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未來展望

本研究通過華語電視劇的請求行為表現分析,歸納說明華語請求行為的特 點,包含起始行為表現、中心行為表現以及輔助行為表現,並探討華語文化對 請求言語行為的影響如何,而進一步提出運用電視劇的華語請求教學教案範例。

本文僅以華語請求行為表現為主進行研究,因此其後的相關研究可延伸到其他 文化圈,並與之對比找出請求表現的差異,運用於請求教學。其次,根據研究 結果可知,華語請求言語行為中「禮貌用語」和「附加問句」常出現。因此,

103

後續研究可針對「禮貌用語」和「附加問句」等輔助性的手段進行華語請求表 現的研究。最後,在請求教學方陎,通過相關文獻探討可知,電視劇教學和語 用教學的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習者的語言知識,而且能培養語用能力與文化知識,

所以未來研究基於本文的研究結果與請求教學教案範例,可進行課堂詴教觀察 學習者的反應,呈現其教學的作用。

104

參考文獻

丁風 ( 2002 ) 。漢語請求言語行為中的性別差異。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 10

(1),46-50。

王薈 (2010) 。漢語中請求行為的前序華語及其策略性。重慶理工大學學報 , 24(9),102-106。

仝敏(2005)。淺談外語視頻資料在英語教學中的功用。教育與職業,18, 79-80。

曲偉國、陳述芳(1999)。論傳統的中國禮貌原則。學術月刊,7,33-41。 何文婷、劉愛真 (2010) 。跨文化視角下英漢請求言語行為對比研究。內蒙古

農業大學學報,12(1),394-396。

何自然、陳新仁(2004)。當代語用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爯社。

何自然、冉永帄(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爯社。

何靜怡(2007)。中文請求語之研究-以國中學生之用法為例。碩士論文,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李巧蘭(2001)。間接請求策略的及交際價值。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

(2),67-69。

李軍、宋燕妮(2004)。陎子理論在漢文化中的考察。修辭學習,2,29-32。 李蔚 (2006) 。請求模式的實證研究。碩士論文 , 青島 : 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

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苗興偉(1999)。言語行為理論與語篇分析。外語學刊,1,25-29。

周維江、黃秀君 (2001) 。如何有效利用影視片進行外語教學。佳木斯大學社 會科學學報,19(4):144-145。

金君衛、汪健 (2007) 。漢語請求行為中稱呼籲的語用分析。池州師專學報 , 21(4),92-94。

金輝 ( 2013 ) 。英語視頻教學的進階式應用策略。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 , 26

(6),123-125。

武亞楠(2009)。從陎子觀看漢英請求策略之差異。語言學刊,12,40-41。 姚舜霞、邱天河(2003)。英漢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類型對比初探。帄頂山師專

學報,18(3),73-76。

105

106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9(2), 155-170.

Blum-Kulla, S., House, J., & Kasper, G. (1989). The CCSARP coding maual,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Requests and apologies. Applied Linguistic, 5(3), 273-294.

Brown, P., &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New York, NY: Ca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 (1993).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ersation. In P. Cole & J. 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pp. 41-58).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Gu, Y.-G.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2), 237-257.

107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NY: Longman.

Mao, L. –R. (1994). Beyond politeness theory: ‘Face’ revisited and reviewed.

Journal of Pragmatic, 21(5), 451-486.

Searle, J. 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