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傳統經濟學將生產要素分為勞動、土地、資本及企業家精神四大元素,

從早期 19 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土地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資本角色逐漸受 到重視,企業家精神也為鼓勵;到 21 世紀全球化時代的展開,網路時代及 知識經濟的到來,資本及企業家精神已不若以往看重,取而代之的則是基本 的勞動要素。勞動可塑性高,發展性大,能隨著環境適應改變,逐漸成為今 日的顯學。台灣孤懸海外,囿於本身地理環境限制及天然資源的貧乏,充沛 質佳且成本低廉的人力資源一直是台灣經濟能夠成長的憑恃。吳惠林、藍科 正(1995)曾指出,在 1950~1980 年間,平均勞動生產力的提升對台灣經濟 發展的成果有61%的貢獻。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忘對 於教育的投資以及人力資本的挹注,教育政策配合產業升級,提供適當人力 支援,提升產業勞動生產力的成長,讓台灣以貧瘠小島之姿,躍升亞洲四小 龍,受到國際關注與研究,證實勞動生產力提升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近來歐美等國無論在失業補助上或產業政策中,都極力推動勞動生產力 的提升,單位勞動的生產量不僅代表單一廠商的生產能量也隱含生產是否具 有效率,同時個人勞動生產力的結合就是國家競爭力。自由主義風潮、平行 化世界,要素均等化理論已隨著國界模糊化漸漸成形。台灣人力有限,加以 以出口為經濟成長引擎,如何提高其國民素質,提升勞動生產力,創造差異 化,將是未來關注的焦點。有鑒於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的研究,對於勞動生產 力並無深入的分析,或是著重於總體面。本研究因此企圖提供系統的分析與 探討,期盼針對對外投資製造業勞動生產力的影響因素做進一步的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提高生產力的真諦,並非聚焦於如何減少投入,相反的,應著重於如何 增加產出,或提高產出之品質,以開拓新的市場,創造附加價值及增進就業 生產;主計處針對勞動生產力的統計,開宗明義表示統計目的在於正確反應 勞動生產力之變動趨勢,推論未來資源流向及利用方式。對外投資廠商亦因 考量資源間取捨與配置而進軍海外事業,但面對國際間日益激烈的挑戰,如 何充分且有效地運用有限資源,提升本身勞動生產力,為本研究主要重點。

陳金華(1982)揭櫫勞動生產力的重要性,分別為 1.生產活動勢必需要勞 動的投入、2.勞動生產力的分析資料較易收集且完整,同時容易計算與了 解、3.勞動生產力與工資及物價間有密切連動關係、4.勞動生產力變動與工 資率調整,幅度是否相互配合,避免物價波動、5. 勞動生產力對長期經濟 成長有很大的助益、6.比較各產業的勞動生產力,透過資源上的配置,在產 業人力運用上更具效率、7.勞動生產力可做為評斷技術進步的重要指標。勞 動生產力對於國家或廠商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同時台灣因以中小企業為主,

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對於提升勞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是否相同,也是值得關 注的焦點。換言之,如何有效提升生產力是本研究致力探討之處。希望提供 對外投資企業如何提高勞動生產力及未來欲研究勞動生產力之研究者另一 個參考方向。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藉由對外投資理論與實證研究文獻,探討影響勞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

二、經由實證分析,探討影響製造業海外投資廠商勞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

三、針對上述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提升勞動生產力投入資源決策之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在本研究藉2007 年 4 月經濟部針對台灣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之 1770 份問卷資料,先採用文獻回顧法,參考過去專家學者研究勞動生產力 的文獻資料,對影響對外投資製造業勞動生產力之各項原因進行歸納與整 理,另以OLS 多元計量模型進行迴歸實證分析,藉由統計方法尋求影響勞 動生產力之因素。

本研究共分成六章,除了本章之外,以下之各章節內容及架構分別如 下:第二章為「對外投資理論與文獻回顧」,摘錄對外投資理論,並整理影 響研發投入決定因素之相關文獻;第三章為「我國製造業對外投資之現況分 析」,主要藉由經濟部統計處之問卷,分析製造業對外投資後,影響研發投 入之決定因素;第四章為「實證模型設定」,首先說明解釋變數的預期影響,

再說明計量模型及估計方法的應用;第五章為「實證結果分析」;第六章為

「結論與建議」,藉由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研究之可行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