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柒、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頁 74-80)

九年一貫的多元化學習強調知識的活用,學生在學習時需融會貫通並且 能觸類旁通才能有效學習,此時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能引起學生學習動 機,是使學生願意學習並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大部分的學生在一開始學習時多屬於被動式的學習,學習動機便是學生 達到有效學習的開始,有興趣時才有可能主動去學習,反之如果課上起來很 無聊,他就會無精打采,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利用許多策略來達 到此目標。研究者所使用的策略包括以下幾種:

一、鼓勵學生,使其產生學習動機

(一)、口頭讚美,使學生能產生信心

研究者會利用各種機會以口頭方式來鼓勵學生,在研究者所編製的問卷 中,學生對於「我覺得學生若回答正確時,老師會讚美學生」這個題目得分 還算蠻高的(見附錄3)。

學生33

學生33

5 4 3 2 1

30

20

10

0

圖 4-3-16 「我覺得學生若回答正確時,老師會讚美學生之次數分配圖

錯誤! 引數選項無法識別。

例1:

T:對,你做的很漂亮,你們班的進度比較快。(教 0919702)

例2:

T:好不好,他們當然看不到,可是綁匪又沒有像你們那麼聰明,

又沒有學過地理,不知道有衛星導航系統。

S:討論熱烈,各說各話。(教 0919702)

例3:

T:好,另外,黃帝他看到人死了以後,就隨便用土亂埋起來。所 以他就教人民把樹木切空,把人的屍體放進去,然後再蓋起來,

所以他發明了什麼。

SS:棺材

T:對,棺木。你們這點就很聰明,剛才炎帝問了好久都不會。(教 1122701H)

例4:

T:很好,大家都很有創意哦,大家的活動都很奇怪。(教 0103701C)

(二)給分策略,促進學生的學習

研究者在上課時以組為單位,如果學生答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或自動舉 手發言就給分,同時那位同學所隸屬的小組也加分,另外,在競賽或報告討 論中,最快完成工作的組別也加分,所以學生大都會催促同學動作快或抑制 同學間講話影響秩序,以獲得加分的機會。雖然到後來,會舉手發言仍集中 於少數學生,但對學生仍有鼓勵的效果。

例1:利用加分及競爭的小技巧,來帶動氣氛,增加學習動機 T:竟然只有二組回答,我們就給那二組加分。我剛才就跟你們講

了啊,那個炎就是指?

SS:神農氏(大聲一點)

T:還是只有少數人回答(加分)

SS:老師,我們也有回答,他的聲音蓋過我們。。

錯誤! 引數選項無法識別。

T:聲音不夠大啊,那黃是指什麼?

SS:黃帝(大喊)

T:(加分)好,來,(教 1122701H)

例2:增加學生上課參與的意願

SS:我,我...舉手,...。(教 0106701C)

T:家裏有地圖集的舉手。

S:(有人愛舉不舉)

T:所以有舉手的都加一分,對不對。

S:(很多學生就再舉手)

T:第一次舉手的加分,好,放下。(教 0919702)

例3:分數大放送,對於加分部分,研究者絕不吝嗇。

T:好,那一組先報告的,我們給它加三分 SS:我,我...。

T:那一組?

(三)以簡單易答的題目,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為了讓所有學生能獲得成就感,及讓他們有讀書的意願,研究者有時會 以簡單的題目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

例1:上課小考五題,故意出簡單而重要的題目

T:好,一百分的舉手,(很多人),好,不錯哦,一百分就表示,

上課還有一點點用心在聽老師上課。(15 分)這題目是不是都很 簡單,那我們以後都這樣子。可以嗎?(教 0905702)

二、建立愉快自由的學習氣氛

(一)、以幽默風趣的言語,吸引學生的注意

研究者有時喜歡在講述的過程中,講一些冷笑話或其他話題,來吸引學 生的注意。學生的訪談中也覺得「老師上課幽默風趣。(訪 1114T1)」。

錯誤! 引數選項無法識別。

例1:

T:講到歷史,就要知道人從那裏來,人從哪裏來呢?非洲。

SS:非洲。

T:非洲?輔導活動來講,是從媽媽肚子裏面生出來的。

SS:對啊,有人在笑。

T:可是從歷史來講呢!人類的起源 SS:吱吱喳喳的在討論。(教 1114702H) 例2:

T:第三個,他們已經有基本的語言能力,他們的語言可能很簡單,

例如:他們跟你講 S:<>???|。

T:對,類似這樣「」@$#%。(亂說一通)

SS:笑…。

T:就像狗也會講話,他們講話就是汪汪,也是在講話。(教 1118701H)

例3:

T:它又有另一個名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是沒有鎖,大家都 可以進去。

S:怎麼會沒有鎖呢。

T:就是美索啊,伊拉克人出門都不鎖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S:老師,真的嗎。

T:沒有,我亂講的啦。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從...開始發展。(教 1122701H)

例4:

T:(加分)好,來,話說黃帝的出身也是很神奇,他出生 70 天以後 就會講話了,何況,他為什麼叫黃帝呢,他出生在黃土高原,然 後,皮膚又是黃黃的,人家就叫他黃帝,而不是他們很會講黃色 笑話,跟你們一樣哦,所以才叫做黃帝。

SS:哈…。(教 1122701H)

錯誤! 引數選項無法識別。

(二)以班上的同學為例,引起學習動機

研究者在講述的過程中,為了讓比較沒有學習意願的同學樂於學習,常 常以他們為例子,一方面拉回他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其他同學比較有 學習動機。

例1:因為研究者知道廖UU雖然上課不認真,但卻不會記仇,所以上 課時會拿他開玩笑。

T:有安全感有一部分的來源是因為你有隸屬感。

T:如廖UU的好朋友是誰。

S:林UU,陳UU

T:那廖UU在這團體中便會有安全感。(教 1113702)

T:人不一定會達到每一層的需求,例如說,像廖UU這個人,他 可能只達成最低一層需求,而上面都沒有達到。

SS:大笑(教 1113702) 三、循序漸進的調整困難度

課程的困難度經常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造成能力不足學生放棄 學習,這時候,研究者會分段利用些小口訣來幫助學生學習。

例如,在時差計算的教學中,研究者利用數線說明加上簡單的三步驟:

算出總時區,除以15 以及東加西減,降低學生學習的困難度。

例1:給予口訣,告訴學生如何計算時差

T:為什麼錯的那麼多呢?我們再講一遍,如果某地在東經六十度,

台灣在 120 度,你第一個先把它畫出來。畫出一條線後,先找到 零度。把它標上去。因為那兩個都是東經,一個是六十度,一個 是 120 度。先畫出來後,如果他們兩個在同一邊,表示什麼,相 減。所以是不是 120-60,等於 60 度,這是第一個步驟。把它算 出來備用。

T:第二個呢?除以 S:15

錯誤! 引數選項無法識別。

T:60/15,等於 4 個小時,第三個呢?東加西減。

T:如果現在台灣是六點,那這地在台灣的西邊,那就是減。

S:減

T:六點減掉四就是上午二點。相反的,那邊是六點,則東加,台 灣就是十點了。就只有這三個步驟,現在了解嗎?(教 0918702)

例2:給予範例,再重新練習一次

T:現在中午十二點,我要打給在舊金山的朋友,那我怎麼計算。

第一個,先算出什麼?

S:...

T:總共經度的差。所以說現在從西經 120 度到零度,所以是不是 120 度,第二個總差呢?整個經度的差除以 15.

T:所以呢,120 度除以 15 是不是差 8 個小時。差 8 個小時。第三 個怎麼算呢,東加西減。我們的聖經又出來了,請問一下,舊金 山在我們的東邊還是西邊?

S:西邊。

T:西是減,所以中午十二點減掉多少。

S:8(教 0916702)

錯誤! 引數選項無法識別。

第四節 課程架構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於整體課程的發展、銜接以及對教材內容的熟悉 度,深切地影響教學品質,也就是說教師如果愈能掌握這些要素,他就能愈 能設計、規劃出符合學生的需求,又具有前後連貫性的教學內容。關於課程 架構知識,本節從研究者對社會學習領域的看法、教科書在教學中的地位、

以及國小與國中課程銜接問題等三方面來探討。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頁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