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自我動機

5.5 波段理論

探索教育活動的運作模式有如波浪:波峰和波谷、動亂、刺激、平靜 時期與活動時期,如下圖2-4-3所示。藉由波動模式的運作,產生下列的情 況:在波谷期間做準備、協調工作,在波峰期間做體驗活動工作,在另一 個波谷期間做分析、報告工作。當一個波動結束,就會有另一個產生,然 後再接下一個。假如有一個時期特別困難,其它部份會有機會。假如某個 時期是滿意的,下一個時期會更好。在波動上的行為會誘發出一些行為,

控制之下的行為是探索教育活動必備的因素。這些行為包括:反應、支持、

反覆、面對等(Ellmo & Graser,1995)。

2-4-3 探索教育活動波段理論

(資料來源:Ellmo,W,&Graser,J.(1995).Adapted adventure activities) 分享

與回饋討論

情境塑造 與規則說明

分享 與回饋討論 活動

活動

藉由波段週期產生學習結果情境塑造與規則說明加速形成

A. 活動部份強化的重點:高度參與力、合作程度、冒險犯難精神、身心安全、信任、

誠實,著重我們大家,而不是我自己。

B. 分享與回饋討論發展完成:反省思考、開放心胸、尊重彼此、從善如流、同理心、

自我價值。

情境塑造 與規則說明

目標:訓練員須知決定課程重點 參與學員須知提供行為指南和團隊方法

52

探索教育活動的效力是在於配合參與者的能力與挑戰情況,逐漸增加活 動難度,以維持新奇、嘗試和改變的動能(李義男,2000)。假如有一個單元 任務特別困難,其它單元任務會有較容易達成的機會;假如某個單元的活動 是讓參與者滿意,那麼,參與者在下一個單元可能會體驗得更好。如圖2-4-3 所呈現,探索教育活動運作模式會包含下列情境(Ellmo & Graser,1995),即 情境引導、活動進行及分享回饋等三種,茲分述如下:

(1)情境引導(brief):在波谷期間,帶領者帶領團隊成員進行活動的準備 與協調工作,並引領團員進入任務挑戰情境。

(2)活動進行(activity):體驗是探索教育活動學習及團員心境的高潮,在 波峰的體驗會誘發出一些突破性的行為與想法。

(3)分享回饋(debrief):體驗休閒活動後,帶領者會依循先對團員進行活 動的準備與協調工作,或引領的任務情境,之後帶領團隊及個人針活動

的經驗,進行分享、隱喻和移轉經驗的回饋。Johnson、Bland、Rathsam (2001)認為回饋分享的過程在冒險經驗中是最重要的部份,在回饋分 享的過程可讓參與者交換彼此的體驗與想法,而參與者也可以分享以前 和現在的活動感覺經驗,然後應用隱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經驗中(洪 煌佳,2002)。

透過上述的文獻整理,以下為本研究歸納出幾位國外學者及國內研究 者,針對探索教育所提出之理論觀點與特徵,如表 2-4-3 所示。

53

表2-4-3 國外學者對於探索教育理論觀點彙整

國外學者 理論觀點

J.Locke(1690) 論及「經驗主義」是一種感官認識論的基礎,一切知 識源自於「感覺」和「省思」所得的「經驗」。 Dewey(1938) 教育的目的是教導學生一種質疑詢問的方法,使學生

能發展出自我的道德力;強調從做中學,個人直接主 觀經驗,提倡個人摸索,重視實用知識,認為教育是 經驗不斷的改造重組。

Kurt Hahn(1941) 課程強調個人責任、平等、社會主義、尊重,透過經 驗來改變其個人態度。

Donaldson &

Vinson(1979)

提出11個經驗教育原則:

1.個人從自己的活動中能獲得最佳的學習。

2.興趣是學習上的重要訊息。

3.感官的經驗是最基礎的。

5.教育應能修正行為。

6.良好的教育是整體性的。

7.良好的學習需要模仿範例的行為。

8.愛與了解是學習的重要條件。

9.有效的學習是科技整合的。

10.尊重個別差異是基本的重要條件。

11.良好的教育要有特別的教學法。

Kolb(1984) 發展經驗學習模式,提出3個基本觀點:

1.任何學習過程都應遵循學習圈。

2.學習圈理論強調重視每一位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之 差異。

3.集體學習比個體學習的效率更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4

(續)表2-4-3 國外學者對於探索教育理論觀點彙整

國外學者 理論觀點

Kraft &

Sakofs(1985)

體驗學習的過程必須包含下列要素:

(1)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是參與者而非旁觀者。

(2)學習活動中個人動機需予以激發,以表現主動 學習、參與和責任感。

(3)學習活動以自然的結果方式呈現給學習者,所 以是真實有意義的。

(4)學習者的反思內省(Reflection)是學習過程的 關鍵要素。

(5)情緒變化與學員及其隸屬群體之現況及未來 皆有關聯。

Bandura(1995) 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四個觀點:行為變化、自我調節、聯 結經驗、自我動機;認為學習者透過外來事物的引起注 意、保持、行為複製、動機導引等步驟,從事學習活動。

Lucker &

Nadler(1997)

發展出能夠解釋以探索教育為理論基礎的學習

模型,其組成的部份包含:個人、失衡、新奇的環境、合 作的環境、特有的問題解決狀態、成就感、體驗過程、歸 納與移轉。

Clifford(2003) 體驗學習當中,反思內省才是開啟其中蘊藏意義的最佳途 徑。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5

表 2-4-4 國內研究者對於探索教育理論觀點彙整

國內研究者 理論觀點

郭金龍(2001) 探索教育為探索關懷自我關係與人際關係,乃運 用小團體活動方式,在戶外或人造的冒險情境中

,透過心靈、體能與社會性風險的挑戰,促使個 人產生正向改變的覺知,進而增加強自我概念與 改善社會互動的一種教育模式。

徐仲欣(2006) 探索教育活動是以團體學習來設計,學習者同時 可以觀察到團體內其它成員以及自己的行為,並 從中學習成功經驗,以類比或暗喻推論至另一個 學習情境中。

廖炳煌(2008) 探索教育課程的目標是自我了解、自信、自立、

品格發展、冒險和挑戰、同理心和服務、經驗學 習、永不放棄、團隊合作、樂趣、表達、傾聽、

破除藩籬、瞭解與被瞭解、情緒掌握、衝突管理、

問題解決、決策、領導力、社會和環境責任、個 人責任建立等。

吳兆田(2008) 探索學習藉遊戲活動所創造的具體經驗,透過引 導與深度滙談的過程,帶領參與者沈澱反思,深 入地領悟體會,進一步將萃取出的結論概念,應 用於真工作與管理現場,產出解決方案,改善流 程,增進公司競爭力。

藍元杉(2009) 體驗學習是著重生活情境的連結,把學習者的經 驗發展視為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十分重視個人的 自發性選擇,同時強調具體經驗過後的反思等。

而透過與工作情境有關的譬喻,讓參與者將學習 到的成功經驗類比至現實的生活情境中。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6

表2-4-5 探索教育特徴構面

探索教育特徵

1.

環 境

2.

親 身 體 驗

3.

團 隊 學 習

4.

學 習 移 轉

5.

回 饋

6.

反 思

7.

激 勵

8.

學 習 意 願

9.

尊 重 個 別 差 異

國外學者

1690 J.Locke

1938 Dewey 1941 Kurt Hahn

1979 Donaldson & Vinson

1984 Kolb

1985 Kraft & Sakofs 1995 Bandura 1997 Lucker & Nadler

2003Clifford

國內研究者

2001 郭金龍

2006 徐仲欣

2008 廖炳煌

2008 吳兆田

2009 藍元杉

特徴計數 N 7 14 5 7 6 9 6 2 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表2-4-5 中發現特性計數(N)大於等於 5 次者,共計有 7 項,即 視為形成探索教育的主要特徵,其中有六項特性計數(N)更介於 6 次~14 次者與Kraft & Sakofs (1985)年所提出體驗學習的觀點項目相符合。根據此 主張,歸納出探索教育之構面,共計六項包括:環境、親身體驗、學習移 轉、回饋、反思、激勵,並以此形成探索教育關鍵因素之研究依據。

57

六、小結

拫據上述文獻整理,了解到探索教育的課程不論從暖身活動、信任建 立活動、問題解決活動,到繩索挑戰活動,甚至是戶外冒險活動等,它設 計一個類似學習情境,同時設定目標,透過體驗學習,讓參與者或組織成 員產生了共同具體經驗。之後,透過團隊成員們的相互覺察,互相分享彼 此的經驗,進而反思到最後提出回饋;這些種種過程透過經驗的聯結,類 比至現實的生活情境中,引發了自我動機,進而產生心智模式的轉換及行 為改變,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及成效。本節透過文獻整理出探索教育之關鍵 因素六個構面:環境、親身體驗、學習移轉、回饋、反思、激勵,與本章 第一節學習型組織中所提出之六項關鍵因素,包括:鼓勵持續學習、延伸 學習文化、創新分享知識、鼓勵彈性試驗、提升員工價值、關鍵系統思考,

這兩者間經過本研究文獻整理歸納後發現,兩者所分析出的關鍵因素互相 交錯產生值得研究的議題,其所存在的關聯程度,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故以「探索教育與影響學習型組織關鍵因素成效之關聯性研究」形成本研 究之主題。

58

第叁章 研究方法

此章主要是介紹有關於本研究在進行此議題分析時,所採用的相關研 究方法之內容介紹,其內容共分為六節包含:第一節研究流程、第二節研 究架構、第三節研究假說、第四節研究變項之操作性定義、第五節問卷設 計、第六節研究對象與施測方式,內容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先擬定研究方向及主題,在確定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之後,

透過蒐集整理與本研究相關之國內、外文獻資料,建立本研究之架構,而 在建立研究假說後,即確定研究變項的定義,以及衡量的方法和問卷的設 計,經過專家學者效度分析後,再經由蒐集實證相關資料後進行統計分析,

最後針對實證分析結果作出本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之流程如圖 3-1-1 所示,並依照此研究流程圖來進行研究。

第一階段:理論基礎構思-針對未來研究之方向,擬定研究主題、撰寫研 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階段:相關文獻回顧-本研究相關國內外文獻蒐集探討。

第三階段:研究設計-建立本研究架構、研究假說、確定研究變項定義、

衡量方法及問卷設計。

第四階段:實證分析-實證資料收集與統計分析。

第五階段:推導結論-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