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母親與幼兒、父親與幼兒共讀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母親與幼兒、父親與幼兒共讀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之

此節分析母親與幼兒、父親與幼兒共讀時的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 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範圍,並以t 檢定分析母親及父親互動策略和 談話內容之平均數差異。

一、互動策略

表18 母親、父親要求、給予、回饋、句尾問句、沒有回應、照本 宣科、機會教育、活動相關之平均數、標準差、範圍及t 檢定

母親 父親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t 值 要求 25.97 19.31 0-56 14.66 12.82 0-47 2.56**

給予 28.84 12.45 5-68 31.56 8.32 7-38 -0.81 回饋 9.51 7.07 0-17 4.57 7.01 0-13 2.22*

句尾 問句

2.88 4.43 0-7 3.64 4.51 0-22 -0.53

53

(表 18 續)

母親 父親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t 值 沒有

回應

0.28 1.27 0-4 0.14 0.65 0-1 0.43 照本

宣科

35.26 19.23 2-12 44.48 18.53 4-13 -1.54 機會

教育

0.95 2.12 0-5 0.18 0.82 0-1 1.50 活動

相關

0 0 0 0.07 0.31 4-13 -1.00

總和 100 100

* p<.05,**p<.01

以 t 檢定分析母親、父親要求、給予、回饋、句尾問句、沒有 回應、照本宣科、機會教育、活動相關之結果如表18。結果發現,

親子共讀時,母親及父親在要求平均值有顯著差異,t(38)=-2.56,p=.01,母親在要求平均值(M=25.97,SD=19.31)顯著地大於 父親在要求平均值(M=14.66,SD=12.82)。母親及父親在回饋平均值 有顯著差異,t(38)=2.22,p=.03,母親在回饋平均值

(M=9.51,SD=7.07)顯著地大於父親在回饋平均值

(M=4.57,SD=7.01)。

54

表19 母親、父親與幼兒要求訊息、要求評價、要求注意和要求澄 清之平均數、標準差、範圍及t 檢定

母親 父親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t 值 要求

訊息

21.97 16.38 0-45 13.07 11.47 0-35 1.99 要求

評價

0.89 1.68 0-3 0.16 0.74 0-1 1.77 要求

注意

2.62 3.79 0-6 1.42 2.64 0-12 1.15 要求

澄清

0.48 1.52 0-2 0 0 0 1.41 總和 25.97 14.66

以t 檢定分析母親、父親與幼兒要求訊息、要求評價、要求注 意和要求澄清之結果如表19。結果發現,親子共讀時,母親及父親 在要求訊息、要求評價、要求注意、要求澄清平均值並無顯著差 異。

55

56

57

58

(表 22 續)

母親 父親

平均 數

標準 差

範圍 平均 數

標準 差

範圍 t 值 要求非即時即

地訊息

9.06 10.20 0-44 5.24 5.13 0-8 1.49 要求推論訊息 1.40 2.31 0-7 1.36 2.44 0-6 0.05 要求預測訊息 3.77 4.27 0-7 1.85 2.93 0-3 1.65 要求文本與

讀者連結訊息

1.26 2.54 0-5 0.37 0.99 0-1 1.45 要求字音與

字義訊息

0.29 1.16 0-3 0 0 0 1.14 要求常識訊息 1.75 4.88 0-8 0.78 2.32 0-5 0.86 要求後設語言

評論訊息

0.56 1.42 0-4 0.93 2.46 0-3 -0.58

以t 檢定分析母親、父親與幼兒要求訊息內容之結果如表 22。

結果發現,親子共讀時,母親及父親在要求訊息內容之平均數並無 顯著差異。

2. 給予訊息內容

59

60

61

均值(M=2.84,SD=3.12)顯著地大於母親在自發性給予命名訊息平 均值(M=1.11,SD=1.86)。

以下舉例說明在親子共讀時,母親及父親的互動策略和談話內 容。

(一)母親給予幼兒要求

例子

媽媽:胡蘿蔔種子。 (自發性給予訊息:作者書名) 媽媽:這個是誰? (要求訊息:命名)

幼兒:小男孩。 (回應式給予訊息:命名) 媽媽:小男孩。 (給予注意)

媽媽:在做什麼? (要求訊息:事件)

幼兒:在種蘿蔔。 (回應式給予訊息:事件) 媽媽:好,來看看喔! (要求注意)

媽媽先要求幼兒說出「小男孩」的名稱,之後媽媽再要求幼兒 說出「小男孩在做什麼?」的事件訊息。在親子共讀時,媽媽會藉 由要求幼兒訊息的方式來介紹故事內容。

(二)母親給予幼兒回饋

例子

媽媽:呀怎樣?(要求澄清)

幼兒:他要帶回去吃。(給予澄清)

媽媽:對。(回饋)

媽媽:好小一顆還是好大一顆?(要求訊息:屬性)

幼兒:大顆。(回應式給予訊息:屬性)

媽媽:對。(回饋)

62

媽媽:大顆。(回饋)

媽媽對幼兒表達不清楚的談話內容,要求幼兒再次敘述,當幼 兒給予澄清後,媽媽對幼兒的回應給予同意的回饋。之後媽媽要求 幼兒說出「胡蘿蔔的大小」,當幼兒回應母親胡蘿蔔的屬性是「大 顆」的,媽媽再對幼兒的回應給予同意回饋。

(三)父親自發性給予幼兒命名訊息

例子

爸爸:他的媽媽對他說:「這顆種子恐怕不會發芽喔!」(照本宣科)

爸爸:媽媽。(自發性給予訊息:命名)

爸爸:有沒有? (句尾問句)

幼兒:有。(給予注意)

爸爸:他的爸爸說:「它恐怕不會發芽喔!」(照本宣科)

幼兒:對。(回饋)

爸爸:他爸爸。(自發性給予訊息:命名)

爸爸:他的哥哥也說:「它不會發芽啦!」(照本宣科)

爸爸會自發性給予幼兒命名訊息,例如,自發性給予幼兒「媽 媽、爸爸」的命名訊息,表示爸爸常自發性與幼兒討論圖書中角 色、物品的名稱。

(四)幼兒與母親共讀提供回應式給予訊息

例子

媽媽:你覺得發生了什麼事?(要求訊息:預測)

63

幼兒:感覺土地已經,已經,已經有露出來了耶!(回應式給予訊息:

事件)

媽媽:有東西要出來的感覺。(自發性給予訊息:事件)

幼兒:對呀!(回饋)

媽媽:喔結果長出來這是什麼?(要求訊息:命名)

幼兒:蘿蔔葉子。(回應式給予訊息:命名)

媽媽:葉子。(給予注意)

媽媽:那你覺得蘿蔔哪裡?(要求訊息:位置)

幼兒:在這裡面。(回應式給予訊息:位置)

在親子共讀時,幼兒常會回應式給予母親訊息,例如,幼兒回 應母親「胡蘿蔔葉子」的命名訊息、幼兒回應母親「胡蘿蔔在這裡 面」的位置訊息。

第四節 幼兒與母親、幼兒與父親共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