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原野教育學會(The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WEA)

外展學校相繼成立,美國戶外領導學校也已開始擔負起領導者的培育 工作。但在 1970 年代的美國及加拿大的戶外活動界,為了領導人員的認證 與課程標準的檢定,曾引起很大的爭議。前科羅拉多外展學校首席教練及 戶外領導力學校(NOLS)創辦人 Paul Petzoldt,為推動更專業標準的的戶 外領導能力,提升冒險戶外活動的安全及對大自然的保育,於是,號召成 立了美國原野教育協進會(The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WEA)(吳 兆田,2006)。WEA 創立之宗旨在於倡導使用野外資源時,對環境應負起 保存與維護的責任,以提升野外活動的品質,並發展一套課程,作為培育 戶外領導者認證標準的課程依據。三個層次的認證制度和標準,分別是:

一是技能,針對使用者的認證;二是領導,針對領導者的認證;三是指導,

針對指導者的認證。WEA 所發展的認證課程項目有十九項,包括探險行 為、環境倫理、旅程規劃、歷史和文化、裝備、服裝、糧食、基本露營技 巧、健康與衛生、航海、追蹤技巧、氣候、緊急救護、求生技能、水上安 全救護、單一模式旅行之特殊知識、領導經驗督導、領導者的判斷力、評 估技能。

(5)體驗教育學會(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簡稱 AEE)

AEE是以會員支持為主的一個國際性學術組織,於1974年成立至今,

已涵蓋35個國家,約2,000名個別會員和團體會員,其成員包括:教育、戶 外探索活動、心靈健康、青少年服務、管理發展訓練等。1970年,探索教 育在美國開始有不同領域的組織投入和推展,但卻缺乏一個能整合的組織 機構。直到1974年,才整合為一個專業的組織,即目前所看到的體驗教育 協會(AEE)。其成立之使命為:促進體驗教育,支持體驗教育人員,透 過研討會、出版書籍刊物、學術研究、工作坊等方式,進而發展體驗學習 法(Garvey,1990)。AEE 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系統從事研究活動教育與 體驗教育的組織,每年出版三期體驗教育期刊和辦理一場國際性研討會,

對探索教育的相關理論基礎與學術研究工作貢獻良多(Garvey,1990)。

34

(6)挑戰戶外個人體驗(Challenge Outdoor Personal Experience,簡稱

COPE)

美國童軍總會(Boy Scout of American)在 1983 年發展一套 Project COPE(Challenge Outdoor Personal Experience)「挑戰戶外個人體驗」的方 案,專門做為培養小隊長及營地輔導員的課程,現在也成為美國童軍發展 的一大特色(廖炳煌,2008)。

(7)繩索挑戰課程技術協會(Association for Challenge Course Technology,

簡稱 ACCT)

美國繩索挑戰課程技術協會成立於1993 年,首先提出了繩索挑戰課 程設施的架設安全標準與作業程序,為探索教育的硬體設施的安全,提供 了更高標準的規範(吳兆田,2006)。

4.2 國內發展歷程與現況

台灣探索活動最早歷史約略從1991 年,由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2003 年改名為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李義男教授開始提倡(曹天瑞 等,2001)。

1996 年,十九團童軍老狼曾瑞珠團長擔任美國女童軍營地的營主任 時(美國童子軍總會1978 年和 P.A.合作,正式引進於小隊長訓練和營地 服務員訓練),因接觸並感覺到探索教育課程的實用性,遂與探索活動設 計者Karl Rohnke 請教,開始了在台灣實行探索教育課程的念頭(楊慶欣,

2004)。

於1997 年,廖炳煌先生在一次心靈開發的課程中接觸到了探索活動 教育課程,他覺得這課程與自己的理念及想法相當符合。同年 7 月,廖炳 煌先生與孫慶國先生等人藉由台北美國學校Tobey 老師的協助下,成立了

「發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同年 9 月,正式取得美國授權,名為「PA Taiwan」。授權內容為工商企業方面的訓練權(周鳳琪、曹天瑞、陳穆瑩,

2001)。1998 年,透過青輔會的協助,邀請國外講師來台辦理研討會議;

1999 年,辦理突破休閒志工訓練營,並補助國人參與美國經驗教育年會的

35

部分經費。探索教育活動在台灣與美國一樣逐漸成長發展,也運用在社會 上的許多機構上,包括各級學校、政府機關、公民營企業、非營利組織、

宗教團體、民間社團、社工、輔導機構、休閒組織等。

接著於2002 年,設立高空繩索課程設施於宏碁集團渴望園區(廖炳 煌,2001)。救國團體認到探索活動的價值與機構本身的使命相當符合,因 此,也積極辦理專任幹部及義工幹部的訓練,並且把「探索教育」列為六 大核心工作之一。在復興、金山、日月潭、曾文、澄清湖五個活動中心,

建立戶外「探索教育學校」,增添高、低空及任務型繩索課程設施,為探 索活動提供更完善的訓練場所與服務(救國團探索教育中心,2000)。

近年來,國內民間團體為推展探索教育活動紛紛成立了不型態的機 構,包括:致力於推廣體驗教育、學術研究及各項專業訓練發展的「亞洲 體驗教育學會」,以企業教育訓練為要服務對象的「共好國際顧問公司」、

「探索教育發展機構」、「團隊發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歷奇國際有限公 司」、以宗教結合身心靈成長為主要訴求的「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陽 明山衛理福音園」、以休閒及教育為主要服務取向「金車教育基金會」、「救 國團探索教育中心」、「荒野保護協會」、以諮商輔導及行為改變為主要方 向的「高雄張老師諮商輔導中心」、「愛克曼潛能探索教育中心」等。

透過上述的文獻資料搜集,將國內外目前共同推展探索教育活動之機 構進行彙整,如下表2-4-2 所示。

36

表2-4-2 國內外探索教育活動之機構彙整表

國外機構 國內機構

1.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OB) 1.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

2.國家戶外領導學校(NOLS) 2.共好國際顧問公司 3.探索教育計畫(Project Adventure) 3.探索教育發展機構

4.原野教育學會(WEA) 4.團隊發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5.體驗教育學會(AEE) 5.歷奇國際有限公司

6.挑戰戶外個人體驗( COPE) 6.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 7.繩索挑戰課程技術協會(ACCT) 7.陽明山衛理福音園 8.金車教育基金會 9.救國團探索教育中心 10.荒野保護協會

11.愛克曼潛能探索教育中心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五、探索教育活動的理論基礎

探索教育的相關理論基礎分為「社會學習理論」、「體驗學習理論」、「學 習轉移理論」、「休閒阻礙理論」、「波段理論」五項進行論述:

5.1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的意義有三,首先,就認知而言,人類的行為應用在企 業管理方面,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員工會尋找典範(model),因為典範能幫 助員工學習新的任務、技能與規範,而且員工會藉由觀察典範在環境中的 互動模式,來評估典範行為的效用。再者,領導者可藉由社會學習理論來 管理員工,經由與員工充分溝通互動,來促進員工行為的正面強化,導引 部屬並塑造最終期望的行為。其理論主張一個人的行為與態度,會對另一 個人產生影響,領導者的身教即是一種最有效果的模範。最後,建立下屬 的勝任感亦是此理論另一個改變行為的重要機能(黃賀,2009)。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