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共讀的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父母共讀的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

語及非口語文字指引(print-referencing)的共讀教導行為,對照組 則未接受口語及非口語文字指引行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週皆共讀 2 本故事書,總共四週。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共讀行為會增加幼 兒的文字書本概念。

根據上述研究可知,親子共讀可以促進幼兒語彙能力和文字書 本概念的發展。而親子共讀時,共讀互動的品質也很重要。國外學 者Whitehurst 等人(1988)以實驗研究的方式觀察 21 至 35 個月大 的幼兒及父母於共讀中的互動。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對照組,對 話式共讀方式組別的父母,於共讀中會增加與幼兒的問答、正向的 鼓勵、延伸談話的引導;而且幼兒增加了口語表達及使用較多的詞 彙於共讀討論中。可見親子共讀時父母的互動方式及談話內容對幼 兒語文能力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

第二節 父母共讀的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

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親子共讀時,父母親採用不同的互動

策略和談話內容與幼兒共讀。以下分別整理國外及國內共讀互動策 略和談話內容的相關研究:

一、互動策略

(一)國外研究

De temple 和 Tabors(1994)研究 290 對年齡為 27 個月至 63 個

月的幼兒與母親共讀,以錄音錄影的方式蒐集親子共讀語料,探討 低收入家庭母親於親子共讀時的互動類型。研究結果發現,低收入 家庭母親在親子共讀時的互動類型分為四種(1)照本宣科的讀者

(straight readers):依照文本朗讀,很少停下來與幼兒討論故事。

10

(2)標準互動的讀者(standard interactive readers):在與幼兒共讀 時,會停下來與幼兒討論故事。此外,標準互動的母親在共讀時,

與幼兒的互動策略可再分為兩類:一類的母親與幼兒共讀時,主要 教導幼兒文本或圖片上眼前可見的訊息、角色或物品(即時即地話 語);另一類的母親於共讀時,主要教導及討論的內容為非眼前文本 或圖片立即可見的訊息、角色或物品(非即時即地話語)。(3)非讀 者(non-readers):母親會翻閱故事書及與幼兒討論故事,但很少依 照原本的故事講述。(4)覆誦的讀者(recitation readers):母親會要 求幼兒覆誦故事書上念過的文字。

Melzi 和 Caspe(2005)的研究發現,與三歲幼兒親子共讀 時,不同文化家庭(秘魯和美國)的母親有不同的共讀方式:秘魯 的母親主要以獨自敘述的方式說故事,幼兒較少有互動參與

(storyteller);而美國母親與幼兒共讀時則有較多互動討論

(storybuilder)。

Hammer、Nimmo、Cohen、Draheim 和 Johnson(2005)將母 親與幼兒共讀互動策略分為四種類型:(1)照故事文本朗讀的讀者

(text-reading style),此類型的母親大多依照故事文本朗讀,且較少 有提問及討論命名。(2)命名型的讀者(labeling style),母親與幼 兒的談話內容主要為討論圖書中角色、物品的名稱,此類型母親的 共讀主要為教導幼兒語彙。 (3)以幼兒為中心的共讀類型(child-centered style),母親大部分的談話內容為幫助幼兒擔任說故事者,

母親以回應幼兒、讓幼兒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共讀。(4)結 合上述三種互動策略的共讀類型(combinational style),此類型的母 親會運用照故事文本朗讀的讀者、命名型的讀者、和以幼兒為中心 的共讀類型三種共讀方式。

11

國外研究也發現母親於共讀中對幼兒的提問方式會隨著幼兒年 齡增長而改變,例如,Kuchirko、Tamis-Lemonda、Luo 和 Liang

(2015)研究 24 位幼兒在三歲、四歲及五歲時與母親共讀的情形,

並且對母親提問內容編碼及分析。提問的編碼類別有:要求幼兒描 述或命名書上的物品或顏色的提問(referential)、引導幼兒注意故事 書上某個部分的提問(story specific),例如:「這個小男孩要到哪裡 去找青蛙呢?」和開放性提問(open-ended),例如:「接下來會發生 什麼事情呢?」。研究結果發現,母親在幼兒四歲、五歲會減少使用 描述及命名的提問。此外,在引導幼兒注意故事書上某個部分的提 問的部分,會隨著幼兒年齡增加而增加;而開放性提問在幼兒四歲 至五歲時會增加。研究結果亦發現,母親的提問方式和幼兒口語敘 事能力有關係。

在父親共讀類型的相關研究方面,國外學者Leech、Salo、

Rowe 和 Cabrera(2013)研究父親及兩歲幼兒自由遊戲(free play)時的對話。研究者給予父親及幼兒圖畫書和玩具,並且以錄 音的方式蒐集自由遊戲互動語料,之後進行轉譯及編碼分析。研究 結果發現,父親在提問的類型中,以what 問句為最多,也發現父親 使用wh-問句和要求澄清兩類型的問句和幼兒的語彙能力有關係。

Salo、Rowe、Leech 和 Cabrera(2016)比較父親與兩歲幼兒 在共讀和遊戲的互動策略差異,以錄音的方式蒐集親子共讀和遊戲 語料。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遊戲,父親在共讀時提供幼兒較多命 名及使用較多相異詞彙;而父親在遊戲時比在共讀時有較多指令要 求(directives)及解釋要求(explanations)。

(二)國內研究

金瑞芝(2000)之研究比較母親與三歲及五歲幼兒的互動行為

12

差異,研究方法以錄音方式蒐集語料及編碼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三 歲組的母親與幼兒討論封面簡單的物體訊息、以圖案吸引幼兒的注 意,且母親會假裝主角內心的想法。五歲組的母親,常以問問題的 方式要求幼兒評論主角,並按照文本逐字講故事。

陳彥廷、陳穎志(2008)研究探討不同教育背景的家長與孩子 共讀科學繪本。研究對象為2 對滿五足歲的父子及母女,其中父親 為科學教育碩士背景,母親為中文系碩士背景。蒐集親子共讀錄音 錄影資料、晤談錄音資料及觀察札記並編碼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科學教育背景家長的科學教育信念、科學學習信念及科學知識本質 為過程導向及建構主義導向;而非科學教育背景家長的科學教育信 念、科學學習信念及科學知識本質為傳統導向。

顏嘉辰、翟敏如(2016)研究家長於共讀時採用對話式情緒言 談技巧對幼兒的情緒認知及情緒調節能力的影響。實驗組一為19 對 平均月齡69 個月的幼兒及家長;實驗組二為 21 對平均月齡 69 個月 的幼兒及家長;控制組為19 對平均月齡 72.42 月的幼兒及家長。實 驗組一的家長接受對話式情緒言談共讀訓練並與幼兒共讀情緒繪 本,實驗組二的家長未接受對話式情緒言談共讀訓練並與幼兒共讀 情緒繪本,控制組的家長未接受對話式情緒言談共讀訓練並與幼兒 共讀動物生態繪本。三組皆於共讀前後進行一對一情緒認知測驗及 填寫幼兒情緒發展量表(家長版、教師版)。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 一的幼兒在一對一情緒認知測驗及幼兒情緒發展量表(教師版)均 優於實驗組二及控制組。

二、談話內容

(一)國外研究

國外研究發現,親子共讀談話內容和幼兒語文能力有關係。

13

Reese 和 Robertson(2017)研究親子共讀不同類型的故事書,包括 敘事體圖畫書(narrative book)和說明體圖書(expository book)。

研究對象為三歲幼兒及其父母親,以錄音方式蒐集共讀語料並編碼 分析。編碼內容包括敘述(命名或照著文本朗讀)、預測或推論、及 文字概念。該研究也對幼兒施測,以了解幼兒語文能力。研究結果 發現,親子共讀不同類型的圖畫書,母親和父親的談話內容沒有差 異。母親和父親共讀敘事體圖畫書時,其預測或推論的談話內容與 幼兒的故事理解能力有關。

Tompkins、Bengochea、Nicol 和 Justice(2017)研究母親的話 語內容與幼兒語彙發展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四歲幼兒及母親,對母 親的談話內容編碼及分析,編碼內容包括兩部分:(1)語文層次

(例如:命名、照著文本朗讀)和推論層次(例如:推論、預測、

和解釋)。(2)wh 問句、yes/no 問句、和敘述。研究結果發現,母 親以yes/no 問句(推論層次)和敘述(推論層次)的談話內容可以 預測幼兒接收性詞彙的發展。

(二)國內研究

張鑑如、林佳慧(2006)研究 16 對平均年齡 3 歲 5 個月的低收

入家庭幼兒及母親,以錄音錄影的方式蒐集語料,之後加以轉譯和 編碼。研究結果發現,母親與幼兒的共讀話語內容多為即時即地話 語,較少非即時即地話語。母親在要求即時即地訊息的部分,以要 求命名訊息、要求覆誦訊息及要求屬性訊息為較多;母親在要求非 即時即地話語訊息的部分,以要求文本與讀者連結為最多。此外,

母親在自發性給予即時即地訊息的部分,以告訴幼兒物品命名、物 品屬性(數量、顏色及形狀)為較多;母親在自發性給予非即時即 地訊息的部分,以預測故事情節發展為較多。另外,該研究也發

14

現,有較多即時即地話語總數的母親,其幼兒的即時即地話語總數 也較多;有較少的即時即地話語的母親,其幼兒的即時即地話語也 較少。在非即時即地話語的部分,研究結果發現,母親的非即時即 地話語與幼兒的即時即地話語和非即時即地話語皆有顯著相關,表 示母親提供非即時即地話語能引發幼兒的即時即地話語和非即時即 地話語。

Chang 和 Huang(2016)研究蒐集台灣中高社經家庭及低收入 家庭母親與幼兒共讀互動語料。研究結果顯示,中高社經家庭較低 收入家庭母親更常鼓勵幼兒參與說故事,且較常使用開放性問答,

也討論較多非即時即地訊息內容,而低收入家庭母親則較少引導幼 兒參與共讀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