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在瞭解自閉症伴隨中低智能不足學生接受融合教育學校適應的 歷程與自閉症學生的家長、級任教師和特教教師對於融合教育的觀點。本章共分 二部分,分別探討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和自閉症學生融合教育的相關論述與研 究。

第一節 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相關論述與研究

本節首先探討自閉症學生的診斷並了解其特質,進而探討自閉症學生的學校 適應與相關研究。以下分別敘述:

壹、 自閉症的診斷與特質 一、自閉症的診斷

自閉症(Autism)一詞始於 1943 年,由美國精神科醫師 Leo Kanner 在發表的 文章中提出(宋維村,2000;王南凱等人,2013)。1980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 (American Psychiatatric Association,簡稱 APA)在主編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 第三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簡稱 DSM-Ⅲ,1980) 首度將自閉症列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簡稱 PDD) 之一類,隨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的國際疾病傷 害 及 死 因 分 類 標 準 第 十 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簡 稱 ICD-10,1992)也將自閉症列入(張正芬,2014)。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簡稱 DSM)是目前國際上自閉症主要的診斷系統,我國教育體 系中的鑑定標準則是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以下分別說明 診斷與判定標準。

(一)精神疾病診斷手冊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於 2013 年完成修訂並公布的精神疾病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簡稱 DSM-5),對自閉症的 診斷作了以下修正:第一、在第四版(DSM-Ⅳ)中,原先自閉症被歸類於廣泛性

8

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簡稱 PDD),目前已更改為以「自閉 症類群障礙」或「廣泛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 ASD)一詞來統 稱症狀由輕微到嚴重的自閉症族群,其中涵蓋自閉症、雷特症、兒童崩解症和亞 斯伯格症。第二、在診斷基準上由原先的三個核心障礙整併為社會溝通與社會互 動困難,以及侷限的重複行為、興趣和活動這兩個核心障礙。ASD 的診斷需同 時符合下列四項基準,說明如下:

1.持續且跨情境的社會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缺損,下列三項都需具備:

(1)在社會-情緒的互動上有缺損:包括社會互動異常及無法維持雙向對談,

到較少分享興趣、情緒或情感,到無法起始或回應社會性互動。

(2)在社會互動上有非口語溝通行為的缺損:包括難以合併使用口語及非口語 的溝通,到眼神注視及肢體語言的異常,或有理解及肢體動作的異常,到 完全缺乏臉部表情及非口語溝通。

(3)在發展、維持及了解人際關係的缺損:包括難以做出符合各種情境的適當 行為,到分享想像性遊戲交朋友方面有困難,到對同輩完全缺乏興趣。

2.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及活動,下列四項中至少具備二項:

(1)固著或重複性的動作、使用物品及言語。

(2)過度堅持同一性、常規,儀式化的使用語言或非口語的行為,極度抗拒改 變。

(3)非常侷限及固定的興趣,對於興趣極度的專注。

(4)對於感覺刺激的輸入過度反應及過度反應不足、對於環境中的感覺刺激有 異常。

3.症狀必須在早期發展階段出現:也許症狀不會完全顯現,但當環境或情境中的 社交要求超出幼兒的能力時,症狀會逐漸出現。

4.症狀導致在社會、職業、或其他日常重要領域功能有臨床上的顯著的困難。

5.這些表現不能被其他智能障礙或發展遲緩所解釋:智能障礙不是造成症狀表現

9

的主要因素,若智能障礙和自閉症伴隨發生,要作智能障礙及自閉症共病之診 斷。

(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

2013 年修訂公布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十二條內容如 下:本法第三條第十一款所稱自閉症,係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

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 者。其鑑定基準如下:

1.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2.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

不管是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簡稱 DSM)的診 斷基準或國內「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的鑑定基準,都可以看出社 會互動、溝通、固著行為表現是自閉症的主要核心障礙,這樣的特質也影響到他 們在環境中的適應狀況,環境中的人事物若能瞭解他們的身心特質並進行彈性化 的調整,他們對環境的適應與衝撞環境的不適應行為相對就會改善許多。

二、自閉症的特質 (一)語言溝通方面

研究指出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自閉症兒童缺乏功能性語言(Preston

&Carter,2009),自閉症的語言溝通能力呈現質與遲緩的異常,造成實際溝通的 困難。自閉症兒童多數具口語表達能力,但差異幅度大。能力較弱的自閉症停留 在仿說、單字階段,有的能說短句或簡單的對話,但口語表現多是被動反應且呈 現特異形式,例如鸚鵡式仿說、代名詞反轉、聲調缺乏變化、答非所問、自言自 語等特徵。能力好的自閉症有的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滔滔不絕,但仍有對開啟話 題感到困難、出現不符合情境的說話內容、奇怪的聲音或語調、自問自答、不斷 的發問等表現。自閉症兒童較善於記憶具體語彙或片段理解語詞的語意,較難掌

10

握抽象詞彙的概念,在假設、迂迴、隱喻式與幽默式的語言理解與應用上表現困 難,造成溝通上的困擾。未發展出口語能力的自閉症兒童,可能終身無語言,往 往受限於其認知能力的嚴重缺陷、常以拉別人的手、直接拿東西到別人面前或以 哭或發出奇怪聲調表達,有時也會以攻擊、發脾氣作為溝通表達的方式(宋維村,

2000;林寶貴,2002;張正芬,2003;蔡鴻儒,2015)。 (二)社會互動方面

研究指出自閉症兒童與他人互動時,常有不理人、沒回應、隨心所欲、不與 人玩耍、不合群等以自己為中心的行為表現,缺乏依附行為如對人沒什麼反應或 看到陌生人不感到害怕,難以與他人有眼神上的接觸,缺乏臉部表情如無法用眼 神傳遞訊息或使用表情來溝通,不會主動與他人分享的缺乏分享注意力之行為表 現(Bellini、Peter、Benner 與 Hopf,2007;宋維村,2000;張正芬,2003)。自 閉症兒童在社會互動上有兩種表現,一種較為被動,需要教師和同儕的提示和幫 助才會出現社會互動或參與活動;另一種出現主動想與人互動的興趣與動機,但 會出現與不符年齡的特異表達方式。自閉症兒童因為心智理論的缺陷無法對他人 的想法或意圖有正確的推論,所以常做出不符合社會期待或不符合當下情境的行 為(蔡鴻儒,2015),一般人因為不理解其生理缺陷所以容易認為自閉症是沒有 感受,沒有同情心、缺乏同理心、對人冷漠的;其實他們是有情緒與感受的,只 是以不同的方式或強度表現出來,他們需要學習適當的社會互動與情緒表達方式

(宋維村,2000;張正芬,2003)。

(二)行為及興趣方面

自閉症兒童容易表現出侷限且反覆的同一性行為如連續的拍手,對於玩具或 遊戲有固定的玩法,容易被物品外觀上局部的特徵吸引,如喜歡轉動玩具汽車的 輪子,喜好玩弄會動的、有聲響的、能發光的物品;自閉症兒童常出現侷限的興 趣模式,如特別喜愛火車,常固著於非功能的習慣或儀式,因應規則改變的彈性 較差,容易執著於以同樣的操作方式進行活動或任務,若發生變化就無法適應而

11

焦躁不安,固定僵化的行為模式不容易被調整或改變(Richler,Bishop,Kleinke,&

Lord,2007;宋維村,2000;張正芬,2003;蔡鴻儒,2015)。 (三)學習行為方面

多數自閉症學生善於分辨簡單的線條和幾何圖形,在學習風格上視覺學習能 力是其內在優勢能力,優於聽覺學習能力,但對於分辨有意義的符號以及社會性 刺激仍有困難(宋維村,2000);有些自閉症學生的應用或類化能力有困難,如 機械記憶力很好但無法將學會的語言或資訊加以綜合應用,不少自閉症將已學會 的知識或技巧整合類化到其他情境會有困難(Whalen,Schreibman,&Ingersoll,

2006)。宋維村(2002)指出自閉症學生的學習問題包括注意力不易專注、對教 學活動沒有學習動機、思考僵化、類化困難、過度選擇單一刺激,所以自閉症學 生的教學需要針對學習特質設計有興趣的活動才能提高學習效能。

貳、學校適應的理論與研究 一、學校適應的意義

適應一詞起於達爾文進化論(1859)中生物適應的概念,認為生物為求得生 存與延續種族,會發展出順應自然的生存法則,即所謂的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後來學者對適應有心理學上的延伸意義。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 交互作用,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指個體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個體所表現的行為 和反應也會影響環境,環境再給予個體回饋,所以適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引自 徐慕蓮,1987)。Powell(1996)認為適應並非一個靜止的狀態,而是不斷進行調 整的行為,目的是為了讓個人去因應一個具有一般性及可預測性的環境,以達到 持續維持個人終生心理平衡的過程(引自陳秋惠,2010)。Atwater(1990)認為 適應是個體藉由改變自己或改變環境以符合自己的需求,使其與環境達到和諧的 關係。綜合上述,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相互互動以達到個體滿足及與環境中人、

事、物和諧共存的動態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不斷調整、學習、改變,在環境

12

中建立適當的行為以達到內在的身心平衡。

學校是個體在家庭之外接觸到的第二個環境,個體需學習因應更豐富、更多 樣也更複雜的空間型式、規則規範與人際關係等,所以需要更多的能力來面對。

Youngman(1979)認為學校適應是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學校環境取得均衡與和諧的

Youngman(1979)認為學校適應是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學校環境取得均衡與和諧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