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

直接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關係之研究甚少,因此,以下將一併列出與 自卑感相似概念之研究,包含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自尊及自卑感之相關研 究。

首先,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方面,陳彤羚(2007)表示,孩子 可以透過父母的態度及行為反應,感受到父母是否接納、喜歡、尊重他,並由此 衍生出對自己的態度、情感與評價;因此,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我概念具有 相當的影響力。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的許多研究(吳雪菁,2006;李美

慧,2004;施玉鵬,2002;洪聖陽,2002;胡舜安,2003;許憶真,2004;黃建 彰,2008)結果皆顯示,父母教養方式會影響子女的自我概念;亦即國小高年級 學童的自我概念會因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當父母採取高要求高回應

(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我概念最佳;反之,若父母採取低要求 低回應(冷漠忽視)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我概念最低(胡舜安,2003;彭 卿雲,2008;黃建彰,2008)。許憶真(2004)更進一步指出,若從父母教養方 式的「反應」上來看,反應較高之父母教養方式,其子女自我概念優於反應低的。

黃建彰(2008)也表示,父母採取「高回應」和「高要求」的教養方式,其子女 的自我概念較積極正向;父母若採取「低回應」和「低要求」的教養方式,則其 子女的自我概念較消極負向。顏綵思(2004)以國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

當父、母親採行開明的教養方式時,其子女比父、母親採行忽視、專制者具有更 正向的自我概念;究其原因在於父、母親適度的關懷和要求,促使個體有較多的 自我探索、了解與接受肯定的機會。

其次,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尊的關係方面,許多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的研究 皆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尊有直接的影響(Cheng & Furnham, 2004)。

Brody 與 Shaffer 於 1982 年表示,父母若採取溫暖、關愛的教養方式,其子女有 較高的自尊(引自Parish & McCluskey, 1993)。Herz 與 Gullone(1999)以 11 歲 至18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則發現,低接納和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與自尊為負 相關,亦即當父母採取高接納和讓孩子獨立自主的教養方式時,其子女的自尊較 高。Martínez 與 García(2007)以 13 歲至 16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當父 母採取縱容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最高;而父母採取獨裁教養方式之子 女,其自尊最低。Xin、Xin 與 Jun(2004)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結果亦顯示,

若父母採取溫暖、寬容的教養方式,其子女的自尊較高;若採取處罰、拒絕、過 度保護的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較低。上述之研究樣本多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且當父母採取寬容、縱容的教養方式,其子女的自尊較高;若採取獨裁、處罰的 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較低。但何永俞(1993)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

現,父親或母親採用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比採用「忽視冷漠」、「寬鬆放任」者,

其子女有較佳的自尊表現。而且,也有研究指出,母親若採取權威的教養方式,

則其子女有較高的自尊(Milevsky, Schlechter, Netter, & Keehn, 2007)。姜逸群、

黃雅文、連海生(2000)以幼稚園、國小及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國中階 段學生的自尊高低與父、母親教養方式有明顯之關係,父親採取開明權威方式之 孩子,其自尊高於父親忽視冷漠者;母親教養方式為開明權威之孩子,其自尊高 於母親為專制權威者;而國小四、五年級學生的自尊僅與父親教養方式有關,當 父親教養方式為寬鬆放任之孩子,其自尊高於父親採用專制權威、忽視冷漠者;

國小二年級以下學生的自尊則不因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而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的關係方面,如果父母過度寵愛、保護或忽視孩 子,則孩子很容易因此而產生自卑感,前者是因為父母會滿足小孩所有的需要,

一旦他們在尋求滿足的過程中遇到阻礙,很容易因此而否定自己,或者可能變得 永遠像小孩子一樣無助,總是表現得比別人差;後者則是因為父母的漠不關心或 敵意,因而缺乏愛及安全感,便發展出一無是處、憤怒的感覺,或是因被父母忽 略而不知何以自我肯定(車先蕙等譯,2004;許維素,1994)。Medinnus 於 1965 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若採取拒絕、冷漠、控制等負向的教養態度,其子 女容易有自卑、焦慮等傾向(引自胡舜安,2003),而 Deway 在 1971 年也曾指 出,拒絕型、權威型、壓抑型、過度保護型等家庭氣氛會強化孩子自卑的感受(引 自許維素,1994)。羅瑞玉(1997)、羅佳芬(2002)則從利社會行為的角度探討 與教養方式之關係,其研究顯示父母若持積極的教養態度,則有利於子女利社會 行為的表現;反之,若父母採取忽視、拒絕、不關心等消極的教養態度,則其子 女容易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衝突,生活適應較困難,且容易有自卑、退縮等非利 社會的行為。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方面,父母教養方式 以高回應(關懷)、高要求者,子女的自我概念較佳;而以低回應(冷漠)、忽視、

關係方面,當父母採取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寬容、溫暖、關愛、接納與讓孩子 獨立自主的教養方式時,子女有較高的自尊,若採取處罰、拒絕、低接納、過度 保護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較低,但仍因研究對象、父親和母親的不同而 無一致的定論。另外,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的關係方面,當父母採取拒絕、

忽視、冷漠、過度保護/控制、權威等教養方式,則其子女較容易產生或強化自 卑感。從上述可知,若父母採取忽視、冷漠、拒絕、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則其 子女的自我概念及自尊較低、自卑感較高。雖然,先前曾提及自我概念、自尊及 自卑感三者之間皆有部分重疊之處,且皆是對自我的知覺,但自卑感仍不同於低 自我概念或低自尊,因其更為強調與他人「比較」後的主觀心理感受,而目前多 以理論或與自卑感相似之概念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間的關係,較缺乏直 接相關之研究。因此,本研究將探究父、母親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