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 行為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 行為

本節分別就「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之溝 通行為」三變項的研究結果加以描述分析。

壹、父母教養行為

一、父母教養行為之問項分析

表4-2-1 及 4-2-2 資料顯示,父母親在教養行為四因素上,「民主權威」

教養行為選擇「總是如此」及「經常如此」的百分比率較選擇「從不如此」

及「偶爾如此」高。此外,「獨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三教 養行為,父母親則是偏向選擇「從不如此」及「偶爾如此」,且不論父母親,

皆以「忽視冷漠」六題最為偏向選擇「從不如此」及「偶爾如此」。

二、父母教養行為之整體分析

本研究之「民主權威」、「獨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等四 類教養行為,其理論最低分為6 分、最高分為 30 分、理論中點為 18 分。從 研究結果(表 4-2-3)可得知父母親的「民主權威」教養行為總分平均數高 於理論中點,而「獨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教養行為之總分 平均數則低於理論中點,顯示父母親採取「民主權威」教養行為之頻率較高,

採取「獨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等教養行為之頻率較低,尤 其以「忽視冷漠」教養行為頻率為最低。

前述所得研究結果,與陳富美(2007)的研究發現相當類似,其針對國 小六年級學童父母所做的調查中,顯示父母普遍採用民主權威教養方式,較 少使用獨斷專權及寬鬆溺愛的教養行為,而更少施行忽視冷漠教養。

表4-2-1 青少年父親教養行為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分析(n=529)

表4-2-2 青少年母親教養行為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分析(n=576)

表4-2-3 父母教養行為之整體分析

N 值 題數 最低分 最高分 總分平均數 標準差 相關係數 t 值 民主權威 父 507 6 10 30 22.75 3.836

.211*** -7.689***

母 507 6 9 30 24.29 3.317 獨斷專權 父 505 6 6 30 13.24 4.078

.279*** 2.723**

母 505 6 6 28 12.68 3.687 寬鬆溺愛 父 504 6 6 27 13.26 3.237

.295*** 4.100***

母 504 6 6 27 12.60 2.831 忽視冷漠 父 503 6 6 24 9.85 3.361

.235*** 7.825***

母 503 6 6 25 8.52 2.755

**p<.01,***p<.001

相關部分,青少年父母親的各類教養行為間,具有低程度的顯著相關,

表示父母親對於子女的教養行為具有部分一致性。研究並以相依樣本t 考驗 的配對組法來檢驗青少年父母親在教養行為上的差異,結果顯示(表4-2-3)

母親之「民主權威」教養行為顯著高於父親(t=-7.689,p<.001),父親之「獨 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教養行為則是皆顯著高於母親(獨斷 專權 t=2.723,p<.01;寬鬆溺愛 t=4.100,p<.001;忽視冷漠 t=7.825,p

<.001)。因此,本研究青少年的母親比其父親更傾向採取「民主權威」教 養行為,而父親則比母親傾向採取「獨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

教養行為。

貳、子女教養歸因

一、子女教養歸因之問項分析

表 4-2-4 及 4-2-5 資料顯示,青少年對於父母親之教養歸因在兩不同之 因素層面上,「持平體諒」教養歸因選擇「完全同意」及「有些同意」的百 分比率較選擇「完全不同意」及「有些不同意」為高,而「情緒忽視」教養

歸因則是偏向選擇「完全不同意」及「有些不同意」。

若將子女對父母親教養歸因轉換為分數,「完全同意」為4 分、「有些同 意」3 分、「有些不同意」2 分及「完全不同意」1 分。可從研究數據得知(表 4-2-4、4-2-5),「持平體諒」教養歸因問項中,除「爸爸如果沒有誇獎稱讚 我,是因為他太忙了。」及「媽媽如果沒有誇獎稱讚我,是因為她太忙了。」

兩題外,其餘所有問項之平均數皆大於 2.5,而「情緒忽視」教養歸因問項 部分,「爸爸如果責罵處罰我,是因為他認為這種管教方式才有效。」此題 平均數為2.49,另「媽媽如果責罵處罰我,是因為她認為這種管教方式才有 效。」為 2.50,其餘問項平均數則皆小於 2.5。結果顯示子女對於父母親之 教養歸因偏向採取「持平體諒」歸因,較不偏向「情緒忽視」歸因。

二、子女教養歸因之整體分析

青少年子女對父母親之「持平體諒」及「情緒忽視」兩類教養歸因,其 理論最低分為12 分、最高分為 48 分、理論中點為 30 分。而從研究結果(表 4-2-6)可得知子女對父母親之「持平體諒」教養歸因總分平均數高於理論中 點,而「情緒忽視」教養歸因總分平均數則低於理論中點,顯示子女對父母 親採取「持平體諒」教養歸因之頻率較高,採取「情緒忽視」教養歸因之頻 率較低。

此部分研究結果與陳富美(2007)的研究發現相當類似,其針對國小六 年級學童所做的調查中,顯示子女對父親與對母親的教養行為普遍較傾向於 持平體諒教養歸因,較少有情緒忽視的教養歸因傾向。

表4-2-4 青少年對於父親教養歸因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分析(n=529)

表4-2-5 青少年對於母親教養歸因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分析(n=576)

表4-2-6 子女教養歸因之整體分析

N 值 題數 最低分 最高分 總分平均數 標準差 相關係數 t 值 持平體諒歸因 父 504 12 12 48 36.53 5.846

.887*** -3.935***

母 504 12 15 48 37.01 5.686

情緒忽視歸因 父 501 12 12 48 23.83 7.130

.917*** 1.656 母 501 12 12 47 23.62 7.024

*p<.05,**p<.01,***p<.001

從表4-2-6 可得知,青少年子女對父親與對母親的教養歸因有顯著相關 存在,表示子女對父母親的歸因傾向頗為一致。研究並以相依樣本t 考驗的 配對組法來檢驗青少年子女對於父母親教養歸因上的差異,發現青少年對於 母親之「持平體諒」教養歸因顯著高於其對於父親之「持平體諒」教養歸因

(t=-3.935,p<.001);而子女對於父親之「情緒忽視」教養歸因和其對於母 親之「情緒忽視」教養歸因則無顯著差異(t=1.656,p=.098>.05)。因此可 得知本研究之青少年對於母親的教養歸因比起其對於父親,更傾向採取「持 平體諒」歸因方式。Fincham 等人(1998)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對於父親的負 面歸因會高於對母親的負面歸因,且其中存在顯著的差異。但本研究結果顯 示在負面歸因部分(情緒忽視歸因),並無明顯差別,表示當子女對父母親 教養行為採取正面解讀時,其對於母親教養行為的解讀較父親更傾向正面,

若子女是採取負面解讀時,則對於父母親的教養行為詮釋是相似的。

參、青少年與父母之溝通行為

一、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問項分析

表 4-2-7 及 4-2-8 資料顯示,在青少年子女對父母親之溝通行為兩面向 上,子女對父母親之「正向溝通行為」選擇「總是如此」及「經常如此」的 百分比率較選擇「從不如此」及「偶爾如此」為高,但子女與父親部分的其

中六題:「我會和爸爸討論我的想法。」、「我會向爸爸說:『發生什麼事?』、

『你怎麼了?』之類的話,來關心他。」、「我會和爸爸一起討論解決事情的 辦法。」、「我會告訴爸爸,我很愛他。」、「我會對爸爸說感謝他的話。」及

「我會告訴爸爸我的困難。」,和子女與母親部分的「我會告訴媽媽,我很 愛她。」一題,卻發現子女選擇「從不如此」及「偶爾如此」的百分比率高 於選擇「總是如此」及「經常如此」的百分比率,顯示青少年子女較少和父 親討論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式。Youniss 及 Smollar(1985)的 研究便發現,青少年表示比起父親,他們更常和母親聊天與討論,另Steinberg 及Silk(2002)的研究亦顯示,青少年花費較多時間和母親相處,且分享心 中的想法與感受。由此可知,相較於父親,青少年較會與母親討論自己的想 法、困難及遇事的解決方法,並且表達關心和感謝。此外,可能受到華人文 化對於情感表達較為低調和保守的影響之下,對於父母親,青少年子女皆較 少直接以口語表達的方式說出「愛」。至於子女對父母親的「負向溝通行為」

面向上,則是選擇「從不如此」及「偶爾如此」的百分比率較高。

將子女與父母親之溝通行為轉換為分數,即「總是如此」5 分、「經常 如此」4 分、「有時如此」3 分、「偶爾如此」2 分及「從不如此」1 分,則亦 可從表 4-2-7 及 4-2-8 數據得知,除上述子女與父親部分的六題及子女與母 親部分的「我會告訴媽媽,我很愛她。」此題外,其餘「正向溝通行為」問 項之平均數皆大於 3,而「負向溝通行為」的問項平均數則皆小於 3。結果 顯示子女與父母親之溝通行為偏向採取「正向溝通行為」,較不偏向使用「負 向溝通行為」。

表4-2-7 青少年與父親溝通行為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分析(n=529)

表4-2-8 青少年與母親溝通行為之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分析(n=576)

二、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整體分析

本研究青少年子女與父母親之「正向」及「負向」兩類溝通行為,其理 論最低分為15 分、最高分為 75 分、理論中點為 45 分。而從研究結果可得 知(表 4-2-9)子女與父母親之「正向」溝通行為總分平均數略高於理論中 點,而「負向」溝通行為總分平均數則低於理論中點,顯示子女對父母親採 取「正向」溝通行為之頻率較高,採取「負向」溝通行為之頻率較低。

此外,由於青少年與父母親之「正向」及「負向」溝通行為呈現顯著負 相關(父親:預試-.477,p<.001,正式-.396,p<.001,母親:預試-.509,

p<.001,正式-.420,p<.001),故將「負向」溝通行為反向計分,與「正向」

溝通行為相加後,得一溝通行為總分。而其理論最低分為 30 分、最高分為 150 分、理論中點為 90 分。表 4-2-9 顯示,子女與父母親之溝通行為總分平 均數高於理論中點,顯示子女對父母親傾向採取正向之溝通行為。

表4-2-9 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整體分析

N 值 題數 最低分 最高分 總分平均數 標準差 相關係數 t 值 正向溝通行為 父 493 15 15 75 47.10 12.665 .858*** -10.427***

母 493 15 15 75 50.32 13.061

負向溝通行為 父 490 15 15 73 30.72 10.070 .876*** -5.462***

母 490 15 15 71 31.96 10.039

溝通行為總分 父 478 30 35 148 106.60 18.905 .897*** -4.908***

母 478 30 35 149 108.55 19.322

*p<.05,**p<.01,***p<.001

表4-2-9 同時顯示青少年子女與父親及與母親之溝通行為間具有顯著相 關,以相依樣本t 考驗的配對組法來檢驗青少年子女與父母親溝通行為上的 差異,發現當研究將正向溝通行為及負向溝通行為分開比較時,子女與母親 之「正向」及「負向」溝通行為皆顯著高於與父親之溝通行為(正向:

t=-10.427,p<.001;負向:t=-5.462,p<.001),此外青少年與母親之溝通 行為總分(負向反向計分與正向相加)亦顯著高於與父親之溝通行為總分

(t=-4.908,p<.001),表示整體而言,青少年子女與母親之溝通行為顯著優 於與父親之溝通行為。此研究結果與Barnes 及 Olson(1985)、Shek(2000)

的研究發現相似,其研究皆指出,比起父親,青少年子女與母親的溝通更為

的研究發現相似,其研究皆指出,比起父親,青少年子女與母親的溝通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