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升其勞動生產力。中小企業無論其產業型態為何,皆不影響其勞動生產力。

三、總要素生產力

「技術密集度」在各種模型分析中,其實證結果皆通過顯著性檢定,對 於大小企業皆為傾向提升勞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而「出口密集度」在整體 製造業與大型企業模型中,其實證結果通過顯著性檢定,對於勞動生產力提 升為顯著負面影響,對於中小企業實證結果則是估計值為正,未呈現顯著影 響,此不同影響傾向印證了Hsu and Chen(2000)之研究結果。

綜上,可以發現「投資區位選擇」、「資本勞動比率」及「技術密集度」

為提升企業勞動生產力的共同決定因素,而其他五個解釋變數則對應不同規 模企業有不同效果。如何適時運用適當方式,將決定該企業的經營效率。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吳惠林(1986)曾提到勞動生產力的提升,必須有新技術、工作誘因和 訓練、企業管理、教育、衛生保健以及其他因素的相互配合。從本研究可知 投資環境以及員工擁有資源的重要性,也提供企業提升勞動生產力資源投入 參考。但由於本研究資料來源是 2007 年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對外投資實 況調查」,受限於原始問卷的設計,無法針對教育程度、福利水準等質化因 素進行衡量,改採替代變數的方式,減弱模型的解釋能力。加以製造業定義 涵蓋甚廣,本文僅能就現有資料提出針對整體製造業提升勞動生產力的變 數,但是否能適用各個廠商?仍待就細部的分類,更能切實反應其勞動生產 力提升的決定因素。

同時本研究僅能進行橫斷面的分析,缺乏年度的資料,無法觀察同一樣 本,在不同年度的變化,進而產生的長期影響。故建議後續研究者,針對屬 性分類、質化因素以及不同年期進行討論,做為以後研究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吳家聲(1982),「台灣製造業生產力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台灣經濟月刊》,

67,1-33。

吳惠林、藍科正(1995),「台灣的勞動品質提高對勞動生產力的影響」,《台 灣經濟期刊》,222,1-33。

李文福(1992),「台灣製造業總要素生產力及其變動原因之分析」,《台灣銀 行季刊》,40(4),98-112。

李信達、王嘉齡、詹立宇(2007),「產業聚集與勞動生產力之初探: 台灣製 造業的實證研究」,私立景文科技大學財政與金融發展學術研討會。

林宗鈞(1985),《生產力成長之探究-台灣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一(1993),「我國勞動生產力之研析」,《台灣經濟期刊》,195,8-18。

林祖嘉、黃啟宏(2006),「對外投資與勞動結構調整」,《人文及社會科學集 刊》,18(1),171-214。

林慈芳(2011),「台灣勞動生產力成長估測與因應對策」,經濟建設委員會 綜合規劃研究,239-272。

林瑞山(2008),「台灣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對國際貿易競爭力影響之研 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2(2),129-150

邱靖惠(2009),「從勞動生產力看台灣就業保險法」,台北市,台灣綜合研 究院。

邱賢文(1986),「台灣地區勞動生產力衡量方式之檢討與改進」,《台灣銀行 季刊》,37(4),148-1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苗坤齡(1999),「勞動與資本生產力之互動關係及其成長因素」,《中國統計 通訊》,10(7),20-26。

張炳耀(1982),「中華民國製造業生產力的衡量與分析」,《中國經濟學會年 會論文集》,中國經濟學會。

郭迺鋒、劉孟俊、詹立宇、游淑慧(2004),「企業聚集化程度、電子化傾向 及研發活動對勞動生產力的影響:台灣製造業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之應用」,《經濟情勢暨評論》,10(1),140-163。

陳中興(1984),《我國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華(1990),「台灣地區勞動生產力與勞動力結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 刊》,41(4),109-122。

陳博志(2005),<台灣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變遷>,台灣智庫: http://www.

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26/348/0,檢索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

陸民仁、李世榮、葉德昌(1985),「台灣勞動生產力之預測」,行政院經濟 建設委員會,3-4。

熊漢琳、梁益誠(2007),「中國大陸各省市競爭力對台商勞動生產力之影響 -空間地理加權回歸之應用」,1-22。

熊漢琳、郭迺鋒、蔡沛書(2008),「中國大陸台商電子業勞動生產力的空間 分析:以台商 1000 大資料庫為例」,《亞太經濟管理評論》,13(1),1-37。

黃虹順 (2004) ,《台灣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與產業空洞化之探討》,中正大 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慈嫻(2005),「海外直接投資與委外代工生產對生產力與工資的影響」,《中 原學報》,33(2),289-304。

楊子菡、劉筱慧(2008),「產業轉型與技術變動對台灣經濟成長與就業 影 響之評析」,《法制論叢》,42,85-1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楊文瑞、鞏明鑫(1991),「製造業勞動生產力變動的探索」,《台灣經濟研 究 月刊》,14(12),84-91。

詹立宇、陳志成、張明宗(2005),「台灣製造業產業分工與勞動生產力之探 討」,《台灣銀行季刊》,56(2),96-115。

劉泰英、徐樹滋(1980),「影響生產力之因素」,《中國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 中國經濟學會。

鄭素珍(2001),「台灣產業結構轉變與勞動生產力變動之探討」,經濟建設 委員會。

蕭志同、林裕淩(2001),《台灣 IC 產業勞動力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台灣 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學術研討論文。

薛琦(1979),「論生產力與成本、管理、技術之關係,兼論台灣製造業勞動 生產力之變化」,《自由中國之工業》,51(4),15。

謝依婷(2006),《對外直接投資對製造業生產力與產出之影響-台灣的實證 分析》,台北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寬裕(1999),「產品生命週期貿易理論在台灣產業發展之應用」,《台灣土 地金融季刊》,36(3),93-113。

顧瑩華(1998),「對外投資與產業結構調整:台灣電子業的實證研究」,經 濟論文叢刊,26(4),459-486。

英文部份

Aghion, P. and P. Howitt (1996),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owth Process,” Journal of Economics Growth, 1, 49-73.

Aschauer, D. A. (1989), “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3, 177-200.

Blomstrom, M.,R. E. Lipsey, and M. Zejan (1996), “Is Fixed Investment the Key to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1, 269-2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uckley, P. J. and M. C. Casson (1976),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s, 38, 1-27.

Chen, T. J. and Y. H. Ku (2000), “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Firm Growth: the Case of Taiwan’s Manufacturers,”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2, 153-172.

Chen, T. J. and D. P. Tang (1990), “Export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Case of Taiwa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8:3, 585-588.

Denison, E. F. (1967), “Why Growth Rates Differ”, Brooking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Denison, E. F. (1985), “Trends in American Economics Growth 1929-1982,”

Brooking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Denning, J. 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1, 9-31.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MIT Press, Cambridge, A, 1976.

Kendrick, J. W. and E. S. Grossman (1980), “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rends and Cycles,” John Hop-kins Univ. Press, Baltimore.

Kojima, K. (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 New York:Praeger Press .

Levine, R. and D. Renelt (1992),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942-963.

Madden, G. and S. J. Savage (1998), “Source of Australian Labour Productivity Change: 1950-1994,” Economic Record, 74 (227), 362-3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ansfield, E. (1988), “Basic Research and productivity Increase in Manufactur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863-873.

Mei, H. and B. L. Chen (2000), “Labor Productivity of Small and Large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case of Taiwan,”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July 2000, 270-283.

Outlon, N. (1990), “Labour Produ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 in the 1970s and the 1980s,” 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 May, 71-91.

Ozawa, T. (1979),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New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rom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Oxfo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d, 27, 751-767.

Solow, R. M. (1990), “The Labor Market as a Social Institute,” Basil Blackwel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Wolff, N. E. (2000),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xploring the Cross-Country Evidence,”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1, 433-472.

Yamada, T. and T. Yamada (1991), “Labor Productivity and Market Competition in Japan,” NBER Working Paper , 3800.

Young, A. (1928),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28, 527-542.

Yang, X. and Y. K. Ng (1995), “Theory of the Firm and Structure of Residual Right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6, 1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