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有效體育教學」 之探討-以臺東縣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有效體育教學」 之探討-以臺東縣為例"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承昌 博士 巫有鎰 博士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有效體育教學」

之探討-以臺東縣為例

研 究 生:林家輝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有效體育教學」

之探討-以臺東縣為例

研 究 生: 林家輝 撰 指導教授: 鄭承昌 博士

巫有鎰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七 月

(4)
(5)
(6)

誌謝辭

謝謝你~所有幫我填答問卷的朋友 有你們熱情的幫助,才有這篇論文 不管我認不認識你,我一定要先謝謝你~

謝謝鄭承昌老師,4 年前的收留、4 年來的指導 謝謝巫有鎰校長,一直的關懷、一直的勉勵、一直的體諒

謝謝鼓勵我考研究所的朋友,李基興校長、曾慧佳老師 謝謝幫助我考研究所的朋友,阿發、淑琳、小黃、雯雯

謝謝和我一起念研究所的朋友,書榮、莉莉、介文、同學們 謝謝陪伴我念研究所的朋友,謝易軒老師

謝謝支持我念研究所的朋友,林庭瑶校長、吳秀金校長、劉美芳老師 謝謝幫助我念研究所的朋友,鄭耀男老師

謝謝鼓勵我完成論文的朋友,洪雪英老師、吳巧儀老師 謝謝陪伴我完成論文的朋友,謝易軒老師

謝謝支持我完成論文的朋友,施琇瑩校長,陳家豪先生,張靜芳老師

謝謝幫助我完成論文的朋友,陳順利校長、張昭陽老師、黃琇琳老師、怡樺、宇婷

謝謝你~所有幫助我成長的朋友,不管你知不知道我感謝你

爸、媽、嘉祥、家銘、俐慧、宜蓁、怡萱、“美婷”

我愛你們!

(7)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有效體育教學」

之探討-以臺東縣為例

作者:林家輝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運用計畫行為理論建立研究架構,編 製「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影響因素量表」,以台東縣國小體育教師為對象進行普測,共 計回收 381 份有效問卷進行研究分析,探討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 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與相關,並據以驗證計畫行為理論對有效體育教學 行為的適用性。

根據研究分析,歸納以下結論:

1.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具有中高度的正向肯定與評價。

2.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主觀規範」中,學生與學校行政主管影響最大。

3.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容易受到相關阻礙因素的負面影響,

其中以本職學能不足的影響最大。

4.教師具有高度的有效體育教學「意向」。

5.教師表現出中上程度的有效體育教學行為,而對於課堂上的掌握表現較好,對於 課前的準備則較為不足。

6.男性教師在展現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意向」上顯著高於女性教師。

7.代理、代課教師對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比正式教師較好。

8.體育相關科系畢業的教師其有效體育教學的「態度」、「意向」及「行為」表現較 優;而畢業於師範院校的教師其「意向」顯著高於其他教師。

9.有體育團隊背景之教師有效體育教學的「態度」、「意向」、及「行為」的表現較好。

10.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會影響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意向」;

並對「意向」具有 27%的解釋力。

11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意向」會 直接影響「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並對「行為」具有 41%的解釋力。

關鍵詞 :國小體育教師、計畫行為理論、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8)

The Discussion of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pplies on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ake Taitung County as an Example

Lin Chia-Hu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ehavior. The study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drew up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ehavior Factor Scal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test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aitung County. There were total 381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for research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 all level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were also being discussed. The results tes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teachers’ “attitude” on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had mid-high positive affirmative and evaluation.

2. In the “subjective norm”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ervisor had the biggest influence.

3. The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was liable to be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related hinder factors, of which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influenced the most.

4. The teachers had high “behavior intention”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5. Teachers with intermediate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behavior could better handle the class, but had less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lass.

6. Male teachers had more “behavior intention” in expressing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behavior than female teachers.

7. Surrogate, substitute teachers had better “attitude” than official teachers in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behavior.

8. Teachers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background had better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ttitude,” “behavior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eachers graduated from normal schools had better “behavior intention” than other teachers.

9. Teachers with sports team background had better performance in effective physical

(9)

education teaching “attitude,” “behavior intention,” and “behavior.”

10. The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ehavior would influence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also, it had 27% of explanation power over “behavior intention.”

11. The “attitude,””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 intention” would directly influence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it had 41% of explanation power over “behavior.”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ehavior

(10)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計畫行為理論 ... 5

第二節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 11

第三節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究教學議題之相關研究 ... 2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3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2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2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26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2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2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研究樣本結構分析 ... 41

第二節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現況分析 ... 44

第三節 教師的背景變項對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分析 ... 54

第四節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路徑分析 ...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78

參考文獻 ... 81

中文部份 ... 81

西文部份 ... 86

附錄一 專家效度卷... 87

附錄二 預試卷... 97

附錄三 正式卷... 104

(11)

表次

表 1 各學者對教學的定義 ... 11

表 2 各學者對教學行為的定義 ... 12

表 3 各學者對教學行為內涵的界定 ... 13

表 4 各學者界定有效教學行為之內涵 ... 15

表 5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 17

表 6 計畫行為理論於國內外研究應用的領域 ... 20

表 7 國內各領域採用計劃行為理論的學位論文分佈 ... 21

表 8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究教學議題之相關研究 ... 21

表 9 研究背景變項 ... 28

表 10 效度審查之專家名單 ... 31

表 11 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 31

表 12 因素分析修改後各層面與題目對照表 ... 34

表 13 有效體育教學態度層面信度分析摘要表 ... 35

表 14 有效體育教學主觀規範層面信度分析摘要表 ... 36

表 15 有效體育教學知覺行為控制層面信度分析摘要表 ... 36

表 16 有效體育教學意向層面信度分析摘要表 ... 37

表 17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層面信度分析摘要表 ... 37

表 18 相關係數之強度與其對應的意義 ... 39

表 19 研究樣本結構分析表-1 ... 41

表 20 研究樣本結構分析表-2 ... 43

表 21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行為信念現況分析摘要表 ... 45

表 22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結果評價分析摘要表 ... 45

表 23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態度現況分析摘要表 ... 46

(12)

表 24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規範信念現況分析摘要表 ... 47

表 25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依從動機現況分析摘要表 ... 48

表 26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主觀規範現況分析摘要表 ... 48

表 27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受控信念現況分析摘要表 ... 50

表 28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便利知覺現況分析摘要表 ... 50

表 29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知覺行為控制現況分析摘要表 ... 51

表 30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意向現況分析摘要表 ... 52

表 31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現況分析摘要表-1 ... 52

表 32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現況分析摘要表-2 ... 53

表 33 不同性別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54

表 34 不同任教職年資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55

表 35 任教職年資與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相關分析 ... 56

表 36 不同體育課教學年資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57

表 37 體育課教學年資與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相關分析 ... 57

表 38 不同任教身分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1 ... 58

表 39 不同任教身分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2 ... 58

表 40 不同職、級務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59

表 41 教育專業背景與體育團隊背景對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62

表 42 不同教育專業背景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1 ... 63

表 43 不同學校畢業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63

表 44 不同科系所畢業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64

表 45 有無體育團隊背景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65

表 46 有效體育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之相關分析 ... 68

表 47 迴歸分析之模型摘要與參數估計值 ... 70

(13)

圖次

圖 1 計畫行為理論 ... 6

圖 2 研究流程圖 ... 23

圖 3 研究架構圖(一) ... 24

圖 4 研究架構圖(二) ... 25

圖 5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下有效體育教學行為路徑分析參數估計圖 ... 72

圖 6 原始有效體育教學行為路徑分析參數估計圖 ... 73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擬探討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學的影響因素。在本章中,首先敘述研究動機與研究 目的,並對本研究所使用的名詞加以解釋,最後將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回顧國內歷次的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的調整,體育議題雖非主角,但也從未缺席。而在 歷經了多次的轉變後,體育教學在許多問題上似乎仍無法擺脫過去的困擾。其中最令人詬病 者莫過於「教學成效不佳」。其實不論在學術界或教學現場,每當探討到這個問題時總可以 歸結出不少的影響因素,然而普遍認為最為核心的關鍵即是──體育教師。

「教學」是一個極為複雜、多變而連續相互影響的概念與歷程,它可以由許多不同的角 度來詮釋與看待,並同時涉及「教師」、「學生」、「學習環境」、「課程」、「教材」、

「教法」、「評量」…等因素。但就本質而言,教學是「教師依據學習的原理原則,運用適 當的方法技術,指導、刺激和鼓勵學生學習,以達成教育目的的活動」(方炳林,1992),

教學中的每一項教學表現(教學行為)都是教師作決定的結果(Shavelson,1983)。就因為教師 必須解決教學中所面對的種種問題,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確實也主動或被動地決定了這歷 程中的眾多要素(闕月清,2004)。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主導角色

(黃月嬋,1992)。

「教師」在整個教學歷程中扮演著最關鍵的因素,誠如 Siedentop(1992)所言,一位有技 巧、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師,在授課中能給予學生許多的練習與成長機會,並能提供豐 富完整的學習內容。因此,不論是擬定教學目標、安排學習情境、激發學習動機,或是呈現 教材、運用教學方法及評量學習結果…等,均有賴教師的教學知能與技巧。可見教師的教學

(15)

行為對於學生的學習具有十足的影響力(吳德成,2001)。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便是透過 各種教學行為引導學生學習,以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是否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教學行為,

常常是增進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沈連魁,2007)。故而不少有關教學成效的研究便將「教師」

視為研究核心,而「教學的成效」自然回歸於教師本身的教學行為來探討。

進一步來看,當教師一進入教室後教學活動隨即展開,教學情境中的各項人、事、物一 直對教師釋放出各種訊息,而教師依據教學情境中的各種訊息,不斷地做出判斷與決定,然 後進一步將決定付諸執行,據以進行教學(Kleven,1991)。因此,教學的進行,甚至教學是否 有成效,端視教師在教學歷程中的訊息接收、思考、判斷、抉擇與決定。換言之,如果能了 解教師教學時思考與抉擇的心理歷程及模式,便可掌握影響「教學行為」的關鍵因素。因此,

想要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改善體育教學的成效甚至提昇體育教師的教學專業,首要的 關鍵便在於了解體育教師擇定「教學行為」的心理歷程及其影響因素。

社會心理學向來重視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與預測,有關個人的想法與思考決定,例如:「

個人在做決定時受什麼因素的影響?」、「個人內心的想法如何影響其行為?」…等更是社會心 理學關注的議題之一。其中 Ajzen 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與後續延 伸而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即是在建立影響個人行為的心 理因素與途徑,並期望從而預測或詮釋個人的行為,其中又以「計畫行為理論」的應用最為 廣泛。最初在 20 世紀時,計畫行為理論主要被發展到預測人民的投票行為上 (Ajzen, 1985),

其主張行為的執行或發生與否,是經由個人理性的意志所掌控,並受部分非個人意志因素的 影響。後來,計劃行為理論被廣泛地應用於研究個人採取某一特定行為時的主要理論架構,

並運用於許多領域當中,故而本研究期望能藉由計劃行為理論找出影響「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因素。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國小教師之「有效體育教 學行為」,具體而言:

(16)

一、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體育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現況。

(二)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體育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上的差異與相關。

(三)探討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下,國小體育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

(四)檢驗計畫行為理論是否適用於詮釋國小體育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二、研究問題如下:

(一)台東縣國小體育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現況如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體育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各層面是否有差異與相關?

(三)影響國小體育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因素為何?

(四)計畫行為理論是否適用於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預測?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國小體育教師:

指國民小學階段,「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之教師中,實際擔任體育教學者。本研究以 台東縣國小之中實際擔任體育教學的教師為研究對象。

二、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教學是一種專業的社會行為,而「有效教學行為」是指教師以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 學習上成功、行為上表現優良,使其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林進財,2000)。換言之,即是 教學歷程中教師展現完善之教學策略,使學生在適宜的氛圍中,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具體行 為。故而「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係指體育教師為達成有效教學所採取之實際作為,在一般通 俗的概念即為「上好體育課的行為」。本研究的操作定義為:教師在「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 學行為影響因素量表」上行為層面之得分情形。

(17)

三、計畫行為理論

計畫行為理論是1985年由美國學者Icek Ajzen 提出用來預測及解釋人類行為的一種測量 模型。其主要的基本假設為:個人的行為表現大多受理性及自我意志的控制與部份非理性因 素的影響,個人行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意向」,而個人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與「知 覺行為控制」則對其「意向」產生了主要的影響。

本研究依據計畫行為理論設計「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影響因素量表」,包含「態 度層面」、「主觀規範層面」、「知覺行為控制層面」、「意向層面」與「行為層面」來分 析影響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因素,並據以測量計畫行為理論對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 解釋力。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台東縣國小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並以自評式量表為主要的研究工具,因此在 適用對象及範圍上有其限制,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縣市及其他層級、領域之教師。而受 測者在填答量表時是否真實的填答及其個別差異亦會左右本研究的準確性與推論。

(18)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期望透過計畫行為理論的應用,探討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故 本章將針對有關之文獻,加以整理分析。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主要在討論計畫行為理論,第二節將探討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 定義與內涵,第三節則分析過去在教學議題上應用計畫行為理論進行研究之相關文獻。

第一節 計畫行為理論

為了瞭解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所應用的理論基礎為 Ajzen (1985) 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簡稱 TPB),以下將分別介紹計畫行為 理論的理論架構、理論內涵與相關應用文獻探討等。

一、理論架構

對於人類行為的預測與解釋一直都是社會心理學感興趣的議題,Fishbein與Ajzen在1975 年曾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簡稱TRA),該理論認為,當人們能 理性思考所要表現的行為時,「意向」是其行為最有預測能力的變項。

「理性行為理論」從期望價值論(行為的動機決定於個人對達到目標的期望,及該目標 對個人的價值)為出發點,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決策過程,其假定人類的行為都在意志的控 制之下、都是理性、自主且能夠充分掌控的。因此,個人的行為完全由行為意向所決定,而 行為意向又受到個人對該行為的態度與其主觀規範所影響(王國川,1998)。

然而,現實情境中有許多行為並非完全受個人意志的控制,若要預測及解釋此類受到「非 意志因素」強力影響的行為時,「理性行為理論」對於行為的預測能力就會相對減弱,而無法

(19)

將個人的行為予以合理的解釋(Ajzen & Madden,1986)。因此,Ajzen於理性行為理論的架構中 加入了第三個變項--「知覺行為控制」,而發展出了以「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 行為控制」等三個變項來分析「行為意向」與「實際行為」的計畫行為理論,使之更完整地 解釋個人行為,並指出個人的行為主要受行為意向的影響;而態度、主觀規範或知覺行為控 制則決定了行為意向。在後續許多的研究結果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比「理性行為理論」對 於個人的行為具有更好的預測力(Ajzen ,1991)。

計畫行為理論的模式如圖 1 所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這三個變項產生行為 意向;意向與知覺行為控制影響行為。至於變項之間的關係會因為行為、環境的不同而有所 差異。以下將介紹「計畫行為理論」的架構與各個變項:

圖1計畫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修改自 Action-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6) by Ajzen, I. 1985, Berlin, Germany: Springer.

二、行為的態度(attitude of behaior,簡稱 AB)

態度是個人對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Fishbein 與 Ajzen(1980)將態度分為 兩種:「行為的傾向態度」及「標的物的傾向態度」,前者是指個人對特定行為持有的看法,

後者是指個人對人、事、物或問題等所持有的看法。標的物的傾向態度無法預測個人的行為;

而行為的傾向態度對個人行為的發生便有直接關係。例如:「喜不喜歡魚」無法預測他是否 會去釣魚,而「喜不喜歡釣魚」的這個行為態度便會影響他是否會去釣魚;因此,衡量個人 對特定行為的傾向態度,便可以預測他執行該行為的意向。計畫行為理論所討論的「態度」,

(20)

7

是指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而不是對標的物的態度。即指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的正面或負 面評價。

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的看法是由個人的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與結果評價

(outcome evaluation)所構成。行為信念是指個人對採取該項行為時,預期發生的結果或達到的 目標;結果評價則是指個人對該行為所導致的這些結果的看法(Ajzen,1985)。因此,態度可以 量化成行為信念以及結果評價的相乘積,而相乘後的總和則可以視為是對此行為態度之一項 間接性測量,其方程式如下:

n

1 i

i i

e b AB

AB:態度(對特定行為的看法)

bi:毎個行為信念 ei:毎個結果評價 n:個數

例如:「抽菸會被罰款」即是行為信念,而「是否在意被罰款」即是結果評價。因此,

如果個人認為「抽菸會被罰款」而且又「不願意被罰款」的這個結果,那麼此人對抽菸就會 抱持負面看法,也就比較不會想(意向)抽菸。

三、行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簡稱 SN)

主觀規範是指個人表現特定行為時,重要的他人或團體對個人之影響,同時也隱含著個 人從事某一行為所預期到來自重要他人或團體的社會壓力(Ajzen,1991)。主觀規範的衡量可由 規範信念(normativebelief)以及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兩個層面來探討,規範信 念是指個人在採取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而依從動機則是個人對於社會壓力的順 從意願。

在期望價值理論架構的下,主觀規範可將之量化為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之相乘積,所以 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相乘後之總和即是對主觀規範之間接性測量。而兩者之間關係表成數學

(21)

方程式即為:

n

1 i

i i

m b SN

SN:主觀規範 bi:毎個規範信念 mi:毎個依從動機 n:個數

例如:「感受到女朋友認為抽菸不好」即是規範信念,而「是否願意順從女朋友的想法」

便是依從動機。因此,如果感受到「女朋友不希望抽菸」,而個人又「願意聽從女朋友的想 法」,則此人也就比較不會想(意向)抽菸。

四、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簡稱 PBC)

Ajzen(1991)認為,知覺行為控制是指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所需要的資源和機會之信 念,或所察覺到的難易程度,也反映個人過去的經驗和預期的阻礙。個體表現特定行為時除 了理性因素外,同時需要非理性因素的配合,如資源、機會、時間、金錢、技術及他人協助…

等,Ajzen 與 Madden (1986)將影響個人意志控制的非理性因素因素分為內在(資訊、技術、

能力、情緒、個別的差異…)與外在因素(時間、機會、金錢、倚賴他人…),這些非理性 因素並非個人能完全控制,若個人能掌握或擁有利於表現行為的非理性因素越多,其知覺行 為控制也就越強,即對行為的展現與否就越有把握,便越會強化其行為意向,甚至直接影響 行為。

知覺行為控制由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及促進知覺(perceived facilitation)所構成。控制信 念是指個人對自己擁有多少特定行為所需的資源、機會或阻礙的認知,而促進知覺則是這些 資源、機會或阻礙對個人展現特定行為的影響程度。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影響包括兩種方 式:其一,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意向具有動機上的意義,當個人認為自己缺乏資源、機會 及能力去完成特定行為時,即便個人對該行為抱持正面的態度,且認為重要的他人或團體對 該行為的發生也持贊成的意見,個人亦不會形成強烈的行為意向。在此狀況下,知覺行為控

(22)

9

制是透過行為意向來作中介,進而產生對行為的影響;其二,若特定行為完全不在意志的控 制之下或知覺行為控制反映出某種程度以上的實際控制,此時知覺行為控制便不需要透過行 為意向的中介,而直接對行為產生影響(Ajzen &Madden,1986)。

同樣的,行為控制信念也可以量化成控制信念及促進知覺的相乘積,所以相乘後之總和 可以視為對知覺行為控制的間接測量。若將這兩者之關係化成數學方程式即為:

n

1 i

i i

p b PBC

PBC:知覺行為控制 bi:毎個控制信念 pi:毎個促進知覺 n:個數

例如:「自認是否有足夠的金錢購買香菸」即是控制信念,而「金錢對於個人取得香菸 的影響程度」便是促進知覺。因此,如果個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金錢購買香菸」,而「沒 錢便無法取得香菸」時,此人也就比較不會想(意向);或者甚至此人就不能(行為)抽菸。

五、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簡稱 BI)

意向是個人對展現特定行為的意願與企圖,例如「想不想抽菸」。在計劃行為理論中,行 為意向是由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等共同決定,Ajzen(1985)認為大多數而言,個人 對於特定行為的意向應該介於理性與非理性之間,即「完全受意志控制」與「完全不受意志 控制」之間。因此,當解釋「完全受意志控制」的行為時,計畫行為理論與理性行為理論的 結論是相近的;反之,如果要討論「非完全受意志控制」的行為時,就必須加入知覺行為控 制這個變項,而理性行為理論就無法有效的詮釋這類行為。

當個人展現行為的意向越強烈,則代表個人出現特定行為的可能性就越高。Ajzen認為意 向與實際行為的關係非常密切,在計畫行為理論中個人的意向是預測行為的最佳變項,其方 程式如下:

(23)

B~BI = w1(AB)+ w2(SN)+ w3(PBC) B:行為

BI:意向 AB:態度 SN:主觀規範 PBC:知覺行為控制

w1、w2、w3:實證所得之複迴歸係數

六、行為(behavior,簡稱 B)

「行為」是指個人實際採取行動的作為,是個人在綜合各項影響因素之後所決定呈現出 的狀態,其中包括行為的「為」與「不為」,例如:「抽菸」或「不抽菸」。計畫行為理論與理 性行為理論的前提都假定人是「理性」的個體,差別是理性行為理論假設個人的行為都是理 性而受意志控制的,而計畫行為理論則相信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同時影響著個人的行為。

七、小結

綜上所述,當個人對特定行為抱持愈正面的態度、感受愈越強烈的主觀規範以及對該行 為的知覺行為控制愈大時,則個人對採行該行為的意向將愈強;但有時即使個人對採行某一 行為抱持正向的態度,也認為重要他人支持他表現某一行為,若他覺得自身既無資源也無機 會採行某一行為時,他便不太可能對某一行為有強烈的意向。據此,在教學上,有時有效教 學行為的阻礙或促進因素會影響教師展現有效教學行為的意願;而有些情況是教師對有效教 學行為的態度和主觀規範就足以預測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意向;當然,在另一些情況則是態 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三者皆會影響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意向。

另外,計畫行為理論主張個人行為受其意向及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當特定行為受到某 些非個人意志所掌控的因素影響時,行為意向便無法完全解釋行為,甚至不受個人行為意向 之支配。因此,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展現便介於個人對有效教學行為的意向,及某些阻礙或 促進個人有效教學行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之間。

(24)

11

第二節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本節旨在透過整理相關的文獻,以探討「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意涵。共可分為二大部 分,其一是探討「有效教學行為」的涵義;另一部份則是針對「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內涵 與相關研究作歸納整理。

一、有效教學行為

(一)教學行為的定義

就人類歷史而言,「教學」是個歷史久遠卻又高度專業的工作,深深影響著人類文 明的進展。迄今「教學」雖然已是一個通俗且具有高度共識的用詞,一般人對其普遍存 有著常識性的認知,但許多學者仍不斷地為此進行論述與研究,因而,當深究「教學行 為」的相關概念時,常可發現各家學者因立論角度與立場的不同而有「似此意而非此義」

的解讀。

就認知的觀點來看,「教學」是複雜的概念或活動,是一種多樣態歷程(歐陽教,

1988),綜觀學者的論述(如表1),「教學」是個複雜的社會行為,其涉及到「教學者 與學習者」、「傳授方法與內容」以及「人際互動歷程」等多個不同的面向。

表 1

各學者對教學的定義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教學的定義

歐陽教 1988 教學是施教者以適當的方法,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意義或有價 值目的之活動。

黃政傑 1998 教學是指擁有特定知識、技能、態度內容的人,有意把這些內容 傳授給缺乏這些內容的人,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而建立的互動關係。

林進材 1999 教學是一項有目的、有系統的行動,是一種「教」與「學」雙向 回饋的歷程。

張春興 2000 教學是教導者針對受教者所設計的一套傳授教材的特殊形式,其 中包含了對教學的目標、內容、程序、方法、資源、學生參與…等 的統整決定。

(續下頁)

(25)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教學的定義

劉曜源 2001 教學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社會活動歷程,也是全方位的工作及師生 共同參與而產生交互影響的動態歷程。教學的內涵包括(一)活動 的歷程;(二)師生之間的互動;(三)富有教育目的。

蘇素慧 2002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行動,是師生間為了共同達成教育 目標所共同進行的活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自行整理

因此,本研究認為,「教學」是指教師藉由有系統且適當的方法,使學生習得特定 的知識、技能、態度…等內容;是師生共同參與且產生交互影響的一種雙向回饋歷程。

從教學的定義中進一步瞭解到,教師於教學時為達成教學目標,會針對教學現場的 各項訊息與互動,依據個人的觀點,做有關認知方面的處理後,產生各種決定(林進材,

1999),進而表現為外顯的行為。本研究進一步整理各研究中有關教學行為的定義,如 表2所示:

表 2

各學者對教學行為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定義

湯仁燕 1993 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經由思考後所表現的行為,會依其教學信念而表現 出來。

顏銘志 1996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因教師個人教學信念與教師效能不同的影響,在教 學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知覺。

黃天長 1999 教師依其教學信念而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口語及非口語的行為。

張俊紳 2000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一切語言交互行為,包括:班級學習活動方 式、教學內容、班級認知歷程、教學形式、教學互動方式、學生對教師教 學的感受程度。

吳品玫 2000 教師表現在外,與教學活動有關的一切行為。

劉曜源 2001 教師依其教學信念,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歷程中,透過教學活動的設計以 指導學生學習,所表現出的一切行為。

蘇素慧 2002 教師根據其教學信念與所遭遇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知 覺。

陳宇杉 2004 教師在教學歷程與學生互動的情境,因教師個人教學信念與社會支持不 同的影響,在教學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知覺。

吳威廷 2004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一切語言和非語言的交互行為。

(續下頁)

(26)

13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定義

張廣義 2005 教師受到教學信念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經過調適歷程,而在教學 歷程中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專業行為的表現。

王美華 2006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的一切語言與非語言的行為,此行為會受 教師個人信念、工作態度與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

沃文豪 2006 課堂上教師所從事有意義的各種教學活動或表現。

黃郁青 2006 師生共同參予的動態歷程,教學者運用專業的知能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 一種活動。

林秋榮 2007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自我內在心理歷程,分析與評估實際教學情境 與學生反應,進行有效的決策與行動,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達成預定的 教學目標。

莊婷媜 2007 教師在課堂中所表現的口語及非口語行為,其內容包含教師的「教學」

以及學生的「學習」。

蘇怡珍 2007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受教師個人教學信念之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所表 現出來的行為。

伍偉英 2008 教師依據其教學信念及教學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所表現的實際教學行 動。

徐毓謙 2010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根據其教學信念與所遭遇問題,透過一切語言與非 語言的行為,對受教者所設計的一套傳授教材的特殊形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本研究定義「教學行為」為教師在受到內在信念與外在環境因素之影響下,

於教學的歷程中為達到教學目標,所表現出與教學活動有關的一切行為。

(二)教學行為的內涵

教學行為的內涵依不同的研究主題,可分為不同的層面,本研究茲以表3綜合整理部 份有關教學行為的研究,以探討教學行為的內涵:

表 3

各學者對教學行為內涵的界定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內涵

張廣義 2005 區分成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評量等四個基本要素。

王美華 2006 分為課程與教學、師生關係、教師角色、學生差異等四個內容領 域來探討,並區分為「進步」與「傳統」兩個取向。

(續下頁)

(27)

研究者 年代 教學行為的內涵

沃文豪 2006 將科學教學行為歸納區分為「課程設計與教學準備」、「教學方法 與技巧」、「師生互動與班級氣氛」和「教學評量與回饋」等四個主 要階段。

黃郁青 2006 課程編寫與實施、教學技巧與策略、教師學效能(師生互動與教學 評量)。

林秋榮 2007 大致上可以分為教學前、中、後三個時期的行為,教學前進行準備 工作,擬定教學計畫,協調教學配合事項,接著教學活動中,系統的 傳授課程內容,運用教學技巧與教學媒體,掌握學生互動的反應,尊 重個別差異適性輔導,最後實施教學回饋,進行多元評量,追蹤輔導 學習成效,並檢討省思教學歷程的利弊得失,作為下一次教學的修正 參考,如此循環的歷程中必須依賴教師不斷地自我省思。

徐毓謙 2010 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互動與教學評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表3可以看出,學者探討教學行為內涵時大致可分成「教學前的課程設計」、「教 學中的師生互動」與「教學後的教學評量」等三個層面。而最多學者提出的內涵有:課 程準備與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內容與教學評量等五項,顯示此為探討教學 行為時極為重要的內涵。

(三)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

在前述文獻探究的過程,本研究定義了「教學行為」並且瞭解到教學行為包含了「課 程準備與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內容」與「教學評量」等五個 面向。然而,「有效教學行為」如何呈現?

教學在本質上即具有「工作-成效」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希望藉由教學的歷程進而 達成既定的教育目標(歐陽教,1988)。因此,教學之後能否達成預期的教學成果,自 當為教學研究的重心,因為不能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將失去教育的價值與意義。蘇怡珍

(2007)指出,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歷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極重 要的角色,其「教學行為」不但跟學生學習有密切的關係,與教師的教學成效、教學效 能亦關係匪淺。劉憲昌(2011)曾大量地蒐集國內外各家學者對於「有效教學」之定義,

並加以整理、歸納後認為,「有效教學」具有多面向的概念,教師藉由本身的專業能力,

(28)

15

及其所學的各項知能與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增進學生學習效果,達到所設定教學目標,

最終著重在教學成效的展現。

因此,具有「有效教學」概念及知能的教師,會依據教學目標而有不同的教學活動 重心,不論在課前計畫階段、教學過程乃至於教學活動後,都較有知覺與反省能力,藉 此充分的瞭解學生的程度與特性,呈現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並有效運用設備與器材(蔡 易峻,1998)。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能否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並透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策略及媒介,提供立即性的回饋來引導學生學習,增進學 生學習成就…等(黃儒傑,2002)。

張碧娟(1999)指出,教學是一複雜的議題,依其研究的焦點、途徑或工具不同,

分析出的有效教學內涵就不相同,有的從教師的教學行為或條件來探討;一部分學者則 從教師整體教學觀點來歸納;也有從影響因素來做整理與分析。因此,為了能進一步歸 納出本研究有效教學行為內涵,茲彙整部分學者的詮釋,說明如表 4 所示:

表 4

各學者界定有效教學行為之內涵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有效教學行為內涵

陳木金 1997 教學自我效能信念、系統呈現教材內容、多元有效教學技術、有 效運用教學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及營造良好班級氣氛。

蕭秋祺 1997 課室管理、教學內容、教學能力、器材與設備、成功的學習及教 學時間。

張碧娟 1999 教學計畫準備、系統呈現教材、多元教學策略、善用教學評鑑及 良好學習氣氛。

鄭玟玟 2000 教學方法、教材內容、發問策略、評量方式、教具使用、圖表應 用、秩序管理及獎懲。

葉金裕 2001 提供教學線索、清楚呈現教材、多元教學技術、運用教學時間、

建立師生關係、班級經營策略及教學回饋校正。

王淑怡 2002 教學準備、教學技術、教材呈現、溝通技巧、教學評量、班級經 營、時間管理及師生關係。

黃儒傑 2002 教學計畫、教學互動、教學評量及教學氣氛。

李明達 2003 教學計畫、教學策略、教學評量、教學氣氛、課室管理。

(續下頁)

(29)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有效教學行為內涵

施又誠 2003 教學前準備、有系統的呈現教材、應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多元 性學習評量、班級經營管理及良性的師生互動。

鍾佳穎 2003 教學準備、系統呈現教材、教學策略、教學評量及班級經營。

沈連魁 2007 教學計畫、教學策略、教學評量及教學氣氛。

林吉城 2008 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策略、表達溝通能力、教學 態度、教室管理、教學評量及教學效果。

張量懿 2009 教學計畫、教學策略、教學評量及教學氣氛。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分析表4各學者專家所提出的內涵及各項層面,本研究認為「有效教學行為」之內涵應 包含:教學計畫、教學策略、教學評量與教學氣氛等四個層面。

1.教學計劃:包括確認學生狀態與起始行為、規劃準備教學活動內容與流程、分配 教學時間等。

2.教學策略:包括有系統化教學、多元教學方法、聯結舊有學習經驗、清楚講解、

提問、舉例等。

3.教學評量:包括給予適當且足量的練習、確認學生錯誤觀念、指導學生改正、檢 討與強調重要的觀念、適時適量回饋等。

4.教學氣氛:包括創造積極的學習氣氛、維持良好的師生與同儕關係、佈置有趣的 學習環境、建立適切的常規及維持班級紀律等。

二、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體育是藉由身體活動的型態幫助個人獲得技術、體能、知識與態度的教育歷程(林貴福,

2000)。而葉憲清(1991)指出,體育教學目標的內涵包括培養運動技術、鍛鍊體能、培養社 會行為、學得運動知識及獲得運動樂趣等五大層面。因此體育教學乃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 心理,身心特徵和需要,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提供合適的教材,運用妥善的教法,在有目 的、有組織、有計畫的身體活動中,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期達到體育的目標,實現整個 教育的理想的一種教學活動(蔡貞雄,1994)。過往許多學者曾對有效體育教學行為進行了許 多相關的研究,茲將部份研究彙整於表5。

(30)

17

表 5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王敏男 1990 1.學習活動要能針對主題,學習時間要長;點名、服裝檢查和 處理瑣事的時間要短。

2.營造以成功、積極、關懷為主的學習氣氛。

3.提供清楚、客觀和比率高的回饋。

4.經常查核學生進步情形。

5.由某一活動轉換到另一種學習情境,學生等待的時間要少。

6.體育以活動為基礎,學生應有較多的時間從事活動。

7.教師的教學要有組織,對學生應有期望,學習活動應由教師 指導,活動不宜太容易或太困難。

8.教師要熱心參與及主動指導,並投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 有高比率的師生互動。

蕭秋祺 1997 1.課室管理:為使耗費在管理上的時間短且少,以及教學活動 的進行與轉換流暢、迅速且有秩序,有效的教師除本身應精 通課室管理及組織技巧外,應於學期初即建立教學常規及訂 定課室規則,並確實執行;且在教學前,也已先擬好教學計 畫。

2.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應蘊含豐富且生動的活潑,以能 吸引學生參與,也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而實施的方法,則 強調運用輔助器具或教學媒體來輔助教學。

3.教學能力:有效教師本身應具有高度教學熱忱,具備良好的 運動技術,能做出正確而標準的示範動作,能提供明確、扼 要的講解說明,以及能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

並能創造出和睦、肯定的教學氣氛。

4.器材、設備:充足的器材、足夠的活動空間及場地設備是從 事體育教學的基本條件,而滿足此條件的前提是學校能重視 體育教學及行政單位充分的配合。此外,為確保學習環境的 安全,教師於教學前應確實檢查場地、設備及器材。

5.成功的學習:有效教師在教學前應瞭解學生的基本能力,而 教學內容的難易水準,即配合學生的能力,並且於活動進行 中,時常檢核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的情形,以確保學生動作 練習的成功率。

6.教學時間:有效的體育教學應避免讓學生有過多的等待時 間,教師介紹活動的時間也不宜太長,大部分的教學時間則 應該用來進行主要教學內容。

(續下頁)

(31)

研究學者 發表年份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蔡貞雄 2000 1.教學前的思考:訂定教學目標、把握教學對象、研析教材內 容、選用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安排教學資源、建立教 學常規、擬定教學評量。

2.教學中的運作策略:引發學習動機、營造教學氣氛、維持活 動秩序、運用教學時間、激勵學習行為、應用教學媒體、提 供練習表現機會、調整教學活動。

3.教學後的反省:考察學生成果、教師自我反省、指導保健衛 生、整理場地器材。

陳春蓮 2001 1.教學前規劃與準備。

2.對學生的掌握。

3.適當的教學策略的選用。

4.教學情境的架構與管理。

5.教師專業成長。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三、有效體育教學研究的相關背景變項

回顧有效體育教學的相關研究,發現研究主題大致包含體育教學的效能與行為,其與教 師個人背景因素有極大的關係,故針對本研究所可能涉及的背景變項,做國內相關文獻的探 討,包含性別、教學年資、教育背景、職務兼任等變項。茲將各變項研究結果彙整分述如下:

(一)性別

在國小有效體育教學相關研究的背景變項中,「男性」教師的體育教學成效或效能 大多認為高於女性教師的表現(潘義祥,1998;杜壬昌,2001;張淑慧,2003;鍾佳穎,

2003;李明達,2004;張嘉珮2007;沈連魁,2007);然而,林國瑞(2001)與施又誠

(2003)的研究中卻發現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表現並不會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教學年資

在國小有效體育教學相關研究的背景變項中,「教學年資」是一個重要的影響 變項,一般的研究結果都指出,資深教師的教學效能優於資淺的教師(潘義祥,1998;

江明洲,2006),且多數的研究都顯示教學年資10年以上的教師教學成效最好(林

(32)

19

國瑞,2001;林明灴,2002;施又誠,2003;鍾佳穎,2003;謝俊煌,2004;張嘉 珮,2007;沈連魁,2007;張量懿,2009)然而,張淑慧(2003)、李明達(2004)

的研究則發現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不會因任教年資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就讀科系

在國小有效體育教學相關研究的背景變項中,「就讀科系」具有重要的指標意 義與較一致的結論。研究結果普遍顯示,體育科系畢業的教師教學成效比非體育科 系畢業的教師為高(潘義祥,1998;杜壬昌,2001;林國瑞,2001;鍾佳穎,2003;

施又誠,2003;謝俊煌,2004;沈連魁,2007)。

(四)兼任職務

在國小有效體育教學相關研究的背景變項中,「兼任職務」的影響似乎較不相 同,並沒有較一致的結果。部分學者發現「科任教師」的教學成效較高(潘義祥,

1998;杜壬昌,2001;張淑慧,2003;鍾佳穎,2003);而部份學者則主張「兼任 行政職務」之國小體育教師的教學效能比較高(林國瑞,2001;謝俊煌,2004;李 明達,2004;張嘉珮,2007);而葉金裕(2001)則指出級任教師在有效教學行為 方面,優於教師兼主任及科任教師;甚至在林明灴(2002)與江明洲(2006)的研 究發現,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並不會因擔任職務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另外有關於體育教師的「任教資格」亦有學者指出,代理代課教師的教學效能較之 正式教師並無差異(林國瑞,2011;施又誠,2003),此與以往對合格之正式教師教學 成效較好的認知有所落差,亦值得進一步探究。

四、小結

綜合以上各專家學者對有「有效教學行為」的闡述,本研究定義有效教學行為之內涵,

包含「教學準備」、「教學掌握」、「教學策略」及「教學診斷」等層面,以及所要探討的 教師背景變項,包含性別、教學年資、教育背景、職務兼任、任教資格…等。其次有關教師

(33)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差異情形,各專家學者並沒有完全一致的結果與看法,

此有效教學行為是否會因教師背景變項、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發現,是一個 值得探究的議題。

第三節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究教學議題之相關研究

自 1980 年代計畫行為理論問世迄今,應用計畫行為理論的研究日益增加,參照戴友榆

(2007)與黃婷玉(2008)的整理(如表 6、表 7)可以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於國內研究應用 的領域,目前已經涵蓋企業經營、健康醫療、運動休閒、公共事務、消費金融及教育學習等 各大學術領域,並充分運用於各項行為之預測與防範上,可知計畫行為理論於國內已有眾多 之研究者,該理論已是一項被廣泛引用且十分普及的理論。

表 6

計畫行為理論於國內外研究應用的領域

行為類別 應用層面 實際應用

醫療行為 藥物成癮行為 戒除菸酒、藥物、食慾

疾病預防

臨床醫療與篩檢行為

健康檢查、癌症篩檢、乳房自我檢查、就醫決策、選 擇長期照護機構、抗生素使用、參與癌症支持團體、

受刑人心理健康

愛滋病預防 使用保險套

飲食行為 擷取纖維素、避免咖啡因、速食、鈉攝取、糖尿病患

者飲食行為、水果攝取、酗酒

運動行為 休閒運動 慢跑、爬山、自行車、規律運動、職業教育、運動

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 投票選舉行為、捐血、志願奉獻、求職、與人承諾

學習行為 學習成就、知識分享

購物行為 購物行為 網路購物、行動通訊、自由軟體使用 預測行為 農夫預報氣候行為 天候預測

環保行為 環境行為 日光保護、水土保持

資料來源:修改自戴友榆

(2007)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節約用電之探討-以民宿業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29 頁) ,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台北市。

(34)

21

表 7

國內各領域採用計劃行為理論的學位論文分佈

領域 企業經營 健康醫療 運動休閒 公共事務 消費金融 教育學習 其他 總數 篇數(筆) 66 20 18 34 70 25 25 258 百分比(%) 25.6 7.8 7.0 13.2 27.1 9.7 9.7 100 資料來源:引自黃婷玉(2008)。「國內近十年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資訊科技採用之碩 博士論文內容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69,1。

本研究關注之議題為體育教師之有效教學,屬於為教育學習之範疇,因此研究者進一步 整理近年來部份國內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究教學議題相關研究,如表 8 所示。

表 8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究教學議題之相關研究

作者(年代) 題目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賴蕙君(2000) 嘉義市國中教師 終生學習行為意 圖及其影響因素 之研究-計劃行 為理論的驗證

國中教師 1.行為意圖與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 制呈現正相關。

2.結果信念強弱與結果評價的正負向,會直 接影響教師的終身學習態度。

3.重要參考對象的規範信念及對其依從意 願的強弱,會直接影響教師的主觀規範。

鍾佳雯(2003) 資訊倫理教學對 大專學生資訊倫 理認知與行為意 向之影響-以屏 東科技大學四年 制新生為例。

大專學生 知覺行為控制是影響資訊倫理行為意圖 主要的因素,態度及主觀規範對於資訊倫 理行為意圖的影響極小。

莫皓帆(2004) 環境議題教學行 為意向模式之研 究-以我國師範 大學地理系所學

(職)生為例。

大學學生 1.態度、主觀規範和行為控制知覺會影響行 為意向。

2.影響力大小依序為主觀規範、態度以及行 為控制知覺。

張惠雯(2004) 中部地區環保有 功中小學環境教 育內容、成因及 成效之探討研 究。

國中小教 師

影響學校教師推行環教工作的行為意向 以「態度」的影響最大,其次為主觀規範,

最後為知覺行為控制。

(續下頁)

(35)

作者(年代) 題目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吳鬆亮(2005) 國小教師使用教

學網站行為意圖 影響因素之探 究。

國小教師 1.主觀規範係透過對教學網站的態度間接 影響行為意圖。

2.有使用教學網站經驗的國小教師,在對教 學網站的態度、主觀規範與認知行為控 制方面的知覺都高於無使用經驗的教 師。

陳怡伶(2006) 高職教師資訊倫 理態度與行為之 研究。

高職教師 資訊倫理知覺行為控制對資訊倫理行為 意圖的影響最大。

陳梓敏(2006) 影響高職資訊教 師知識分享因素 之探討。

高職教師 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教師 知識分享的意圖皆有正向的影響。

陳淵源(2006) 國中數理科教師 使用教學網站行 為模式之研究。

國中教師 1.主群體、便利性、自我效能是主要影響因 素。

2.自利性與利他性,對於教師使用教學網站 的態度上未達顯著影響效果。

蔡淑微(2008) 臺北市國小教師 採行合作教學行 為意向之研究。

國小教師 1.國小教師「態度」、「主觀規範」二變項能 預測教師合作教學「行為意向」32.9%的 變異量,以「態度」的預測力最佳,其 次是「主觀規範」。

2.不同合作教學行為意向之國小教師之行 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依從動 機、控制信念上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列相關研究可以發現,計畫行為理論在教學議題上應用廣泛,且具有良好的解釋 力,惟運用於有效教學行為的探討則較為缺乏。研究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和行為控制知 覺會影響行為意向,而三者與行為意向的相關程度,則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結 果也顯示教師背景變項會形成教師在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上的差異。

(36)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在參考相關文獻之後,確定研究架構與研 究問題並提出研究假說,發展出適合的研究工具,以台東縣國小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 量表研究調查,最後彙整資料以統計與分析。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流程,第二節為研究架構,第三節為研究假設,第四節 為研究對象,第五節為研究工具以及第六節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2所示。

圖2研究流程圖

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目的與範圍

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架構與假設

量表設計

資料整理

資料分析與檢驗假設

結論與建議

(3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在計劃行為理論的架構中,「行為意向」是由「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 制」三個因素所共同決定,而實際行為則由「行為意向」、「知覺行為控制」所影響;而背 景變項亦會形成「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的差異。因此,本研究依據Ajzen 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基礎,建立本研究之架構,並分為二個部份來探討。

研究架構(一)主要探討國小體育教師的背景變項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自變項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任教職年資」、「體育課教學年資」、「任教身分」、

「職、級務」、「教育專業背景」、「體育團隊背景」;依變項為「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 度」、「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主觀規範」、「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有效 體育教學行為的意向」、「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列出研究架構圖(一),如圖3:

圖 3 研究架構圖(一)

背景變項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態度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主觀規範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知覺行為控制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意向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38)

25

因此,研究架構(一)主要探討:

一、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二、不同「任教職年資」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與相關。

三、不同「體育課教學年資」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與相關。

四、不同「任教身分」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五、不同「職、級務」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六、不同「教育專業背景」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七、不同「體育團隊背景」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研究架構(二)是應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自變項 是「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主觀規範」、「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知覺行為控制」,依變項是「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中介變項是「有效體育教學的意向」,

研究架構圖(二)如圖4所示:

圖4研究架構圖(二)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態度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主觀規範

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的知覺行為控制

有效體育教 學行為意向

有效體育 教學行為

(39)

研究架構(二)主要探討:

一、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是否會影響意向。

二、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與意向是否會影響有效體育教學行為。

三、教師有效體育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以及知覺行為控制是否會透過意向間接影響有 效體育教學行為。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本研究建立以下之假設:

一、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的差異

假設 1: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假設 2:不同「任教職年資」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與相關。

假設 3:不同「體育課教學年資」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與 相關。

假設 4:不同「任教身分」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假設 5:不同「職、級務」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假設 6:不同「教育專業背景」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假設 7:不同「體育團隊背景」的教師在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二、影響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意向之因素

假設 8: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會顯著影響其「意向」。

假設 9: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主觀規範」會顯著影響其「意向」。

假設 10: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會顯著影響其「意向」。

三、影響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因素

假設 11: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會顯著影響其「行為」。

假設 12: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意向」會顯著影響其「行為」。

(40)

27

第四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東縣99學年度第二學期各國民小學擔任體育課教學之教師為正式研究對象,

並分為預試及正式施測二階段進行,說明如下:

一、預測對象:為配合台東縣內大多數國小的學校規模,於北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

基隆市)及南部(台南市、高雄市)規模為12班(含)以下的國小,以便利取樣方式選 定14所學校之體育教師進行量表預測,預試量表發放總數為81份,回收有效量表為67份,

有效回收率82.72%。

二、正式施測對象:正式量表對99學年度台東縣共計92所國小(含分校),於民國100年5月 以普測方式針對全縣所有體育課教師實施調查研究,總計發放449份調查量表,回收整理 後有效樣本共計381份,有效回收率84.86%。

第五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來分析影響國小體育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因素,依據美國麻 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心理學系教授 Icek Ajzen 有關「計畫行為理論」量 表設計要點建議之基本設計理念與方式,參考相關文獻並與指導教授研究討論後進行擬題,

編成「國小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影響因素量表」。 一、量表內容

量表內容包含教師背景資料、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層面、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 為的主觀規範層面、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層面、教師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 意向層面與教師有效體育教學的行為層面。

(一)基本資料

依據研究需要設計,主要在蒐集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以瞭解研究對象的特質,此 部分共 7 題。如表 9:

(41)

表 9

研究背景變項

編號 題項 類別

1 性別 (1)女(2)男 2 任教年資

3 體育課教學年資

4

任教身分 (1)正式教師(2)代理、代課教師(3)支援、專長教師

(4)其他

5

職、級務 (1)行政科任(兼任主任、組長)(2)級任導師兼組長(3)純 級任導師(未兼組長)(4)純科任(未兼組長與導師)(5)其他

6

教育專業背景 (1)師範院校體育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2)一般大專院校體育 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3)師範院校非體育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4)

一般大專院校非體育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5)學士後師資班 7 體育團隊背景(校

隊、社團、俱樂部…)

(1)有(2)無

(二)有體育效教學行為的態度層面

本層面共有 6 個題組,每題組中包含「信念題」與「評價題」。信念題參照體育教學 目標的內涵,測量教師對於有效教學的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而評價題則測量教師 對於有效教學的結果評價(outcome evaluation)。

題目選項皆以七等級之方式呈現(1~7),並經由適當之轉碼後記分。信念題之記分 方式採單極化(unipolar)七等級的語意區分量表計分(1 至 7),代表信念的強度;評價 題的記分方式採雙極化(bipolar)七等級的語意區分量表計分(+3 至-3),代表評價的肯 定與否,由受試者依據實際的認知與評價填答。

題組之計分依據計劃行為理論相關文獻的建議,由該題組中信念題與評價題得分之 乘積而來,即 AB(態度)=BB(行為信念)×OE(結果評價),分數由-21 分至+21 分,

正值越高表示該教師對於該題組之信念越認同,即態度越肯定;負值越高表示於該題組

(42)

29

之信念越不認同,即態度越否定;0 值表示該教師對於該題組之態度中立,無明顯傾向。

各題組之得分加總後即為該教師的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態度,其總得分介於-126 至+126 之間。

(三)有體育效教學行為的主觀規範層面

本層面共有 6 個題組,每題組中包含「信念題」與「動機題」。信念題即測量教師對 於有效教學的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而動機題則測量教師對於有效教學的依從動 機(motivation to comply)。

題目選項皆以七等級之方式呈現(1~7),並經由適當之轉碼後記分。信念題的記分 方式採雙極化七等級的語意區分量表計分(+3 至-3),代表教師感受到的社會期待(重要 他人)的肯定與否的傾向;動機題記分方式採單極化七等級的語意區分量表計分(1 至 7),代表教師依從動機的強度,由受試者依據實際的認知與想法填答。

題組之計分依據計劃行為理論相關文獻的建議,由該題組中信念題與動機題得分之 乘積而來,即 SN(主觀規範)=NB(規範信念)×MC(依從動機),分數由-21 分至+21 分,正值越高表示該教師感受到應表現出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社會期待與壓力越大;反 之,則感受到不應表現出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社會壓力越大。各題組之得分加總後即為 該教師的有效體育教學行為的主觀規範,其總得分介於-126 至+126 之間。

(四)有體育效教學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層面

本層面共有 12 個題組。每個題組中包含「信念題」與「知覺題」。信念題即測量教 師對於影響教學變項的受控信念(control beliefs),而知覺題測量教師對於影響教學變項的 促進知覺(perceived facilitation)。

題目選項皆以七等級之方式呈現(1~7),並經由適當之轉碼後記分。信念題的記分 方式採雙極化七等級的語意區分量表計分(+3 至-3),代表教師認為該因素受控與否;知 覺題記分方式採單極化七等級的語意區分量表計分(1 至 7),代表該因素對教師展現有

數據

表 9  研究背景變項  編號  題項  類別  1  性別  (1)女(2)男  2  任教年資  3  體育課教學年資  4  任教身分  (1)正式教師(2)代理、代課教師(3)支援、專長教師  (4)其他  5  職、級務  (1)行政科任(兼任主任、組長)(2)級任導師兼組長(3)純 級任導師(未兼組長) (4)純科任(未兼組長與導師)(5)其他  6  教育專業背景  (1)師範院校體育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2)一般大專院校體育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 (3)師範院校非體育相關之組科系所畢業(4) 一般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項計畫「海上絲路之探索」之設計與推行,基本上針對本校通

• Most children with heart diseases can enjo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 Very good. You are able to apply y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endogenetic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major landform features along plate boundaries to expla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20 thematic working group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iterature review quality in teachers'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and risk behavior of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Survey duration

Hong Kong Teachers' Association Lee Heng Kwei Second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Therefore, self-written low-carbon diet course designed by our team integrated with the integrative activit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in sixth-grade students were well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acquire off-campus teaching and planning skill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ctivity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