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於是」和「所以」的語義與語法功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於是」和「所以」的語義與語法功能

從工具書對「於是」和「所以」的解釋來看,兩者的語義有非常相近之 處,現行文獻對於兩詞在語義與語法功能上有諸多研究,但解釋各有不同,

以下為筆者所檢視的「於是」及「所以」在歷時與共時方面之既有文獻。

一、 「於是」和「所以」的歷時語義

(一) 「於是」的歷時語義

劉志安(1995)研究「於是」一詞的源流,將該詞的演變大抵分為三個 歷史階段;第一個歷史時期為漢代以前,第二個歷史時期為魏、晉、隋、唐、

宋,第三個歷史時期則是元、明、清至今。在這三個時期中,「於是」一詞 的演變,與其中「是」的意義演變,有非常大的關係。

在先秦時期,「於是」是一個介賓詞組,為介詞「於」和指示代詞「是」,

其中的指示代詞「是」的意思為「這、那、這個、那個」(劉志安,1995;

范江蘭,2009;宋佳,2014)。劉志安(1995)表示,此時期的介賓詞組「於 是」為實指意義,其意思為「在這裡」、「在這時候」、「從這時候」,如 下例(14)所示:

(1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史記•項羽本紀》)

劉(1995)提出,在第二個歷史時期,魏、晉、隋、唐、宋,「是」逐 漸由指示詞演變為判斷詞,此時虛實兼具,既有指示義,也有判斷義,其例 句如例(15)和例(16)所示:

(15)然則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邪?

(《蘇軾《賈誼論》》

(16)請看今日之城中,竟誰家之天下!

(《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劉指出例(15)中的「是」既有指代義,亦有判斷義,而例(16)中的「是」

則為判斷詞。因此「於是」的意思在這個時期為「在這種情況下」,其有時 有實指意義,有時有連接意義,然而,劉並未詳細解釋為何「是」演變為判 斷詞會使「於是」帶有連接意義。對此筆者認為,表指代作用的「是」為實 指意義,因此「於是」為介詞組,表示「在此」、「在這裡」,而當「是」

逐漸演變為判斷義之時,乃為一種虛化的現象,虛化的判斷義「是」無法單 獨成詞,須與「於」組合成一個表完整單位的詞彙,是為一個詞彙化的過程,

因此當「於」與「是」組合在一起並詞彙化以後,便逐漸成為了一個連詞,

有「在這種情況下」、「接著就」的意思,故「於是」便有了連接意義。「於 是」在第二個歷史時期的例句如下例(17)所示:

13

(17)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 也。於是作八愚詩於溪石頭。

(柳宗元《愚溪詩序》)

例句(17)中,「於是」之前說明柳宗元作詩的背景描述,義為柳宗元表達 自己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而無有違背事理之處,昏昏然似乎 為相同的歸宿,超越塵世,融入虛空之中,而寂寥之中沒有誰能了解自己。

接著以「於是」帶出作詩背景描述後的結果,為「作《八愚詩》,記在溪石 頭上」。由此例可看出,「於是」在此已不能解釋為「在這裡」,而需解釋 為「在這種情況下」、「接著就」,為說明作詩背景後便作出《八愚詩》的 承接描述,因此「於是」已由介賓詞組逐漸詞彙化而演變為表連接意義的虛 詞。

范江蘭(2009)指出,「於是」在歷史演變為介賓短語與表連詞性質兩 者用法並存的時期時,其表連接意義的用法可解釋為「從此」、「因此」,

這是由於「於是」在這個時期的意思為「從這裡」、「從這時」的用法,一 般而言隱含著下一個動作的發生。「於是」作為介賓短語兼連詞性質的例句 如下所示:

(18)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於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宋佳(2014)在「於是」語法化歷史演變的研究中提到,中古時期是「於 是」語法化過渡期的進一步發展階段,這是由於在介賓結構與連詞並存的中 古時期,表連詞用法的使用頻率逐漸增高,在《晉書》中一共有524 例「於 是」,其中單純僅為介賓結構的「於是」只有60 例。

而到了第三個歷史時期,即元、明、清以後,劉志安(1995)發現「是」

的用法已演變為判斷詞,全然表判斷義,該時期「是」為判斷詞的例句如下 例(19)所示:

(19)便知又為寶玉了,一個個咬指吐舌,連忙退去。

(曹雪芹《紅樓夢•護官符》)

劉指出,在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完全成為判斷義,連帶影響「於是」的 語義,並表示在這個時期,「於是」已經虛化為連詞,其意思為「接著就」,

表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例句如下:

(20)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於是兩路兵盡皆去。

(羅貫中《三國演義•九十六回》)

范江蘭(2009)認為,「於是」虛化為連詞的用法,其重要的因素為句 法位置的改變,如果一個結構常常出現於某一個句法位置,該詞的意義會產 生變化,進而產生新的語法功能。當「於是」出現在分句句首或分句的主語 之後時,其為承前一個分句引出下一個動作的發生,因此「於是」便起了作 為連詞的語法功能。宋佳(2014)亦提出,古漢語中常有主語省略的情況,

如此一來動詞前的句法位置便和句子層次上連詞出現的位置相同,當「於是」

位於連詞經常出現的位置時,其介賓結構便逐漸被分析一個連詞,且宋考閱 十三經語料、二十四史語料,以及古漢語的散文語料,發現一共有9450「於 是」的用例,其中位於連詞典型位置的用例高達 9257 例。由於「於是」位 於連詞經常出現的位置,使得其逐漸演變為固定出現在連詞所處的位置,其 例句如下所示:

(21)瑋又使人諭之:「歇定可相馳矣。」於是各鼓軍而進一戰大破虜師,遂棄牛羊 而還。

(《夢溪筆談•曹瑋大破虜師》)

由前人的研究,可以發現「於是」在歷史上的演變,起初在上古時期為介賓 詞組,意義為「在這裡」、「在這時候」,到了中古時期,則為介賓詞組與 連詞用法並存,其意義為「在這種情況下」、「從此」,到了近代元、明、

清時期,「於是」則完全虛化為連詞的用法,意義如同「接著就」。筆者將

「於是」的歷史演變整理如下表二-1 所示:

15

(23)無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周易‧解卦》)

在例(23)中,「所」的意思仍有抽象的「處所」之意,意思為引申義「目 的地」。而上古時期有很多「所」加上「動詞」的結構,在這些結構中,「所」

逐漸虛化,不再表示抽象的「處所」義,如下例:

(24)渙有丘,匪夷思。

(《周易‧渙卦》)

(25)不永事,小有言,終吉。

(《周易‧訟卦》)

在例(24)中,「所思」的意思為「思考、想像的情景」,例(25)中,「不 永所事」的意義為「不可長久為鬥訟之事」。由這些例子可以看出,「所」

已經虛化,不再具備抽象的處所義。于蓓蓓(2008)進一步提出,「所」加 上「動詞」的結構在大量使用的情況下,最後成了一個語法標記,成為了虛 詞的用法。

對於「以」字的演變,王雅瓊、高雪飛(2012)提出,「以」字的甲骨 文似人手提一物,推測其最早應為動詞的用法;蔣海莉(2006)亦表示,「以」

早期作為動詞,表上繳物品或供奉物品給祭祀對象之義,後來逐漸引申為「致 送」之義,且「以」字在結構上,其位置常常出現於另一動詞之後,意義逐 漸虛化,成為介詞的用法。在演變過程中,「以」字作為介詞可表示行為以 某物為憑藉或工具,如下例所示:

(26)臣神遇而不目視。

(《莊子•養生主》)

例(26)中,「以」表示行為賴以實現的工具,其中「不以目視」意義為「不 用眼睛看」,「以」的意義相當於「用」。前文提及,由於「所」字後經常 出現動詞,而「以」字最早期的用法即為動詞,因此兩字所組成的詞組便逐 漸形成,隨著「以」字語法化為介詞,「所以」成為了一個介詞結構。在李 為政(2008)的研究中,先秦的漢語中有一種工具式結構,為「以」後接名 詞和動詞的組合,即「『以』+名詞+動詞」,在這種結構裡的「名詞」為

17

工具名,「動詞」為憑藉著工具所發出的動作,整體結構的意義為「(主體)

憑藉某種工具發出某種動作」,如下例(27):

(27)許子釜甑爨,鐵耕乎?

(孟子•滕文公上)

在例(27)中,「釜甑」、「鐵」為憑藉的工具,「爨」、「耕」則是發出 的動作。而「『以』+名詞+動詞」這個結構,逐漸演變為「名詞,『所以』

+動詞」,其中「所」為代詞,指代對象即為其前的名詞,以例(27)為例,

「『以』+名詞+動詞」這個結構「以鐵耕」,轉化演變為「名詞,『所以』

+動詞」結構,是為「鐵,所以耕」,「所」指代的即是其前的名詞「鐵」,

「所以」結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用來做某事的東西」如下例(28):

(28)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莊子•外物》)

由此可知,「所」和「以」結合為「所以」後,意思為「用來……」,表示 工具或原因,此為「所以」這個介詞結構出現的雛形。韓國平(1983)指出,

「所以」在先秦時期的意思為「……的原因」,用於因果判斷句中,如下例

(29):

(29)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呂氏春秋•察今》)

上例(29)中,「所以敗」表示「敗的原因」,整個分句「此其所以敗也」

的意思為「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所以」用作解釋原因之用。而陳默(2009)

亦表示,上古漢語中有許多「『所以』+動詞+『也』」的用法,如下例(30)

到(32)所示:

(30)魯監門之女嬰相從績,中夜而泣涕。其偶曰:「何謂而泣也?」嬰曰:「吾聞 衛世子不肖,所以泣也。」

(《韓詩外傳》)

(31)七年春,齊人伐鄭。孔叔言於鄭伯曰:「諺有之曰:『心則不競,何憚於病?』

既不能彊,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

(《左傳‧僖公七年》)

(32)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

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左傳‧隱公三年》)

陳進一步提出,上述的介詞結構「所以」,在語義上亦可分析為因果連詞,

且在句法位置上,表原因的分句在前,表結果的分句在後,「所以」逐漸演 變為表達因果關係之義的詞組。

到了中古時期,「所以」逐漸演變為連詞,用來表示結果。在這個階段,

「所以」之後的結果分句,語法成分漸趨完備(韓國平,1983)。而這樣的 現象,在先秦的因果敘述句中極少出現。當「所以」後所接的不再只是單一 個詞或詞組,而是一個分句時,「所以」的連詞用法便逐漸穩固,如下例(33)

所示:

(33)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

(李白《與韓荊州書》)

在先秦時期,「所以」後的成分大多較為簡短,如例(30)到例(32)中的

在先秦時期,「所以」後的成分大多較為簡短,如例(30)到例(32)中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