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探討

第三章的主題為聲音記錄史。筆者首先將唱片工業以及錄音技術的演進統整 歸納,依照年代演進順序,論述 1877 至 1939 年的聲音記錄史背景。第二節則以 蓋斯柏格的錄音理念為內容,介紹蓋斯柏格的錄音方式,並且與其助理、20 世紀 中期在古典音樂圈舉足輕重的製作人─里格(Walter Legge, 1906-1979)之製作理念 相比較,最後則以蓋斯柏格對於唱片錄製的態度作結。

第四章以蓋斯柏格的影響為題。第一節論述蓋斯柏格對於公司產業的貢獻,

舉凡早期對於貝里納留聲機公司草創時期的協助、為留聲機公司錄製以及製作的 經典唱片,皆擁有深入的探討;第二節則描繪蓋斯柏格與男低音夏禮亞賓(Feodor Chaliapin, 1873-1938)、男高音吉利(Beniamino Gigli, 1890-1957)以及作曲家艾爾加 (Edward Elgar, 1857-1934)之間的情誼,並論述蓋斯柏格與三位音樂家之間的事蹟;

第三節則以蓋斯柏格對於音樂發展的影響,分為兩個部份陳述。在歷史中,往往 經由當事者不經意的行為,而牽一髮動全身,蓋斯柏格的遠東行便是如此,因為 在俄國接觸韃靼人的歌聲,而萌發至遠東錄音的想法,進而在 1902 至 1903 年付 諸行動,也因而導致當代國際唱片公司陸續於遠東開設經銷處或者分公司,因地 緣關係,筆者在此論述蓋斯柏格拜訪的東亞二國─日本、中國,其唱片工業與音 樂發展交互影響的結果。第二部分則探討蓋斯柏格錄製卡路索唱片的緣由,以及 分別論述唱片工業興起後對於演奏家、作曲家、音樂學習者、愛樂者以及音樂學 者的影響。

第五章為結論,綜合前面所論述的結果,作一歸結。

第三節 文獻探討

本文的研究素材以蓋斯柏格的回憶錄《流傳的音樂》(The Music Goes Round)、

5

蓋斯柏格的日記、莫瑞(Jerrold Northrop Moore, 1934)所撰寫的蓋斯柏格傳記《聲音 革命》(Sound Revolutions)、《留聲機雜誌》(The Gramophone)中關於蓋斯柏格的 190 篇文章,運用上述與蓋斯柏格直接相關的文獻為主軸,再包含演奏者傳記、演奏 者的錄音記錄以及聲音記錄史的相關書目,藉由這些資料檢視蓋斯柏格的事蹟與 影響。

雖然蓋斯柏格的日記在《留聲機評論》(The Talking Machine Review)中所刊登 的內容,僅記載至 1903 年 1 月 19 日,但值得慶幸的,莫瑞與蓋斯柏格的後人接 洽,取得了蓋斯柏格的所有日記【圖 1-1】,進而統整、撰述著書,並且在《聲音 革命》一書中,將日記內容皆以縮排整理,幾乎是完整的原始資料,可惜的是,

莫瑞的書中對於日記的引文,並未註記日期,在書中僅有 1898、1899、1900、1901 以及 1902 年,為各自單一章節撰述,而其他章節皆以時期劃分,令讀者難以自行 區辨日記記述的確切年份,雖然如此,卻仍然彌補筆者無法取得蓋斯柏格日記的 缺憾。

【圖 1-1】蓋斯柏格的日記。筆者於 2011 年至 EMI 檔案中心(EMI Archive)參觀時 拍攝。

6

除卻蓋斯柏格的日記資料,蓋斯柏格所親自撰寫的回憶錄《流傳的音樂》,陳 述了蓋斯柏格在唱片公司服務期間的回憶,內文總共分為 15 章,在第 6 章以前,

蓋斯柏格以錄音行程劃分,如前往東方、歐陸以及第一次大戰期間的錄音檔期回 顧,第 7 章以後則以聲樂家、指揮家、鋼琴家、弦樂演奏者分章撰述,最為特別 的,在最後 2 章蓋斯柏格分別敘述自己和夏禮亞賓、艾爾加兩人的合作與互動經 歷,對於兩位音樂家傳記中未曾提及的一面,藉由蓋斯柏格本人的文字,能夠有 更深入的了解。

在《留聲機雜誌》的文章中,除了各家公司發行唱片的相關訊息之外,亦有 蓋斯柏格親自投稿、友人對於蓋斯柏格描繪的文章,如蓋斯柏格與夏禮亞賓、帕 德瑞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 1860-191)的相處情景、友人觀察蓋斯柏格與演 奏家們的互動之景…,此外亦有演奏者談論錄音檔期的文字,這些皆是回憶錄、

傳記、日記中未曾收錄的內容,使得筆者對於蓋斯柏格的事蹟能夠擁有更加完整 的接觸。

而關於馬特蘭(Peter Martland, ?)《EMI 百年史》(Since Records Began: EMI, the First 100 Years)中的文字,幾乎皆是經由馬特蘭於 EMI 檔案中心所存的原始資料考 證,透過書中對於留聲機公司歷史的詳細敘述,以及蓋斯柏格於電氣錄音時期所 製作的經典唱片之列舉,令筆者得以與前文提及的文獻資料比對參照,梳理出蓋 斯柏格之於唱片公司、聲音記錄史、音樂發展的影響以及貢獻,唯書中以西方古 典、流行音樂為主,無法從中獲取留聲機公司於東方發展之事業,以及關於蓋斯 伯格至東方錄音的事蹟,是為可惜之處。

演奏家傳記部分,於阿圖‧施納貝爾(Artur Schnabel, 1882-1951)、阿圖‧魯賓 斯坦(Artur Rubinstein, 1887-1982)、艾爾加、帕蒂(Adelina Patti, 1843-1919)…等演

7

奏者傳記中,皆有關於錄音檔期進行時的描繪,雖然篇幅並不多,但是至少可以 確認當時的錄音者,或策劃製作人皆為蓋斯柏格,為蓋斯柏格所錄音製作的唱片 提供明確的記載。演奏者的錄音記錄書籍中,則以克林培(Bryan Crimp, 1939)《親 愛的莫瑞茲‧羅森塔爾…親愛的蓋斯伯格…關於莫瑞茲‧羅森塔爾錄製 HMV 唱片 之記述》(Dear Mr. Rosenthal ... Dear Mr. Gaisberg ... An Account of the Making of Moriz Rosenthal's HMV Recordings)、莫瑞《艾爾加記錄:作曲家與留聲機》(Elgar on Record: The Composer and the Gramophone)之資料最為完整。克林培的書中,將蓋 斯伯格、莫瑞茲‧羅森塔爾於 1934 年至 1938 年的書信逐一歸列,除了有確切的 日期記錄之外,尚有莫瑞茲‧羅森塔爾每一次錄音檔期的錄音曲目,雖然在重複 錄製的樂曲裡,並未註記唱片選用的音源為哪一個檔期所錄製,但仍為筆者提供 了確切的史料。而莫瑞的《艾爾加記錄:作曲家與留聲機》,則將艾爾加自 1914 年至 1934 年與留聲機公司之間的合作事蹟,藉由艾爾加的日記、書信,以及留聲 機公司與之接洽的所有職員信件內容羅列於其中,此外,除了明確地附上日期之 外,並將艾爾加每次檔期所錄製的曲目、唱片母片號碼以及選用音源詳細記錄,

可堪稱最為鉅細靡遺的記載。

於聲音記錄史的相關資料,在國內的學術研究中,多半為探討唱片公司行銷、

唱片著作權以及唱片影響音樂傳播…等議題。其中,僅以許宜雯〈二十世紀錄音 出現後演出實踐的探討〉,關於錄音技術與唱片發展之敘述,為筆者本文撰述錄製 技術的演進提供參考素材。而菲利浦(Robert Philip, 1945)《錄音時代的音樂演奏》

(Performing Music in the Age of Recording)一書中,論及音樂家錄製唱片的經驗,以 及關於錄製技術、音樂聆賞行為的改變,亦是本文探討唱片工業興起,所帶來的 影響和錄音技術演進的重要資料。

8

傑拉特的《神奇的留聲機》,則是利用主題式撰著,詳實地記載唱片公司之間 的競爭、錄音技術演進,以及男高音卡路索、指揮家羅納德(Landon Ronald, 1873-1938)…等音樂家早期參與錄音工作的紀錄,此外,對於聲音紀錄史的發展囊 括歐陸與美國,不偏頗單一地區,為筆者了解早期古典音樂錄音資料的主要書目。

而格朗羅(Pekka Gronow, 1943)以及薩烏尼歐(Ilpo Saunio,1939-1999)的《國際 錄音工業史》(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Recording Industry),則主要以時期,

如:機械錄音時期、電氣錄音時期、數位錄音時期…為劃分,最為特別的地方在 於各章中摘錄了數篇的事件敘述,藉由各篇的單獨事件描繪,令讀者一窺各個時 期所發生的史實,唯各篇事件的撰寫順序並非完全依照年代排列,須由讀者自行 推敲。令人雀躍的是,關於蓋斯伯格的錄音事蹟,本書擁有多篇的記載,增添了 關於蓋斯伯格與演奏家合作錄音的資料。

在聲音記錄史的文獻中,多以西方發展為主,所幸格朗羅發表於《民族音樂 學學報》(Ethnomusicology)〈唱片工業來到東方〉(The Record Industry Comes to the Orient)一文,詳細記述格朗羅研究 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期,多家國際唱片公司在東 方發展的情形,令筆者對於唱片工業於東方的發展擁有基礎的概念。

雖然可以藉由上述的文獻,推敲出蓋斯伯格的主要事蹟、錄音的理念以及影 響,可惜在歸納蓋斯伯格所錄音、製作唱片的表列時,因早期的唱片相關資料中,

並不會特別註明錄音師、製作者為何人,而無法全數羅列,但是筆者仍然嘗試從 蒐集到的資料裡篩選、過濾,以期能依照年代編列出蓋氏所錄音、製作的演奏者 與曲目資料,即便資料有限,但相信在這些現有的文獻基礎上,能夠歸納出詳實 的資訊,並且透過文獻,歸結出一些觀察與結論。

9

第二章 古典音樂錄音之父─蓋斯柏格 第一節 於留聲機公司服務之前(1873-1898)

弗萊德‧蓋斯柏格,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父親老蓋斯柏格(Wilhelm Gaisberg, 1842-1903)為印刷公司職員,母親艾瑪(Emma Klenk Gaisberg, 1851-1914)則為音樂 愛好者,擅彈鋼琴。艾瑪對於孩子們的音樂能力懷抱著崇高期望,當子女們開始 知曉事物後,便慢慢地讓他們接觸鋼琴,在七個子女中,蓋斯柏格是最具有音樂 天份的,也因此,蓋斯柏格 4 歲時便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彈奏技巧【圖 2-1】。

5 之後,蓋斯柏格因鋼琴演奏的天賦受到政府肯定,被授予獎學金並接受更專業的 指導,在鋼琴伴奏以及鋼琴獨奏技巧更為純熟的狀況下,參與了華盛頓地區眾多 音樂愛好者以及慈善機構徵求演出的機會。

【圖 2-1】蓋斯柏格家族,攝於 1889 年。前排左一、二為老蓋斯伯格夫婦,左三 為陪伴蓋斯柏格至終老的姊姊嘉莉(Carrie Gaisberg, 1873-?),站立者左三為弟弟威 廉(Willaim Conard Gaisberg, 1877-1918),右二為蓋斯柏格本人,右一則為最小的妹 妹露伊絲(Louise Gaisberg, 1889-1973)。取自 Moore, Sound revolutions, 3.

5 Moore, Sound Revolutions, 3.

10 Phonograph Company,以下簡稱哥倫比亞公司)銷售著愛迪生的留聲機,8 公司產 品銷售目標原是以記錄人聲取代政府速記員,而現今公司打算擴展販售的商品,

7 唱片公司,於 1898 年由威廉斯(Trevor Williams, 18591946)以及歐文於倫敦創建,後者為貝 里納(Emile Berliner, 1851-1929)在倫敦地區的代理人。公司草創初期與美國公司─勝利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擁有緊密的連結〔勝利為其合作企業〕,1910 年開始啟用其著名商標「主

7 唱片公司,於 1898 年由威廉斯(Trevor Williams, 18591946)以及歐文於倫敦創建,後者為貝 里納(Emile Berliner, 1851-1929)在倫敦地區的代理人。公司草創初期與美國公司─勝利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擁有緊密的連結〔勝利為其合作企業〕,1910 年開始啟用其著名商標「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