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胡蠅蠓子大戰歌》之唱辭處理與唱腔運用

第一節 歌子冊略述

歌子的唱本為歌子冊,亦稱歌子簿,即說唱表演所使用的唱本,這些歌本自 然成為研究歌子時不可或缺的研究材料。歌子冊內印刷的文字,僅有四句構成一 段、數段構成一完整故事的主要歌詞,即謹記錄歌子文體形式,採一句七字、四 句為一單位,此單位一般口語上稱為一「葩」(pha1),即一段之意;然臺語多為 借音字,葩字之意為「花、華麗」,並無段落的概念,而傳統中國音樂體系將樂 句之段落稱為拍、板、撩等,意指小節,因此筆者於本文提及歌子數量、順序單 位之時以「拍」表示,且此拍並非指西洋音樂中的拍(beat)。

就其押韻形式而言,可四句句末字全押韻、第三句末字不押韻、或二四句末 字押韻之體裁。冊上記錄之詩句,僅有整齊句之歌詞,無另記說白或聲辭,說白 或聲辭為表演者於表演時所加之即興部分。另,由於歌子冊紀錄之閩南語為表音 文字,無統一、特定文字,且欣賞唸歌展演之對象為一般民眾,冊中使用詞語為 白話文、日常生活用語,亦有同音異字之現象,如蒼蠅之臺語讀為「胡蠅」,音 譯又同「雨神」之臺語發音。

歌子冊亦為閩南、臺灣民間文學中的文字紀錄,據施炳華的研究,其於論著

50

《歌子冊欣賞與研究》提及,

現存歌子冊之版本,自清道光初年(1826)以來,出版相當可觀,據王順隆 所搜集的目錄,共有「個人持有的 370 餘種,600 餘冊真本、影本、微卷在 內,共計 1401 筆,總數達數百萬言」,其他尚未被發現的,不知還有多少。

22

杜建坊亦引用前段之研究,將其家藏之歌子冊與王順隆之書目統計比對,於 其論著提及自己之家藏歌子冊如下之數目:

僅家藏本即超過 2800 本,若剔除重複,家藏本有而王本不錄之印本,

及手抄本,為數可觀。若合併王本目錄,再加其他發表於專書期刊,然未收 入書目者,總數粗估必然多於 3000 本。23

關於歌子冊文本的研究,最早的歌子冊可溯及之版本為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德 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所藏道光六年(1826 年)出版的《新傳臺灣娘仔 歌》、《繡像王妙娘新歌》,以及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藏道光七年版的《初刻花 會新歌》。24在博德利圖書館之歌子冊,為英國傳教士偉列亞力(Alexander Wylie,

1815-1887)於道光年間派至中國時在福建所得。25過去臺灣的歌子冊皆為福建廈 門印製進口,直到 1925 年臺北黃塗書局出版《小金歌》、《陳白筆歌》、《正月種 蔥歌》以來,臺灣才開始流行印自己的歌子冊。26

現今歌子冊僅能於新竹市竹林書局購得;本文所使用之歌子冊即購自竹林書 局於民國七十六年發行之印刷本,分上本、中本、下本,且訂於同一冊。

22

詳見施炳華 2010 年出版之論著《歌仔冊欣賞與研究》第 5 頁。

23

參見杜建坊《歌仔冊起鼓》第 52 頁。

24

參見洪瑞珍編之《廖添丁傳奇》第 3-4 頁。

25

見《民俗曲藝》第 54 期 60 頁,曾子良之期刊論文〈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 及其反映之思想〉 。

26

同 24 註。

51

圖片 16:竹林書局外觀 攝於 2014.6.5

圖片 17:竹林書局出版之歌子冊 攝於 2014.6.5

由於近年紙本歌子冊取得不易,為供學者研究及歌子愛好者使用,竹林書局 仍持續印製;另有學術計畫建置之網路資料庫以供查詢歌子冊內文,亦提供學術 研究使用,如:中央研究院鄭錦全院士主持之「閩南語典藏-歷史語言與分布變 遷資料庫」,將閩臺戲曲、歌子冊、客家歌本文本數位化,其中收錄 639 筆數的 歌子冊內文;臺灣大學圖書館陳雪華館長主持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 數位典藏教學研究應用計畫:《歌仔冊》唸唱學習知識網」,內含數位歌子先的唸 唱影像,並配上歌詞;以及師範大學臺文所李勤岸教授主持之「楊秀卿念歌聲音 及歌詞數位典藏」。

5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