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服務品質的理論模式

服務業的經營環境越來越競爭,在此激烈的競爭的環境下,「服務品 質」是很重要的「關鍵成功要素」;優質的服務品質能夠形成競爭優勢(楊 錦洲,2009)。雖然學校教育工作不全然是服務業,但近幾年少子化的現 象,及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部分家長對教育政策失去信心,反從學校 的個別特色去分析適合孩子的環境;而一所學校的特色最大的吸引力在 於教師的教學、學校的實施方針,及其所能給予社區家長的願景。因此 學者們在近幾年不斷地以服務理論融入學校行政,如紀貞汝(2011)、張 文權、范熾文(2014)、陳淑娥(2009)、陳凱群、謝孟珊(2012)、楊麗 容(2012)、劉宜玫(2014)、歐雅玲(2014)、蔡鈴麟(2014)等,都在 其等的研究內容中以服務品質理論探討學校行政工作的相關議題,以期 能增加學校教學效能,以提高社區家長的信心及選擇度。是故本研究以 服務品質理論為基礎,以探討學務服務品質;以下先從「服務」之定義 開始說明。

一、「服務品質」的定義

(一)服務的定義

服務是屬於無形性,顧客難以用儀器或工具來衡量其價值(紀貞汝,

2011)。學者楊錦洲(2009)認為「服務」已不再是附屬品,其本身也是

「商品」。國際標準組織(ISO)將服務定義為「供應者在與顧客接觸之

Lovelock&Wirtz 2004 由一方提供另一方的某種行動或表現。雖然在行動

過程中可能與某項實體產品相連結,但是行動表現

特性,以下採用楊錦洲(2009)學者所整理之說明:

1.無形性(intangibility)

服務通常是無形的,在購買前看不見也聽不到、品嘗不到也聞不到,

甚至感覺不到,這是服務與實體產品很大的差異點。因此在購買前,必 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2.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

實體產品可經過生產、儲存、運送、銷售、最終的消費者使用等,

不同程序。但服務一般則是生產與消費同時產生,同時存在而不可分割。

3.異質性(heterogeneity)

服務基本上是一種活動或流程,是各種條件所共同組成。滿足不同 顧客需求,故所提供之服務會有所差異,再者,也會隨著服務提供者的 不同、提供時間的差異、地點的不一樣都會使所提供的服務效果不一樣。

4.易逝性(perishability)

服務的不可分割性造成服務具有不可儲存的性質,服務的產能也因 此缺乏彈性,無法如實體產品般可採用預先生產及存貨控制的方式加以 調整。雖然有些部分可以在需求前做準備,如新鮮食材等,但此種服務 卻有時間性,無法長期保存。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服務」是指顧客 在消費行為中,對於產品、價格或消費環境一系列的感受,使之得到滿 足及再次選擇的信賴感,因此應用於學務行政中,則指學務行政服務是 否能讓教師感受滿足,解決困難且產生信賴。

(二)品質的定義

品質控制觀念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於工業化國家開始發展。而後逐漸 演進至「全面品質控制」,品質應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品質是一種心態,

意指對所有顧客都給予同樣的待遇和關注,此因顧客有權利做如此的要 求。品質就是確切落實企業對卓越的追求(陳思倫,2008)。首先整理各 家學者對品質的定義如表 2。

哲學家 Robert Maynard Pirsig(1989)說「品質」是「用心的結果」。

提供服務者用心給予,被服務者感受滿足且滿意並可能再次選擇的有形

務品質與原來期望之差異。Lewis 和 Booms(1983)則定義服務品質為 服務結果能符合所設定的標準,決定於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滿足消費者的 期望。Parasuraman、Zeithaml 和 Berry(1985、1988)定義為顧客對服 務的期望與服務實際績效認知的差異程度。PZB 所提出認知的服務品質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Q)定義為認知(perceptions,P)與期望

(expectation,E)之間的程度和方向的差異(Q=P-E)。其利用「認 知的服務品質」來定義「服務品質」一詞,是近年來較被廣泛接受的。

此也即為其對於如何衡量服務品質所提出的 SERVQUAL 度量的基礎(陳 思倫,2008)。因此在本研究將所指之「服務品質」定義為,顧客(本研 究中係指教師)對其本身預期可得到的服務內容,與其實際從服務提供 者(本研究係指學務行政團隊)所得到的整體服務內容的之間的差異程 度。

二、服務品質的理論模式

依上述服務品質之定義的文獻探討,對服務品質探討的學者眾多,

如 Gronroos(1983)提出服務品質模式(model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主 要 是 由 企 業 形 象 、 技 術 品 質 、 功 能 品 質 等 三 個 構 面 所 構 成 。 另 Gummesson(1987)提出 4Q 模式主張每個人都對品質有貢獻,結合顧 客導向和程序導向。而本研究茲沿用近年較廣為接受的 Parasuraman、

Zeithaml 和 Berry(PZB,1985、1988)所提出服務品質衡量模式,以下 說明之。

Parasuraman、Zeithaml 和 Berry(1985)對十二位消費者所組成的 焦點群體進行深度訪談,研究歸納出消費者在評估服務品質時之十項決 定性因素:

1.可靠性:可靠的和準確的質行所承諾服務的能力 2.回應性:幫助顧客和提供即時服務的意願

3.勝任力:執行服務所需的技術和知識

4.接近性:容易接觸

5.禮貌:服務人員的禮貌、尊敬、細心和友善 7.溝通:聆聽顧客並以其了解的語言持續告知資訊 8.信用:值得信任,服務供應商的誠信

9.安全:免於風險及疑慮

10.了解和熟知顧客:努力了解顧客及熟知其需要 11.有形性:實體設備、人員和傳播物件的外觀

之後為了解決品質衡量問題,發展了「SERVQUAL」問卷,初期即 以上述十個因素提出 97 道成對問題,並利用 200 位顧客進行問卷調查,

根據結果分析後將服務品質構面區分為五項(陳思倫,2008):

1.有形性:指設備及人員的儀表能與所提供的服務相配合。

2.可靠性:指能精確執行允諾顧客的服務之能力。

3.回應性:指願意幫助顧客並迅速的提供服務。

4.保證性:員工的知識、禮貌和能力是可信賴的。

5.同理心:指公司關心並注意每一位顧客的需要。

此五個構面影響個人所預期和認知的服務;而個人所預期和認知的 服務之間的差異決定了服務品質。三位學者結合了個人影響因素、服務 品質構面和服務品質認知,提出了服務品質觀念模式,如圖 1。而這些 構面也是三位學者在 1991 年發展衡量服務品質量表(SERVQUAL scale)

的重要決定因素。

圖 1 服務品質觀念模式

資料來源﹕陳思倫(2008)。服務品質管理(頁 43)。臺北縣:前程文化。

Parasuraman 等三位學者認為服務品質是 顧客對服務的期望與 服務 實際績效認知的差異程度而定義的;因此其圖 1 中顯示其顧客的期望品 質是受到口碑、個人需求及過去經驗所影響,且在 1990 年代時又再加上 了「外部溝通」一項因素。但不論顧客的期望是受到那些因素影響,在 服務的提供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不少問題,因此 Parasuraman 等三位學者 又 提 出 五 個 缺 口 ( gaps) 的 服 務 品 質 概 念 模 式 (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楊錦洲,2009),如圖 2。

缺口一:顧客需求與管理者對顧客需求之認知之間的差距

此缺口發生在服務交易時,提供服務的管理者或第一線員工對於顧 客的需求與期望的認知與顧客真正的需求與期望有所差距。由於認知上

口碑 個人需求 過去經驗

服務品質構面 有形性

可靠性

回應性

保證性

同理心

預期的服務 認知的服務

認知的服務品質 1.預期>認知

2.預期=認知

3.預期<認知

的差距,往往為後來所提供之服務未能滿足顧客之需求埋下不確定的因 素。

缺口二:管理者認知與服務品質規格之間的差距

管理者理解了顧客的需求與期望之後,公司所設計之服務項目、內 容與規格可能無法符合顧客的需求或期望。可能是由於公司資源不足或 顧客的需求超過服務提供公司的能力,也可能是公司基於短期利率考量 或員工服務水準及品質不易制定與維持所造成。

缺口三:所設計之服務品質與服務提供時所產生之差距

當管理者設定了服務品質規格之後,如果服務人員及第一線員工沒 有能力,或欠缺意願去執行所訂定之標準時,自然就會產生差距;缺口 三之發生確實非常普遍,而且不容易控制。

缺口四:服務提供與外部溝通之間的差距

媒體廣告或公司與顧客溝通方式均會影響到顧客期望。誇大其辭的 廣告或對顧客過度承諾,皆會產生缺口四。此外,跟顧客溝通不良或內 部溝通協調不當也會造成此一缺口。

缺口五:期望的服務與認知的服務之間的差距

當顧客接受完服務後,對於服務及其品質會有所認知。此等認知的 服務或品質往往跟原先期望服務或期望品質有所差異,此即為缺口五。

此缺口的造成可能是由於顧客的期望過高,服務提供者能力不足,也可 能是在行銷,服務設計,服務提供等過程中所產生的。亦即任何缺口一、

缺口二、缺口三及缺口四的出現均會造成缺口五。

Zeithaml et al.,(1988)將上述缺口之間的關係整理成服務品質擴充 模式,如圖 3,更能理解衡量服務品質的決定因素與所造成缺口的關係。

在本研究中即針對缺口五,調查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於學務行政 服務品質之期望與實際知覺之服務品質的落差,並以結果分析作為探討 了解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學校的學務行政是否能提供滿足教師需求的 服務,以提供調整之意見。

圖 2 服務品質概念模式

資料來源﹕楊錦洲(2009)。服務品質:從學理到應用(頁 95)。臺北市:

華泰。

圖 3 服務品質擴充模式

資料來源﹕楊錦洲(2009)。服務品質:從學理到應用(頁 102)。臺北 市:華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