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教學啟示與結論

第二節 結論

一、總結

本論文與先行研究的差異在於,從語料庫的數據檢視中,以統計佐證「於 是」和「所以」在語義層面是否具有核心語義特徵的現象,並依研究兩者在 篇章層面的語義弱化程度與兩詞的功能差異為何,且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學 建議,以下將依據回應本文的兩大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一):在語義層面,「於是」和「所以」是否具有「已然態」、

「動態」、「變化性」的核心語義特徵?

研究問題(二):在篇章層面,「於是」和「所以」的範距大小為何?其連 詞語義虛化程度有何異同?兩者作為弱化連詞的功能差 異為何?

165

針對第一個研究問題,本研究結果發現,「於是」具有後接「已然態」、

「動態」、「變化性」的三項核心語義特徵,而「所以」則無此三項特徵。

而在「變化性」這一項中,筆者發現「於是」須具備此核心語義特徵,而「所 以」則在統計上以「非變化性」的用法比例高於「變化性」。因此後接「變 化性」或「非變化性」語義為「於是」和「所以」在語義層次上最主要的差 異。此亦說明了當一個句子的連詞可用「於是」也可用「所以」時,前者著 重表達連詞後所發生的新變化,後者則側重表達連詞前後的因果關係。

在研究問題一中,違反核心語義特徵的「於是」語料雖佔少數,但仍具 研究其存在原因之價值,這與研究問題二的連詞語義弱化息息相關。

關於第二個研究問題,首先在範距上的發現為,無論為哪一個語料庫,

「於是」皆呈現範距較小的結果,而「所以」則因不同語料庫其語體內容不 同,而在範距大小上有所差異,在語體內容偏向書面體的語料中,「所以」

的範距較小,而在語體內容偏向口語說明的書面體語料中,則範距較大。

其次,在連詞語義虛化程度的研究上,筆者發現「於是」和「所以」的 用法,由實到虛可以分為「邏輯連詞」、「弱化連詞」、「話語標記」三種 用法。在兩詞的虛化程度方面,「所以」的虛化程度高於「於是」,前者語 法化程度較高,篇章功能較強,後者反之。而在研究問題一中違反核心語義 特徵的語料,在用法上皆為語義產生弱化的「弱化連詞」。在「弱化連詞」

的研究中,「於是」和「所以」皆有帶出「總結」、「立論」與「推論」用 法的現象,這三者依照分佈比例高低,分別為「立論」、「總結」、「推論」,

「於是」或「所以」皆呈現相同的結果。其原因乃是「立論」為基於前文舊 信息的基礎下所引出的新信息,是為人際溝通的主要目的;「總結」為對前 文舊信息的概括論述,並未引出新信息;「推論」為由現行狀況推測至未來 情況的推測論述,缺乏舊信息的鋪陳,在人際溝通上屬於高度認知的用法。

在「總結」、「立論」與「推論」三種用法中各為「於是」比例較高或

「所以」比例較高的研究中,發現在「總結」的用法中,選用「於是」和「所 以」的比例數據無太大的區別;在「立論」的用法中,選用「於是」的比例 高於「所以」,這是由於「立論」為基於前文舊信息基礎下而引出的新信息,

此結果符合研究問題一中,「於是」的後接成分必須有「新的變化」,意即

「變化性」核心語義特徵的研究成果;在「推論」的用法中,選用「於是」

的比例低於「所以」,這是由於「推論」為由現行狀況的論點推測至未來情 況的論述,此結果符合研究問題一中,「於是」的後接成分必須為「已然態」

的核心語義特徵,意即須為已經發生的事件或狀況,不為尚未發生的未來情 況。因此,表達推測未來情況的「推論」,在真實語料中「於是」的出現頻 率較低,「所以」的出現頻率較高。

而本文研究問題二的最後一個子題,「於是」和「所以」作為「弱化連 詞」的功能差異研究中,研究結果為:「於是」的語料其分佈偏向語氣「弱」,

而「所以」則無顯著的語氣強弱分野。

最後,本論文根據研究結果,分析現行於臺灣的四套對外華語教材,對 其進行評析並給予教學建議。筆者在評析後發現,現行教材幾乎無「於是」

和「所以」兩詞的語義對比介紹。因此,在教學建議方面,本文依照研究結 果,將「於是」和「所以」分為四個階段進行教學,並在教學中納入兩詞的 對比說明。首先分別介紹兩者的用法,接著比較兩者在語義上的差異,然後 再將兩詞語義弱化、作為論證的用法介紹給學習者,最後再說明兩詞在用於 表達論點上的差異。

二、研究限制與展望

首先,本研究於語義層面探究「於是」和「所以」的核心語義特徵,是 根據前人研究對於「於是」一詞的語義特徵進行分析,並發現兩詞最大的語 義差異,為「於是」具有「變化性」核心語義特徵,而「所以」所處的句子 中,則為「非變化性」語義的比例較高。然而,關於「所以」多為後接「非 變化性」語義的現象,本研究礙於篇幅,並未詳細對其探究原因,因此可待 後續研究補足本文的不足之處。

並且,在篇章層面,本研究所蒐集的語料總筆數一共為400 筆,其中,

「於是」作為弱化連詞的語料數非常少,僅有17 筆,而「所以」作為弱化 連詞的語料數則有131 筆。若要針對「於是」和「所以」在語義弱化的弱化 連詞功能差異進行研究,應擴大語料數的蒐集。而此現象乃是筆者研究兩詞 核心語義特徵的例外情況以後的發現,因此並未特意蒐集弱化連詞用法的大 量語料。而關於「於是」和「所以」作為弱化連詞的差異,本文的研究結果

167

為:弱化連詞「於是」的語料其分佈偏向語氣「弱」,「所以」則無顯著的 語氣強弱分野。而兩者在弱化連詞的用法上是否具有其他功能差異,則有待 後續研究釐清之。此外,本論文因限於篇幅,並未進一步研究「於是」和「所 以」與其前搭配詞的共用,如「由於」、「因為」等。此部分有待後續研究 加以進一步探討。

最後,在教學應用方面,本研究提出「於是」和「所以」分別在語義和 篇章層面的教學建議,並期望後續研究能將本論文的教學建議落實至課堂上,

同時研究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以求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對華語教學有更進一 步的貢獻。

169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Comrie, Benrard (1985). Ten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II.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199-244.

Halliday, M.A.K. (1970).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J. Lyon (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pp. 140-165).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e, Q. S.〔何清順〕(2014). A Study of the Subjectificaion of the Chinese Word Suoyi. Open Journal of Modern Linguistics. 4: 399-406.

Hopper, Paul J. (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Traugott and Heine, 1: 17-36.

Li, Fang., Evers-Vermeul, Jacqueline., and Sanders, Ted J.M. (2013).

Subjectivity and result marking in 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 4, 1: 74-119.

Li, Meixia and Jiao, Aihui〔李美霞、焦璦琿〕(2012). The Study of Semantic Prosody of Chinese Logical Resultative Formulae: A Corpus-assisted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GST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2, 1:269-274.

Meillet, A. (1912). L’évolution des forms grammaticales. Scientia 12.

Mithun, Marianne (1995). On the relativity of irreality. 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Joan Bybee and Suzanne Fleischman, eds. Typological Studies in Language 32.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367-388.

Mithun, Marianne (1999). The Language of Native North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ch, Eleanor (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in Rosch and Lloyd, eds.

(1978), pp. 27-48.

Rosch, Eleanor and B. B. Lloyd, eds. (1978).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iffrin, Deborah (1987).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o, Hongyin〔陶紅印〕(2000). Adverbs of Absolute Time and Assertiveness in Vernacular Chinese: A Corpus-Based Study.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5, 2: 53-74.

Traugott, E. C. (2010). (Inter)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fication: A Reassessment. In: K. Davidse, L. Vandelanotte, and H. Cuyckens (Eds.), Subjectificaion, Intersubjectifica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p. 29-71).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Wang, Chueh-chen and Huang, Lillian M.〔王玨珵、黃美金〕(2006).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nnect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 Courpus-Based Study.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 4: 991-1016.

中文文獻:

于蓓蓓(2008),《古漢語「所」、「以」和「所以」的語法化過程考 察》,碩士論文,鄭州:鄭州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字 學碩士學位。

方 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第 2 期:279-288 頁。

方 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 文》。第5 期:459-470 頁。

王自強(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王佳梅(2012),《語氣詞「吧」、「呢」、「啊」、「嗎」、「嘛」、

「哈」的主觀性研究》,碩士論文,成都:四川師範大學語言學及 應用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碩士學位。

171

王祖姝(1999),〈試論連詞「於是」的承接方式及其作用〉,《湖北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 期:69-71 頁。

王雅瓊、高雪飛(2012),〈「所以」的演變過程〉,《現代語文》。第 6 期:152-153 頁。

王澤鵬、張燕春(2005),〈語義韻律理論〉,《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第4 期:86-93 頁。

王麗君(2005),〈漢語會話中末尾標記語的語用功能分析〉,《烏魯木 齊職業大學學報》。第2 期:137-140 頁。

曲晶晶(2010),〈「於是」的語用功能〉,《大連大學學報》。第 4 期:65-67 頁。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 佳(2014),〈「於是」的語法化新探〉,《文學教育(下)》。第 7 期:50-51 頁。

李為政(2008),〈連詞「所以」語法化的歷程考察〉,《平原大學學 報》。第3 期:76-79 頁。

李曉琪(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鐵根(1999),《現代漢語時制研究》。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

李鐵根(2002),〈「了」、「著」、「過」與漢語時制的表達〉,《語 言研究》。第3 期:1-13 頁。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 4 期:17-23 頁。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話」〉,《外語教學與研 究》。第4 期:268-275 頁。

孟佳儀、張雷(2013),〈「於是」的語篇關聯用法淺析〉,《淮海工學 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9 期:86-88 頁。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姚雙云(2009),〈口語中「所以」的語義弱化與功能擴展〉,《漢語學 報》。第3 期:16-23 頁。

范江蘭(2009),〈「於是」的語法化探析〉,《民族論壇》。第 4 期:

56-57 頁。

倪重陽(2008),《現代漢語因果連詞研究》,碩士論文,武漢:華中師 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

高 丹(2014),《「所以」、「因此」、「因而」的多角度對比分 析》,碩士論文,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1》,台 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4》,台 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6),《實用中文讀寫 1》,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張文賢(2009),〈轉折連詞「但是」的整體連接功能〉,2009 年第四屆 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語言與生活。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亞茹(2008),〈「於是」句的多角度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第 1 期:51-57 頁。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