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計畫行為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期望透過計畫行為理論的應用,探討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故 本章將針對有關之文獻,加以整理分析。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主要在討論計畫行為理論,第二節將探討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 定義與內涵,第三節則分析過去在教學議題上應用計畫行為理論進行研究之相關文獻。

第一節 計畫行為理論

為了瞭解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所應用的理論基礎為 Ajzen (1985) 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簡稱 TPB),以下將分別介紹計畫行為 理論的理論架構、理論內涵與相關應用文獻探討等。

一、理論架構

對於人類行為的預測與解釋一直都是社會心理學感興趣的議題,Fishbein與Ajzen在1975 年曾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簡稱TRA),該理論認為,當人們能 理性思考所要表現的行為時,「意向」是其行為最有預測能力的變項。

「理性行為理論」從期望價值論(行為的動機決定於個人對達到目標的期望,及該目標 對個人的價值)為出發點,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決策過程,其假定人類的行為都在意志的控 制之下、都是理性、自主且能夠充分掌控的。因此,個人的行為完全由行為意向所決定,而 行為意向又受到個人對該行為的態度與其主觀規範所影響(王國川,1998)。

然而,現實情境中有許多行為並非完全受個人意志的控制,若要預測及解釋此類受到「非 意志因素」強力影響的行為時,「理性行為理論」對於行為的預測能力就會相對減弱,而無法

將個人的行為予以合理的解釋(Ajzen & Madden,1986)。因此,Ajzen於理性行為理論的架構中 加入了第三個變項--「知覺行為控制」,而發展出了以「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 行為控制」等三個變項來分析「行為意向」與「實際行為」的計畫行為理論,使之更完整地 解釋個人行為,並指出個人的行為主要受行為意向的影響;而態度、主觀規範或知覺行為控 制則決定了行為意向。在後續許多的研究結果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比「理性行為理論」對 於個人的行為具有更好的預測力(Ajzen ,1991)。

計畫行為理論的模式如圖 1 所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這三個變項產生行為 意向;意向與知覺行為控制影響行為。至於變項之間的關係會因為行為、環境的不同而有所 差異。以下將介紹「計畫行為理論」的架構與各個變項:

圖1計畫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修改自 Action-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6) by Ajzen, I. 1985, Berlin, Germany: Springer.

二、行為的態度(attitude of behaior,簡稱 AB)

態度是個人對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Fishbein 與 Ajzen(1980)將態度分為 兩種:「行為的傾向態度」及「標的物的傾向態度」,前者是指個人對特定行為持有的看法,

後者是指個人對人、事、物或問題等所持有的看法。標的物的傾向態度無法預測個人的行為;

而行為的傾向態度對個人行為的發生便有直接關係。例如:「喜不喜歡魚」無法預測他是否 會去釣魚,而「喜不喜歡釣魚」的這個行為態度便會影響他是否會去釣魚;因此,衡量個人 對特定行為的傾向態度,便可以預測他執行該行為的意向。計畫行為理論所討論的「態度」,

7

是指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而不是對標的物的態度。即指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的正面或負 面評價。

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的看法是由個人的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與結果評價

(outcome evaluation)所構成。行為信念是指個人對採取該項行為時,預期發生的結果或達到的 目標;結果評價則是指個人對該行為所導致的這些結果的看法(Ajzen,1985)。因此,態度可以 量化成行為信念以及結果評價的相乘積,而相乘後的總和則可以視為是對此行為態度之一項 間接性測量,其方程式如下:

n

1 i

i i

e b AB

AB:態度(對特定行為的看法)

bi:毎個行為信念 ei:毎個結果評價 n:個數

例如:「抽菸會被罰款」即是行為信念,而「是否在意被罰款」即是結果評價。因此,

如果個人認為「抽菸會被罰款」而且又「不願意被罰款」的這個結果,那麼此人對抽菸就會 抱持負面看法,也就比較不會想(意向)抽菸。

三、行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簡稱 SN)

主觀規範是指個人表現特定行為時,重要的他人或團體對個人之影響,同時也隱含著個 人從事某一行為所預期到來自重要他人或團體的社會壓力(Ajzen,1991)。主觀規範的衡量可由 規範信念(normativebelief)以及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兩個層面來探討,規範信 念是指個人在採取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而依從動機則是個人對於社會壓力的順 從意願。

在期望價值理論架構的下,主觀規範可將之量化為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之相乘積,所以 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相乘後之總和即是對主觀規範之間接性測量。而兩者之間關係表成數學

方程式即為:

n

1 i

i i

m b SN

SN:主觀規範 bi:毎個規範信念 mi:毎個依從動機 n:個數

例如:「感受到女朋友認為抽菸不好」即是規範信念,而「是否願意順從女朋友的想法」

便是依從動機。因此,如果感受到「女朋友不希望抽菸」,而個人又「願意聽從女朋友的想 法」,則此人也就比較不會想(意向)抽菸。

四、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簡稱 PBC)

Ajzen(1991)認為,知覺行為控制是指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所需要的資源和機會之信 念,或所察覺到的難易程度,也反映個人過去的經驗和預期的阻礙。個體表現特定行為時除 了理性因素外,同時需要非理性因素的配合,如資源、機會、時間、金錢、技術及他人協助…

等,Ajzen 與 Madden (1986)將影響個人意志控制的非理性因素因素分為內在(資訊、技術、

能力、情緒、個別的差異…)與外在因素(時間、機會、金錢、倚賴他人…),這些非理性 因素並非個人能完全控制,若個人能掌握或擁有利於表現行為的非理性因素越多,其知覺行 為控制也就越強,即對行為的展現與否就越有把握,便越會強化其行為意向,甚至直接影響 行為。

知覺行為控制由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及促進知覺(perceived facilitation)所構成。控制信 念是指個人對自己擁有多少特定行為所需的資源、機會或阻礙的認知,而促進知覺則是這些 資源、機會或阻礙對個人展現特定行為的影響程度。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影響包括兩種方 式:其一,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意向具有動機上的意義,當個人認為自己缺乏資源、機會 及能力去完成特定行為時,即便個人對該行為抱持正面的態度,且認為重要的他人或團體對 該行為的發生也持贊成的意見,個人亦不會形成強烈的行為意向。在此狀況下,知覺行為控

9

制是透過行為意向來作中介,進而產生對行為的影響;其二,若特定行為完全不在意志的控 制之下或知覺行為控制反映出某種程度以上的實際控制,此時知覺行為控制便不需要透過行 為意向的中介,而直接對行為產生影響(Ajzen &Madden,1986)。

同樣的,行為控制信念也可以量化成控制信念及促進知覺的相乘積,所以相乘後之總和 可以視為對知覺行為控制的間接測量。若將這兩者之關係化成數學方程式即為:

n

1 i

i i

p b PBC

PBC:知覺行為控制 bi:毎個控制信念 pi:毎個促進知覺 n:個數

例如:「自認是否有足夠的金錢購買香菸」即是控制信念,而「金錢對於個人取得香菸 的影響程度」便是促進知覺。因此,如果個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金錢購買香菸」,而「沒 錢便無法取得香菸」時,此人也就比較不會想(意向);或者甚至此人就不能(行為)抽菸。

五、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簡稱 BI)

意向是個人對展現特定行為的意願與企圖,例如「想不想抽菸」。在計劃行為理論中,行 為意向是由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等共同決定,Ajzen(1985)認為大多數而言,個人 對於特定行為的意向應該介於理性與非理性之間,即「完全受意志控制」與「完全不受意志 控制」之間。因此,當解釋「完全受意志控制」的行為時,計畫行為理論與理性行為理論的 結論是相近的;反之,如果要討論「非完全受意志控制」的行為時,就必須加入知覺行為控 制這個變項,而理性行為理論就無法有效的詮釋這類行為。

當個人展現行為的意向越強烈,則代表個人出現特定行為的可能性就越高。Ajzen認為意 向與實際行為的關係非常密切,在計畫行為理論中個人的意向是預測行為的最佳變項,其方 程式如下:

B~BI = w1(AB)+ w2(SN)+ w3(PBC) B:行為

BI:意向 AB:態度 SN:主觀規範 PBC:知覺行為控制

w1、w2、w3:實證所得之複迴歸係數

六、行為(behavior,簡稱 B)

「行為」是指個人實際採取行動的作為,是個人在綜合各項影響因素之後所決定呈現出 的狀態,其中包括行為的「為」與「不為」,例如:「抽菸」或「不抽菸」。計畫行為理論與理 性行為理論的前提都假定人是「理性」的個體,差別是理性行為理論假設個人的行為都是理 性而受意志控制的,而計畫行為理論則相信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同時影響著個人的行為。

七、小結

綜上所述,當個人對特定行為抱持愈正面的態度、感受愈越強烈的主觀規範以及對該行 為的知覺行為控制愈大時,則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意向將愈強;但有時即使個人對採行某一 行為抱持正向的態度,也認為重要他人支持他表現某一行為,若他覺得自身既無資源也無機 會採行某一行為時,他便不太可能對某一行為有強烈的意向。據此,在教學上,有時有效教 學行為的阻礙或促進因素會影響教師展現有效教學行為的意願;而有些情況是教師對有效教

綜上所述,當個人對特定行為抱持愈正面的態度、感受愈越強烈的主觀規範以及對該行 為的知覺行為控制愈大時,則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意向將愈強;但有時即使個人對採行某一 行為抱持正向的態度,也認為重要他人支持他表現某一行為,若他覺得自身既無資源也無機 會採行某一行為時,他便不太可能對某一行為有強烈的意向。據此,在教學上,有時有效教 學行為的阻礙或促進因素會影響教師展現有效教學行為的意願;而有些情況是教師對有效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