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歌唱的競技,人性的遊戲

第四章、 激化中的競技遊戲

第二節、 歌唱的競技,人性的遊戲

在《我為歌狂》(以下簡稱歌狂)的密室中,主持人田震的身邊坐著三位剛 剛在團隊 pk 中落敗的歌手。在這個冰冷的、灰色的、像是某個研究團隊的機密 實驗室的小空間裡,他們手上各自擁有三張代表自己以及隊員的牌子,他們會 各自挑出一張,交給主持人,主持人帶著凝重的神情一一翻開,票數最高的歌 手,將會被他自己的隊友淘汰出局,黯然離開密室。這種過去存在於 Survivor 中的匿名投票機制,如今被中國的歌唱節目效法。如同李立(2012)所言,這 種投票淘汰制度是促使玩家做出驚人博弈的原動力,真人秀的共性,就是在虛 擬空間中透過遊戲規則,要求玩家做出選擇,並由此產生情節與故事、矛盾與 衝突。為了追求這樣的敘事與構成,規則的設計往往須盡可能地讓選手在矛盾 中,展示讓人難以想像與承受的善與惡,讓遊戲能夠揭開選手的偽裝,而不是 只有舞台上的表演(游潔,轉引自李立,2012)。這大概就是 Dovey(2004)所謂 的「人性擬像」(human simulation),就是在一系列的規則中觀看即興演出、等 待非預期行為的玩樂與實驗。

簡言之,歌唱比賽節目的賽制試圖開展出關於人性的故事,讓我們投入其 中。在《好聲音》以及《最美和聲》(以下簡稱《和聲》)的舞台上,這種人性 被凸顯為面對選擇的糾結與為難。選手們在初選階段中,被不同的導師納入各 自戰隊,隨後在第二階段比賽中,節目卻讓同組兩名選手共同演唱一首歌。《和 聲》甚至是老師同時與兩位學員合唱一首歌,然後要求導師在他的兩名學員中 選擇一名晉級,等於是先透過分組指導建立他們的家人(師生)關係,再透過 規則強迫導師親自拆散,讓他們的關係陷入一種既合作又敵對,既溫馨又緊張 的辯證中。導師們在做出抉擇以前,通常都會面露難色,表示出「很難很難,

真的很難」、「我好後悔把你們放在同一組,真的好後悔」、「你們快教我怎麼 選,我該怎麼辦」等等情緒。當然,這個規則試圖讓觀眾窺探的人性,並不僅 止於表像,導師的選擇往往也引發關於動機的臆測:他是不是偏心?他是不是 故意把這兩人擺在同一組方便取捨?明明是另一個人唱得比較好,這是黑箱作 業吧?等等。

由此說來,節目意圖揭露的人性,可以被具體解釋為玩家對其他玩家的實 力評價。這個通常被隱藏在玩家的表面和睦之中的心思,在規則的脅迫下盡顯 人前,使得玩家間的關係不再是「我們一起加油!」,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

64

活!」。比如在 B10 與 B16(《聲動》)中,選手可透過搶按燈的方式,爭取優先 出場序,先搶到燈的人可以優先選擇未出場的任一名選手進行 PK。此時,玩家 為了取得優勢,必然向自己心目中實力較弱的選手發出挑戰,哪怕通常他們都 會有「因為我很欣賞他、因為我跟他類型很像」等冠冕堂皇的說詞,也掩飾不 了選手們在這場零和戰役中的彼此對立與衝突。在《中國正在聽》(以下簡稱

《正在聽》)的 16 進 8 淘汰賽中(N5-6),節目除了效法《聲動》讓搶壘成功的 選手率先指定 PK 對手,8 位 PK 落敗的選手中,場外人氣投票率最高的選手,

還可以指定任一名晉級選手進行「換位 PK」(意即 PK 成功則可直接取代該選手 的八強位置),此時柿子當然得挑軟的吃,才算把握住了翻身的機會。選手陳昊 宇(前《華人星光大道》選手)很好地示範了這樣的戰術。她在第一輪的 PK 中 以 73%對 85%敗給了吳思思,藉著場外人氣最高得票率,回到場上,挑選了第 一輪比賽中以 42%比 31%戰勝對手的魏巡,最終以 58%比 49%換位成功(詳見 表一)。類似的制度也出現《春晚》(C1-1; C1-2; C1-3)以及《全能》(N10)之 中,顯見這一波歌唱比賽節目不再如往常般側重選手們的革命情感,反而期待 他們在規則之中,上演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戲碼34

《中國正在聽》16 進 8PK 賽

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一組 邢天朔 86% 晉級

被淘汰的陳昊宇獲得場 外人氣最高投票率,可 挑選其中一名晉級者進 行「換位 PK」。從表中 可見魏巡是第一輪所有 晉級者中分數最低者,

理應挑選他。

塗浩林 76% 淘汰

第二組 耿琦 31% 淘汰

魏巡 42% 晉級

第三組 陳昊宇 73% 淘汰

吳思思 85% 晉級

第四組 趙裕辰 91% 晉級

簡紅 39% 淘汰

第五組 黃珊珊 60% 淘汰

玉恩明瑪 74% 晉級

第六組 阿來 68% 晉級

吳晶晶 66% 淘汰

第七組 楊子傑 48% 淘汰

孟根花 80% 晉級

第八組 阿雲噶 68% 晉級

沈怡君 32% 淘汰

表一:《中國正在聽》16 進 8PK 賽成績表(成績由觀眾與四位導師的支持率加總而成)。

這種人性戲碼在《中國最強音》(以下簡稱《最強音》)中被激化為更加矛

34 此段的分析當然是以假定選手的選擇會是理性為前提。現實節目中當然會有選手違背遊戲理 性,選擇較強的人來 PK,此時它彰顯的倒是本節後續要論述的一種不服輸、想證明自己的遊戲 本性。

65

盾的博弈。節目的四位明星導師,分別帶領不同的團隊進行比賽:羅大佑帶領 女生組、章子怡帶領男生組、陳奕迅帶領組合、鄭鈞帶領大齡組。每組選手演 唱完畢後,並非由他所屬的導師決定晉級與否,而是該導師與其他三位他組導 師共同打分。這意味著導師必須權衡自己的分數是否利於隊員的晉級。以表二 的兩兩 PK 為例,在假設不參與該輪 PK 的其他導師給分相同的情況下,羅大佑 與章子怡面臨給分上的兩難:若效法表中羅大佑的給分,即給自己的隊員打高 分,再壓低對方選手的分數,則能確保己方隊員的優勢,代價是自己身為「老 師」的公正與名譽可能被質疑;但若效法章子怡的保守方式公平給分,則有可 能陷自己的隊員於不利之情勢。

鄭鈞 羅大佑 章子怡 陳奕迅 總分

羅大佑隊員 8 10 8 8 34

章子怡隊員 8 7 8 8 31

表二:《中國最強音》共同打分制示意(分數為假定值)

在冠軍組第三戰(E12)之中,節目透過任意指派選手出戰的制度進一步加 劇導師之間的心理戰。四位導師抽籤決定順序,抽到序號一的導師可任意指派 一名選手(不限於自己的隊員)演唱,抽到序號二的導師再任意指派一名選手 與其 PK,勝方晉級敗者待定,以此類推。在該期節目的 6 強選手中,章子怡組 仍有 3 名大將傍身,其餘導師各自僅剩一名將領。導師抽籤的序號依序為鄭 鈞、陳奕迅、章子怡、羅大佑。如同節目中的旁白分析,這個抽籤序號的玄機 在於,鄭鈞只要與陳奕迅聯手,先後指定章子怡組的選手上場,章子怡組必定 折損一名將領。進一步來說,抽到雙號的導師相較單號具備後發的優勢,他可 以視單號導師指定的選手表現做出有利自己的佈局:如果該選手表現強勢,指 派他組學員應戰;若該選手表現一般,讓自己的組員把握良機。在逆襲戰的最 終 2 選 1 環節,「X 導師」甚至擁有一票否決權,可直接憑自己的自由意志,決 定誰可以晉級(參考圖二)。此時,若最終等待被選擇的兩名選手中有自己的學 員,導師就必須抉擇是否直接保送自己的學員,還是要大義滅親,成全另一位 也許客觀上表現更佳的選手。這些看似戰略布局的思考,其實都是節目試圖展 示的人性。如果過去真人秀的真實被詮釋為介於「表演」與「本真性」

(authenticity)之間的張力,是一種激勵觀眾在其中尋找自己生活經驗,以

「如果是我,我會如何」的心態涉入當中的「更真實」(簡妙如,2008),可以 說它在這一波歌唱比賽節目中,進一步被具象為面對遊戲規則的「人性真實」。

當然,節目透過規則展示的人性,並不只有面對選擇時的糾結與善惡,更 多時候,選手在節目中彰顯的是面對挑戰的拚勁與堅持,也就是李立(2012)

所言的人類喜歡競爭、敢於冒險、不服輸的本性。他認為這樣的遊戲精神(包 含競爭中的對抗與合作等行為)被秩序化且合理化,參與者會因為規則而變得 更有企圖,使得競技更具懸念,比賽也變得跌宕起伏、千變萬化,節目的層層 淘汰(而不是單一的淘汰)就是這個過程的轉折點與劃分段落的依據,目的在

66

於增加這一場遊戲的複雜性與可看性。換言之,每一個節目的晉級與淘汰機 制,都在努力將選手的處境變得嚴峻、讓勝利的果實因為難而稀少更顯珍貴,

藉此將選手的求勝意志與刻苦耐勞發揮得淋漓盡致。

舉例來說,在方才討論過的《最強音》中,節目最具看頭的設計在於 12 強 以後的「冠軍組」與「逆襲組」分流制度。在節目的第六期(E6),12 強選手 成績排名前七者進入冠軍組(即衝刺冠軍的勝利組),末五名進入逆襲組(即爭 取復活的復仇組),從此兩組分開比賽四週,兩組每週進行雙向流動,四週以後 逆襲組的所有選手會被淘汰,留下冠軍組的選手角逐冠軍。這裡的巧思是,由 於冠軍組每週最低分的兩位選手會進入逆襲組,逆襲組每週卻只有一位最高分 可以升到冠軍組,因此逆襲組的選手人數會越來越多(到第四週的時候已經擁 擠成 8 位),爭取唯一回到冠軍組的機會就會因為更為激烈的競爭愈顯渺茫。更 何況,逆襲組的情勢之所以險峻,並不只基於選手人數與晉級名額的落差,關 鍵的是,逆襲組每週進行的「小考」(E7、9、11、13):選手們依序於錄音室演 唱,只有分數排名前四的選手,可以走上舞台錄製正式比賽。若沒有爭取到前 四名,等於該週完全無法在舞台上留給觀眾任何作品,梳妝打扮後卻只能在鏡 頭中展示自己等待小考成績公布的焦躁不安,且就算好不容易排名小考前四,

舉例來說,在方才討論過的《最強音》中,節目最具看頭的設計在於 12 強 以後的「冠軍組」與「逆襲組」分流制度。在節目的第六期(E6),12 強選手 成績排名前七者進入冠軍組(即衝刺冠軍的勝利組),末五名進入逆襲組(即爭 取復活的復仇組),從此兩組分開比賽四週,兩組每週進行雙向流動,四週以後 逆襲組的所有選手會被淘汰,留下冠軍組的選手角逐冠軍。這裡的巧思是,由 於冠軍組每週最低分的兩位選手會進入逆襲組,逆襲組每週卻只有一位最高分 可以升到冠軍組,因此逆襲組的選手人數會越來越多(到第四週的時候已經擁 擠成 8 位),爭取唯一回到冠軍組的機會就會因為更為激烈的競爭愈顯渺茫。更 何況,逆襲組的情勢之所以險峻,並不只基於選手人數與晉級名額的落差,關 鍵的是,逆襲組每週進行的「小考」(E7、9、11、13):選手們依序於錄音室演 唱,只有分數排名前四的選手,可以走上舞台錄製正式比賽。若沒有爭取到前 四名,等於該週完全無法在舞台上留給觀眾任何作品,梳妝打扮後卻只能在鏡 頭中展示自己等待小考成績公布的焦躁不安,且就算好不容易排名小考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