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歌唱比賽熱潮的死灰復燃

第一章、歌唱比賽熱潮的死灰復燃

第一節、 《超級星光大道》以後

對台灣的閱聽人來說,2007 年成功聚焦全球華人目光的《超級星光大 道》1(以下簡稱《星光》)大概是最為熟悉的歌唱比賽節目。這個節目開播不 久就以突破 5%的收視率打破中視歷年同時段紀錄(大紀元時報,2007 年 5 月 28 日),其後續所引發的社會話題及產業效益一方面可從其培育出許多樂壇的 後起之秀(如蕭敬騰2、徐佳瑩3等)觀之,二來也可以從學術界的爭相討論一 探究竟(如陳亭瑜,2009;薛聖棻,2009;簡妙如,2010、2015 等)。爾後台 視也不落人後,在同年底推出《超級偶像》(以下簡稱《超偶》)與《星光》共 同搶奪觀眾的關注,最高收視率也有 4-5%,前三季節目更是常打敗收視率已經 慢慢下滑的《星光》(簡妙如,2015),且節目同樣培育出了張芸京4、艾怡良5 等知名歌手。這兩個節目當紅的時候,甚至引來對岸的諸多選手飄洋過海來參 賽,其在華人社會的舉足輕重由此可見一斑。

只可惜好景不常在,《星光》與《超偶》共創的這一股台灣歌唱比賽熱潮終 究還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短短三年時間,收視率與社會關注度顯著下降,媒 體的標題也漸漸從對節目的大力宣揚變成「逐漸黯淡的星光」(張莉雯,2012 年 1 月 1 日)、「星光熱潮過,選秀節目收視疲軟」(黃湞尹,2012 年 12 月 4 日)等等無情的字眼。縱使節目嘗盡了休息、改名、再出發的各種努力6,卻還 是擺脫不了漸漸被全世界遺忘的宿命。無獨有偶,在中國大陸,歌唱比賽節目 的發展曾在 2005 年因湖南衛視的第二季《超級女聲》7登上高峰8,它的成功催 生了各家電視台超過二十個同類型的歌唱比賽節目(Jian& Liu, 2009)9,歷經了

1 2007 年於中視開播的節目,爾後改名《華人星光大道》,再改名《星光大道》。知名歌手蕭敬 騰、徐佳瑩、楊宗緯等人就是發跡於這個節目。

2 第一季節目的踢館魔王、第 24 屆台灣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3 第三季總冠軍、第 21 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

4 第一季總冠軍,曾獲 2009 年 Yahoo 奇摩搜尋榜女歌手第一名。

5 第五季總冠軍、Sony 唱片旗下歌手,曾得過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2014 年度十大專輯。

6 比方說《星光》舉辦 6 屆後曾休息數個月後改名《華人星光大道》捲土重來,播出三屆後又 休息一年再改名《星光大道》;《超偶》舉辦 6 屆後也改為《超級偶像校園爭霸戰》,透過走進校 園的方式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

7中國大陸 2000 年代收視率最高、最引人關注的歌唱選秀節目。由湖南衛視於 2004 年推出,以 限定女生參賽為特色,隔年開始推出限定男生參賽的《快樂男聲》。

8 依謝耘耕、陳虹(轉引自廖宣怡,2011)的數據資料,當年節目吸引超過 15 萬人報名、上千 萬粉絲參與投票、收視觀眾達 4 億人次,湖南衛視的全國收視上升 20%,連續 20 個月坐穩全國 收視冠軍,總決賽的廣告達每 15 秒 11.25 萬元人民幣。

9 如《快樂男聲》、《絕對唱響》、《我型我秀》、《夢想中國》等。

2

2007 年的過度氾濫後才又漸漸淡去。

一直到了 2012 年夏天,大陸浙江衛視買入風靡全球的好聲音(The Voice)

版權,在這個已經沉寂已久的歌唱比賽場域中投下震撼彈,啟動了新一波的選 秀瘋狂。這一個從國外遠道而來的節目品牌靠著其巨額的製作成本10與其創新 的本土化模式終結了歌唱比賽節目的低潮,開播連續四年的高收視率與廣告收 入等等數字證明了它是中國最成功的商業節目(藝恩網,2015 年 10 月 9 日)

11。姑且不談數字證據,這個早已在荷蘭、美國、英國等地引起劇烈回響的歌 唱品牌,靠的就是它區隔於其他節目的重要特色──盲選(巧翎,2013),也就 是評審背對選手聆聽他們的演唱,演唱完畢以前評審可選擇按鈕轉身,表示願 意將選手納入自己的隊伍,繼續後續的比賽。這一張可以自動旋轉、幾乎才是 節目真正主角的華麗高貴椅,一張就要價新台幣 3200 萬(TVBS,2012 年 10 月 3 日),跟其他節目看起來只像個傢俱的椅子相比,它在《中國好聲音》12

(以下簡稱《好聲音》)的舞台上不僅是場景設置的一部分,更是牽引節目敘 事、誘使觀眾投入其中的媒介。簡單來說,節目的主軸跟觀眾的目光所聚焦 的,幾乎就是那張椅子到底會不會轉過來。

《好聲音》播出三個月以後,東方衛視不讓《好聲音》專美,推出了一檔

《聲動亞洲》(以下簡稱《聲動》)。它效法《好聲音》聘請明星藝人作為導師,

初選時以類似盲選的方式讓選手在幕後限時演唱 30 秒,倒計時結束以前有任何 導師按燈則選手可以走到舞台中央完成演唱,否則淘汰。在賽制上,《聲動》比 照《好聲音》將學員分組,只不過《好聲音》比賽形式是以組內對抗為主(同 一位導師的選手相互競爭),而《聲動》則是以導師與導師之間的跨組對抗為主

(不同導師的選手相互競爭),且節目的選手幾乎由唱片公司新人以及過往參加 過各大比賽的回鍋選手組成13,在總決賽時甚至加碼邀請印度、馬來西亞、新 加坡、韓國等亞洲選手一同競技,努力營造「我們的選手素質更高」、「我們具 有更寬廣的亞洲視野」等節目主題。

這種一邊想要沾沾成功節目的福氣,另一邊又想要在同中求異來彰顯自己 的製作動機像滾雪球般在各大衛視台之間散佈開來。在《好聲音》開播後的這 三年內,市場上漸漸冒出了數量繁多、種類複雜的歌唱比賽節目(詳細節目介 紹可參閱第三章),歌唱比賽也在這樣的量變中產生質變。舉例而言,身為綜藝

10 根據聯合新聞網 2015 年 7 月 29 日的報導,《中國好聲音》一集的製作費用達 3600 萬元台 幣,台灣製作費最高的《華人星光大道》一集僅 400 萬元。

11 本篇報導題目為《中國好聲音仍是國內最成功的綜藝節目》,裡頭提到四季節目加起來的廣 告收入超過 40 億人民幣,幾乎等於浙江衛視 2014 年一整年的廣告招標收入(50 億)。四季節 目的平均收視率達 4.8%左右,是所有歌唱比賽節目的龍頭。

12全球知名歌唱節目 The Voice 的中國版(原版為《荷蘭好聲音》),2012 年於大陸浙江衛視播出 第一季,2016 年準備上演第五季。

13 其中包括第四屆《星光》總冠軍方宥心、台灣樂團八三夭、2009 年《我型我秀》冠軍余超穎 等人。

3

節目老大的湖南衛視不願意笑看其他電視台在收視率排行中坐榜,在 2013 年初 買入韓國版權節目《我是歌手》(以下簡稱《我歌》),邀請許多知名歌手同台較 量,並由現場 500 位大眾評審投票決定成績。這種完全顛覆過往「專家選素 人」的評判機制,讓這些所謂的專家以及歌壇前輩血淋淋地面對觀眾的評頭論 足,整個節目不斷製造關於「誰會來」跟「誰會走」的懸念,很快就引起了超 乎預期的社會關注14。歌手們似乎是以自己多年的努力跟名聲為賭注,努力爭 取在這個舞台上的競演名次來證明自己,宣佈名次於是成為整個節目收視率最 高的環節(常穎雯,2015.03.23)。節目組於是將它越拖越長,到了第四季時這 個儀式甚至占用了整個節目將近半小時(節目總長度的四分之一)的時間。

爾後各家電視台又不服輸地推出各種賽制不同,但都是以歌手為參賽者的 比賽節目。比方說江蘇衛視的《全能星戰》(以下簡稱《星戰》)聚集陶喆15、 孫楠16、黃小琥17等重量級歌手,每週限定爵士、戲曲、搖滾等比賽類型,努力 打造參賽歌手是全方位巨星的節目招牌,且每位歌手必須攜帶一位製作人共同 參賽,在節目中針對彼此的表現相互論辯;安徽衛視《我為歌狂》(以下簡稱

《歌狂》)宣稱自己是「全國首檔音樂隊戰類節目」,將不同的歌手配對進行分 組對抗,每週最低分的組別甚至還得被關進密室,進行「誰是老鼠屎」的殘酷 投票;江蘇衛視繼《星戰》後再推出《蒙面歌王》(以下簡稱《蒙歌》),參賽歌 手們戴著面具化身「靈魂戰警」、「齊天大聖」、「黑天鵝」等等角色,讓觀眾同 時沉浸於鑑賞這一場華麗的變裝秀,又不斷臆測面具背後的真實身分當中。

新一波的歌唱比賽熱潮掀起後,許多曾經參加過《星光》與《超偶》,卻已 經漸漸被觀眾淡忘的選手紛紛再戰大陸選秀節目18,唱片公司也極力將旗下歌 手送上對岸的競技舞台,企圖藉著比賽打開知名度,爾後在迅速崛起的大陸商 演市場中分一杯羹19,中國大陸的歌唱比賽節目儼然成為了大家開創或再創演 藝事業高峰的跳板。在後續的第三章中,我們會詳細地看到這一波節目在賽制 上的設計與特色。前面的綜觀描述旨在勾勒出各家電視台在這一波歌唱比賽熱 潮中努力營造的各種主題與號召,並初步強調這種百花齊放是以增加歌唱作為 一場競技遊戲的看點為目的。節目之所以挪用歌手的聲望、昂貴的椅子、充滿 懸疑的面具等來豐富觀眾對節目的感官刺激,不過就是為了持續販賣這一場比 賽中關於競爭與懸念的敘事與話題而已。筆者以為,這個過程諭示了歌唱比賽 節目在作為「實境節目」或「真人秀」的一種類型的同時,也逐漸回到了它身

14 幾乎每一集收視率都是全國同時段冠軍。單一廣告商的冠名費用達 7.2 億元新台幣。(吳嵩 浩,2013 年 5 月 18 日)

15 第 21 屆金曲獎歌王,人稱 R&B 教父。

16 中國大陸一線男歌手,曾 2013 年江蘇衛視《全能星戰》亞軍、2015 江蘇衛視《蒙面歌王》

冠軍、2016 東方衛視《中國之星》冠軍。

17 台灣資深女歌手,曾任《超級星光大道》常駐評審,有 Pub 天后之稱。

18 比方說《星光》的林芯儀、葉瑋庭、劉明湘、張心傑、鄭心慈等人陸續參賽《好聲音》。

19 比方說林志炫、彭佳惠、辛曉琪等台灣歌手都在參加《我是歌手》以後身價飆漲。

4

為一種「比賽節目」的位置上,展示了它另一種本質上的面貌與意義--一種

為一種「比賽節目」的位置上,展示了它另一種本質上的面貌與意義--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