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第二節 施政評價與回溯性投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二節 施政評價與回溯性投票

施政評價4和經濟評估這兩個變數為理性選擇理論所衍生出 回溯性投票 (retrospective voting)的概念,說明選民的投票會依據現任者在各項政策(包含內 政、外交)表現的好壞做評估,決定是否要再投給現任者(Fiorina 1978; 1981)。

照理來說,一個成功的執政者選民繼續支持的機會相當高,反之一個不成功的執 政者選民繼續支持的機會會降低。本節將從理性選擇角度,分析施政評價對選民 投票的影響。

一、影響施政評價的因素

探討影響施政評價的決定因素著重在執政時間長短、議題(包含經濟政策、

外交政策、戰爭等)和重大事件(Abramson et al. 2012; Edwards et al. 1995)。

Mueller(1970)以任期時間評估在主要國家事件、經濟狀況及戰爭三個變數上與施 政評價之間的關係,其研究發現總統的決策與施政評價有關,施政評價下降反應 選民對總統決策不滿的累積,這會隨著時間呈現線性遞減的狀況。延續 Mueller 的研究,Stimson(1976)的研究雖然與 Mueller 有相似的結果,但是他發現任期時 間與施政評價呈現的不是線性關係而是曲線關係,這反應民眾對總統滿意或失望 的評價。Mueller 和 Stimson 的研究皆說明施政評估是大部分民眾對總統決策滿 意或不滿意的回應,尤其在主要國家事件及經濟狀況這兩個變數上對施政評估的 影響比較大。不同於 Mueller 和 Stimson 的觀點,Kernell(1978)則認為任期時間 和施政評價沒有因果關係,Kernell 點出用時間為測量變數的問題:短期影響因 素造成施政評價上升或下降,時間僅是這些變化某一點的測量而已,並不是影響 施政評價的因素。Brace 和 Hinckley(1991)則反駁 Kernell 的觀點,他們認為時間

4依照盛治仁與白瑋華(2008)的整理,施政評價的用法有幾種,偏向於總體層次分析包含總統 聲望(presidential polularity)、總統滿意度(presidential approval)。偏向於個體層次的分析包含總統 施政表現評價(evaluation of presidential performance)(簡稱施政評價)。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屬個體 層次的討論,因此以施政評價論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是會影響施政評價的因素,隨著時間不同,施政評價會形成一個先降後升的曲線 變動型態。在他們的研究中再以任期時間、經濟條件和事件因素建立模型檢驗與 施政評價之間的關係,其研究發現從杜魯門(Truman)總統到雷根(Reagan)總統執 政期間的施政評價確實呈現先降後升的型態,而且經濟條件和事件因素會影響施 政評價,這樣的研究與 Stimson 得到相同的結果,任期時間與施政評價是曲線關 係。除了時間因素外,經濟條件和政治事件也是解釋影響施政評價的因素,有的 研究認為經濟是主要影響施政評價的主要因素(Kenski 1977),有的研究則關注政 治事件對施政評價的影響(Brody and Page 1975; Edwards et al. 1995),也有比較經 濟條件和政治事件對政治評價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這兩個因素對施政評價的影 響是相同的(MacKuen 1983)。

二、施政評價是否會影響選民投給現任總統?

(一)回溯性投票的觀點

現任總統是否能夠連任取決於選民認不認為他在任期間是一位成功的總統,

選民去評斷在任期間的表現還有所有政治決策,從這角度出發來解釋選民投票行 為就是種回溯性投票的觀點。

傳統的回溯性投票是從獎懲理論解釋,V. O. Key(1966:61)假設選民是理性 的,他認為一個理性的選民賞罰分明,選民會回顧現任執政者在各項政策上的表 現,若選民認為現任政黨的候選人表現不錯,那麼選民投給該政黨的機會將提 升,若選民認為現任政黨的候選人表現不好,那麼選民投給該政黨的機會將下 降,投票依據是以選民對現任執政黨的感受而定,至於候選人對選民未來政治上 的承諾是比較少去考慮的。不同於傳統的回溯性投票理論,Downs(1957:40)認為 選民會基於「成本效益」考量做評估,會依據現任政黨候選人過去的表現來評估 他未來可能的表現和能力,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候選人,而這就與傳統的回溯性 投票理論有所區別:Key 認為選民只會對現任政黨過去表現決定是否再投給現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政黨;Downs 認為回溯性評估不僅對現任政黨做評估,也可以從各政黨過去的表 現比較哪一黨候選人的政策可以在未來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此觀點是候選人對 選民提出具未來「期待性」的承諾,使選民支持該候選人或政黨,隱含著前瞻性 投票(prospective voting)的觀點。

Fiorina(1981)依據 Downs 的觀念做延伸,分析經濟、議題及總統表現上美國 選民是不是回溯性投票?另外,Fiorina 也將一直以來被視為主要影響投票抉擇 的因素—政黨認同納入討論,他發現過去政府的經濟表現、總統表現和政黨認同 這些做為回溯性參考的依據,確實對投票行為有很重要的影響,而不同時代選民 所關注議題會短暫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成為當時主要左右選民投票抉擇的因素。

Fiorina 和 Downs 回溯性投票的觀點皆認為選民會依照過去經驗而對未來有所期 待,主要可區分成兩種:「簡單回溯性評估」(simple retrospective)和「中介回溯 性評估」(mediated retrospective)兩類,前者指的是個人對可以直接明顯感受到的 影響所做的評估,例如個人的經濟狀況、國家的經濟狀況;後者指的是選民需要 有媒介提供相關訊息做為評斷標準,民眾綜合這些與投票對象有關的資訊與對他 的想法做評估(Abramson et al. 2012)。承上所敘,如果選民是個賞罰分明的理性 人,那麼我們可以預期施政評價和投票結果之間會有統計上的顯著性,選民對現 任候選人的施政評價愈好,投票給他的機會愈高。此外,根據 Downs 和 Fiorina 回溯性投票的觀點,選民不只會評估現任者候選者過去的表現,也評估挑戰者的 能力和表現,透過比較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候選人,這觀點可用來解釋發生投票 不對稱的狀況,例如大多數的選民認為現任候選人的經濟表現不好,但是選民也 會去評估挑戰者個人或政黨過去的表現做為評斷標準,決定挑戰者是否能夠帶給 他們更好的經濟環境?如果評估的結果不認為挑戰者有能力,那麼就會發生施政 評價差卻還贏得選舉的狀況。

基於上述討論,本研究從 Downs 和 Fiorina 的觀點研究回溯性評估對選民投 票抉擇的影響,選取「政府整體施政評價」和「經濟施政評價」,作為政府施政 的測量變數。此兩項施政分別是屬於對政府綜合性的施政評價和民眾最直接且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顯的感受,不僅是影響施政評價的重要因素,也是對投票抉擇造成影響的因素。

(二)經濟評估對投票抉擇的影響

從 Fiorina 對回溯性評估的區分,經濟情況是最直接讓民眾明顯感受的回溯 性評估,許多研究也指出經濟情況的好壞確實會影響國會和總統選舉,當選舉時 是處於經濟情況好的狀況下,選民會給予現任政黨候選人很大的支持(Kramer 1971; Tufte 1975; Kiewiet and Rivers 1984)。

在經濟投票理論中解釋 選民的投票抉擇分成兩類討論:(1)口袋投票 (pocketbook voting)和社會經濟投票(sociotropic voting)。當選民評估是以個人或家 庭的收入或失業狀況為考量依據時,稱之為口袋投票;當選民以經濟成長、通貨 膨脹及失業率等國家總體經濟狀況為考量依據時,稱之為社會經濟投票。(2)回 溯性投票或前瞻性投票。第二類的討論在於究竟選民是對過去現任政黨的經濟表 現做評估或是期待候選人的未來承諾。這兩類的討論環環相扣,如前所述經濟評 估會影響施政評價,選民會回溯過去政府的表現決定是否再投給他。在第一類的 討論中,Kramer(1971)研究經濟狀況對美國國會選舉、現任者和總統的拉拔效應 (presidential coattails)的影響。在經濟相關變數上包含失業率、每個人的實際收入 和通貨膨脹,研究發現每個人的實際收入對投票抉擇有顯著的影響,而失業率和 通貨膨脹則沒有影響,經濟狀況會影響國會選舉,經濟情況好的狀況下能夠幫助 與執政黨相同政黨的國會候選人,經濟不景氣反而有助於反對黨的勝利,最後總 統效應上,總統的表現會影響國會選舉結果,表現好的總統能夠幫助與其相同政 黨的國會候選人增加約 30%的選票。自 Kramer 的研究後,接下來許多研究延伸 此概念發展(Bloom and Price 1975; Fair 1978; Kinder and Kiewiet 1981; Meltzer and Vellrath 1975; Tufte 1975)。Tufte(1975)的研究結合施政評價的調查資料與個 人實際收入資料,分析總統表現是否會影響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他的研究發現每 個人的實質收入會影響與執政黨相同政黨的國會議員候選人的選舉。不同於 Kramer 的研究,Stigler(1973)的研究假設與 Kramer 相反,他認為個人實際收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變動對選舉的影響不大,而研究結果發現個人實際收入與國會選舉投票關係很 弱,選民投票還是會受到政黨認同的影響。Kinder 與 Kiewiet(1981)以美國總統 選舉和國會選舉為例,研究美國選民投票時在經濟相關變數上主要評估的是哪 個?其研究發現在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時皆傾向評估整個國家經濟 狀況而不是自身的經濟感受,Meltzer 與 Vellrath(1975)的分析也發現,國家失業 率和通貨膨漲這些總體的經濟評估常常影響總統選舉。Kiewiet(1983)回顧經濟評 估的相關研究後,他認為可以歸納成兩類回溯性投票的研究,一種是依據 Key 傳統的賞罰理論:現任者施政表現好會增加選民投票給他的機會,施政表現不好 投票給現任者的機會降低,這是屬於對「現任者取向」的假設。另一種是選民對 社會經濟條件或個人經濟的感受去選擇不同的候選人,例如美國選民面對失業率 問題時,比較會支持民主黨,而面對通貨膨脹問題時,較傾向支持共和黨,這是

變動對選舉的影響不大,而研究結果發現個人實際收入與國會選舉投票關係很 弱,選民投票還是會受到政黨認同的影響。Kinder 與 Kiewiet(1981)以美國總統 選舉和國會選舉為例,研究美國選民投票時在經濟相關變數上主要評估的是哪 個?其研究發現在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時皆傾向評估整個國家經濟 狀況而不是自身的經濟感受,Meltzer 與 Vellrath(1975)的分析也發現,國家失業 率和通貨膨漲這些總體的經濟評估常常影響總統選舉。Kiewiet(1983)回顧經濟評 估的相關研究後,他認為可以歸納成兩類回溯性投票的研究,一種是依據 Key 傳統的賞罰理論:現任者施政表現好會增加選民投票給他的機會,施政表現不好 投票給現任者的機會降低,這是屬於對「現任者取向」的假設。另一種是選民對 社會經濟條件或個人經濟的感受去選擇不同的候選人,例如美國選民面對失業率 問題時,比較會支持民主黨,而面對通貨膨脹問題時,較傾向支持共和黨,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