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教養對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影響機制

為瞭解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本節將先分析親子溝通的內涵與模 式,再說明影響子女與父母之溝通行為的因素,以及教養行為、教養歸因對 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的影響。

壹、親子溝通的內涵與模式

為了探討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的可能形式,並且歸納出良好的溝通 行為,本段將透過分析親子溝通的內涵與模式,以達到上述兩項目的。

一、親子溝通的內涵

溝通(communication)意指人與人之間,口語及非口語的訊息傳遞與 交換。透過溝通,人們互相傳遞情感、想法、感覺、信念與價值觀(趙梅如,

2003)。Barnes 與 Olson 認為在家庭中,溝通是家庭成員彼此分享好惡、需 要及感覺的途徑(Barnes & Olson, 1985)。親子之間的溝通行為,則是父母 與子女間,有關彼此思想、意見、情感,以及行為的互動過程,此互動過程 包含了正向與負向兩種不同的溝通方式,當雙方使用正向的方式進行溝通 時,會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但若雙方使用負向的方式,則會對親子關係 造成阻礙(邱獻輝、鄔佩麗,2004;蘇佳玲,2003)。本研究因特別想要關 注「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故在此定義為:國中生為表示其想法與情 感,對於父母所表現之正向與負向的訊息傳達行為。

至於溝通的好壞要從何區別呢?一般而言,在溝通時若身為表達的一 方,正向的溝通行為是以開放而非防禦的姿態,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立 場;負向溝通則會用充滿敵意、攻擊性、模糊的態度傳達看法,或是根本不 願意表達意見,而溝通中身為接收的一方,則應該適當表達理解程度且討論 其看法,避免當對方在陳述時,有輕蔑、忽視的態度,也不可急著傳達自己

的想法而犧牲了傾聽的動作,或是用帶有敵意、防禦的方式批評對方,甚至 拒絕聆聽(Foster & Robin, 1997)。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雖然受制於 角色與位階的限制,無法完全等同於其他類型的溝通形式。不過,以清楚、

接納、溫暖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避免冷漠、攻擊、仇視與拒絕的溝通態度,

是普遍適用於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當然也包含了親子關係。

事實上,國內外的研究均顯示,青少年若能感受到親子間有好的溝通互 動,不但有助於其自身的發展成長,更能增加家庭的和諧與滿意。Walsh

(1998)便認為溝通能促進家庭的功能,透過增加家庭成員表達與回應彼此 需求及想法的能力,可加強家庭的彈性,形成家庭面對新的要求或危機時的 協商系統。青少年的發展方面,Jackson、Bijstra、Oostra 與 Bosma 等人(1998)

的研究顯示,青少年自覺與父母有良好溝通者,其自尊發展、幸福感,以及 調適策略較佳。此外,青少年知覺與父母的溝通情形越佳,其自我概念的發 展越良好(朱崑中1996;黃春枝,1988)、生活適應越佳(朱崑中,1996),

以及性態度越正向積極(吳秀惠、柯澍馨,1997)。而促進家庭和諧與滿意 部分,Barnes 與 Olson(1985)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知覺與父母的溝通良好,

有助於家庭的凝聚力、調適力,以及家庭滿意度。另一研究亦有相似的結果,

顯示青少年與父母間的良好的 溝通與家庭滿意度相關(Jackson et al., 1998)。此外,Xia 等人在 2000 年,針對中國大陸青少年的研究中也發現,

子女感到與父母的正向溝通模式,能夠促進家庭的凝聚。顯示良好的溝通,

不僅能促進家庭幸福,亦能幫助個體發展。

二、親子溝通的模式

國外探討親子溝通與互動的相關研究頗豐,部分學者試圖分析出親子溝 通的模式與型態,趙梅如(2003)曾整理了國內外探討親子之間溝通與互動 的相關研究後,發現不同學者會依照溝通中的不同面向來區分出溝通的模

式。而細看這些研究對於親子溝通的分類面向後,大致上可歸納成兩種方 式邊緣的極端型(extreme),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矩型(mid-range)(Barnes

& Olson, 1985)(圖 2-3-1)。

疏離 分隔 連結 糾纏 資料來源:出自Barnes 與 Olson(1985:440)

良好、穩定的家人關係與互動,屬於中心的平衡型,且有效的溝通能促 進家庭系統的運作,並維持在調適力與凝聚力平衡的狀態(Barnes & Olson, 1985; Olson, 1993)。換句話說,親子間良好的溝通互動,是讓家庭趨向於環 形模式中心的方法,平衡型的家庭將比極端型家庭擁有更多正向的親子溝 通。但什麼是正向的親子溝通?Barnes 與 Olson 認為是「開放式」的溝通,

即親子間可自由的交換資訊,情緒表達不會被約束,並且滿意彼此的互動經 驗;至於負向的親子溝通,則為「問題式」溝通,指親子間對於分享感受和 想法感到猶豫、採用負向的互動模式,以及選擇性或謹慎地考慮分享的程度 與範圍(Barnes & Olson, 1985, 1992)。而此一將親子溝通分為正向(開放式)

與負向(問題式)的方式,廣為目前國內研究所沿用。

此外,Walsh(1998)則認為在家庭溝通的歷程中,有三個重要的溝通 面向,分別為:「清楚明確(clarity)」、「開放的情感表達(open emotional expression)」及「合作解決問題(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而當家庭 在溝通歷程中,能夠遵循此三個面向時,家庭將較具有彈性,家庭的功能也 得以促進;反之,當家庭溝通為隱晦不明、無法表達情感且忽視家庭面臨的 危機與問題時,則家人關係將變的僵化、彼此困擾、家庭失功能。

(二)親子溝通的形式內容

McLeod 與 Chaffee(1972)提出的家庭溝通模式(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 , 以 「 社 會 面 向 ( socio-orientation ) 」 與 「 概 念 面 向

(concept-orientation)」兩種親子溝通形式,區分出四種親子溝通類型。其 中,「社會面向」指的是傳統的家庭規範,認為和諧的家庭關係是重要的,

孩子應該聽從父母的教誨、服從父母;而「概念面向」則是開放的溝通,親 子間可以各自擁有不同的意見,子女被鼓勵挑戰父母的想法和信念,而從這 兩種面向,可劃分出放任型(laissez-fair)、保護型(protective)、多元型

(pluralistic)及一致型(consensual)等四種親子溝通類型(圖 2-3-2)。其

中放任型的家庭僅有簡單且少量的親子溝通互動,子女將受到較多家庭外社 父母的意見,或擁有自己想法(Fitzpatrick & Ritchie, 1994; McLeod & Chaffee, 1972)。

說明:A=子女;B=父母;X=討論的議題;箭號=溝通系統中的關係。

圖2-3-2 家庭溝通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McLeod 與 Chaffee(1972:85)

Trenholm 與 Jensen ( 1988 ) 在 其 「 人 際 溝 通 ( Interpersonal

此規範性規則指導行為,建構性規則決定意義。

根據上述的文獻,我們可以歸納出正向的親子溝通應是以開放、清楚、

關心、接納、溫暖且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互動,而負向親子溝通則是以充 滿敵意、輕蔑、模糊、冷漠、防禦、批評與拒絕的方式進行溝通(Barnes &

Olson, 1985, 1992; Foster & Robin, 1997; Walsh, 1998)。此外,透過McLeod、

Chaffee(1972)與 Trenholm、Jensen(1988)的觀點,同時我們也得知除了 開放的溝通模式外,「規範」性的溝通面向(子女應聽從教誨、什麼話才該 說)對於家庭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覷。華人家庭不同於西方,我們更為強調家 庭角色間的位階差異,孩子不能頂撞父母、必須順從父母,這在我們的社會 中是受到強調的規範,即使現在的父母親受到西方文化之影響,愈來愈能接 受開放平等的西式教育,但親子之間依舊還是無法完全平等。因此,完全開 放、平等式的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雖然在西方文化之下是正向的目 標,但在華人社會中,卻需要適度的修正。

過去國內親子溝通的研究,在研究工具上最常翻譯編修Barnes 與 Olson 於1982 年發展的「親子溝通量表(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cale)」

(邱獻輝、鄔佩麗,2004),此量表經國內不同研究者的翻譯修改後,多數 仍能維持適切的信效度,但亦有部分研究之結果與原量表之因素構念不同。

如趙梅如(2003)使用因素分析法抽取兩因素後便發現,3 題原為開放式(正 向)溝通的題項,在國內施測的結果中卻成為問題式(負向)溝通。可見相 同的溝通方式,在不同文化氛圍之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義和認可。

貳、影響子女與父母之溝通行為的因素

影響子女與父母之溝通行為的因素包含了父母婚姻狀況、父母性別與子 女性別,三者分述如下:

一、父母婚姻狀況

Glenwick 與 Mowrey(1986)的研究顯示,離婚之後的單親母親可能會 從親職的角色轉變成同儕的角色,而這樣的轉變會使得兩代之間的界域混 亂、角色模糊,導致青少年子女與母親產生負向的溝通行為。

二、父母的性別

Barnes 與 Olson(1985)測量親子溝通的研究中指出,在子女回答部分,

青少年子女表示比起父親,與母親有更多的正向溝通,顯示出子女與父母溝 通時的差異,子女與母親之間似乎較能夠擁有開放正面的溝通行為。而Shek

(2000)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顯示華人青少年子女與母親的溝通比起父 親更為正向開放,且與母親溝通的頻率也比父親高。另一研究也發現,青少 年表示比起父親,他們更常和母親聊天與討論,且女兒們尤其覺得母親較瞭 解與接納她們,父親則較不願意與她們討論情緒與個人的問題(Youniss &

Smollar, 1985)。而 Steinberg 與 Silk(2002)的研究亦顯示,跟父親比起來,

青少年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和母親相處,且分享心中的想法與感受。

三、子女的性別

Stattin 與 Kerr(2000)的研究發現,父母對於女兒的生活情況會比兒子 有更多的瞭解,換句話說,父母可從女兒身上得到比兒子還多的訊息,且女 兒較能自在且主動地提供較多訊息給父母。此外,在一項探討青少年如何對 父母表達其自尊的研究中顯示,男生會以較為外顯的溝通行為激起父母的回

應(如支持、控制、談論等)以表達自尊,而女生則是以較少且不清楚、隱 約的方式來表達(Demo, Small, & Savin-Williams, 1987)。此外,Xia 等人

(2000)針對中國大陸青少年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女生,男生傾向與父親有

(2000)針對中國大陸青少年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女生,男生傾向與父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