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研究方法之探 討,如「中介語理論」、「偏誤分析法」,以及「聽辨能力測驗」與「發音 能力測驗」的介紹。第二部分則是對美國漢語學習者之聲調偏誤研究以及漢 語聲調教學策略的探討。第三部分則是學習心理學與教學的探討,如行為學 習論、認知學習論、語音感知、學習與記憶策略及認知風格等。

2-1 中介語理論

中介語理論是目前解釋和分析外語學習中偏誤的理論基礎(魯,1984)。

Corder 在 1967 年發表了一篇對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頗具影響力的論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文中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學習者的「偏誤」

(error),將之當成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主要目標。Corder 認為第二語言學 習者在學習 過程中都 有屬於自 己的一套 系統,他 稱之為 「過 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所謂過渡能力是指學習者現時的心理規則系統,

在他看來,這個規則系統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所產生的 系統偏誤,恰好是這種過渡能力的表現。

Nemser(1971)也提出了「近似系統」(approximative system)的概念,

用來描述學習者的語言系統。所謂的近似系統是相對於目的語的語言系統而 言。Nemser 認為學習者的語言系統是逐漸趨近於目的語且不斷變化的連續 系統。他也提出了「定型產物」(patterned product)的觀念。所謂的定型產 物可以理解為近似系統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現象,這現象是大量、系統化且有 規律的固定模式。這既不同於學習者的母語系統,也有異於學習者的目的語 系統。這可以算是中介語的初步概念。除此之外,Nemser 也提到後來 Selinker 所謂的「僵化現象」在他的實驗中大量地出現,因此他認為有效的教學意味 著盡可能地避免和推延永久性的中介語系統。

Selinker 在 1972 發表了一篇以「中介語」(Interlanguage)為名的文章,

首次使用「中介語」這個術語。指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習得目的語的過程中,

會產生一種有別於母語和目的語的語言系統,而且這個系統會隨著學習歷程 而不斷產生變化。

中介語的產生是受到多因素的影響。Selinker(1972)認為產生中介語 現象的原因有五個:

1. 語際遷移(interlingual transfer) 。指的是已知母語對新語言學習的影 響。學習者常會在語音、詞彙、語法和語用等層面,套用母語的模式和規則。

2. 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學習者過度概括所學語言的規則,把 一些特殊的詞或結構當成普遍性的規律來套用,產生在所學語言中不存在的 語法結構和錯誤的變化。例如錯把名詞複數形式-s ,用在 foot ,寫成 foots。

3. 教學結果遷移(transf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不當的教學方 法或教材上的錯誤使學習者形成的中介語的錯誤,被稱為教學結果遷移。

4. 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 。語言學習者在學習某種語言(包括學 習母語) 時,他的語言能力還沒有達到成熟(proficiency) 的程度,卻詴圖對該 語言 進行 策略 性處 理。 這 個策 略包 括使 用 : 簡化(simplification) , 減少 (reduction) , 遷 移 (transfer) , 省 略 (omissions) , 替 換 (substitutions) , 重 構 ( restructuringe) ,使用套語(formulaic language) 等。學習策略的使用有助於學 習者對學習過程的宏觀調控,對中介語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

5. 交際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選擇什麼樣的交際策略反映了 學習者不同階段的發展水準。隨著第二語言知識水準的發展,學習者會從以 母語為基礎的策略轉到以目的語為基礎的策略。學習者在真實的語境中使用 語言,從而不斷構建、審視和調整那個新語言的心理模式,沿著中介語持續統 一體的路徑,從母語轉化到目的語。

如前所述,中介語的產生是受到多方面心理因素的影響。魯健驥(1984)

在 Selinker 的基礎上提出了幾個產生漢語語音中介現象的因素,以下三個是 最主要的因素:

1. 母語的負遷移,即干擾(如:漢語聲調受到英語語調的干擾):是影響 中介語語音的主要原因。用母語的語音規律代替目的語的語音規律是中介語 語音最直接的表現。用母語中的近似音直接代替漢語的音素,是可以通過兩 種語言的語音對比分析來預測解釋的。聲調對母語是非聲調語的學習者是有 特殊困難的。

2. 所學的有限的目的語知識的干擾:學習者由於掌握目的語知識的不足,

把他所學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語知識,套用在新的語言現象上,結果產生 偏誤。這種偏誤在心理學上叫做過渡泛化(overgeneralization)。如:漢語 的上聲變調是學習者的難點。有的學習者單獨發上聲或是在教師領讀的半上 或上聲連讀時,都沒有問題,但是只要自己一說一念,就把半上變成全上了,

或是把連讀的幾個上聲一律讀成全上了。不過魯(1984)認為過渡泛化的偏 誤,可以通過訓練和講解的辦法解決。

3. 教師或教材對目的語語言現象的不恰當或不充分的講解和訓練。所謂訓 練問題,是指由於教材或教學過程中的解釋不夠嚴密或該講的而沒有講,或 訓練方式不當而使學習者產生偏誤。這包括教材本身的問題,也包括教師的 經驗水平、學識水平的問題。例如:要是聲調的訓練不夠或不得法,訓練中 的問題可能會助長母語的干擾。反過來說,如果在教學上(教材、課堂教學)

較好地解決了訓練問題,那麼,也許可以避免一些母語的干擾。

這些因素,也可以說是中介語產生的根源。但是就中介語語音系統來 說,以母語的負遷移最為嚴重。中介語理論並不否認母語在外語學習中的干 擾作用,也就是說,語言的對比分析對語言的學習仍然是有效的。此外,產 生中介語系統的各種因素,不是互相孤立的,而往往是相互交叉的。

Selinker(1997)認為欲瞭解學習者的中介語系統,可透過兩種分析方 式,一是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一是偏誤分析(Error Analysis)。

2-1-1 偏誤分析法

「偏誤分析」(Error analysis)乃是補「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之不足而因應而生的。早期的「對比分析」理論是由 Robert Lado(1957)

所提出的。

「對比分析」是一種在語音、語法和文化層面上對母語和目的語進行嚴 格且逐一比較的系統,其目的在於找出母語與目的語之相同相異之處,以便 預測學習者可能會遇到的困難,進而幫助學習者避免出錯或將錯誤減少到最 低程度(魯,1999)。之所以要這樣對比比較,是因為「每個人都傾向於將 自己母語和文化中的形式和意義以及形式和意義的表現遷移到目的語及目

的語的文化中。(Lado, 1957:2)5」因此對比分析理論基礎和焦點是語 言遷移,目的是幫助外語教學解決母語遷移的問題。

雖然「經過比較母語和目的語所發現的問題難點對於教學、測驗、研究 和理解都有很重大的意義,然而這些也只能被視為假設性的難點,得透過學 習者的實際語料才能得到證實。(Lado ,1957:72)6」因此,對比分析只 能預測和解釋學習者一部分的偏誤和難點,而它所無法預測的,則可由偏誤 分析來完成。對漢語學習者的偏誤與難點來說,「偏誤分析」比對比分析具 有更強的預測力和解釋力,因而對第二語言習得過程的認識就較為全面了

(魯,1999)。

再加上,對比分析最嚴重的缺陷就是它並不是透過分析外語學習者對目 的語的實際使用來預測目的語學習中的難點,這難免會造成預測的不準確。

且母語的正負遷移也不能完全解釋外語學習者產生偏誤的現象。有時學習者 也會採取迴避策略來避免使用母語中不存在的形式,也有些學習者因為對於 目的語的標準形式未完全理解或是理解錯誤而造成偏誤。因此「偏誤分析」

也就慢慢地被廣用在外語習得的研究上了。

為什麼要進行偏誤的研究呢?孫德坤(1993)指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首 先受到關注的是偏誤(error),這是因為偏誤最容易被發現,同時偏誤也反 映了學習者的嘗詴過程,從中可以發現學習者是否有自己的發展軌跡。

魯健驥(1999)提到學習外語時,所使用出來的語言形式與目的語標準形 式之間的差距,稱之為「偏誤」(errors)。「偏誤」與一般人所謂的「失 誤」(mistakes)不同。按照 Corder(1967)的解釋,「失誤」與 performance 有關,是非系統性的,是偶發的、無規律的,例如遺忘、疲勞、心理等因素 導致的口誤、筆誤等,母語者也會產生這樣的情況。而「偏誤」則是與 Noam

5 “individuals tend to transfer the forms and meaning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orms and meanings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 and culture to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Lado 1957, P2

6 “The list of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with the native language will be a most significant list for teaching, testing,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Yet it must be considered a list of hypothetical problems until final validation is achieved by checking it against the actual speech of students” Lado 1957, P72

Chomsky 所說的 Competence 有關,具有系統性,只有學習外語者才會發生,

是多發的、有規律的。同時偏誤也反映了學習者現時的語言知識或過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可做為觀察學習者語言習得的窗口。學習外語 者只有反覆地糾正偏誤情形才能逐步地接近目的語的標準形式。

魯健驥(1999)提到所謂的「偏誤分析」,就是發現外語學習者發生偏 誤的規律過程,這包括偏誤是怎樣產生的,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會發生什麼樣 的偏誤等等。偏誤分析的意義在於能夠使外語教學更為有效、更為有針對性。

2-1-2 聽辨能力測驗與發音能力測驗

孫德坤(1993)綜合 Ellis(1986)和 Gass(1988)對第二語言習得研 究流程畫出了圖二-1,提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主要探討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 出這個中間過程。

圖 二-1 第二語言習得流程圖

(資料來源:孫德坤(1993)。中介語理論與漢語習得研究。語言文字 應用。4。載於王建勤(1997)主編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p111)

然而大腦處理過程仍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黑箱」,語言輸入難以控制,

語言輸出無疑比較容易觀察,且語言輸出也是從黑箱而來的,因此學習者的 語言輸出(output)就變成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主要依據了。

語言輸出無疑比較容易觀察,且語言輸出也是從黑箱而來的,因此學習者的 語言輸出(output)就變成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主要依據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