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顧過去 DRAM 產業與資源錯置相關的文獻。第三章「DRAM 產業簡介」介紹 DRAM 產業特性與沿革。第四章「資源錯置模型」Hsieh and Klenow(2009)的資源錯 置模型介紹。第五章「資料敘述」描述產業資料來源與蒐集。第六章「奇夢達倒 閉後資源錯置程度」衡量廠商退出後的資源錯置情形與扭曲程度。第七章「反事 實分析─廠商整併與未倒閉假設」假設廠商整併情況與奇夢達未倒閉,分析兩假 設是否能增進產業生產效率。第八章為「結論與建議」針對研究成果做出結論與 對產業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2 詹文男著。台灣 DRAM 產業轉捩點─談政府應否介入,取自:https://reurl.cc/QoN5o

第二章 文獻回顧

DRAM 是一個高風險利潤的產業,Ma and Mark(2003)提及 DRAM 市場結構 存在供需失衡與沉沒成本高昂的特徵。製造廠商進入前須具建造晶圓廠與製程升 級的龐大成本資金,也須承擔長期供需失衡的市場波動。更提出市場集中度的上 升與下降影響市場的組成,衰退期時大量建造成本會迫使低效率的廠商離開。而 在 Murillo(1993)也提及 DRAM 生產過程資本與技術密集度極高,甚至描述 DRAM 為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cesses of high technology known to man.”。

Gardete(2016)則更細緻地提及廠商面臨供過於求的市場特性,在做生產與產 能決策時面臨顯著的需求不確定性。探討市場信息在 DRAM 產業中的作用。本研 究從文獻中理解市場架構與特性,對於產業間資源的分配及衰退期的策略更有興 趣,因此採取資源錯置的模型角度分析此議題。

有限的資源中達到最適配置一直是經濟學中的重要議題,如果資源能自由流 動達到柏拉圖最適(Pareto Optimality),為最有效率的配置。然而現實中生產 要素時常受到扭曲,資源無法達到合適分配,致使產業產出無效率。在過去文獻 中,關於資源錯配的研究大多認為總要素生產力影響各國間經濟發展差異。

Parente and Prescott(1994)以研究菲律賓與南韓經濟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 應為難以被觀測到的企業做中學與技術投資。Klenow and Rodríguez-Clare

(1997)則顯示勞動平均成長率也是造成各國生產率差異的原因。Hall and Jones(1999)發現在國家間的勞動生產力差異很大的原因,除了受資本與教育 程度影響,Solow Residual 意即總要素生產力差異為最大原因,差異來源為資 本累積與勞動生產力,且受政策下的社會基礎設施影響。Parente and Prescott

(1999)提出要素獨賣廠商行使壟斷策略,透過遊說民意代表與官員修改法律獲 得要素獨賣權。最終分析壟斷會限制廠商使用進步技術,阻礙國家致富。

上述理解因資源錯置導致生產效率低落的問題,不只受勞動與資本投入扭曲

影響。學者們更進一步拆分總要素生產力的貢獻,找出阻礙經濟發展的真實原因。

Banerjee and Duflo(2005)提出最佳資源配置效率與經濟成長相關的假設不存 在,源於發現在單一經濟體的相同要素間差異報酬率極大。Restuccia and Rogerson(2008)提出不同企業間的資源分配是影響各國家間人均產出差異的因 素。與本研究討論的 DRAM 製造業與資源錯置議題相關的文獻也有許多,如 Hsieh and Klenow(2009)提及資源分配不佳會降低總要素生產率。利用製造業的微觀 資料來衡量中國、印度對比美國的資源錯置程度,在假設生產函數規模報酬遞減 下,認為政府補貼政策差異對於生產效率的影響。如果印度與中國製造業能改變 資源配置跟美國一樣有效率,即能提升總要素生產力。Hirshleifer, Hsu and Li

(2013)也驗證資源配置效率會影響廠商潛在生產力。Restuccia and Rogerson

(2013)則是總結關於資源錯配與生產力的文獻,認為重新分配異質生產單位的 要素,作為衡量各國總要素生產力的來源。隨後 Uras and Wang(2016)提出技 術性錯誤配置會產生比資源錯配更大的損失,以美國製造業廠商層級的數據為例,

找出技術錯誤配置對於總要素生產力的重要性。至 Lee and Wang(2017)以台 灣 LCD 製造業為研究主體,提出當廠商退出市場後,可透過合併增加自身生產力 與產業資源配置效率。

而本文主要參考 Hsieh and Klenow(2009)提出的模型假設,包含管理幅 度與生產函數規模報酬,採用衡量資源配置效率的模型來觀察本研究的台灣 DRAM 製造廠商資源錯置程度。再參考 Lee and Wang(2017)的整併方法,進行 廠商合併假設與倒閉事件未發生的反事實分析,進一步找出 DRAM 產業未來發展 策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