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子女與父母溝通行為三 者間之關係。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生 及其父母親為對象,透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台北市十二行政區中,每區隨 機抽取一所公立國中,並依照該區國中學生人數佔台北市國中學生總人數之 比例,決定應抽取班級數 1 至 3 班,之後委請於被抽取國中任教之教師隨意 選擇班級發放調查問卷,取得青少年有效樣本695 份,青少年及父母有效樣 本(青少年與父母兩人或其中一人)598 份,其中子女與父親部分共有 529 份、子女與母親有576 份,而子女與父親及母親部分則有 507 份資料。

研究使用工具包含父母問卷及青少年問卷兩部分,父母問卷包含「個人 基本資料」及「父母教養行為量表」,青少年問卷包含「個人基本資料」、「教 養行為歸因量表」及「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量表」。所得問卷分別以描述 性統計、相依樣本t 考驗、多元迴歸分析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 行處理。

本研究之結果發現可從以下二方面分述之:首先呈現父母教養行為、子 女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情形;再者探討父母教養行為、子女 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關係。

壹、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情形

一、父母教養行為

研究結果顯示在四類教養行為因素上,父母皆以採取「民主權威」教養 行為的頻率為最高,採取「獨斷專權」及「寬鬆溺愛」教養行為的頻率則較 低,而採用「忽視冷漠」教養行為的頻率最低,此結果與陳富美(2007)的 研究發現相似,顯示台北市多數國中父母親表示其對於子女關懷體貼、溝通 引導的教養行為頻率較高,較不常過於嚴厲的批評、命令子女,或無原則的 同意子女的要求及行為,且更不至於對子女冷淡疏遠、缺乏引導,而這可能 與父母教育程度偏高、教養資訊較豐富有關。

此外,結果指出,青少年父母親的四類教養行為間,皆分別呈現低程度 的顯著正相關,表示父母親對於子女的教養方式具有部分一致性。至於教養 行為在父母親上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的母親比其父親採取「民主權 威」教養的頻率為高,而父親的「獨斷專權」、「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

教養頻率則比母親高,顯示在教養行為上,母親的教養行為似乎比父親來的

「正面」。文獻也顯示(Block, 1983; Shek, 1995, 2000;吳明燁,1998)類似 的結果,父親的嚴厲、處罰教養行為多於母親,但關心與回應則少於母親。

對於本研究結果在父母親上呈現這樣的差異,研究者認為或許亦與社會期待 有關,因在子女教養上,母親比父親被賦予較重的教養責任,此外,母親願 意參與學校親師座談活動的比率也較高,平時一般性的親師聯絡對象也以母 親為主,故母親可能獲得較多的教養資訊,對其教養行為的採用上,有正面 幫助。

二、子女教養歸因

國中生子女對於父母親教養歸因的傾向,可從研究結果得出多半採行正

面歸因,即傾向以就事論事、理解體諒的詮釋方式,而較不傾向將父母的教 養解讀為對自己不重視或是父母本身情緒的問題。此結果與陳富美(2007)

的研究發現相同,另早在二十年前,朱瑞玲(1989)的研究亦得到國中子女 對父母的教養行為傾向給予善意的解釋,即使父母採取嚴厲管教時亦是如 此,與本研究結果相近。顯示社會在快速變遷情況下,傳統家庭倫理的觀念 依舊持續影響著多數家庭,雖在少子化的影響下,現在青少年常過於自我中 心,但對於父母親的教養行為,子女多半懂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之道理,

因此給予體諒。

至於子女對父親和母親的教養歸因是否一致?有無差異性?研究結果 呈現子女對父母親的「持平體諒」及「情緒忽視」教養歸因皆分別具有顯著 高相關(持平體諒.887,情緒忽視.917),差異部分則得到青少年對於母親的

「持平體諒」教養歸因顯著高於父親,而對父母親的「情緒忽視」教養歸因 則無顯著差別。由此可得知國中子女對於父母親教養行為的詮釋和解讀方向 是傾向一致的,當子女對父母其中一方越傾向某一教養歸因類型時,對於另 一方也將有相同的歸因傾向。此外在持平體諒教養歸因的採用上,子女更能 體會母親的教養用心和行為,但當採取負向情緒忽視教養歸因時,則其對父 母教養行為的看法是相同的,不因父親或母親而有所差異。這或許是由於母 親和孩子的接觸時間較長、互動較多,故孩子對於平日主要照顧者母親,能 夠有更多的正面詮釋。

三、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

整體而言,本研究之青少年傾向與父母使用開放溫暖、接納的溝通行 為,但在「我會告訴爸爸/媽媽,我很愛他/她」此題中,卻也發現青少年並 不常對父母直接以言語表達「愛」。或許對於多數的青少年而言,其對父母 親的敬愛常是以行動來代替言語,情感的表達是低調而保守的,雖在現代文

化的影響下,親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也越來越能接受以直接開放的態度 來表達彼此的關愛,但透過研究結果,我們依舊可發現,多數親子之間,仍 習慣於傳統低調「愛」的表達方式,而不常直接的說「愛」。此外,相較於 母親,子女較少對父親表達關心和感謝,同時也較少和父親討論自己的想 法、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顯示當青少年面臨問題或事件時,其較傾向和 母親商量或訴苦,而較少向父親表達,或許這也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在教養 上社會對母親的期待比父親還高有關,加上傳統上嚴父慈母的影響,且平常 處理子女生活大小事項也多半是母親,故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子女直接反 應的求助對象便較容易選擇母親。

研究結果同時呈現,青少年子女對於父親和對於母親所採取的溝通行為 頗為一致,即當子女傾向對父親或母親採用正向溝通時,其對於另一方也會 同樣採取正向溝通。但若將子女與母親和與父親的溝通行為相比,與母親的 正向、負向及整體溝通行為皆顯著高於與父親,而由於子女與父母間正向溝 通行為的差異程度大於負向溝通行為,故反向計分加總後所得的整體溝通行 為仍舊呈現出子女與母親高於子女與父親的情況,換句話說,相較於子女與 父親,子女與母親的整體溝通行為是更傾向於正面的,與許多國外相關研究 結果接近(Barnes & Olson, 1985; Shek, 2000; Steinberg & Silk, 2002; Youniss

& Smollar, 1985)。至於負向溝通行為子女與母親部分頻率亦較高的情況,研 究者認為這可能也與母子的互動較多、相處時間較長有關,故在溝通上除了 正向行為頻率較父親為高之外,母子之間也較容易形成摩擦。

貳、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青少年與父母溝通行為之關係 一、父母教養行為對子女與父母溝通行為之影響

國外研究發現,當父母採用民主權威教養行為時,子女較願意表達自己

的想法、心事,採取開放式的溝通行為(Aunola, Stattin, & Nurmi, 2000;

Endicott & Liossis, 2005)。Steinberg(2001)也指出民主權威式的父母教養 行為,能讓子女傾向於選擇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周玉慧、吳齊殷(2001)

的研究亦發現,若母親有缺乏監督、不一致、嚴厲、非引導式等教養行為,

則子女可能會對母親有發脾氣、批評指責、爭吵等負向溝通行為。而本研究 的結果亦再次驗證上述發現,顯示父母越常採取民主權威教養行為,子女與 父母的溝通行為越佳;但當父母採取獨斷專權教養行為的頻率越高時,國中 生子女對父母的溝通行為的越不傾向正面。換句話說,父母關懷體貼及溝通 引導的教養方式有助於引發子女對父母開放溫暖、接納的溝通行為,但父母 對子女命令、批評、責罵、忽略情感互動的行為則是會導致子女負面的回應。

此外,研究結果發現,雖父母親的民主權威及獨斷專權教養行為皆對子 女與父母溝通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但預測力的強弱卻剛好相反。對父親而 言,獨斷專權教養的預測力明顯高於民主權威教養,但就母親來說,卻是民 主權威教養的預測力高於獨斷專權教養(表4-3-2)。這個有趣的結果,或許 印證了嚴父慈母的傳統價值觀,但也提醒了為人父母親在教養上必須分別注 意的不同之處,父親必須更加留意自己是否對子女過於嚴厲、疏於情感交 流,而母親則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常給予子女關懷體諒、耐心引導,如此才能 得到子女正面的回應,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二、父母教養行為對子女教養歸因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民主權威及獨斷專權教養行為對於國中子女的教養歸因 有顯著影響,民主權威教養能正向預測父子間的持平體諒歸因、負向預測母 子間的情緒忽視歸因;而獨斷專權則能正向預測親子間的情緒忽視歸因、負 向預測父子間的持平體諒歸因,至於寬鬆溺愛及忽視冷漠教養行為的影響則 不明顯。顯示若父母較常施行關懷體貼、溝通引導的教養方式,則能引發子

女對父親的教養行為使用就事論事、理解體諒的詮釋,且避免對母親的教養 行為當作是母親的情緒問題或對自己的不重視;相反的,當父母採取命令責

女對父親的教養行為使用就事論事、理解體諒的詮釋,且避免對母親的教養 行為當作是母親的情緒問題或對自己的不重視;相反的,當父母採取命令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