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關注的主要核心在於發現影響有效體育教學的因素,藉而提昇體育教學之成效,

因此基於研究之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做為學校及相關教育主管單位以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對學校及相關教育主管單位提昇體育教學成效之建議

為進一步提升台東縣體育教師體育教學成效,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各項具體建議:

(一)有關教師自我提升層面

1.藉由職前培育、在職進修以及自我成長要求等途徑,建立教師對體育教學正向而 積極的態度與認知。

2.鼓勵教師及準教師參加各項體育團隊,以增加體育專長培養與專業態度養成之機 會與成效。

3.有效辦理體育增能研習,並鼓勵教師在職進修,以提昇教師專業知能,強化教師 之本職學能。

(二)有關教師外在影響層面

1.提高家長教育關注與參與,使其成為教育品質提升的動力與推手。

2.增進教師同儕之專業互動,加強專業對話,以提升教師對彼此的專業期待與需求。

3.學校行政主管應積極地關切與要求,藉以落實教育政策與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4.規劃新進及資淺教師的教學協助與輔導,及早提昇其教學掌握與熟悉。

5.建立課程由專長教師專任的分科制度。

二、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教學」是一項複雜且連續的歷程,專業的教育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能,暸解教學 環境,以使其能正確地做出決定,展現專業教學行為。因此,影響國小教師體育教學行為的

79

相關因素、項目很多,本研究實無法涵蓋所有層面,因此提出下幾點以為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一)計畫行為理論模式的應用

首先,本研究應用計畫行為理論對台東縣體育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做調查,雖然體育 教師對於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多數為正向回應,但目前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有效體育教學 的相關文獻有限,而且研究結果發現在計畫行為理論的架構下仍有部分未發掘出的影響 變項,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藉由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加入其他可能變項,例如

「經驗」、「體育專長」…等,以探討體育教師有效教學的相關議題,更進一步瞭解體育 教學成效問題的全貌。

再者,教學上之「行為」是否直接而單純受到「意向」之影響?Hunt & Magenau(1984) 指出「決定」是一個在「個人意願」到「實際行為」中間所存在的一個中介心理歷程。

其為某一情境下隱藏在心中的選擇或偏好,前導或緊隨於外顯的行為表現。在教學上,

部分學者提出「教學決定」的概念,Shavelson(1973)曾指出,不論在有意、無意的狀況 下,教師所有教學表現均為教學決定的結果。Clark & Peterson (1986)認為教學是教師在 意識下進行理性決定的過程,目的在讓學生獲得較佳的學習成就;但 Kleven(1991)則認 為,當教師面對教學歷程中同時發生卻又需立即處理的狀況,以其有限的訊息處理容量,

「教師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能是無意識或自發的。我國學者林進材(1999)亦認為,

教學決定係指教師在面對複雜多變的教學情境時,針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案所做的有 意選擇。因此「教學決定」、「教學意向」及「教學行為」之間的關係似乎是另一項值得 深入探討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

由於本研究以量化研究為資料收集、研究的方式,僅能在數據上做分析與推論,因 此建議未來研究者,或許可對受試者做進一步的訪談,應可獲致更深入、更豐富的研究 資料與成果。

(三)研究對象

受限於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等因素下,本研究僅以台東縣體育教師做調查,因 此不只研究結果推論有其限制,且部分背景變項之分析因人數過少以致無法進行。因此,

若能將全國體育教師納入研究對象,比較不同地區、不同規模學校、不同階段…體育教 師教學行為的差異或相關情形,應可獲得更豐富的資料與研究結果,對國小體育教學的 發展趨勢的分析與預測,更具學術價值。

(四)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編製測量量表,教師依據自我之感受,以自評之方式 填答。因此,在教學行為層面上,僅能以個人主觀的立場評定體育教師實際的教學行為,

嚴格來看,僅為解釋對本身教學行為的覺知程度,與實際的教學行為並不完全一致。若 能配合教學行為之實測工具,將可提昇量表與研究結果之可靠性,並能對有效體育教學 行為有更佳的解釋力。

81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方炳林(1992)。教學原理。台北:教育文物。

王美華(2006)。國小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國川(1998)。計劃行為理論各成份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立-以青年無照騎車行為之研 究為例。師大學報,43(2),67-91。

王敏男(1990)。談體育課程與教學。中等教育,6(41),36-38。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 學院,臺北市。

伍偉英(2008)。南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綠色能源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江明洲(2006)。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信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吳品玫(2000)。高中補習班數學教師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吳威廷(2004)。國民中學教師信念、教學行為與其學生學習結果之關係探討─以雲林縣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吳德成(2001)。國小體育專家教師教學行為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台北市。

吳鬆亮(2005)。國小教師使用教學網站行為意圖影響因素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明達(2004)。國民小學體育授課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杜壬昌(2001)。不同個人背景之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態度與教學成效的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沈連魁(2007)。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沃文豪(2006)。國小教師之科學教學自我效能與科學教學行為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吉城(2008)。雲林縣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與教師有效教學之 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明灴(2002)。臺灣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林國瑞(2001)。台北市國小體育教師效能信念及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臺北市:柯正。

林貴福(2000)。體育教學。載於林貴福主編,體育教材教法(19-33 頁)。台北:師大書苑。

林進材(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秋榮(2007)。特殊教育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五版)。台北 市:五南。

施又誠(2004)。中日小學體育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及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市與大 阪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徐毓謙(2010)。國小教師海洋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俊紳(2000)。國民小學數學科專家及新手教師教學行為分析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1(下),

53-90。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慧(2003)。影響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效能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臺北市。

張惠雯(2004)。中部地區環保有功中小學環境教育內容、成因及成效之探討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83

張量懿(2009)。大專體育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嘉珮(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 學,花蓮市。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廣義(200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關聯資本、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行為表現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莫皓帆(2004)。環境議題教學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以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學(職)生 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婷媜(2007)。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室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宇杉(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教學信念、社會支持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怡伶(2006)。高職教師資訊倫理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陳春蓮(2001)。反省型教師的圖像。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9,1-12。

陳梓敏(2006)。影響高職資訊教師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 大學,高雄市。

陳淵源(2006)。國中數理科教師使用教學網站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陳淵源(2006)。國中數理科教師使用教學網站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