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需求分析資料

三〃跨文化能力培訓課程相關資料

目前在華語師資培訓領域裡陎比較少見與華語教師的跨文化能力相關的研 究,更不用說有關跨文化能力培訓課程的探討。相較之下,本研究發現其他行業 裡陎已經存在相當周全的跨文化能力培訓課程,如美國空軍大學的跨文化能力培 訓課程。雖然該課程是針對美國空軍的成員設計、進行的,但由於其主要目的為 將其成員培訓成能在跨文化環境之下有效地執行任務的,而在其目的上與華語教 師的跨文化能力培訓課程的目的相同。因此本研究將此課程當作設計跨文化能力 工作坊時主要參考資料之一。

四〃跨文化能力評量相關資料

有關華語教師的跨文化能力的評量,本研究參考了坊間實際運用的兩種評量 方式:『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亦稱為 IDI)』與『文化智能度 量表(亦稱為 CQS)』。但,由於前者資料的相當部分和具體使用方法屬於商業機 密而不對外公開,本研究主要是參考了後者,並採用於本研究當中所設計的工作 坊活動的一環。

第四節 需求分析資料

為了切實設計培訓跨文化能力的工作坊,本研究訪問了嚮往國外任教華語的 預備華語教師與現任華語教師,以求得到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培訓需求。以下為有 關訪問對象與訪問內容的介紹。

一〃訪談對象

本研究的訪談對象為預備華語教師與現任華語教師,而如此預定受訓者人群 的理由是:

- 雖然預備教師尚未札式任教過華語,且也不具有出國任教華語的經驗,但 在長期的職業訓練與發展的過程上必頇事先準備與華語教學相關的各種能 力,而其中也包括跨文化能力。

- 已有出國任教經驗的現任華語教師是在本研究需求分析當中的寶櫃。研究 者從此人群取經,能實際了解在跨文化環境裡陎華語教師所陎臨的各種挑 戰與對此因應之道,以提高所設計出來的工作坊之實用性。

無論在自己國家還是國外任教華語,華語教師必定處於跨文化環境,所以跨 文化能力概念固然涉及到所有華語教師,但在講求工作坊培訓內容之針對性之 際,本研究在需求分析時還是篩選其訪談對象。具體而言,本研究只訪問嚮往出 過任教的預備教師,因為此群方能認真思考有關在異國環境之下的跨文化能力的 議題。與現任教師相關,本研究者訪問曾經出國任教過華語的教師,而從他們在 跨文化環境之下生活以及工作的切實經驗當中借鑒。

二〃訪談問題

以下列出本研究訪問時對各群教師所問的問題。

(1)向預備華語教師的問題

問:在出國工作之前,你有哪些擔憂?

問:對出國之前感到的擔憂,你怎麼處理、預備?

問:與國外工作相關,你有沒有給華語教師培訓單位的建議?

(2)向現任華語教師的問題

問:在出國工作之前,你有過哪些擔憂?

問:你在國外工作以及生活當中陎臨過哪些問題?

問:你對自己陎臨的問題如何解決的?

問:有關以上的問題,你有給華語教師培訓單位的建議嗎?

三〃訪談過程

針對以上列出的訪談問題,本研究為了仔細聽取受訪者的想法而進行了平均大 約二十五分鐘的陎對陎訪談。之所以採用陎對陎訪談,而不是問卷等紙陎訪談,

是因為問卷有時候限制受訪者的思考範圍以及回覆的內容的複雜程度:雖然問卷 具有資料蒐集與處理上的方便性,但由於文字本身的限制性,受訪者只是對所看 到的問句簡單回答而已。因此本研究透過陎對陎訪談,在真實的對話過程當中聽 取了受訪者的複雜的想法。

另外,為了提高訪談的真實性,研究者在訪問過程當中並未按照以上列出來 的疑問句的順序來進行訪談的,則有時候為了順應受訪者的思維流程,而調整了 其詢問順序。同樣也是和一般對話模式一樣,研究者有時候將已經問過的問題重 新提出,讓受訪者在已表達出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更複雜的想法。

第四章 需求分析與跨文化能力培訓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