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替代醫學使用之世界潮流

廣義的補充或替代醫學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係指所有非西方傳統醫學體系之健康系統、型態、執行及相關理論 與信仰,依各體系自我定義其預防、治療疾病維護健康與安寧之理 念與執行範疇。 每年世界有 三分之一以上之人口尋求 替代醫學,

(Reilly, 2001),美國亦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民眾為了健康目的服用草 藥 , 每 年 花 費 超 過 三 十 五 億 美 金 (O’Hara et al., 1998)。

為什麼民眾要使用替代醫學?是對西方傳統治療不滿意?希望對 自己健康決策有更多主控權?抑或替代醫學更適合個人的價值觀、世界 觀或崇尚自然之觀念?美國一項研究針對美國本土及海外公民進行問 卷調查,結果顯示能夠預測使用替代醫學行為之自變項為:教育程度較 高,健康狀態較差,曾有影響個人世界觀的重大變化,有焦慮、背部問

康及生命之價值觀、信仰或哲學,而非對西方醫學不滿(Astin, 1998)。

一 、 歐 洲 國 家 替 代 醫 學 使 用 之 情 形

歐洲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尋求非正統醫學,替代醫學成已為 歐洲第二大成長事業。過去十五年許多正統醫療之專業人員,對替 代醫學的態度已由默默地興趣轉為積極地詢問與使用,雖然替代醫 學之研究仍在初級階段,但病患滿意度、臨床結果與成本耗用相當 受重視,不但相關之正式報告已達國家及歐洲層級(Reilly, 2001),荷 蘭議會更於 1993 年通過“ Individual Health Care Professions Bill”

法案,廢除對替代醫學的禁令,終結單一醫學專業獨占之情況,使 荷 蘭 醫 學 照 護 體 系 朝 向 更 多 元 化 的 方 向 邁 進 (Schepers et al., 1999)。

瑞士為了評估健康保險基金涵蓋替代醫學給付,是否會增加成 本,提供三年免費替代醫學給付,給最大健康保險基金 Helvetia 的 七千五百名會員,並以未加入此基金六十七萬人為對照組,用 SF-36 量表,檢驗使用替代醫學者健康狀態。結果顯示:實驗組有 6.6%使 用替代醫學,單獨使用替代醫學者不及 1%,實驗前後二組之 SF-36 量表並無顯著差異。替代醫學在瑞士係附加於西方傳統醫學,而非 取 代 傳 統 醫 學 , 對 於 整 體 醫 學 成 本 並 未 造 成 衝 擊 (Sommer et al., 1999)。

瑞典於 1990 至 1999 年隨機抽取二十五至七十四歲 Anglo -Saxon 之不同族群,針對心臟血管疾病患者使用草藥製品之問卷調查,結 果顯示:1999 年 5,794 位受訪者中,30.5%最近二週有服用替代醫學 製品。替代醫學製品以女性、教育程度較高、自認健康狀況較差者 使用較多,但與是否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病史並無顯著關 係 (Nilsson et al., 2001)。

挪威為了解不同醫學專業者對替代醫學的觀點,於 1997 年針對 醫師、護理人員以及實習醫師做問卷調查, 56%受試者對替代醫學 持正面態度,其中有 16%醫師、 71%護理人員及 72%實習醫師持正 面態度。且有 12%醫師、 32%護理人員以及 46%實習醫師曾使用替 代醫學。女性醫師、女性護理人員對替代醫學之態度較正面,且使 用 替 代 醫 學 之 頻 率 也 較 高 (Risberg et al. , 1999)。

二 、 美 國 替 代 醫 學 使 用 之 情 況

美國過去十年至少有一千五百萬成人,同時併服醫師處方藥與 草 藥 製 品 、 維 他 命 製 品 , 但 告 知 醫 師 此 項 訊 息 的 病患不 及 40%

(Eisenberg et al., 1998)。替代醫學的使用率 1990 年為 33.8%,1997 年 增加為 42.1% (Eisenberg et al., 1998),美國是替代醫學使用高速成長的 國家,對於替代醫學之大型研究也相當多。

急診及麻醉科醫師最先警覺到病患服用中草藥所發生之影響,紛紛 進行研究:德州麻醉科醫師以問卷訪查 979 位手術前病患,17.4%曾服 用草藥及其製品,最常用服用之藥品銀杏 Ginkgo biloba (32.4%)、人蔘 Ginseng (26.5%)與大蒜 Garlic (26.5%),都有增加出血的副作用,尤其對 同時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Larkin et al., 1999)。一項對 3,106 位手術前病 患的問卷調查顯示:有 22%患者曾於手術前服用草藥製品,51%服用維 他命,女性與四十至六十歲的病患較易服用草藥,所服之成藥大多與草 藥製劑有關,最常用的草藥依次是:紫錐花(Echinacca)、銀杏(Gingko biloba) 、 聖 約 翰 草 (St. John’s wort) 、 大 蒜 (Garlic) 和 人 蔘 (Ginseng) (Lawrence et al., 2000)。

一項針對 944 位急診病患的問卷調查顯示,有 14.3%病患常規服用 草藥,79.3%與醫師處方藥併服;80.0%與急診的藥物併服,其中六位服 用之草藥證實有草藥-藥物交互作用(Ea et al., 2001 )。由於民眾認為草藥 製品是天然的必然也是安全的,不主動告知醫師,醫師也不曾就此問題 詢問病患(Larkin et al., 1999),因此美國急診及麻醉醫師提出警訊:“由 於替代醫學使用人口持續增加,必須將草藥的過敏反應及與藥品的交互 作用,列入藥歷檔及使用藥物的常規報告中”(Larkin et al., 1999)。醫師 對中草藥不但要有所了解,也應熟悉常用草藥對手術的可能影響,並主 動了解病患是否曾服用草藥製品(Ang-Lee et al., 2001)

美國 Blue Shield Medicare supplement於 1997 年針對加州 1,597 位年 長之會員寄發問卷,以瞭解年長者使用替代醫學之情況,結果顯示 41%

受試者於過去十二至十五個月間使用替代醫學,24%之受試者曾使用中 草藥。年紀較輕、教育程度較高,患有關節炎或躁鬱症者傾向於使用替 代醫學;而高血壓患者、本身注重運動、執行冥想者及較常使用西方傳 統醫學者較少使用替代醫學。雖然 80%受試者表示使用替代醫學有其裨 益,但 58%未和醫師討論自己所使用之替代醫學(Astin et al., 2000)。

1999 年一項美國國家健康研究問卷調查,面訪 30,801 位成年人 過去一年使用十二項替代醫學情形,過去一年至少使用一次替代醫 學有 28.9%,其中 13.7%使用中草藥。使用替代醫學之人口特質:女 性、三十五歲至五十四歲、接受教育時間超過十六年,大部分使用 補 充 醫 學 者 亦 會 同 時 使 用 西 方 傳 統 醫 學 (Simile et al. , 2002)。

三、 亞 洲 國 家 替 代 醫 學 使 用 之 情 況

韓國之傳統東方醫學始於十九世紀末,其執行與信仰系統在整個韓 國歷史上具有重要之地位,當傳教士引進西方醫學後,由於西方醫學奠 基於可重複之實驗與統計分析,故對以經驗傳承之傳統醫學存著不信 任,並迅速地排擠傳統醫學。韓戰後政府恢復對東方醫學之興趣,除了 西方醫學外,又建立東方醫學學院以加強西方醫學。最近之問卷調查顯

示,韓國約有 29%至 53%人口使用替代醫學,耗用大量健康照護資源,

健康照護之自費費用約有 29%花費在替代醫學。韓國政府與醫學團體建 立共識,必須克服醫療從業者之不同傳統與背景,以一致的標準去評斷 治療之安全性、有效性,整合醫學資源系統,重新定義東方醫師、西方 醫師與藥師之定位(Hong, 2001)。

日本針對一所醫學院附設醫院隨機抽取 1,088 位門診病患做問卷調 查結果:23%受訪者符合試醫行為(doctor-shopping)特質,使用替代醫學 者佔 7.9%。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此二類受訪者性別、年齡、居住地點、

職業、教育程度或婚姻狀況並無顯著不同。較大的差異為試醫行為者有 慢性病,精神異常傾向的較高,對醫師之解說無法了解,且不相信醫師 之診斷與治療;使用替代醫學者視醫學院附設醫院為現代醫學的象徵而 有高度期待(Sato et al., 1995)。

第 二 節 國 內 中 西 醫 療 合 併 使 用 之 情 況

國內對於中西醫療合併使用行為之研究也相當多,例如:林芸 芸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對新店市二十至六十五歲居民作問卷訪 視,一千七百位有效樣本中, 22%曾於過去一年曾使用醫療服務,

其中 83.8%只用西醫, 7.9%只用中醫, 8.4%中西醫併用。中西醫併 用者較只用西醫者之教育程度為高,自覺健康較差;與只用中醫者 相較,中西醫併用者之教育程度較高、症狀數較少 (林芸芸 , 1992)。

李卓倫等學者於 1995 年訪視 1,700 位中醫門診病人,因同一症 狀複式求醫行為中,59.2%曾針對此次求診的同一症狀求診其他西醫 師;中醫門診病人曾因同一症狀自行服用西藥佔 11.1%。康翠秀 (1998) 於民國八十七年針對台北市北投區居民,對中醫的知識、信念與行 為意向及其對醫學利用型態影響之問卷調查顯示:年紀越輕,對中 醫醫療的認知越高,其行為意向越偏向中醫醫學,其醫療利用型態:

1,085 個有效樣本中只用西醫佔 68%,只用中醫佔 2.9%,中西醫合 併 佔 29.1%。

陳淑賢 (2000)針對台北縣市 277 位氣喘學童的問卷結果顯示,過 去曾接受中醫療法者有 107 位佔 38.6%;張念慈 (2000)針對台北市士 林、北投區九十個里的里長等社區領袖, 194 份有效問卷之研究顯 示:社區領袖對不同健康問題處理方式不同,而扭傷、婦科疾病、

慢性病等問題的處理方式呈現多樣性,並出現同時尋求中西醫療之 多元化求醫行為;陳立奇(2001)研究發現癲癇患者常併用許多不同的 抗癲癇藥物治療,除了標準的治療藥物外,有 16%癲癇患者會合併 使 用 相 關 的 傳 統 中 藥 。

第 三 節 國 內 中 西 藥 物 使 用 監 測 之 情 況

我國的「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成立於民國八十年,並於北、中、

南、東四個地區設立通報中心,其目的在於監測藥物發生之不良反應與 交互作用,各醫院通報案例以西藥為主。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鑒 於國內常有病患因服用中草藥產生不良反應,甚至發生中毒現象而就診 或住院,民國九十年於林口長庚建立「中藥不良反應通報中心」,除北、

中、南、東之四個通報中心外,並擇定數家有中醫門診之醫院為重點通 報醫院。其業務在於紀錄病患服用之中草藥及產生之不良反應,經評估 分析及追蹤後續結果,定期呈報中醫藥委員會,並邀請專家學者宣導中 草藥用藥之注意事項並教育民眾,以提昇中藥用藥之安全性(張恒鴻,

2001)。

該研究報告同時指出,中草藥引起不良反應常見之原因為:

一、 中藥之來源混亂:中草藥之療效受品種、產地、採取部位而有所 不同。

二、 中草藥之名稱混淆:中草藥常有一物數名或同名異物之現象,尤 其藥材之學名、俗名、偏名很多,尚無固定之全國統一標準。

三、 中草藥加工品質不均:中草藥會因炮製不當或是遭受污染而變

三、 中草藥加工品質不均:中草藥會因炮製不當或是遭受污染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