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研究流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平臺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及計分

本量表共計分成四個向度,分別為平臺適切性、平臺成效性、課堂學習氣氛 及使用意願四個向度,共 21 題,各向度及對應題號如表 3-6 所示。此量表採五 點李克特式(Five-point Likert Scale)量表的計分方法,分成非常符合 5 分、有 些符合 4 分、普通 3 分、有些不符合 2 分、非常不符合 1 分。得分越高,表示對 於平臺使用滿意度越積極、正向;反之,則滿意度愈消極、負向。

表 3-6

平臺滿意度調查表各向度與題次分配表

平臺滿意度向度 題次分配

正向計分

平臺適切性 1、2、3、4、5、6

平臺成效性 7、8、9、10、11、12、13、14

課堂學習氣氛 15、16、17、18

使用意願 19、20、21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混成學習融入英語補救教學,探究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 之影響,研究流程分為三個階段,簡要說明如下。

ㄧ、準備階段

此階段進行「英語成就測驗」及「英語態度量表」的編製、預試、修正後,

完成正式試題。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此階段進行前測,以瞭解兩組學生的起 點行為。

二、實驗階段

此階段混成學習模式介入,實驗組採面對面教學輔以 Cool English 線上學習 平臺;控制組僅採面對面教學,兩組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學習進度皆相同,教學循 環過程,請見圖 3-9。教學實驗結束後,實驗組與控制組接受「英語成就測驗」

及「英語態度量表」後測。「英語成就測驗」試題內容與前測相同,僅在順序上 做調整。此外,實驗組需再加測「Cool Engish 線上學習平臺使用滿意度」問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9 教學循環圖

三、分析階段

依據研究階段所搜集之量化及質性資料進行分析,檢視其結果與發現,依此 進行本研究之結論及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供教師進行相關教學實務的參 考。

實驗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依序為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及分析階段(如圖 3-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壹、量化資料處理

在量化資料部分,包含「英語學習成就測驗」、「英語學習態度量表」及「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滿意度」之測驗數據,使用 SPSS22 for Windows 版統計套 裝軟體,做為資料分析工具。將其統計方法分述如下:

一、 描述性統計

以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英語成就測驗」、「英語學習態度量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滿意度」整體及各變項構面之傾向。

二、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檢測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英語成就測驗」、「英語學 習態度量表」的前測得分,以瞭解教學實驗前,兩組學生在英語學習表現與英語 學習態度上是否有顯著差異,判斷兩組學生起點表現是否相同。

三、單因子共變數分析(one-way ANCOVA)

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測使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輔助學習與

「傳統講述教學」對偏遠地區國中英語科補救教學學生,在英語學習成效是否達 顯著差異。

四、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one-way MANOVA)

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檢測使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輔助 學習與「傳統講述教學」對偏遠地區國中英語科補救教學學生,在英語學習態度 是否達顯著差異。

五、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paired-sample t test)

以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檢測使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輔助學習 與「傳統講述教學」對偏遠地區國中英語科補救教學學生,在英語學習成效之總 測驗各題項得分是否達顯著差異。

六、單一樣本 t 檢定(one-sample t test)

以單一樣本 t 檢定,檢測實驗組學生對於使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 平臺」,是否達滿意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質性資料處理

學生於實驗結束後進行 Cool English 線上學習平臺滿意度調查,輔以「學生 訪談」、「教師訪談」,藉以了解學生及授課教師的真實想法與感受,確保資料的 完整性。訪談紀錄以 T 代表授課教師,S 代表學生,M 代表男性,F 代表女性,

H 代表高分組,M 代表中間程度學生,L 代表低分組,數字代表第幾位學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乃探討以不同的教學法,即使用混成學習模式與傳統面對面講述法,對 於偏遠地區國中英語科補救教學學生在英語學習成效及英語學習態度之影響。根 據研究工具收集的資料進行量化分析,並輔以師生質性訪談,進行討論分析。內 容共分為六小節,第一節為樣本背景資料分析;第二節為英語學習成效分析;第 三節為英語學習態度分析;第四節為 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滿意度分析;第 五節為師生質性訪談資料;第六節綜合討論。

第一節 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研究對象為新北市偏遠地區某國中八年級英語科補救教學學生,實驗組 15 人,控制組 12 人,總計 27 人。在性別部份,兩組皆為男生多於女生,控制組男 生比例達 75%;「家庭狀況」及「家庭經濟」方面,兩組以「雙親」及「小康」

占大部分,實驗組「單親」(46.7%)及「中低收」(33.3%)比例偏高;「文化背 景」部份,實驗組「原住民」及「新住民」達 46.7%(原住民 26.7%,新住民 20.0%), 控制組為 25.0%(原住民 0%,新住民 25.0%);「英語偏好」部份,實驗組「喜 歡英語」為 20.0%,控制組為 33.3%,顯示兩組學生對於英語文積極正向的態度 稍偏低;「補習」部份,僅控制組有 2 位學生參加課後補習,其餘學生皆未參加;

在「家庭指導」方面,兩組學生返家後無人指導的比例偏高,皆達 60%以上,詳 細背景資料分析如表 4-1 所示。

表 4-1

學生基本資料分析摘要表

基本資料 實驗組(n =15) 控制組(n =12)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8 53.3% 9 75.0%

女 7 46.7% 3 25.0%

雙親 7 46.7% 7 58.3%

家庭狀況 單親 7 46.7% 4 33.3%

隔代 1 6.7% 1 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1(續)

基本資料 實驗組(n =15) 控制組(n =12)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中低收 5 33.3% 2 16.7%

家庭經濟 弱勢兒少 2 13.3% 2 16.7%

小康 8 53.3% 8 66.7%

原住民 4 26.7% 0 0%

文化背景 新住民 3 20.0% 3 25.0%

一般生 8 53.3% 9 75.0%

喜歡 3 20.0% 4 33.3%

對英語的偏好 不喜歡 6 40.0% 1 8.3%

無意見 6 40.0% 7 58.3%

補習 有補習 0 0% 2 16.7%

沒有補習 15 100.0% 10 83.3%

家庭指導 有人指導 5 33.3% 4 33.3%

無人指導 10 66.7% 8 66.7%

註:家庭狀況、家庭經濟及文化背景資料來自於新北市校務系統資料

註:弱勢兒少指未具中低收入戶資格,但家庭經濟拮据,致生活困難家長無力撫 育兒童及少年。

第二節 英語學習成效分析

為探究不同教學法對於偏遠地區國中補救教學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影響,首 先利用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sample t test),檢視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

「英語學習成就測驗」之前測得分是否達顯著差異,以了解兩組學生起點行為是 否一致;接著使用單因子共變數(one-way ANCOVA)及成對樣本 t 檢定

(paired-sample t test)進行分析,瞭解兩組學生在使用不同教學法之後,英語學 習成效是否產生差異。以下針對英語學習成就測驗之「各單元測驗得分」、「總測 驗各題項得分」及「段考成績」(全學年定期評量)之差異情形,進行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 起點行為之差異

為比較兩組學生在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前測是否相等,先行以自編「英語學習 成就測驗」前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統計結果如表 4-2 所示。變異數同 質性檢定未達顯著(F=2.25,p = .15 > .05),表示兩組的離散情形無明顯差別;

t 值考驗結果未達顯著(t = 1.05,p = .31 > .05),確認兩組起點行為一致。

表 4-2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成就測驗前測成績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組別

實驗組(n =15) 控制組(n =12) Levene 變異數相等測試

t p

M SD M SD F 顯著性

前測 27.93 5.15 25.27 7.82 2.25 .15 1.05 .31

貳、 教學實驗後學習成效之差異

本小節旨在瞭解教學實驗後,不同教學法對於偏遠地區國中補救教學學生 英語學習成效之影響。實驗組採用「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之輔助教學法,

控制組採用傳統面對面講述法。以下先針對「各單元測驗得分」進行單因子共變 數分析,比較兩組間差異情形;接著針對「總測驗各題項得分」進行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比較各組內評量能力的差異情形;最後進行「段考成績」(全學年定 期評量)分析,藉此瞭解教學實驗後,兩組學生在全校統一性評量之差異情形。

一、各單元測驗分析

本實驗階段共進行三個單元的教學實驗,分別為第三、第五及第六單元。實 驗過程中針對三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分別進行前測、後測及總測驗。總測驗範圍 為單元三、單元五及單元六,實驗階段共計施行四次前測及後測。

以教學法為自變項,英語學習成就後測成績為依變數,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前 測成績為共變數,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one-way ANCOVA)。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實驗組與控制組各單元成就測驗前測與後測成績平均數與標準差之摘要,

如表 4-3 所示。在前測中,實驗組在單元三及總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在後測中,

實驗組在單元三、單元五及總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圖 4-1 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單元成就測驗前、後測平均數差異曲線圖。比較兩組表現,實驗組各單元進步分 數逐次增加;此外,除單元三外,其餘各單元進步的幅度皆優於控制組,顯示在

「測驗分數進步」的表現上,接受「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平臺」輔助教學的實 驗組,優於僅採「傳統面對面講述法」的控制組。

表 4-3

實驗組與控制組各單元成就測驗前測與後測成績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組別 實驗組(n =15) 控制組(n =12)

測驗名稱 M SD M SD

單元三前測 34.27 11.46 28.00 13.91 單元三後測 39.73 12.46 37.17 16.68 單元五前測 26.67 10.30 28.33 31.25 單元五後測 40.67 19.07 31.25 14.64 單元六前測 24.31 9.59 33.00 13.11 單元六後測 43.73 13.81 45.33 15.85 總測驗前測(單元三、五、六) 27.93 5.15 25.27 7.82 總測驗後測(單元三、五、六) 58.20 19.93 47.00 22.16

圖 4-1 兩組學生各單元成就測驗前、後測平均數差異曲線圖

(二)共變數分析

進行迴歸係數同質性分析,考驗結果顯示,在單元三(F = .14,p = .72 > .05)單元五(F = 3.72,p = .07 > .05)、單元六(F = .50,p = .49 > .05)及總測驗(F

= 1.10,p = .31 > .05)均未達顯著差異,表示組間迴歸之斜率相同,符合組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迴歸係數同質性假設,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如表 4-4。

表 4-4

實驗組與控制組英語學習成效之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單元三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後測評量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間迴歸係數 22.33 1 22.33 .14 .72 誤差 3792.17 23 164.88

單元五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後測評量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間迴歸係數 981.30 1 981.30 3.72 .07 誤差 6064.50 23 263.67

單元六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後測評量

單元六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後測評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