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資本與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成長軌跡的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文化資本與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成長軌跡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H3.2:學習動機會正向影響學生學習成就往後的成長改變量。

第四節 文化資本與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成長軌跡的影響

壹、文化再製與社會流動

Davis & Moore(1945)在〈社會階層化的原理〉(Some Principle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一文中指出,社會階層化是一種必然存在、無法避免的社會現象。

在社會結構中,社會階層化對學生教育的成就產生重大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教 育制度也不斷衝擊著社會的流動(social mobility),使社會階層產生鬆動。因此,

社會階層對於教育成就的影響到底為何?個體究竟是受到出身的影響而決定他 往後的社會地位與成就?還是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與正向信念找到向上流動的 機會?

以 Marx 的衝突論(conflict theory)觀點而言,經濟因素是形成社會階層化 的主要因素,由於社會的資源有限,在爭取利益分配的鬥爭中,有的群體獲取較 多的資源,而成為優勢群體;有人獲取較少而成為弱勢群體。因此,個人的社會 地位決定了個體是否擁有獲取資源的生產工具,而生產工具的多寡則形成不同的 社會階級。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此種社會不平等現象是一種十分牢固的結構,階級 持續進行著世代的傳承與再製,助長了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形成牢不可破的社會 階級制度(吳瓊洳,2006;陳奎憙,2009)。

然而,以 Davis 與 Moore 為代表的功能論(functional theory)將社會比擬成 一部能夠發揮功能的機器(functioning mechanism),機器的各部位具有不同的功 能,各司其職;基於社會分工的理由,就必須取決於每個人的才能與努力,將其 置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並以不同的報酬或評價賦予不同的社會地位( social position)(Davis & Moore, 19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但是,隨著現代社會日趨開放,階級之間不再存在銅牆鐵壁般無法摧毀,個 人可以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與努力,依著對於學習的正向動力,獲得社會流動的機 會,而非依據出身背景來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與地位。雖然,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教 育是一個階級關係的「再製機器」,但是自由主義者卻認為它為一種階級的「切 斷器」(王瑞賢、王慧蘭、陳正昌合譯,2008)。透過教育,個人可以依據才能與 努力,創造以功績(meritocracy)為原則的社會,透過社會公平的機制,產生社 會流動的機會,就能打破世代間繼承的階級地位,亦即從出生背景的「天賦地位」

轉到個人努力的「成就地位」。

教育是社會階層化的重要因素,但也可能是個人擺脫貧窮、向上流動的關鍵 途徑。二十世紀中,隨著社會民主主義的浪潮,許多國家為了讓人民有機會透過 教育得到向上流動的機會,莫不致力於繼續擴張國民教育的推動與實施;例如,

臺灣於 1947 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公布的「臺灣省學齡兒童強迫入學辦法」,

以及 1968 年實施的「九年國民教育計畫」。此外,一向以平等作為立國基礎的美 國,自 1985 年九月起,各州已將五歲幼稚園教育納入公立學校(李建興,2010),

這些皆是各國政府為力求教育普及所制訂的教育政策,目的不外乎要讓所有的學 生,不因其家庭背景因素,都有機會接受免費的教育,學習相同的課程內容,擁 有一樣的學習機會。

然而,研究顯示,雖然教育結構不斷擴充,且教育改革不間斷努力,似乎仍 尚未真正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家庭背景的影響力並未降低,社會階級再製 的現象仍然存在(Shavit & Blossfeld, 1993)。許多教育成就與社會流動的實徵研 究發現,社會階級的不平等現象呈現出長期穩定的現象,維持數十年不變,甚至 在經濟繁榮時期亦有相同的現象,幾乎都不支持不同社會階層的個人具有公平的 生活機會與平等的教育機會(Goldthorpe, 2000)。Gamoran(2001)的研究也有 同樣的結論,他預測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學校教育,仍存在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 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文化再製理論主要認為學校教育在於維持與傳遞社會的不公平狀態,讓階級 再製的條件得以繼續延續。然而,Durkheim 則強調學校具有文化整合的功能,

功能論者認為學校教育不僅能傳遞文化、促進社會統合,也能分配職位、促進社 會流動,更能創造新知,協助社會變遷(黃鴻文,1998;陳奎憙,1990)。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臺灣的教育機會是否如同 Gamoran(2001)對於美 國的預測,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仍然持續存在?或者如功能論所認為,社會將 會依循個人的才能與努力適才適用,個體之間的差異,是來自於公平競爭環境下,

個人的功績不同所形成?倘若現今學生的學習成就差異是由於家庭的背景因素 所造成,那麼個人的學習動機是否能夠扭轉因家庭環境所造成的不平等現象?亦 即,即使家庭文化資本對學生學習成就差異是一項影響的主要來源,但學生是否 能夠透過自身正向的學習動機,進而緩和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貳、家庭文化資本的差異

Bourdieu 在 1977 年探討不同的職業類別與從事文化活動的關係,發現社會 地位越高者,比社會地位中下者,有越多的機會從事文化活動,並據以累積文化 資本;同樣的,教育程度越高者,在文化資本的分配結構中,亦越有機會站在得 利的位置。可見得文化資本的獲得,在社會階級間是一種不平等的分配狀態,而 此種不平均的關係,再透過學校教育制度更加強化與鞏固(范信賢,1997)。

Bourdieu 認為子女的文化資本是透過家庭所傳遞,文化資本的形成與累積是 由家庭所奠定的,而學校教育所傳遞的文化又是由強勢階級所主導與決定。因為 上層階級的子女在學校所要學習的文化,早已是他們在家庭中所熟悉的文化。因 此,他們便更能熟悉學校老師所喜愛的文化,因而獲得老師的喜愛,而在學校教 育過程中便能處在一個更有利的地位(孫清山、黃毅志,1994;黃毅志,1996;

黃芳銘,1998;DiMaggio & Mohr, 1985; Farkas, Grobe, Sheehan & Shuan, 1990)。

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所教導的文化,即是接近強勢階級所支配的文化,並以此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為評鑑學生的標準,如此一來,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子女便能在考試制度中獲得 較高的成就地位,而成就地位又以文憑或學歷的方式呈現,成為制度化形式

(institutional state)的文化資本。文化資本藉由學歷的制度,形成階級的區分,

因此有較高學歷的人會被認為是有較高能力,而低學歷的人則被認為是較低能力,

此種結果,造成社會地位低的子女,透過教育文憑取得社會流動的機會更加不可 能。

如果學校教育是文化資本再製的重要場域,欲打破文化資本與社會階級循環 壟斷的命運,勢必也必須透過學校教育讓教育機會的均等性受到保障。然而,學 校教育能否真的做到完全排除文化資本(家庭背景因素)的影響,而單純以學生 的才能為考量的依據?

此外,黃毅志(1990)發現,在高中以下的升學過程,背景對升學率的影響 較大;背景不佳者與背景優異者相較之下,其進高中前被淘汰的比例較高,而很 少人有參加大學聯考的機會。陳怡靖、鄭燿男(2000)也運用臺灣社會變遷調查 資料庫進行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的研究,該研究使用民國八十六年的三組 年齡層資料,分別是 22-44 年次的第一組年代;45-54 年次的第二組年代;以及 55-56 年次的第三組年代,結果發現,背景較佳者(父、母教育、父親職業較高、

居住地較都市化者),從家裡得到的資源較多(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財務資本), 而有助於教育取得,該研究認為,就臺灣民眾而言,國中後教育取得有機會不均 等的現象。該研究也發現,各組年代背景變項對於國中以上教育年數的解釋力分 別為 15%、26%、17%,有先升後降的趨勢。

由臺灣的教育機會現象的實徵研究發現,家庭的社經背景在學校教育的選擇 機制中扮演了決定性的影響力,學生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文化資本,有助於他在學 校教育歷程中獲得成功的機會,進而可能會影響他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參、個人學習動機的差異

由於種族、社會階級、家庭環境、居住地區等不利的弱勢族群,在優勢文化 的支配下所造成的自信不足、學習動機低弱、學習態度不佳等因素,因而導致學 習成就的落後。弱勢族群的能力真的不如人嗎?過去已經有豐富的研究發現,個 體的學習動機對成就表現有正向的影響力,那麼,在先天不足的條件下,他們是 否能夠透過正向的心理動力打開命運的枷鎖,而獲得成功的機會?

Coleman(1966)針對提早學習方案的研究,發現就黑人學生而言,參與方 案的學生比未參與者,表現出更高的學習動機;而參與方案的學習成就明顯高於 未參與者。此外,以社經地位來看,低社經地位的參與者比未參與者,在學習成 就上有較高的分數;中社經地位的參與者與未參與者的成就分數具有些微差異;

高社經地位的參與者分數反而低於未參與者。由此可知,學習動機對於家庭背景 不利的弱勢學生而言,反而是一項成功的重要因素。

以臺灣的高等教育繁星計畫為例,其實施的目標主要是基於實現「高中均質、

區域均衡」目標,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給予有潛能的學生有充分的就學機 會,不因背景環境之教育資源差異而失去進入優質大學受教的可能,進而提昇社 會階層流動的可能,亦可促進高中職社區化並推動 12 年國民教育之功效。蘇筱 玲(2009)的研究即欲探討已藉由繁星計畫進入大學學生之學習動機,學業成就 與生活適應的關係,研究發現,以繁星計畫入學的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多為普通,

區域均衡」目標,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給予有潛能的學生有充分的就學機 會,不因背景環境之教育資源差異而失去進入優質大學受教的可能,進而提昇社 會階層流動的可能,亦可促進高中職社區化並推動 12 年國民教育之功效。蘇筱 玲(2009)的研究即欲探討已藉由繁星計畫進入大學學生之學習動機,學業成就 與生活適應的關係,研究發現,以繁星計畫入學的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多為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