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正增強的文獻探討

「行為主義者主張利用獎賞與處罰來解釋動機,舉例來說學生努 力用功讀書,就算遇到了困難也持續努力,終究獲得好成績,而這好 成績就是獎賞,行為主義代表理論為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

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Edward Lee Thorndike 首先提出增強這項概念,再 經 由 B.F.Skinner 將 其 理 論 發 揚 光 大 , 並 且 提 出 正 增 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與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兩種概念。」(引自李秉 勳、林登均,2013,P.3)

「正增強物(pssitive reinforcer)是指某個行為之後出現的事物,使 得行為出現的頻率或者事發生的機率增加。正增強物一詞幾乎與獎賞 (Reward)一詞同義。一旦某事物對某個人在某個情境可以事證增強物 的話,此一事物就可以強化這個人在其他情境的其他行為。正增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原則指的是,在特定情境某人做某件事後立即 得到增強物,那麼下一次再遇到類似的情境時,這個人就很有可能在 做相同的事。如圖 2-6 道德的合作行為,每分鐘間隔內出現的合作行 為總數。基線期意指未開始增強方案前的觀察階段。」(引自洪儷瑜、

黃欲惠(譯),2012,p.50)

圖 2- 6 道德的合作行為次數

資料來源:修改自 “Mothers as Behavior Therapists for Their Own Children” by R. G. Wahler, G. H.

Winkel, R. F. Peterson, and D. C. Morrison, 1965,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3)

原則指的是,在特定情境某人做某件事後立即得到增強物,那麼 下一次在遇到類似的情境時,這個人就很有可能在做相同的事。雖然 每個人對獎賞都有個基本概念,卻少有人清楚正增強對每天生活的影 響。如表 2-5 增強可欲行為的例子。(引自洪儷瑜、黃欲惠(譯),2012,

p.51)

23

表 2- 5 增強可欲行為的例子

資料來源:修改自洪儷瑜審定、黃欲惠(譯),第四版 (2012),行為改變技術:理論與運用/Garry Martin、

Joseph Pear 著。臺北:學富文化事業,頁 52 表 4-1。

「大多數正增強物可分為互有重疊的五類:消費性、活動性、操 弄性、持有性及社交性。消費性增強物,就是可以吃或喝的東西,看 圖畫書或甚至是看窗外的機會。操弄性增強物,包括玩喜歡玩的玩具、

畫畫或著色、騎腳踏車、上網或修理錄音機的機會。持有性增強物包 括坐在自己喜歡的位子、穿喜歡的衣服、有自己的空間或者是享受其 他自己可以擁有的事物(至少是暫時擁有)。社交性增強物包括關愛的

拍拍頭、擁抱、稱讚、點頭讚同、微笑、看一眼或者是其他的社會性 注意。他人的注意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強的增強物。選擇有效 的增強物可以利用增強物清單如表 2-6 工作場所可以提供給員工的增 強物。」(引自洪儷瑜、黃欲惠(譯),2012,p.54)

表 2- 6 工作場所可以提供員工增強物

資料來源:修改自洪儷瑜審定、黃欲惠(譯),第四版 (2012),行為改變技術:理論與運用/Garry Martin、

Joseph Pear 著。臺北:學富文化事業,頁 55 表 4-2。Sorce:From Turning Around: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Managing People (P.45) , by Beverly Potter. All rights reserved. New Yourk:AMACOM,

division of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Copyright © 1980.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25

謝旭昇(2001)6.2 研究建議(5)以個人為基礎的績效計算為企業績 效改變的基礎實驗顯示,獎勵個人能比以前進步則能大幅提高整體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