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二

「所以」在語義上的特徵差異之外,在篇章層面的用法有何異同。最後,筆 者將依照研究結果,對現行的教材進行評析並給予建議。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先行文獻對於「於是」和「所以」的研究,多偏重於語義上的順承關係 或因果關係,兩者在篇章層次上的差異討論較少,除了「所以」一詞的研究 有語義弱化的現象(方梅,2000;姚雙云,2009;蔡宜芬,2013)之外,劉 渝西(2014)亦提出「於是」一詞處於由連接詞朝話語標記演變的過程當中,

但鮮少有他人對「於是」的語義弱化進行研究。因此筆者認為,在研究「於 是」和「所以」的差異時,除了語義層面的分析以外,實有必要研究兩者在 篇章功能上的異同。以下簡述語義和篇章層面在過往研究的不足之處。

首先,在語義層面,現行文獻的研究結果為,「於是」的後接成分須為

「已然態」、「動態」、「變化性」,「已然態」為句子中的事件在說話的 當下為已經發生的事實,「動態」為句子描寫動作行為或事物變化,「變化 性」為「於是」前後兩個命題是由前項致使後項所發生的新的狀況(趙新,

2003;楊彬,2012;劉渝西,2014)。然而,並非所有文獻皆以數據統計佐 證其研究結果,且先行文獻中亦少針對此三項語義特徵對比「於是」和「所 以」的差異。因此,筆者欲以大量的語料檢視兩者在此三項語義特徵的分佈 與異同。

其次,在篇章層面,現行文獻多為「所以」的篇章功能研究,鮮少有「於 是」和「所以」在篇章上的對比差異。過往研究發現「所以」具有語義弱化 的現象,亦有少數研究指出「於是」一詞處於邁向虛化的過渡階段,但少有 研究針對兩者的篇章差異進行對比。因此筆者將針對篇章的形式—範距大小、

篇章的語義—虛化程度,以及虛化後的功能差異三個面向,探究「於是」和

「所以」在篇章上的異同。

最後,在第一線的課室教學所使用的教材當中,對於「於是」和「所以」

的差異說明,仍未呈現地非常明瞭。以教材《遠東生活華語》第三冊為例,

該書在「於是」一詞的用法說明上,說明其口語接近「所以就」(遠東生活 華語3,2005:92)。然而從實際的語料中,筆者發現兩詞的差異並不僅限

於口語體和書面體分佈比例的不同,且這樣的解釋更容易使學習者誤解為,

「於是」一詞的口語用法為「所以」。

有鑑於過往研究的不足,以及現行教材的缺口,筆者認為欲辨析「於是」

和「所以」的異同,語義和篇章的研究皆有其重要性。因此筆者藉由語料庫 中真實語料的分析,研究出「於是」和「所以」的語義特徵因素。並且,從 兩詞違反語義特徵的語料中,歸納出在篇章層次中屬例外情況的分類以及找 出原因。

根據語義和篇章兩大方面,本文的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一):在語義層次上,「於是」和「所以」的語義特徵為何?

(1)是否具有「已然態」或「未然態」的特徵?

(2)是否具有「動態」或「靜態」的特徵?

(3)是否具有「變化性」或「非變化性」的特徵?

研究問題(二):在篇章層次上,「於是」和「所以」在篇章的形式與篇章 的語義有何差異?

(1)「於是」和「所以」的範距大小為何?

(2)「於是」和「所以」的連詞語義虛化程度為何?

(3)「於是」和「所以」作為弱化連詞的功能差異為何?

第三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本研究以Halliday(1985)所提出之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

與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蒐 集真實語料進行探究,從語言現象中分析歸納出語義特徵等規則。

本論文藉由概念層次,探究文獻中「於是」和「所以」的歷時語義與共 時語義,並以真實語料檢視前人的研究,以及例外情況的原因分析。其次,

在篇章層面就「於是」和「所以」兩者的範距大小此篇章形式進行探討,並 且依照篇章的語義層面,研究「於是」和「所以」在連詞用法上虛化後的結 果,以及兩者語義虛化後的用法差異。最後,針對台灣目前現行使用頻率最 高的教材進行評析,並且提出教學方面的建議。筆者期望本研究結果可於日 後應用於實際的對外華語教學之中,對第一線的教學有所助益。

5

第四節 術語解釋

5

一、虛化

當一個具有實在意義的詞轉化為無實在意義,僅表語法功能的過程,乃 為在詞義上由實變虛的現象,即為「虛化」(semantic bleaching),又可稱 為「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沈家煊,1994)。語法化所產生的新 的語法形式將引起整個語法系統的變化,且語法化是一個漸進式的演變過程,

雖可區分出階段,但整體而言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Meillet,1912)。Hopper

(1991)指出,在詞彙虛化的過程中,當一個新的形式出現以後,既有的舊 形式並不會立即消失,而會有新舊形式並存的一段過渡期,且當實詞虛化為 語法成分以後,仍會保留原先作為實詞時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也對虛詞的 具體用法有了一些限制。

二、範距

「範距」(管界)指的是某個管領詞語所支配或者統領的範圍(廖秋忠,

1992:92)。張文賢(2009)提出連詞的功能可分為「局部連接」及「整體 連接」兩類,兩者的範距大小不同,前者管轄的範圍僅為前後分句,範距較 小,後者管轄的範圍則大於相鄰的分句,擴及句子與句子乃至段落與段落,

用於連接語段,範距較大。

三、信息結構

「主位結構」(thematic structure)與「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

皆為句子內部的篇章組織功能。一個句子在句法上依順序可分為主語和述語,

兩者在篇章上的對應則為主位與述位結構。而信息結構是以受話者為中心,

舊信息是發話者認為受話者已經知道或可從語境推出的信息,為雙方溝通交 際的前提,新信息則是發話者認為受話者尚未知曉的信息,是雙方溝通交際 的目的。主謂結構中的主位與述位一般都遵循由舊到新的原則,意即,當句 子的舊信息與主位的位置重疊,便形成主題或話題(topic),而新信息和主 述位重疊的部分則稱為述題(comment)。在交際當中,語言敘述的順序應

5 本論文將在後續章節中出現虛化、範距、信息結構、銜接與連貫等概念,此外,亦有已然與未然態、動態 與靜態、變化性與非變化性、總結、立論、推論等研究結果的分類。因而在此先做術語解釋的說明。

遵照由舊到新的語序原則,而新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就稱之為「焦點」

(focus),亦是整個句子的重心所在(Halliday,1967;湯廷池,1986;方 梅,1995:279;引自陳俊光,2011:134-135)。

四、銜接與連貫

「銜接」(cohesion)是篇章中各個句子表面形式的聯繫關係,而「連 貫」(coherence)則是篇章中各個句子的概念與命題之間語義的聯繫關係。

前者是一個句子與其他句子互相連接的方式,透過顯性的連接性詞彙,組織 篇章之間的語義關係,為篇章中的形式概念;後者是各個句子在概念上與整 體篇章主題的語義聯繫,為篇章中無形的存在,可透過形式上的銜接幫助語 義上的連貫,因此銜接是達到篇章中連貫的重要方式之一(鄭貴友,2002:

20-23;許餘龍,2002:209)。

五、已然態與未然態

將語言依照絕對時制來區分,可分為「已然態」(realis)和「未然態」

(irrealis)兩種:前者為當事件在說話之時已經發生、存在或正在發生的句 子;後者為當事件在說話之時尚未發生的句子,表示將於未來發生之事或假 設性的情況,僅存在於思維當中而非現實世界裡(Comrie,1985;Mithun,

1995,1999;李鐵根,1999,2002)。以下分別為「已然態」及「未然態」

的例句呈現:

(5)裝義肢的木匠。我喜歡看這個人,因為他有一股不同的氣慨。他以作木匠為營 生;自感染了痲瘋開始他就在安納達溫作治療,也尋求一種慰藉。但這場病下 來,丟了手指頭竟好像還不夠;接著不久他又出了一場車禍,把整條手臂也賠 上了。所以他就給自己做了個木製義肢,還附有車床配件!現在他彫刻木製品,

在安納達溫的禮品店出售。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

(6)太陽能價格從 10 月開始回升,11 月下旬雖又轉弱,但仍比先前來得好,所以 太陽能廠如茂迪(6244)、昇陽科(3561)、太極、元晶等,11 月的業績都預

7

期會回溫。因為處於報價走跌的情況下,部分業者對於 12 月的業績展望能否 再向上,則沒有太多把握。

(聯合知識庫)

在例(5)中,「所以」其後的「他就給自己做了個木製義肢」,在說 話的當下,「做木製義肢」的動作即已完成,為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描寫,

是為已然態;例(6)「所以」其後的「業績都預期會回溫」為發話者對未 來狀況的預測,「業績回溫」這件事在說話的當下尚未發生,是為未然態。

六、動態與靜態

「動態」(dynamics)與「靜態」(state)為句子語義的一種,表示動 態義的句子,為描寫動作行為或事物變化的敘述句,稱為動態句,其謂語一 般言而是表示動作行為的動詞,其特點為敘述動作行為的變化或者過程;表 示靜態義的句子,則是描寫事物性狀的判斷句、說明句、評論句等,稱為靜 態句,其謂語一般而言為如判斷詞「是」、存現詞「有」般非動作性的動詞,

其特點為對事物或事情進行判斷、說明或評論(趙新,2003)。以下分別為

「動態」及「靜態」的例句呈現:

(7)網路上前陣子留傳著李鎮宇的上半身裸照,令人驚豔他的好身材。他笑說,那 是剛出道時幫忙朋友拍的服裝廣告,因為衣服打折希望「一件不留」,所以 成他拍了這張沒穿衣服的照片,廠商之後將照片製作成年曆沒想到意外熱賣,

一天就售光400 本,還在大陸、泰國等地熱賣。也因此讓經紀公司為他出版寫 真集的想法。

(聯合知識庫)

(8)收集薪柴的小孩。這些小孩上的是高沙倪(Kausani)的拉克施彌.亞施任(Lakshm Ashram)學校。那是一所以甘地主義建立的寄宿學校,所以他們過的是一種簡 約的生活方式:工作與研習。所有學校中的「工作」一概由學童本身執行,學 校裡沒有多少職員位居的是傳統職位。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

例(7)中,「所以」後的「促成他拍了這張沒穿衣服的照片」為動態

例(7)中,「所以」後的「促成他拍了這張沒穿衣服的照片」為動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