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國家角色模式轉變之因素分析

第三章 台灣國家角色之轉變

第四節 台灣國家角色模式轉變之因素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許多政策引發朝野嚴重對立引起社會衝擊外,此朝野對峙政策空轉與意識型態掛 帥的情勢,使得財經政策的制訂受到杯葛與阻攔,而不利於整體經濟發展,政府 為改善經濟不振,提出強化資訊建設和全球連結,以資訊、生命科技、媒體等產 業帶動知識經濟的發展,除過去提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外,

之後更提出以高科技產業作為新經濟發展之核心產業的「綠色矽島計畫」,進行 台灣經濟發展的轉型,卻忽略政府並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來駕馭不穩定的知識經 濟,使欲實踐的政策其效果有所落差,如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之計畫因兩 岸關係的模糊而中斷,由於政府缺乏過去落實政策的執行力,使得國家過去主導 經濟政策的能力開始減弱,隨著民主化的逐步發展,更加強政府能力的弱化。政 治上嚴重的對立使得經濟發展更為不利,從而影響國家角色的主導力量,造成經 濟發展的停滯,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帶動台灣經濟與政治的發展,卻由於特殊歷 史脈絡,此刻面對政治與經濟對立發展的矛盾,政府該如何發揮其政治力量以解 決此困境,並以影響經濟政策作為的能力帶領台灣經濟再創新局,則為政府當局 執政的重要課題。

第四節 台灣國家角色模式轉變之因素分析

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角色的定位一直是爭議性的問題,台灣過去經濟發 展的成功被譽為「經濟奇蹟」,尤其是 60 及 70 年代,穩定的物價與快速的經濟 成長,奠定台灣卓越的經濟發展模式。早期經建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 1953 年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因當時的民間企業尚未茁壯,相對的政府便具有 主導力量,而在威權體制較為穩定的政治架構下,一方面尊重市場機能與比較利 益,一方面經由經建計畫讓技術官僚發揮所長,當時以勞力密集產業配合深具彈 性的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台灣的優勢,加上政府政策的適當配合,因而促進經濟 的快速成長。80 年代開始,經濟自由化成為全球性的趨勢而與過去發展環境有 所不同,加上台灣因解嚴、兩岸互動,開放黨禁、報禁,在政治上由威權體制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漸轉變為民主政治,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同步發展,社會文化也隨著快速變 遷朝多元化方向邁進,台灣經濟發展受這三方面因素交互影響,雖然略有亂象呈 現,但也逐漸朝產業轉型與升級前進(施建生編,1999:Ⅱ)。

90 年代台灣經濟結構有了很大的轉變,1988 年服務業的生產值首度超過工 業,到了 2000 年台灣工業與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分別是 32.37%比 65.57%,農業比重更減至 2.06%,政府更持續以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的「經 濟三化策略」,以及科技導向的發展高科技工業政策,因應台灣社會的多元化、

美國新保護主義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雖然台灣經濟發展獲致相當成效,但卻 持續受到外貿順差所導致經濟外部不平衡的壓力,迫使政府為穩定匯率不得以透 過外匯市場的政策干預,以及為避免貨幣供給額成長過快所採取的沖銷措施,皆 延長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期。政府希望藉由推動「振興經濟方案-促進民間 投資行動計畫」,及「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的重大政策,而將台灣 企業出走、資金外流的現象,轉化成積極為台灣經濟找尋新方向,建造經濟競爭 的新優勢(陳添壽、蔡泰山,2006:190-191),雖於此過程中順利的通過 1998 年 亞洲金融危機帶給台灣經濟的挑戰,但台灣已隨著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日趨 完善,導致國家逐漸失去其自主性,財經官僚的決策經常受到利益團體的干預而 有所改變,引發政治與經濟發展的對立,使經濟政策無法實施。

2000 年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政治發展與經濟趨勢矛盾的情形更加惡化,財 經官僚體系無能情形更為嚴重(王振寰、蘇耀昌,2002:26),經建會落實經濟 政策的能力大為減弱,政府對於經濟政策的作為,由 90 年代開始、至 1998 年亞 洲金融危機時期到 2000 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其領導地位大不如前,顯見國家的 主導角色隨著全球化而來的經濟與政治發展日益減弱,以下則歸納台灣於 90 年 代、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以及 2000 年過後的三個階段,以歷史制度主義的核心 概念-路徑依賴說明國家角色此一制度變遷的原因,及其變遷所產生的影響。

90 年代台灣在經濟上進行全面自由化,政治方面也逐步進行改革而由威權 漸趨往民主發展,民主化重新設定經濟政策制定的遊戲規則,財經官僚在制訂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策目標上的主導性開始下降,其運用工具的自主性也隨之降低,因此在台灣進行 民主轉型的 90 年代,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出現許多乖違現象,財經部會在推 動政務的過程,都會遇到不易克服的政治關卡,使公部門投資的預期經濟效益無 法發揮、重大施政計畫的進度嚴重落後、公共工程的成本控制難以落實、民眾的 公共利益與公共安全無法獲得有效屏障、行政公權力的獨立性與公平性遭遇嚴重 侵蝕、不正當的利益輸送無法防堵等各種失衡現象(朱雲漢,2000:2-3)。民主 化的影響,使國家角色主導經濟發展的功能產生轉變,使政策上的缺失降低民眾 對政府的信任,嚴重削弱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也減緩台灣整體經濟發展。

自 80 年代末期開始全球化的影響大增,隨之而來的是民主化與自由化的進 展,因而帶動台灣政治與經濟的共同發展,卻由於台灣特殊的歷史發展,造成台 灣在政治上與中國敵對的狀態,使得台灣於國際上的發展多所侷限,由 1998 年 亞洲金融危機後可看出中國對台灣的打壓,亞洲地區興起的區域經濟合作網絡上 台灣始終被排除在外,出現區域經濟整合邊緣化的危機,又由於 90 年代開始台 灣產業開始外移中國,使台灣在經濟發展上與中國高度整合而深受中國影響,

2000 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執政,去中國化與本土化的勢力高漲使台灣政治情勢 日漸混亂,此一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背離狀況,因而使政府於推動經濟政策上充滿 阻礙,造成經濟發展的停滯現象。

由此可看出台灣國家角色自 90 年代開始、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至 2000 年過後政黨輪替的三個階段,隨著全球化勢力的逐漸增加,加速政治民主化與經 濟自由化的發展,國內政經體制開始轉變,也使過去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主導一切 發展的能力,由於民主化的影響而改變,政府雖以經建會作為經濟政策執行之機 構,仍居經濟政策的主導地位,然自 1992 年國會全面改選後,政府施政開始注 意人民的需求,1996 年首次公民直選總統,更加速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同時使 政策從制訂到執行的過程更顯複雜且多元化,此外台灣與中國特殊的兩岸關係,

形成彼此在經濟上的高度互賴,政治上卻相互對立的窘境,亞洲金融危機雖未造 成台灣經濟的重創,卻因東南亞國家不穩定的經濟發展而加深台灣對中國經濟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依賴程度,也因中國的打壓使台灣無法參與區域經濟合作,2000 年台灣政黨輪 替,台灣邁向民主鞏固階段,但國內卻因去中國化與本土化而造成局勢混亂,政 策制訂與執行更顯困難,嚴重影響經濟成長,使得政府雖能主導經濟政策作為的 方向,卻隨著民主化的逐漸發展,使政策制訂與執行過程必須兼顧多元勢力,而 減緩降低其領導的程度。

因此在現今國際新自由主義的環境中,以及國內政治民主化的雙重壓力下,

傳統由國家積極介入發展的政策與作為,逐漸失去其效用,由台灣自 90 年代開 始的實際發展可得到證明,自「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到「亞太營運中心計畫」, 甚至是 2000 年民進黨政府提出的「全球運籌中心」、「綠色矽島計畫」等,都是 朝向鼓勵創新產業與建立區域中心角色的新策略,以提昇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和國 際資本的投資計畫(王振寰,2003:23),雖由經建會主導推動經濟政策的執行,

但隨著全球化而來的民主化,實際上台灣之國家角色已喪失過去對於經濟政策的 執行與落實能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南韓國家角色之轉變

60 年代的南韓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落後經濟體,韓戰爆發後其經濟十分 蕭條,僅勉強依靠外援維持發展,經濟發展始於 1963 年,在朴正熙政府的政策 主導下以安全和經濟為考量,將重化工業(Heavy-Chemical Industry, HCI)做為 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軸,全力推動國家經濟的大推進(big push),在歷經五個五年 經濟發展計畫(1962-1981)後,南韓平均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兩位數(蔡增 家,1998:30),出現自戰後以來最大幅度的經濟成長。南韓政府以威權統治來 促進經濟發展,於 1961 年成立經濟企畫院統合各部會資源全力發展經濟,並以 國務院總理身兼經濟企畫院長增加企畫院的政治權力,此外國家經濟結構以出口 能力強、產值高的財閥為主體,政府控制金融機構,並以減稅及優惠的銀行貸款 要求財閥配合重化工業發展政策,南韓政府也大舉對外舉債,讓財閥有充裕的資 金能夠全力發展,南韓便在政府主導發展的模式下,締造漢江經濟奇蹟。繼任的 全斗煥卻遭遇因實施重化工業政策八年所產生的通貨膨脹,以及第二次石油危機

60 年代的南韓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落後經濟體,韓戰爆發後其經濟十分 蕭條,僅勉強依靠外援維持發展,經濟發展始於 1963 年,在朴正熙政府的政策 主導下以安全和經濟為考量,將重化工業(Heavy-Chemical Industry, HCI)做為 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軸,全力推動國家經濟的大推進(big push),在歷經五個五年 經濟發展計畫(1962-1981)後,南韓平均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兩位數(蔡增 家,1998:30),出現自戰後以來最大幅度的經濟成長。南韓政府以威權統治來 促進經濟發展,於 1961 年成立經濟企畫院統合各部會資源全力發展經濟,並以 國務院總理身兼經濟企畫院長增加企畫院的政治權力,此外國家經濟結構以出口 能力強、產值高的財閥為主體,政府控制金融機構,並以減稅及優惠的銀行貸款 要求財閥配合重化工業發展政策,南韓政府也大舉對外舉債,讓財閥有充裕的資 金能夠全力發展,南韓便在政府主導發展的模式下,締造漢江經濟奇蹟。繼任的 全斗煥卻遭遇因實施重化工業政策八年所產生的通貨膨脹,以及第二次石油危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