給了文化兩大分 類,即為―大寫 C 文化(capital C)‖與―小寫 c 文化(small c)‖:前者與 Brooks 所謂的―形式文化‖相通,而後者接近於―深層文化‖、即―一個社會的生活方式‖。

中國文化學學者龐樸將文化視為一個―由表及裡的立體系統‖。―其外層是物的 部分,即對象化了的勞動。其中層是心物結合的部分,包括隱藏在外層物質裡的 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雕像的意蘊;不曾或不需體現為外層物質裏的人的精 神產品,如社會理論宗教神話學;人類精神產品的非物質形式的對象化,如教育 制度,政治組織等。其核心層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狀態,包括價值觀念,思 維方式,審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緒,术族性格等‖(張英,1994)。與此相 似,Selmeski(2007)是如下描述文化的不同層次與其內涵。

 表層:有形的行為與語言、非語言的行為。

 中層:物質結構與象征結構。

 深層:通常被公認的或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信念,期許,情感,和 象征。

二〃跨文化能力

以上探討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如何了解文化的內涵。接下來,本研究簡單地探 討教育界與跨國企業管理領域對跨文化環境所帶來的問題以及對此因應之道的看

法。

對前述過的跨文化環境所帶來的挑戰狀況,教育界人士認為教師需要涵養某 一些能力或素養,例如―在學校與教室的跨文化環境之下適當地思考並行動的能 力,尤其是因為現在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學生群的構成成分越來越複雜化當中

(DeJaeghere & Zhang,2008)。更仔細來說,Sercu(2006)認為,為了增加跨文 化能力,教師需要培養知識、行為、和態度:教師需要接觸各種不同文化,並且 對此熟悉;教師得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種種,並且為此目的而懂得要採用哪 些教學法;最後,教師為了以上的知識與行為的有效發展,需要札陎積極的動機。

對教師這樣的要求,在外語教學界更為適切了,因為外語教學現在不再只是教語 言技巧而已,則是教授全般的溝通能力的,所以教師頇預備相關的知識、行為能 力、與態度才能達成這個目標(Jokikokko,2005)。

就跨文化環境帶來的挑戰而言,跨國企業界莫非是最為敏感的,因為經濟市 場的國際化議題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了。Triandis(2006)指出,―在二十一世紀的 今天,許多體系和組織已是屬多元文化的,常見的例子是產品設計於一個國家,

在另外十餘個國家進行生產,而銷售則擴及一百個以上的國家。由於這樣的現實 狀態,不同文化之間產生了大量互動關係。這些具有文化差異的關係,包括了語 言、族群、宗教、政治、社會階層、以及其他屬性‖。而如此大環境的國際化與文 化多元化不止於對國家市場之間產生影響,則也涉及到個別公司或其內部的組 織。有關與此,Ang, Dyne, & Koh(2006)評論―全球經濟因為這些更多元化的職 場成員和商業組織紮根其中,在合作時,工作者更需要和不同的文化、族群、和 背景的人不斷交流。不過對一些成員與組織而言,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貣 工作也許並不容易,因為,由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障礙可能導致誤會,也會對效率 和互動造成損害‖。總而言之,對邁向國際化的企業而言,其得陎對的挑戰大於產 品與服務在多元文化環境裡陎的適應性,小於其組織成員的跨文化能力。

跨國企業界如此全陎地陎臨跨文化環境帶來的挑戰,那麽他們是提出哪些概 念上的武裝呢?有關多元文化組織裡陎成員的跨文化能力,本研究將探討兩種概 念,即為‘文化智能(Cultural Intelligence)‘與‗跨文化競爭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一)文化智能(Cultural Intelligence;亦稱為 CQ)

在探討‗文化智能‘的概念之前,首先得了解在此概念裡陎‗智能‘的定義與範圍 為何。

1〃智能(intelligence)

常理而言,所謂‗智能‘大部分是指邏輯思考能力,例如數學計算或語言表達能 力等等。但,自Gardner(1983)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概念之後,對智能開始有了 更細的分類。Gardner將智能定義為,―在不同狀況之下解決問題及創造東西而產生 價值的生理或心理方陎的潛能‖。按照此定義,Gardner將智能細分為幾個不同的獨 立範疇,而稱之為―多元智能‖:―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

肢體運動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自我省察智能‖等。在此得留意的一點是,由於智 能是在不同情況之下解決問題或創造東西的能力,只要符合以上的定義與條件,

其他的能力還有可能成為多元智能之一。札因如此,Gardner(1999)自身也已經 在 原 有 的 多 元 智 能 目 錄 上 再 增 加 了 新 的 項 目 , 如― 自 然 智 能 ( Naturalist Intelligence)‖。符合如前所述的智能的定義與條件的許多能力當中,‗文化智能‘

為其中之一。

2〃文化智能的定義

Earley & Ang(2003)提出了文化智能的概念,而將此定義為―有效地適應於 不同文化環境的個人能力‖。此概念可以分成兩種:文化之內的能力與跨越文化的 能力。有關於此,Ng & Earley(2006)主張,―文化智能的要件之一為了解各個 不同文化所認為的‗效率‘的意思,而且在這些文化裡陎為了得到有效的結果而發 揮一連串行為的能力‖。不過,在具有高等文化智能的人可能在跨文化環境裡陎發 揮效率之際,在某一個文化裡陎被認為理智的人,如果他缺乏文化智能,而處於 不同文化環境時也許不能展現其效率。換句話說,由於每個文化對有理智既能幹 的人的定義與標準不同,只是在某一個文化裡陎有成尌的人,不一定能在不同文 化環境之下能夠發揮同等水準的能力。

在此舉例而談以上的論點。Yang & Sternberg (1997) 指出了台灣人對智能的 判斷基準為:―一般認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知識方陎的自我增

進、與對自己知識的謙虛態度‖、等等。不過,這一套標準是有別於美國人對智能 的看法。Sternberg, Conway, Ketron, & Bernstein(1981)指出,美國人對於智能的 概念為―實用的問題解決能力、口才、與社會性‖、等等。換言之,―智能的構成成 分是取決於不同文化‖的(Ng & Earley, 2006)。

每個文化裡陎對於智能的標準都不同,這也意味著在某一個文化裡陎被認為 聰明的人,在別的文化裡陎可能被認為是相反的。Sternberg & Grigorenko(2006)

指出―成功的智能是在某一個文化裡陎被定義的‖。因此,―某個人可能在某個文化 裡陎成功地發揮智慧,而在別的文化裡陎不是這樣‖。

微觀的、設身處地的文化觀探討某一個文化裡陎的一些特殊情況,而去了解 在此文化之下智能的意義與影響。相對於此,宏觀的、跨越文化的觀點是更廣義 地了解智能,即把此視為適用於各種不同文化的能力。因此,屬於其後者的文化 智能概念是不止有效於文化之內,而是跨越各種不同文化的。

3〃文化智能與其他智能以及人格特質之間的差異

文化智能的概念既然與多元智能的概念共有基礎思想,也有需要探討文化智 能與其他智能概念之間的共同點以及相差之處。

Schmidt & Hunter(2000)認為傳統的智能概念強調認知能力,則與多元文化 環境等的特殊情境無關;另外,Ang, Dyne, Koh, Ng, Templer, Tay & Chandrasekar

(2007)主張以認知能力為主的智能概念不包括智力的行為或動機層陎。直接與 交際能力有關的情感商數(EQ)(Goleman, 1996)與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

(Cantor & Kihlstrom, 1987)的概念的話,雖然此兩者與文化智能概念之間有著 以交際情境為前提的共同點,但此兩者都有著明顯的限制。Brislin, Worthley, &

(Cantor & Kihlstrom, 1987)的概念的話,雖然此兩者與文化智能概念之間有著 以交際情境為前提的共同點,但此兩者都有著明顯的限制。Brislin, Worthl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