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本節旨在透過整理相關的文獻,以探討「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意涵。共可分為二大部 分,其一是探討「有效教學行為」的涵義;另一部份則是針對「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內涵 與相關研究作歸納整理。

一、有效教學行為

(一)教學行為的定義

就人類歷史而言,「教學」是個歷史久遠卻又高度專業的工作,深深影響著人類文 明的進展。迄今「教學」雖然已是一個通俗且具有高度共識的用詞,一般人對其普遍存 有著常識性的認知,但許多學者仍不斷地為此進行論述與研究,因而,當深究「教學行 為」的相關概念時,常可發現各家學者因立論角度與立場的不同而有「似此意而非此義」

的解讀。

就認知的觀點來看,「教學」是複雜的概念或活動,是一種多樣態歷程(歐陽教,

1988),綜觀學者的論述(如表1),「教學」是個複雜的社會行為,其涉及到「教學者 與學習者」、「傳授方法與內容」以及「人際互動歷程」等多個不同的面向。

表 1

各學者對教學的定義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教學的定義

歐陽教 1988 教學是施教者以適當的方法,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意義或有價 值目的之活動。

黃政傑 1998 教學是指擁有特定知識、技能、態度內容的人,有意把這些內容 傳授給缺乏這些內容的人,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而建立的互動關係。

林進材 1999 教學是一項有目的、有系統的行動,是一種「教」與「學」雙向 回饋的歷程。

張春興 2000 教學是教導者針對受教者所設計的一套傳授教材的特殊形式,其 中包含了對教學的目標、內容、程序、方法、資源、學生參與…等 的統整決定。

(續下頁)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教學的定義

劉曜源 2001 教學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社會活動歷程,也是全方位的工作及師生 共同參與而產生交互影響的動態歷程。教學的內涵包括(一)活動 的歷程;(二)師生之間的互動;(三)富有教育目的。

蘇素慧 2002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行動,是師生間為了共同達成教育 目標所共同進行的活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自行整理

因此,本研究認為,「教學」是指教師藉由有系統且適當的方法,使學生習得特定 的知識、技能、態度…等內容;是師生共同參與且產生交互影響的一種雙向回饋歷程。

從教學的定義中進一步瞭解到,教師於教學時為達成教學目標,會針對教學現場的 各項訊息與互動,依據個人的觀點,做有關認知方面的處理後,產生各種決定(林進材,

1999),進而表現為外顯的行為。本研究進一步整理各研究中有關教學行為的定義,如 表2所示:

表 2

各學者對教學行為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定義

湯仁燕 1993 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經由思考後所表現的行為,會依其教學信念而表現 出來。

顏銘志 1996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因教師個人教學信念與教師效能不同的影響,在教 學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知覺。

黃天長 1999 教師依其教學信念而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口語及非口語的行為。

張俊紳 2000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一切語言交互行為,包括:班級學習活動方 式、教學內容、班級認知歷程、教學形式、教學互動方式、學生對教師教 學的感受程度。

吳品玫 2000 教師表現在外,與教學活動有關的一切行為。

劉曜源 2001 教師依其教學信念,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歷程中,透過教學活動的設計以 指導學生學習,所表現出的一切行為。

蘇素慧 2002 教師根據其教學信念與所遭遇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知 覺。

陳宇杉 2004 教師在教學歷程與學生互動的情境,因教師個人教學信念與社會支持不 同的影響,在教學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知覺。

吳威廷 2004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一切語言和非語言的交互行為。

(續下頁)

13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定義

張廣義 2005 教師受到教學信念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經過調適歷程,而在教學 歷程中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專業行為的表現。

王美華 2006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的一切語言與非語言的行為,此行為會受 教師個人信念、工作態度與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

沃文豪 2006 課堂上教師所從事有意義的各種教學活動或表現。

黃郁青 2006 師生共同參予的動態歷程,教學者運用專業的知能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 一種活動。

林秋榮 2007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自我內在心理歷程,分析與評估實際教學情境 與學生反應,進行有效的決策與行動,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達成預定的 教學目標。

莊婷媜 2007 教師在課堂中所表現的口語及非口語行為,其內容包含教師的「教學」

以及學生的「學習」。

蘇怡珍 2007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受教師個人教學信念之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所表 現出來的行為。

伍偉英 2008 教師依據其教學信念及教學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所表現的實際教學行 動。

徐毓謙 2010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根據其教學信念與所遭遇問題,透過一切語言與非 語言的行為,對受教者所設計的一套傳授教材的特殊形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本研究定義「教學行為」為教師在受到內在信念與外在環境因素之影響下,

於教學的歷程中為達到教學目標,所表現出與教學活動有關的一切行為。

(二)教學行為的內涵

教學行為的內涵依不同的研究主題,可分為不同的層面,本研究茲以表3綜合整理部 份有關教學行為的研究,以探討教學行為的內涵:

表 3

各學者對教學行為內涵的界定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內涵

張廣義 2005 區分成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評量等四個基本要素。

王美華 2006 分為課程與教學、師生關係、教師角色、學生差異等四個內容領 域來探討,並區分為「進步」與「傳統」兩個取向。

(續下頁)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內涵

沃文豪 2006 將科學教學行為歸納區分為「課程設計與教學準備」、「教學方法 與技巧」、「師生互動與班級氣氛」和「教學評量與回饋」等四個主 要階段。

黃郁青 2006 課程編寫與實施、教學技巧與策略、教師學效能(師生互動與教學 評量)。

林秋榮 2007 大致上可以分為教學前、中、後三個時期的行為,教學前進行準備 工作,擬定教學計畫,協調教學配合事項,接著教學活動中,系統的 傳授課程內容,運用教學技巧與教學媒體,掌握學生互動的反應,尊 重個別差異適性輔導,最後實施教學回饋,進行多元評量,追蹤輔導 學習成效,並檢討省思教學歷程的利弊得失,作為下一次教學的修正 參考,如此循環的歷程中必須依賴教師不斷地自我省思。

徐毓謙 2010 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互動與教學評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表3可以看出,學者探討教學行為內涵時大致可分成「教學前的課程設計」、「教 學中的師生互動」與「教學後的教學評量」等三個層面。而最多學者提出的內涵有:課 程準備與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內容與教學評量等五項,顯示此為探討教學 行為時極為重要的內涵。

(三)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

在前述文獻探究的過程,本研究定義了「教學行為」並且瞭解到教學行為包含了「課 程準備與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內容」與「教學評量」等五個 面向。然而,「有效教學行為」如何呈現?

教學在本質上即具有「工作-成效」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希望藉由教學的歷程進而 達成既定的教育目標(歐陽教,1988)。因此,教學之後能否達成預期的教學成果,自 當為教學研究的重心,因為不能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將失去教育的價值與意義。蘇怡珍

(2007)指出,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歷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極重 要的角色,其「教學行為」不但跟學生學習有密切的關係,與教師的教學成效、教學效 能亦關係匪淺。劉憲昌(2011)曾大量地蒐集國內外各家學者對於「有效教學」之定義,

並加以整理、歸納後認為,「有效教學」具有多面向的概念,教師藉由本身的專業能力,

15

及其所學的各項知能與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增進學生學習效果,達到所設定教學目標,

最終著重在教學成效的展現。

因此,具有「有效教學」概念及知能的教師,會依據教學目標而有不同的教學活動 重心,不論在課前計畫階段、教學過程乃至於教學活動後,都較有知覺與反省能力,藉 此充分的瞭解學生的程度與特性,呈現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並有效運用設備與器材(蔡 易峻,1998)。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能否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並透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策略及媒介,提供立即性的回饋來引導學生學習,增進學 生學習成就…等(黃儒傑,2002)。

張碧娟(1999)指出,教學是一複雜的議題,依其研究的焦點、途徑或工具不同,

分析出的有效教學內涵就不相同,有的從教師的教學行為或條件來探討;一部分學者則 從教師整體教學觀點來歸納;也有從影響因素來做整理與分析。因此,為了能進一步歸 納出本研究有效教學行為內涵,茲彙整部分學者的詮釋,說明如表 4 所示:

表 4

各學者界定有效教學行為之內涵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有效教學行為內涵

陳木金 1997 教學自我效能信念、系統呈現教材內容、多元有效教學技術、有 效運用教學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及營造良好班級氣氛。

陳木金 1997 教學自我效能信念、系統呈現教材內容、多元有效教學技術、有 效運用教學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及營造良好班級氣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