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婉敏 博士

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

之關係

研究生:陳靜惠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採用問卷調 查法,以台中縣市694 名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並以他們在「父母教養方 式問卷」及「國小兒童自卑感問卷」上的填答結果,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卡 方考驗、t 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茲將主要結果摘 述如下: 一、在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現況方面,發現國小高年級 學童的父親、母親教養方式在關懷層面屬於中上程度,而在保護層面屬於中下程 度,且父、母親的教養方式皆以低情感控制型最多。而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自卑感 則傾向中等程度。 二、在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關係方面,發現國小高年 級男生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者較女生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者多,而 國小高年級女生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較男生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多。而國小 高年級女生母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亦較男生母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多。再者,不 同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父親、母親教養方式沒有差異。 三、在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與自卑感之關係方面,發現不同性別、手足 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卑感沒有差異。 四、在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方面,發現父親、母 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卑感高於父、母親教養方式為 高情感束縛、理想與疏忽者。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家長、教育相關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卑感

(3)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Feeling of Inferiority of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in Taichung Area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feeling of inferiority of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The participants were 694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in Taichung County/City, and questionnaire-surveying method was employed. Data were from the responses on the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feriority Feeling Questionnaire, and were analyzed by us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χ 2 test,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Major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 Fathers’ and mothers’ care of the students was above the average, and their protection of the students was under the average. Most students’ fathers and mothers were with affectionless controlling parenting style. Also, feeling of inferiority of the students tended to the average.

b. Students’ fathers adopted affectionless controlling parenting style to boys more than to girls. Students’ fathers adopted optimal bonding parenting style to girls more than to boys. Students’ mothers adopted optimal bonding parenting style to girls more than to boys, too. However, students of different number of sibling and family typ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aternal and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s.

c.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boys and girls in feeling of inferiorit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only child, the child with one sibling, and the child with more than two siblings in feeling of inferiorit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single-parent families, two-parent families, and three-generation families in feeling of inferiority.

(4)

students’ feeling of inferior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rents with affectionate constrained, optimal bonding, and weak bonding parenting styl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educators, and th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mad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假設………..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父母教養方式的意義、類型、對子女之影響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自卑感的概念、影響因素、對個體之影響與相關研究………21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38 第四節 實施程序………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5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現況分析………....51 第二節 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 的差異分析………54 第三節 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自卑感的差異 分析………61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分析………64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9 第二節 建議………....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75 二、西文部分………..82

附錄

附錄一 國小學童生活經驗暨自我認識預試問卷………87 附錄二 國小學童生活經驗暨自我認識正式問卷………93 附錄三 國小學童自我認識問卷使用同意書………99 附錄四 家長同意書...100

(7)

表 次

表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9 表2-1-2 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13 表2-1-3 我國近十年家庭型態概況………...21 表2-2-1 國內研究者對自卑感之解釋...22 表2-2-2 國外研究者對自卑感之解釋...23 表3-2-1 正式施測樣本人數分配………...38 表3-3-1 父親教養方式之「關懷」題目的項目分析………...………...41 表3-3-2 父親教養方式之「保護」題目的項目分析………...………...41 表3-3-3 母親教養方式之「關懷」題目的項目分析………...………...42 表3-3-4 母親教養方式之「保護」題目的項目分析………...………...42 表3-3-5 父母教養方式問卷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43 表3-3-6「父母教養方式問卷」之分量表題號及題數………...………...44 表3-3-7「父母教養方式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係數…..………..44 表3-3-8「國小兒童自卑感問卷」之分量表題號及題數…..………..45 表3-3-9「身體層面」題目的項目分析及因素負荷量…..………..……47 表3-3-10「心理層面」題目的項目分析及因素負荷量…..………..…..47 表3-3-11「社會層面」題目的項目分析及因素負荷量…..………..…..48 表3-3-12「國小兒童自卑感問卷」各分量表之間的相關係數…..…………..…..48 表3-3-13「國小兒童自卑感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係數………..49 表4-1-1 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之現況摘要………...………52 表4-1-2 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分類統計………...52 表4-1-3 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卑感之現況摘要………...………53 表4-2-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54

(8)

表4-2-2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之 t 考驗 摘要………..55 表4-2-3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56 表4-2-4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之 t 考驗 摘要………..57 表4-2-5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58 表4-2-6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59 表4-2-7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59 表4-2-8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60 表4-3-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自卑感之 t 考驗摘要………....61 表4-3-2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問卷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2 表4-3-3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卑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62 表4-3-4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問卷得分的平均數與 標準差………..63 表4-3-5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卑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63 表4-4-1 父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問卷得分的平均數與 標準差...64 表4-4-2 父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卑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64 表4-4-3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係數…...65 表4-4-4 母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問卷得分的平均數與 標準差...66 表4-4-5 母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卑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66 表4-4-6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係數…...67

(9)

圖 次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研 究假設;第四節為名詞釋義,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家庭是個人最早接觸而且互動最持久的社會組織,也是個人學習、成長、發 展的重要場所。對於兒童來說,父母不僅是他們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亦是他們認 同的對象,其思想、態度及行為對於子女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李美華、蔡瓊月, 1999;簡茂發,1978)。但孩子並非完全接收父母所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會藉 由過濾、詮釋與建構的機制來建立屬於他們主觀世界的教養知覺(高淑芳、陸洛, 2001)。國內多數研究(洪正彥,2006;陳美芝,2006;陳益連,2006;黃淑惠, 2005;黃瀗瑱,2007;蘇玲媛,2007)也著重在探討子女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 此外,由於父母親來自不同的家庭,其相異的背景因素也可能會造成在教養孩子 時會採取不同的養育方式。因此,本研究係以孩子主觀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為 研究重點,並將其分為父親教養方式和母親教養方式。 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家庭原本的功能也隨之轉變。根據內政部 統計處(2010a)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從 2000 年的 1.68 人降到2009 年的 1.03 人;而粗出生率也從 2000 年的 13.76‰降至 2009 年的 8.29‰ (內政部統計處,2010b)。由此可知,生育率正在逐漸下降,且每個家庭的子女 數也在減少當中。徐綺櫻(1993)和張麗梅(1993)指出,傳統社會中的重男輕 女觀念,可能會影響不同性別的子女被教養的方式,但隨著生育率的降低,父母 是否仍會因子女性別之不同而改變教養方式?鍾仁惠(2005)、吳筱婷(2006)、 張瑛玿(2006)、洪巧(2006)、洪秀梅(2007)及劉瑞美(2007)指出,不同性 別的孩子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存在;然而,亦有研究(陳建勳,2003; 陳德嫺,2007;楊的祥,2003;廖純雅,2006)指出父母教養方式並不因性別之

(11)

不同而有差異。此外,賴正珮(2004)、王貞雯(2005)及陳美芝(2006)的研 究結果均指出,不同性別的孩子在父親教養方式上並沒有差異;但在母親教養方 式上則有差異存在。由此可知,不同性別之子女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是否有差 異存在,目前並無一致定論。 另外,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許多研究(陳益連,2006;黃淑惠,2005; 廖純雅,2006;劉瑞美,2007;鍾仁惠,2005)指出,不同手足數的學童所知覺 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當手足人數愈多,則知覺到較多的忽視、冷漠;當手足 人數愈少,則知覺到較多的關懷、溫暖與照顧。但陳美芝(2006)的研究結果則 顯示沒有手足數的差異。從上述可知,手足人數的減少反而使得父母對於子女有 更多的照顧,但相對地,孩子本身可能也承受了更多的關愛、保護和控制。 若父母過度寵愛或忽視孩子,則孩子很容易因此而產生自卑感,前者是因為 父母會滿足小孩所有的需要,一旦他們在尋求滿足的過程中遇到阻礙,很容易因 此而否定自己;後者則是因為父母的漠不關心或敵意,因而缺乏愛及安全感,便 發展出一無是處、憤怒的感覺(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張明玲譯, 2004)。Medinnus 於 1965 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若採取拒絕、冷漠、控 制等負向的教養態度,其子女容易有自卑、焦慮等傾向(引自胡舜安,2003)。 羅瑞玉(1997)、羅佳芬(2002)的研究結果亦顯示,若父母採取忽視、拒絕、 不關心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容易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與衝突,生活適應較困難, 且容易有自卑、退縮等行為。 自卑感為個體對生理、社會、自我期望認定的落差,轉變為挫折卑下、發展 受限制、無能缺乏自信、無助不能掌控等心理感受(鄭芬蘭,2003b)。然而自卑 感對某些人來說,是客觀且合理的自我認識和積極改變的動力;但對另一些人而 言,自卑感則是他們逃避事情、承認失敗的藉口(儲呈平、張德倫,1994)。這 種自卑感一方面會讓他們產生積極且較有建設性之行為,以消除自卑所引起之緊 張狀態,或透過直接或間接的補償行為而獲得成就;另一方面則會使其有不適應

(12)

對批評較敏感以及具有投射機制等(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而根據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國小學童正處於勤奮進取或自貶自卑的發展階段,就發展 的連續性而言,若無法化此階段的危機為轉機,將會造成發展遲滯,並影響其他

階段的正常發展(王雪貞、林翠湄、連廷嘉、黃俊豪譯,2006)。且有些研究(王

淑俐,1986,1990)指出,女生較容易出現自卑的情緒;但亦有研究(李克翰, 2009;許維素,1992;陳碧慈,2002;Strano & Dixon, 1990)指出,男、女生的 自卑感並無明顯的差異。而目前研究(潘秀貞,1997;鄭芬蘭,2003a;鄭芬蘭, 2003b;Strano & Petrocelli, 2005)大多偏重於大學生自卑感的探討,而研究者欲 回到自卑感發展的重要階段,即前述的國小階段進行探討。 歷年來,我國家庭型態一向以父母及未婚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所占比重最 大,但比率由1999 年的 48.08%逐年下降至 2008 年的 42.77%;而單親家庭的比 率則從1999 年的 7.66%上升至 2008 年的 9.59%(行政院主計處,2009)。現代 家庭組織型態的變遷可能連帶影響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關於家庭型態與父母 教養方式、自卑感的關係,王鍾和(1993)、何永俞(1993)、張高賓(1998)及 廖純雅(2006)指出不同家庭型態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劉瑞美(2007)則表 示並無差異。由於這些研究結果的不同,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家庭型態分別與父 親、母親的教養方式之間的關係。此外,Anthony 於 1974 年認為父母離婚的兒 童情緒發展較差,較容易有罪惡感、焦慮、沮喪和自卑等負向情緒(引自余啟名, 1994)。因目前探討家庭型態對自卑感影響之研究較為少見,這亦是本研究要了 解之處。 雖然,國內研究者較常使用 Maccoby 與 Martin 於 1983 年提出的回應和要求 層面(引自顏綵思,2004)作為父母教養方式類型的向度,但根據文獻探討發現, 忽視、冷漠、過度保護/控制的教養方式與自卑感有密切關係,此與Parker、 Tupling 和 Brown 於 1979 年提出的「關懷─忽視冷漠」和「保護─獨立自主」(引 自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兩向度的分類較有相關性,Parker 等人並以 這兩個向度分成高情感束縛(affectionate constraint;高關懷高保護)、理想(optimal

(13)

bonding;高關懷低保護)、低情感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低關懷高保護)及 疏忽(weak bonding;低關懷低保護)四種類型。Handa、Ito、Tsuda、Ohsawa

與Ogawa(2009)的研究結果指出,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低關懷、高保

護)的女性憂鬱症患者,其憂鬱症延長的風險高於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高關

懷、低保護)。另有研究指出,成人的反社會性人格特質與父母親的低關懷和母

親的過度保護有所關聯(Reti et al., 2002)。McGarvey 等人(2010)則指出,低 情感控制(低關懷、高保護)的父、母親教養方式可有效預測孩子離家出走的行 為。由上述各研究結果可知,當父母採取低關懷、高保護的教養方式時,對子女 有較負面之影響。 誠如以上所言,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和國小學童的發展過程具有密切的關 係,雖然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的研究已累積豐厚,但多著重在探討父母的要求和 回應/關懷層面,而較少探討父母可能因生育率下降、子女數減少等現況的影 響,而加深對其子女「保護」的養育方式。此外,研究者在修習質性研究課程中, 曾針對大學生的自卑感來源及其因應策略做過相關的研究,在上述經驗中,深刻 體會到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的密切關係以及自卑感對個體的影響。然而,目前 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關係之研究較為少見,且兩變項和性別、手足數與家 庭型態的相關研究結果也不太一致,這都趨使研究者想以關懷和保護的層面來探 討國小學童所知覺到的父、母親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間的關係,以及國小學童之 性別、手足數與家庭型態分別與兩者的關係。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依據前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以下 敘述本研究的目的與研究問題。

(14)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以及與 自卑感之關係。 二、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間的關係。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現況如何? 二、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父母教養方式是否 有差異? 三、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卑感是否有差異? 四、父母教養方式不同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上是否有差異?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三個研究假設,如下所示: 假設一: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父母教養方式有差 異。 1-1: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有差異。 1-2: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有差異。 1-3: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父親教養方式有差異。 1-4: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母親教養方式有差異。 1-5: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父親教養方式有差異。 1-6: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母親教養方式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自卑感有差異。 2-1: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之自卑感有差異。

(15)

2-2: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自卑感有差異。 2-3: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自卑感有差異。 假設三:父母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上有差異。 3-1:父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上有差異。 3-2:母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卑感上有差異。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國小高年級學童

國小高年級學童是指就讀於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年齡大約介於 10 至12 歲之間。本研究所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係指九十八學年度在台中縣市就 讀公立國民小學普通班五、六年級的學生。

貳、父母教養方式

父母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是指國小高年級學童所知覺父母在教育、養 育他們時,實際所表現的態度與行為,包含信念、情感及實際行動。本研究的父 母教養方式係指父親教養方式與母親教養方式,是以受試學生在研究者改編的 「父母教養方式問卷」上的得分為依據,該問卷包含「關懷」(care)和「保護」 (protection)兩個向度,關懷向度分數高,代表父母對子女的溫暖與關愛,反之 則表示對子女的拒絕與冷漠;保護向度分數高,代表父母對子女的干涉與限制, 反之則表示允許子女獨立自主。依據受試者分別在「關懷」與「保護」兩向度得 分之中位數為基準,分成高分組與低分組,將受試者的父母教養方式分成下列四 種:高情感束縛(高關懷高保護)、理想(高關懷低保護)、低情感控制(低關懷 高保護)及疏忽(低關懷低保護)。

(16)

參、自卑感

自卑感(feeling of inferiority)是指個體在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各方面與他 人相互比較後,主觀地感受到低劣、不如人、不完美等負向的心理感受。本研究 係以受試者在蘇美鳳(2000)所編製的「國小學童自我認識問卷」中「身體層面」、 「心理層面」及「社會層面」三個分量表上的得分為自卑感之指標。將此三個分 量表的得分加總,可得「自卑感」的量尺分數,分數愈高,表示自卑感傾向愈高; 反之,則自卑感愈低。

(17)
(18)

(續後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父母教養方式的意義、類型、對子女之影響與相關 研究;第二節為自卑感的概念、影響因素、對個體之影響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 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父母教養方式的意義、類型、對子女之影響與相關

研究

本節主要在探討父母教養方式的意義、教養方式的分類和對子女的影響,以 及子女性別、手足數和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

壹、父母教養方式的意義

目前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之研究已累積相當豐厚,然而,關於教養方式並未 有一特定的理論基礎,且各研究者所著重的重點及分類方式不同,因此在名詞的 使用上也有些許差異,如「教養方式」、「教養態度」、「教養行為」、「管教方式」、 「管教態度」及「管教行為」。本研究歸納洪巧(2006)、廖純雅(2006)及近年 與父母教養子女相關之研究,將上述名詞的意義做一整理,如表2-1-1 所示。 表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 名詞 研究者(年代) 意義 楊國樞(1986) 家庭在訓練或教導家庭中的幼小成員時所採用 的社會化方式,其內涵包括態度層次與行為層次 黃迺毓(1995) 父母對於教養的信念、實際的教養表現以及對子 女的期望與要求等 郭芳君(2003) 父母管教養育子女的態度與行為方式,包括信 念、情感等態度層面,與實際行動的行為層面 陳姿廷(2003) 父母透過直接(酬賞、懲罰等)或間接(溝通、 行為指正等)的多樣態度與實際行為,以與子女 達成互動溝通的歷程 教養方式 劉淑媛(2004) 父母教導子女時,依其信念在情感及行為上所表 現出來的基本特性

(19)

表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接前頁) 名詞 研究者(年代) 意義 洪巧(2006) 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所施予教育及對待的 方式,使子女知覺到父母對其日常生活表現所反 映的習慣、態度、情感、認知和行為策略等 陳美芝(2006) 父母親對於子女日常生活行為表現,所採取的態 度和策略 廖純雅(2006) 父母在教養子女時,表現出的態度、情感、信念, 透過各種管教策略(如獎懲、溝通),以達到改 變子女行為的目的 教養方式 王惠玿(2008) 子女知覺雙親教養時所表現出來的信念、情感與 行為等特質 林正文(1982) 父母教養子女時所表現的態度、情感、信念及其 在行為上所顯示的基本特徵 楊國樞(1986) 父母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時所持的認知(或知識、 信念)、情感(或情緒)及行為意圖(或傾向) 徐世杰(2003) 父母親在與其子女共同生活的過程當中,用以撫 育子女個人內在價值信念與外在行為表現,以及 兩者交互作用所呈現之ㄧ套具有個人特質且影 響子女身心發展之態度與行為統稱 楊瑛慧(2006) 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情感、希望、思想、認知、 信念、興趣、價值觀念、行為及人格特質等各個 層面之教育與養育方式 賴佳琪(2006) 父母親在教育、養育小孩時,所秉持的價值觀、 信念、想法,可以是內在的思考模式或是外在的 行為表現 林佳薇(2008) 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所抱持的態度,包括認知、情 緒與行為三個層面 教養態度 楊騏嘉(2008) 父母在教育、教導及養育子女時所持的認知、行 為表現、情感和信念 楊國樞(1986) 父母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方面所實際表現的行動 與做法 教養行為 顏秀真(2000) 父母約束或教導其子女日常生活習慣、課業方面 及行為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管教方式 (續後頁)

(20)

表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接前頁) 名詞 研究者(年代) 意義 廖格培(2004) 父母根據本身的理念、認知、價值觀等,藉由親 子互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傾向, 以促使子女有良好的發展與社會適應 吳育楷(2006) 父母在教導或訓練子女的歷程中實際表達出來 的作法或行為 蔡依庭(2008) 父母教養子女時所表現的行為與策略,包括子女 日常生活習慣、學業、人際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 教養 教養行為 楊仁瑞(2009) 父母對子女所施行的社會化行為,是父母在訓練 或教導子女時,實際表現的行動與作法 張春興(1989) 為了使子女能夠在未來成為一個符合社會要求 的社會人,父母有意的對子女的行為加以管教 王鍾和(1993) 父母針對子女行為而給予之獎懲,子女透過這種 獎懲力量,經由判斷後,形成內外控信念,進而 影響其行為 劉亦樺(1996) 父母約束或教導子女日常生活作息及行為時所 表現的態度、行為、情感和管教技術 黃玉臻(1997) 父母親在教養子女時所表現的行為與策略,包括 隱藏在行為背後的父母親人格特質與態度 施玉鵬(2002) 子女知覺父母教導其生活作息及行為表現時,所 採取的態度與策略 李美慧(2004) 當父母在教導子女的生活常規,做人的道理以及 回應其子女的行為表現時,所採取的一套特有的 態度和行為模式 管教方式 陳德嫺(2007) 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透過口語、行動等的表 達,對子女表現出支持鼓勵或是規定限制,以協 助子女社會化的表現 鍾思嘉(1985) 父母在訓練與教養子女時,對子女在情感、權威 性、支配性、期待方面所持的積極性或消極性的 態度或作為 徐綺櫻(1993) 父母教養子女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情感、信念 及其在行為所顯示的基本特徵 管教態度 李美華、蔡瓊月 (1999) 子女所知覺到父母對其行為表現方面,反應出來 的態度和作法 (續後頁)

(21)

表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接前頁) 名詞 研究者(年代) 意義 沈珮文(2001) 父母親教育和對待子女的方式、習慣、信念等行 為表現 陳嘉玉(2005) 父母在管教子女的互動過程中所抱持的認知、情 感與意向,及其對待子女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方 式 管教態度 吳雪菁(2006) 父母對其子女的期望與平日管教子女所採用的 態度與方法 管教行為 吳明燁(1998) 父母為保護或引導子女所採用的影響策略,依父 母權力的種類,可區分為酬賞、處罰、監視、提 供訊息與討論 由上表 2-1-1 的整理可知,「教養方式」、「教養態度」、「管教方式」及「管 教態度」四個名詞雖不相同,但其意涵相當類似。而楊國樞(1986)則表示,教 養方式包括教養態度和教養行為兩個層次,故其內涵較為廣泛;管教方式雖可與 教養方式通用,唯教養方式的字面意涵比管教方式更為廣泛。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是父母教養孩子時所表現的信念、情感及實際行動,因此,選擇使用「教養方式」 一詞。另外,高淑芳、陸洛(2001)表示,孩子並非完全接收父母所提供的教養 環境,而是會藉由過濾、詮釋與建構的機制來建立屬於他們主觀世界的教養知 覺。因此,研究子女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比由父母自己評估其教養方式更能夠 代表教養方式的意涵(許筱梅,1995)。故本研究所探討之教養方式指的是子女 所知覺到的父母教養方式。

貳、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

在父母教養方式的分類上,各學者的主張並不一致。但大致可區分為單向度 (single-dimension)、雙向度(two-dimension)及多向度(multi-dimension)三大 類。「單向度」是將教養方式截然劃分為數種彼此獨立且不重疊的類型;「雙向度」 指的是將兩個描述教養方式的特徵加以組合成二維的分類方法,可以是兩個不同

(22)

度則是指在雙向度的架構下,再加入父母本身的情感、情緒狀態,以三度空間的 角度呈現父母教養方式(王惠玿,2008;林芝帆,2009)。 本研究綜合相關研究(林芝帆,2009;洪巧,2006;劉淑媛,2004;顏綵思, 2004)對於父母教養方式類型的分析,進一步歸納、整理如表 2-1-2 所示。 表2-1-2 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 分 研究者(年代) 概念向度 數目 父母教養方式分類 Schaefer、Bell (1958) 3 專權與控制、敵視與拒絕、民主 Elder(1962) 父母支配性 7 獨裁、權威、民主、平等、寬容、 放任、忽視 Roe、Siegelman (1963) 10 保護、命令、拒絕、忽視、寬鬆、 愛護、精神獎勵、物質獎勵、精 神懲罰、物質懲罰 Pumroy(1966) 4 嚴厲、縱容、保護、拒絕 Hoffman、 Sltzstein(1967) 3 誘導、權威主張、收回關愛 Baumrind (1967/1971) 3 專制權威、民主權威、寬容 賴保禎(1972) 6 拒絕、嚴格、溺愛、期待、矛盾、 不一致 Hurlock(1978) 9 保護、民主、放縱、拒絕、接納、 權威、順從、偏愛、期待 Pulkkinen (1982) 2 父母中心取向、子女中心取向 吳武典、林繼盛 (1985) 4 嚴厲、誘導、縱溺、分歧 朱瑞玲(1986) 3 嚴厲、關愛、寬鬆 楊國樞(1986) 2 消極、積極 張春興(1991) 4 寵愛、放任、嚴格、民主 吳明燁(1998) 2 直接(獎賞、懲罰)、間接(監視、 提供訊息、討論) 單 向 Myron-Wilson (1999) 5 溫暖、精確監視、過度保護、懲 罰、忽視冷漠 (續後頁)

(23)

表2-1-2 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接前頁) 分 研究者(年代) 概念向度 數目 父母教養方式分類 Williams(1958) 關懷、權威 4 高關懷高權威、高關懷低權威、 低關懷高權威、低關懷低權威 Schaefer(1959) 關愛—敵意 控制─自主 環型 模式 寬容、民主-權威、溺愛、佔有、 權威、疏離 Bronfenbrenner (1961) 控制、支持 4 高控制高支持、高控制低支持、 低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低支持 Becker(1964) 溫暖─敵意 限制─放縱 4 溫暖限制、溫暖放縱、敵意放縱、 敵意限制 Elder(1965) 誘導(高/低)、 權限(專制/民 主/放任) 6 專制高誘導、專制低誘導、民主 高誘導、民主低誘導、放任高誘 導、放任低誘導 Mussen、Conger (1974) 溫和─冷淡 允許─限制 4 溫和允許、溫和限制、冷淡允許、 冷淡限制 Parker、Tupling 和Brown(1979) 關懷、保護 4 高情感束縛、理想、低情感控制、 疏忽 Maccoby、 Martin(1983) 反應、要求 4 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權威、 忽視冷漠 吳麗娟(1998) 關愛─敵意 控制─允許 8 權威控制、嚴格挑剔、拒絕敵意、 忽視忽略、放任縱容、民主平等、 關愛接納、過度保護 倪履冰(1999) 積極、消極 8 積極型:關愛、接納、溫暖、以 子女為中心;消極型:要求、控 制、冷漠、缺乏關愛 劉淑媛(2004) 關懷─拒絕 權威─放任 6 溺愛保護、嚴格專制、忽視敵意、 疏於管教、開明自主、寬鬆容忍 雙 向 曾筱純(2008) 關懷、控制 4 導護、服務、紀律、冷漠 多 向 Becker(1964) 支持 (溫暖─敵意) 權力 (限制─溺愛) 焦慮 (焦慮情緒的涉 入─冷靜的分離) 8 過度縱容、民主、焦慮神經質、 忽視、嚴格控制、權威、有效組 織、過度保護

(24)

綜合上述分類,在單向度方面,以嚴厲、拒絕、民主、權威、放任、忽視及 保護等類型較多被使用;在雙向度方面,則以父母投入情感的高低及對子女的控 制程度為最主要的分類向度;而在多向度方面,則出現了單向度和雙向度皆未提 及的特質─焦慮情緒。孫碧蓮(2002)表示,父母教養方式區分為三種向度的主 要差異來自各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測量方式(如自然觀察法、晤談法、問卷法)、 不同的研究工具(如對價值、態度或行為之測量),或是不同的研究對象(父母 或子女),因此才有不同的分類結果。然而,因單向度的劃分方式在解釋上稍嫌 不足,無法涵蓋父母教養方式之全貌;而多向度雖以三度空間方式呈現,堪稱最 完整的教養方式,但其內涵過於繁雜以致可行性較低;雖然雙向度兼顧父母教養 方式的完整性不及多向度分類,但在解釋及實用性上均優於單向度和多向度的分 類方式,故研究者仍多採用雙向度的分類方式(林芝帆,2009;洪巧,2006;顏 綵思,2004)。

其中,又以 Maccoby 與 Martin 以「要求」(demanding)和「反應」

(responsiveness)兩向度所劃分出的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權威及忽視冷漠 等四種教養方式類型為最多研究者參考、使用。而黃玉臻(1997)係以此兩向度 作為區分父母教養方式的標準,並參考國內有關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及相關資料而 自編成父親、母親教養方式量表,內容涵蓋親子互動、課業、交友、休閒娛樂、 生活常規等方面,且該量表為多位研究者(洪巧,2006;陳建勳,2003;陳美芝, 2006;楊的祥,2003;廖純雅,2006)採用及參考。 但由於本研究欲探討在生育率逐年降低的現代社會裡,父母可能會因為子女 數的減少而特別照顧、保護孩子,過去的研究(車先蕙等譯,2004;許維素,1994; 羅佳芬,2002;羅瑞玉,1997)也提及忽視、冷漠、過度保護/控制的教養方式

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感,此與Parker、Tupling 和 Brown 以「關懷」(care)和「保

護」(protection)兩向度的分類較有相關性,於是決定採用高情感束縛(affectionate

constraint;高關懷高保護)、理想(optimal bonding;高關懷低保護)、低情感控 制(affectionless control;低關懷高保護)以及疏忽(weak bonding;低關懷低保

(25)

護)作為本研究的父母教養方式。

Parker 等人於 1979 年發展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為自陳式四點量表,係由個案回憶 16 歲以前雙親對於個案的教養態度及 行為,分成關懷及保護兩個向度,在關懷向度高分數代表父母的教養態度傾向是 同理、親密、溫暖、充滿情感的,低分數則表示傾向拒絕、冷漠的教養態度;而 高的保護分數代表父母教養態度傾向過度保護、控制、情感聯結過深和限制子女 的獨立行為,低分數則表示傾向允許或鼓勵獨立、自主的教養態度(引自徐畢卿、 鄭惠萍,2002;引自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為測試此量表在本國的 適用性,徐畢卿等人(1999)將此量表翻譯成中文,再回譯為英文,達成文字之 修飾,再經預試及統計分析之後,支持此量表可適用於國內,而適用年齡為16 歲以上。 綜合上述,為考量解釋及實用性,以及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相關研究之結 果,本研究採用Parker 等人的關懷與保護之雙向度分類方式,並參考徐畢卿等 人(1999)之量表,以編製適合國小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問卷。又因 Maccoby 與Martin 的「回應」(responsiveness)向度是指父母會對子女的需求和要求予以 傾聽、支持和順從的回應,積極參與子女的活動並適時地給予情感上的回饋(引 自林芝帆,2009),此與本研究所指「關懷」為父母關心、了解孩子,經常對孩 子的情感、需求或行為做出回應之意涵相似,故亦以黃玉臻(1997)自編的量表 作為編製關懷層面題目之參考。

參、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之影響

父母是子女重要的認同對象,父母的思想、態度及行為都會透過其教養方式 傳達給子女,並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產生影響(陳建勳,2003)。而父母的教養方 式被區分為許多種類型,以下係依據本研究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以「關懷─忽 視冷漠」及「保護─獨立自主」的教養方式對子女之影響進行探討。

(26)

一、關懷或忽視冷漠的教養方式

關懷、接納的教養方式有利於子女的自我概念與自我肯定,並且有助於子女 的生活適應;反之,拒絕、嚴格的教養方式,則會對子女的生活適應、獨立性與 創造能力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使其產生偏差行為(楊國樞,1986)。國外的研 究結果亦顯示,兒童的行為問題與缺乏父母溫暖、情感性支持有關(McCarty, Zimmerman, Digiuseppe, & Christakis, 2005; McLoyd & Smith, 2002)。對於孩子而 言,安全感是最重要的,若父母採取忽視的教養方式,最容易動搖孩子的安全感, 且父母的漠不關心會造成孩子情緒不穩定,也較不易學習社會性習慣(廖清碧, 1991)。Chen、Liu 與 Li(2000)以 12 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並進行為期兩年的 縱貫性研究,其研究結果發現父親的溫暖能有效地預測孩子日後的社會及學業成 就,而母親的溫暖則能有效地預測孩子的情緒適應。Chambers、Power、Loucks 與Swanson(2000)的研究結果亦指出,高度的心理壓力與缺乏父母關懷有關。 有些研究指出,忽視的教養方式與藥物濫用有密切關係,例如Lamborn、Mounts、 Steinberg 與 Dornbusch(1991)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個體覺得被父母親忽視時, 則其更傾向於使用藥物。Montgomery、Fisk 與 Craig(2008)亦指出,在非法藥 物的使用方面,將吸食搖頭丸或多種藥物者與未使用者相比,其父母多採忽視的 教養方式,且關懷是用以預測是否嚴重濫用藥物的重要指標。 二、保護或允許獨立自主的教養方式 父母可能會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生活、將來等而產生恐懼、不安,這種不 安全感會控制著父母將不安轉移至孩子身上,並會對孩子採取過度的保護,尤其 是生活在都市、知識程度高的父母,而此種教養方式會讓孩子依賴大人、沒有機 會發展生活技能及保護自己的方法、缺乏責任感、社會技巧不佳等(廖清碧, 1991)。Ungar(2009)亦指出,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可能會對兒童與青年的心理 發展產生負面的後果,他認為隨著小型中產階級家庭數量的增長、希望孩子成功 的期望增加,以及感覺世界變得更危險等因素,皆有可能是父母親採取過度保護 教養方式的原因。當父母限制孩子接觸責任和體驗挑戰的機會時,將會提高孩子

(27)

作為學習者的風險(Lynch, Hurford, & Cole, 2002)。Yoshida、Taga、Matsumoto 與Fukui(2005)的研究結果則顯示,父親控制和干涉的教養方式與強迫症的發 展、具有強迫性特徵的憂鬱症有關。 Parker 於 1983 年表示,「低關懷」和「過度保護」已被認定為大部分精神疾 病發病的條件(引自Parker, 1990)。Handa 等人(2009)以 115 名患者(其中 74 名的憂鬱症狀已超過兩年,41 名的憂鬱症狀則在四個月以內)為研究對象,發 現對於女性患者而言,憂鬱症的延長可能是缺乏父親關懷以及父親教育程度較低 之結果,且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低關懷、高保護)的女性患者,其憂鬱 症延長的風險高於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高關懷、低保護)。另有研究指出, 成人的反社會性人格特質與父母親的低關懷和母親的過度保護有所關聯(Reti et al., 2002)。McGarvey 等人(2010)則以 159 名被監禁的男性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發現低情感控制(低關懷、高保護)的父、母親教養方式可有效預測孩子離家出 走的行為。 綜合以上所述,溫暖、關懷、接納、支持的教養方式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 展,忽視、冷漠、過度保護/控制、干涉的教養方式則會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 包含情緒不穩定、高度心理壓力、藥物濫用、缺乏責任感、社會技巧不佳、強迫 症、憂鬱症等。亦即當父母採取低關懷、高保護的教養方式時,對子女有較負面 之影響。

肆、性別、手足數、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介紹不同性別、手足數、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 一、子女性別與父母教養方式 徐綺櫻(1993)和張麗梅(1993)指出,因為傳統社會的重男輕女觀念,使 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會被以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待,所以不同性別之子女所知覺到的 父親、母親教養方式可能是不同的。許多研究(吳筱婷,2006;洪秀梅,2007; 張瑛玿,2006)結果也發現,國小學童的父、母親教養方式會因性別之不同而有

(28)

所差異。 進一步探討父母教養方式可發現,父親、母親可能採取相同的教養方式,如 洪巧(2006)的研究結果指出,父、母親皆對女生採取較多的關懷與要求之教養 方式,而對男生採用較多的忽視與冷漠之教養方式。Domenech Rodríguez、 Donovick 與 Crowley(2009)的研究結果則指出,父母親給予女生的自主權低於 男生,且對於女生的要求高於男生。而父親、母親也可能採行相異的教養方式。 賴正珮(2004)、王貞雯(2005)及陳美芝(2006)的研究結果均指出,不同性 別的孩子在父親教養方式上並沒有差異;但在母親教養方式上則有差異存在。賴 正珮的研究結果顯示女生知覺到母親較多的要求及較少的回應,而男生則恰好相 反;但陳美芝的研究卻發現女生所知覺到的母親回應高於男生。但Cheng 與 Furnham(2004)的研究則顯示父親教養方式會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差異,且女生 在心理及行為方面的自主性皆較男生受到父親更多的反對與拒絕。鍾仁惠 (2005)、劉瑞美(2007)則發現,女生知覺到父親、母親較多的關懷和要求; 男生則知覺到父親較少的關懷及較多的要求,而知覺到母親較多的忽視、冷漠。 也有研究指出,父、母親對與其相同性別的子女教養方式較為積極(Crouter, Helms-Erikson, Updegraff, & McHale, 1999)。雖然,先前提及的許多研究證實父 母教養方式會因子女性別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生育 率的下降,以及性別平等風氣之倡導,亦有研究(陳建勳,2003;陳德嫺,2007; 楊的祥,2003;廖純雅,2006;蔡亞蓉,2004;Daniel, 1998)結果發現,父、 母親教養子女的方式並不因子女的性別而有所不同。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關於性別對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並未得到一致的結 論。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子女性別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關懷和保護層面的關 係。 二、子女手足數與父母教養方式 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許多研究(陳益連,2006;黃淑惠,2005;劉瑞美, 2007)指出,不同手足數的學童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當手足人數愈多,

(29)

則知覺到較多的忽視、冷漠;當手足人數愈少,則知覺到較多的關懷、溫暖與照 顧。廖純雅(2006)發現,家中僅有一個手足的學童比家中有二個手足者得到父 親、母親更多的回應及更高的要求。鍾仁惠(2005)也指出,手足數為一個的學 童比手足數為三個以上者,知覺到母親較多的關懷與要求;而手足數為三個以上 的學童,則知覺到母親較多的忽視與冷漠。廖純雅即表示,當家中子女數愈多時, 父母所能分配給各個孩子的時間和心力會相對減少,於是孩子愈無法感受到父母 的關懷和照顧。然而,Amato 與 Rivera(1999)則指出子女數愈多,反而會促使 父親多使用關愛、積極的教養方式。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沒有手足數的差異(陳 美芝,2006)。 由上述研究可知,多數研究指出手足數愈少的學童,知覺到父親、母親較多 的關懷和要求,但仍有其他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因此,本研究將探討不同手足 數之學童所知覺到的父母教養方式是否有差異。 三、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 家庭型態的完整代表家庭功能較為健全,一般核心家庭的父母能給予子女較 正向的教養方式,其子女知覺到較多的關懷、照顧;而單親家庭父母沒有時間陪 伴小孩,以致子女知覺到父母較少的關懷、鼓勵與較多的忽視與冷漠(王鍾和, 1993;何永俞,1993;張高賓,1998;廖純雅,2006)。余啟名(1994)的研究 則發現,離婚或喪偶的單親家庭中,父親或母親的教養可能偏向保護或嚴厲。但 Rosenthal 和 Hansen(1980)、楊妙芬(1995)、劉瑞美(2007)則表示不同家庭 型態的父母教養方式並無差異。本研究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歷年來的家庭 收支調查報告,整理並呈現我國近十年來家庭型態之概況,如表2-1-3 所示。

(30)

表2-1-3 我國近十年家庭型態概況 單位:% 占全國總戶數之比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夫妻家庭 12.6 12.5 13.0 12.9 14.3 14.2 16.0 15.0 15.9 15.4 單親家庭 7.7 7.5 7.7 8.1 8.2 7.7 8.6 8.6 9.5 9.6 核心家庭 48.1 47.9 47.1 47.7 46.7 46.7 44.5 44.7 43.2 42.8 祖孫家庭 1.1 1.1 1.1 1.3 1.1 1.2 1.3 1.1 1.3 1.2 三代家庭 15.3 15.2 15.5 16.3 15.2 15.2 14.3 14.6 14.7 14.8 由表 2-1-3 可知,我國近十年的家庭型態仍以父母及未婚子女兩代所組成之 核心家庭為主,但其比率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而祖孫及三代家庭所占之比重變 動不大;但在夫婦二人及單親家庭方面,其比重則有增加的趨勢。因本研究主要 是在探討「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之影響,故僅將家庭型態區分為單親家庭、 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三種,並欲了解家庭型態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間存在何種關 係。

第二節 自卑感的概念、影響因素、對個體之影響與相關

研究

本節主要在探討自卑感的意義、自卑感與自我概念及自尊的關係、影響自卑 感的因素、自卑感對個體的影響,以及子女性別、手足數和家庭型態與自卑感的 相關研究。

壹、自卑感的概念

以下分成兩個部分來說明自卑感的概念,包含自卑感的意義、自卑感與自我 概念及自尊的關係。 一、自卑感的意義 Adler 的自卑感,從身體器官的缺陷、孱弱擴大,漸將個體對父母、兄姊的 從屬感與依賴感,及其他社會因素,所造成的不安全感、不圓滿感皆納入自卑感

(31)

中(林麗惠,2008;許維素,1994)。因此,Adler 自卑感的意義是多層面的(陳 昭雄,1970)。而 Adler 於 1956 年表示,這種自卑感有些是真的不如人,但大部 分不如人之感受都是由個體自己主觀解釋和建構而成的(引自蘇美鳳,2000)。 本研究依據蘇美鳳(2000)整理國內外研究者對自卑感一詞的解釋,並歸納 近年與自卑感相關之研究,將自卑感的意義做一整理,如表2-2-1 及表 2-2-2 所 示。 表2-2-1 國內研究者對自卑感之解釋 研究者(年代) 自卑感的意義 陳騰祥(1968) 自卑的意義就是指對自己的劣等性或缺陷的感情或結果的 反應 曾燕萍(1973) 自卑感是一種卑微不如人的感覺,自卑者常將自我的智慧與 能力,做過低的估計,自覺一無是處 黃月嬌(1981) 自卑感往往是在相形之下所產生的,具體而言,這是因體 格、容貌、能力、地位等條件中的某些條件比別人差勁所產 生的感覺 楊國樞、張春興 (1990) 兒童的自卑感來自於儀表、體格、健康情形等方面,以及在 社會適應、家庭的社經地位、及在學校中的成績和智力表現 受到同學的譏笑、批評或互相比較下而產生的不如人的感覺 林正文(1993) 自卑感這種心理傾向的感受並非體認到自己真正的拙劣,而 是對自己之價值的疑惑。它不是理智上的判斷,而是來自茫 然不知的比較。假如個人能夠客觀地確信自己不如他人的 話,那就不是自卑感了 侯素棉(1994) 自卑感是一種個人在生理、社會、個人目標及自我期望等方 面的主觀自覺無能的心理感受 儲呈平、張德倫 (1994) 自卑感乃係個體對生理的缺陷與生理上的不足(如身體、生 理的殘疾、長相、身高等)、自己無法決定的事(如家庭條 件、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地域等一系列的問題)、自己目 前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文憑學歷、經濟狀況等)等方面,加 以評價,而產生的感覺 潘秀貞(1997) 自卑感是指個人與所追求的目標比較下,個人自覺有缺陷存 在,而有不圓滿、低劣、不完善或不完美的感受 (續後頁)

(32)

表2-2-1 國內研究者對自卑感之解釋(接前頁) 研究者(年代) 自卑感的意義 蘇美鳳(2000) 自卑感是一種個人在身體、社會、心理等各方面與他人比較 後,主觀地自覺有缺陷存在,覺得不圓滿、低劣、不完善或 不完美的心理感受 鄭芬蘭(2003b) 自卑感為個體對生理、社會、自我期望認定的落差,轉變為 挫折卑下、發展受限制、無能缺乏自信、無助不能掌控等心 理感受 劉舒珊(2004) 自卑感意指個體因生理、社會,以及個人目標與自我期望等 各方面的缺陷與生活的不能滿足,而產生主觀自覺無能的心 理感受 林麗惠(2008) 自卑係指個體主觀認定其個人所具有的自卑感受,可能是對 自己負向的感受,覺得自己渺小、卑微、不具價值、沒有能 力、不夠好等負向的整體性評價,也可能是對個人特定某一 層面或特質的負向且低下的感受,如身材、外表、出身、口 才、能力、成就等等 表2-2-2 國外研究者對自卑感之解釋 研究者(年代) 自卑感的意義 Dreikurs(1967) 自卑感是在生理、社會和個人目標等方面與他人比較後,主 觀地感受到無能、卑劣 Mosak(1977) 將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意象、個體的環境評估及個人道德 感等三個不同領域相比較,若自我概念和其他三者中的任一 者比較,出現較差的現象,則個體便會產生自卑感 Dixon、 Strano (1989) 發展於兒童早期,與個體的主要團體(以手足最顯著)在生 理、社會以及個人目標等方面的比較後所產生的自我主觀知 覺 由表 2-2-1 及表 2-2-2 可知,國內外各研究者對自卑感的看法雖不盡相同, 但多數皆強調自卑感是個體與他人「比較」後之主觀心理感受,自覺低劣、不完 美或有缺陷存在。而個體與他人比較的層面則包含體格/身材、容貌/長相、身 高、儀表、健康情形等生理方面,及個人目標、價值、自我期望、智慧、智力、 能力、成績、口才、成就、道德感等心理方面,還有環境、地位、社會適應、家

(33)

庭條件(如社經地位)等社會方面。故本研究之自卑感是指個體在生理、心理與 社會等各方面與他人相互比較後,主觀地感受到低劣、不如人、不完美等負向的 心理感受。 二、自卑感與自我概念及自尊的關係 在測量自卑感的工具出現以前,Dixon 和 Strano(1989)發現許多研究者經 常以低自尊或低自我概念來描述自卑感,但他們認為自卑感並不同於低自我概念 與低自尊,它是與他人比較之後的結果。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認為自己所具有的各項特質,是他對自己各部分知覺的總 和;而自尊則是指個體主觀上對自己所具有特質的評價、感受及態度,並非指個 體所擁有的特質本身(吳佳玲,1996)。Beane 與 Lipka 於 1984 年亦認為,自我 概念和自尊代表兩個分離的向度,他們將自我概念定義為個體根據個人特質及其 扮演或實現的各種角色的自我看法,且因自我概念僅代表被覺察的自我描述而不 涉及任何價值判斷,所以自我概念不應被說成是正向的或負面的;相反地,自尊 指的是對自我概念描述的評價,也就是對自我概念部分滿意、部分不滿意、全部 滿意或全部不滿意的程度,因此自尊可被描述為正面、負面或中性的(引自King, 1997),然而,自卑感一詞即為較負向之語詞。但 Schweitzer 等人(1992)則表 示自尊和自我概念很難完全劃分開來,且無必要刻意做區分,因這兩者都是個體 對自己的看法,且皆包含評價的成分(引自吳怡欣,1999)。 在許多自我概念的文獻上,自我概念與爭取社會地位與社會認同有所關聯, 但其只在努力保持一定水平的自尊,此與Adler 的想法是衝突的,因 Adler 認為 自卑感能使個體持續不斷地努力,從負向的感受到正向的感受,是一種成長而不 是靜止的狀態,且自我概念較著重於對「我」的探討,並以此為分析單位;但自 卑感則著重於探討「人─我」之間的比較,並以此為分析單位(Dixon & Strano, 1989)。此外,吳佳玲(1996)認為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認知部分。而感受是指個 體對自身情緒狀態的主觀感受,意即其對進行中的情緒狀態之認識與體驗(潘秀

(34)

Atherley(1990)表示,當個體的真實我與理想我之間存在相當大的距離時, 會對自我產生負面的看法(低自尊);而當兩者之間存在適當距離時,則會發展 出較積極、正向的自我感覺(高自尊)。沙東(2005)則表示當理想與現實產生 差距、不一致時,可能會產生自卑感。而自卑感對某些人來說,是積極改變的動 力;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則是逃避面對事情的藉口(儲呈平、張德倫,1994)。 林麗惠(2008)認為自卑與低自尊是相當接近的概念,都是依據對自我的知覺, 再經過評價後的負向結果,且皆含有自我情意的部分。潘秀貞(1997)則指出, 自卑感的產生是自尊受到威脅,但後者缺乏比較的概念,低自尊不一定是與他人 比較之結果。由此可知,自卑感與自尊皆含有評價及自我情意的部分,但前者更 為強調「與他人比較」之意涵。 由上述討論可知,各研究者對自卑感、自我概念及自尊之間雖並無一致的看 法,但三者之間皆有部分重疊之處,且多認同自卑感、自我概念及自尊皆是對自 我的知覺,惟自卑感較其它二者更為強調與他人「比較」的部分。

貳、影響自卑感的因素

Adler 認為自卑是個體無能、脆弱、缺陷與不足的一種感受,自卑感每個人 均有所差異,但通常是個體與生活中相關人物「比較」之結果(引自魏麗敏、黃 德祥,1995)。以下係依據個體與他人比較之層面作為影響自卑感因素的分類, 包含身體層面、心理層面及社會層面等三部分,茲分述如下。 一、身體層面 當身體或器官有所缺陷,或因罹患特殊疾病而導致在外表或行動上與他人不 同時,如此之個體容易遭受他人玩弄、嘲笑或歧視,使其在心理上產生壓力,亦 常使個體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健全,而陷入不完美的心理狀態,並容易用負向的眼 光看待自己,進而影響其人格的發展(林正文,1993;盧娜譯,2002;蘇美鳳, 2000)。李克翰(2009)的研究結果便指出,肢體上的缺陷對成年肢體障礙者而 言是產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

(35)

二、心理層面 (一)心智低劣 當個體以智力、能力或成績與他人相互競爭,兩方比較之下覺得自己不如對 方,因而產生沮喪及自卑之感受;然而極度的心智缺陷者並不會產生自卑感,只 有相當程度以上智慧之個體才會與他人競爭、比較(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 (二)自我失衡 沙東(2005)認為當理想與現實產生差距時,可能會產生自卑感。在與自己 所思考、所描繪的理想與目標比較之下,與自己實際表現並不一致,而使個體產 生不圓滿、不完美的自卑感受。 三、社會層面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經地位若為低社經地位之個體,可能會因物質環境 較差,而易產生自卑感,並使其有畏縮的情形(王柏壽,1989)。 2.家庭氣氛:在和諧的家庭氣氛中成長,孩子大部分是樂觀、進取的;而在 沉悶的家庭氣氛下,孩子則較脆弱且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無形中缺乏挑戰的勇 氣,久而久之會形成自卑(林正文,1993)。許維素(1992)的研究結果便指出, 家庭氣氛愈正向發展者,其自卑感愈低。 3.教養態度:父母過度寵愛、縱容孩子,會使其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獨立, 而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或當他不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時,便會陷入焦躁不安的情 緒中而產生自卑感;此外,若父母對子女的期待過高,使其不能達到要求之標準, 孩子便容易產生自卑感,相反地,若父母忽視、冷落孩子,使其感受不到父母的 關愛,也沒有被需求的感受時,會使他們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呈現強烈的自卑 和孤獨感(林正文,1993;盧娜譯,2002;蘇美鳳,2000)。 4.出生序:家庭中的長子和么子最容易產生自卑感,前者因父母關注的焦點 轉移而感到自卑,後者則因生活中每一個人在年齡、身體及經驗方面都比自己優

(36)

5.兒童地位: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端視父母的態度而定,如稍有偏愛,則 其他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能感到低下,致使其有不如人之感受而形成自卑(林 正文,1993;蘇美鳳,2000)。 (二)學校因素 1.被教師忽視:由於老師無法完全注意到班級中的每一個人,在被忽視的兒 童中,部分會以為老師看不起他們而產生自卑心理(林正文,1993)。 2.同儕相處:某些兒童由於某一方面的缺陷,不僅不受同學歡迎,而且可能 被排斥,甚至被孤立起來,造成社會距離不斷擴大,逐漸趨於不合群的狀態而陷 入自卑的情境中(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 3.同儕競爭:有些兒童由於天賦不足,一旦競爭失敗之後,自卑感油然而生, 認為自己不如人(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尤其是在如此競爭的現代社 會中,比較的現象可能會更為明顯。Gilbert、McEwan、Bellew、Mills 與 Gale(2009) 的研究結果指出,競爭行為的提高會有「陰暗面」(dark side),也就是當人們在 社會環境中感到不安全時,此種社會環境會把人們自己和其他人集中在一個等級 制度的觀點,若他們覺得自己過於低劣或低下,便會產生被拒絕的恐懼,而這可 能會增加憂鬱、焦慮和壓力。 (三)社會因素 社會觀念所賦予的不公平待遇,如貧窮、社會地位低下等,皆能讓人產生自 卑心理(蘇美鳳,2000)。Gilbert 等人(2007)及 Gilbert 等人(2009)的研究結 果均指出,努力避免自卑是預測心理病理的重要指標,尤其是當個體知覺自己是 低社會地位的人。 綜合言之,影響自卑感的因素包含身體層面(如身體或器官缺陷)、心理層 面(如心智低劣、自我失衡)與社會層面(如低社經地位、沉悶的家庭氣氛、被 教師忽視、同儕競爭、低社會地位)。本研究係以個體在此三方面與手足、同儕 相比較後之得分作為自卑感之指標。

(37)

參、自卑感對個體之影響

以下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自卑感對個體的影響,包含認知方面、情緒方面及 行為方面(林正文,1993;林麗惠,2008;潘秀貞,1997;鄭芬蘭,1999;鄭芬 蘭,2000;鄭芬蘭,2003a;蘇美鳳,2000)。 一、認知方面 具有自卑感之個體,在尚未嘗試之前,便已認定「我不會」、「我做得不好」, 所以不敢嘗試、表現。除了對能力的負向認知最為普遍之外,還包含對家庭、外 表、年齡、身份、個性等的負向認知。 二、情緒方面 自卑感對個體情緒之影響偏向於負向感受,而且較屬於對內的情緒感受, 如:傷痛感、擔憂感、自我指責感、羞愧感、挫折感、無價值感、不滿意、失望、 生氣、無力感、鬱悶、痛苦等。對外則呈現出感覺被瞧不起、羨慕他人、不確定 感、不安全感、壓力、緊張、過度害羞、膽怯等感受。 三、行為方面 自卑感對個體行為之影響可分為積極且較有建設性和不適應的行為兩種。前 者是因為沒有人可以長期忍受自卑的感受,所以自卑感會促使個體採取某些行動 以追求進一步的發展,並消除原先的緊張狀態,若又有不滿足之感受產生,便再 促使個體奮發向上,如此不斷循環,使個體一直在追求卓越;或是因為個體在某 方面有缺陷或遇到阻礙,而產生一股很大的動力,使個體透過直接或間接的補償 行為而獲得成就。不適應的行為則包括閉鎖的行為、退縮不敢嘗試、表現怯場焦 慮、自我限制、自我防衛、對批評較敏感以及具有投射機制等行為,前四項屬於 焦慮、退縮的行為;後三項則是過度補償、反抗的行為。因自卑者自認無法與他 人相比,沒有自信和安全感使其不喜歡與他人相處,總是將自己孤立起來,傾向 選擇逃避的生活態度,僅與少數或程度比他差者在一起。如同Dreikurs 與 Soltz (1990)指出,自卑者希望別人離他們遠一些、相信他們會弄亂自己的社會關係

(38)

以及向他們感到抱歉。他們會經歷失敗的恐懼、避免工作以及避免伴隨有社會責 任的情感問題(Froeschle & Riney, 2008)。Adler 亦於 1969 年表示,當孩子有自 卑感時,會拒絕和比他強壯的人一起玩,而是會藉由和比他弱小的小孩一起玩耍 來獲得優越感(引自Leeper, Carwile & Huber, 2002)。即使與他人相處,也常以 自大的防衛方式來誇張自己的優點,隱藏自己的缺點,甚至誘發攻擊行為。誠如 Adler 於 1964 年表示,社會攻擊可能是個體用以補償自卑感及自我問題的工具

(引自Froeschle & Riney, 2008)。或是容易將別人的批評認為是在隱射自己,抑

或會藉由指責、批評別人,並在別人身上發現自己的缺點而感到滿足。 綜合上述,自卑感對個體認知及情緒方面之影響較偏向負向,但若能適當因 應自卑感,則其亦具有激發個體追求卓越的積極功能。

肆、性別、手足數、家庭型態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

以下說明不同性別、手足數、家庭型態與自卑感的相關。 一、子女性別與自卑感 許維素(1992)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學童的自卑感並不因性 別之不同而有所差異。陳碧慈(2002)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也發現,國 小學童自卑感的高低,並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李克翰(2009)以成 年肢體障礙者為研究對象的結果也指出,男、女生的自卑感並無明顯的差異。 Strano 與 Dixon(1990)以大學生和研究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自卑感並不因性 別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然而,王淑俐(1986)以台北縣市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 女生較常出現鬱悶、自卑等情緒;且之後再次以全省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仍發現, 女生在煩惱、憂鬱、自卑及悲傷等情緒較為頻繁(王淑俐,1990)。 從上述可知,雖然多數研究結果均指出,自卑感並不因性別之不同而有所差 異,但仍有研究結果顯示女生較常出現自卑的情緒。此外,Mosak 及 Schneider (1977)認為,在男性地位較為崇高的文化裡,女生的自卑感會明顯地比男生高。 因此,在性別平等觀念普遍,甚至是女權主義抬頭的現今社會裡,性別與自卑感

(39)

的關係是否會因此而產生變化,是本研究欲探討之處。且目前以國小學童為樣本 之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將研究對象設定為國小高年級學童。 二、子女手足數與自卑感 許維素(1992)的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六年級學童的自卑感並不因手足之有 無(單一手足、無手足)而有所差異。目前研究較少著墨手足數與自卑感的關係, 因此本研究將深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 三、家庭型態與自卑感 吳秀櫻(1987)、劉祉(1988)、廖清碧(1991)等人發現,在結構完整的家 庭中成長之個體,其情緒也較平穩,有足夠的安全感;在解組的家庭中成長之孩 子,則容易產生擔心、害怕、驚慌等情緒感受,甚至會有自卑的心理。Anthony 於1974 年表示,父母離婚的兒童情緒發展較差,比較容易有罪惡感、焦慮、沮 喪及自卑等負向情緒(引自余啟名,1994)。Guttmann(1987)也認為父母離異 的小孩,大多較為敏感、早熟、自卑。鍾永吉(1997)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發 現,單親兒童的自貶自卑、罪惡感的情緒,都較一般兒童更為負面強烈。目前針 對家庭型態與自卑感關係之研究仍在少數,因此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兩者之關 係。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相關研究

直接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關係之研究甚少,因此,以下將一併列出與 自卑感相似概念之研究,包含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自尊及自卑感之相關研 究。 首先,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方面,陳彤羚(2007)表示,孩子 可以透過父母的態度及行為反應,感受到父母是否接納、喜歡、尊重他,並由此 衍生出對自己的態度、情感與評價;因此,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我概念具有 相當的影響力。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的許多研究(吳雪菁,2006;李美

(40)

慧,2004;施玉鵬,2002;洪聖陽,2002;胡舜安,2003;許憶真,2004;黃建 彰,2008)結果皆顯示,父母教養方式會影響子女的自我概念;亦即國小高年級 學童的自我概念會因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當父母採取高要求高回應 (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我概念最佳;反之,若父母採取低要求 低回應(冷漠忽視)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我概念最低(胡舜安,2003;彭 卿雲,2008;黃建彰,2008)。許憶真(2004)更進一步指出,若從父母教養方 式的「反應」上來看,反應較高之父母教養方式,其子女自我概念優於反應低的。 黃建彰(2008)也表示,父母採取「高回應」和「高要求」的教養方式,其子女 的自我概念較積極正向;父母若採取「低回應」和「低要求」的教養方式,則其 子女的自我概念較消極負向。顏綵思(2004)以國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 當父、母親採行開明的教養方式時,其子女比父、母親採行忽視、專制者具有更 正向的自我概念;究其原因在於父、母親適度的關懷和要求,促使個體有較多的 自我探索、了解與接受肯定的機會。 其次,在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尊的關係方面,許多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的研究 皆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尊有直接的影響(Cheng & Furnham, 2004)。 Brody 與 Shaffer 於 1982 年表示,父母若採取溫暖、關愛的教養方式,其子女有 較高的自尊(引自Parish & McCluskey, 1993)。Herz 與 Gullone(1999)以 11 歲

至18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則發現,低接納和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與自尊為負 相關,亦即當父母採取高接納和讓孩子獨立自主的教養方式時,其子女的自尊較 高。Martínez 與 García(2007)以 13 歲至 16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當父 母採取縱容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最高;而父母採取獨裁教養方式之子 女,其自尊最低。Xin、Xin 與 Jun(2004)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結果亦顯示, 若父母採取溫暖、寬容的教養方式,其子女的自尊較高;若採取處罰、拒絕、過 度保護的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較低。上述之研究樣本多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且當父母採取寬容、縱容的教養方式,其子女的自尊較高;若採取獨裁、處罰的 方式,則其子女的自尊較低。但何永俞(1993)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

數據

表 4-2-2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之 t 考驗                  摘要………………………………………………………………………..55  表 4-2-3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 考驗摘要………….56  表 4-2-4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之 t 考驗                  摘要………………………………………………………………………..57  表 4-2-5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
圖        次
表 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接前頁)  名詞  研究者(年代)  意義  洪巧(2006)  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所施予教育及對待的 方式,使子女知覺到父母對其日常生活表現所反 映的習慣、態度、情感、認知和行為策略等  陳美芝(2006)  父母親對於子女日常生活行為表現,所採取的態 度和策略  廖純雅(2006)  父母在教養子女時,表現出的態度、情感、信念, 透過各種管教策略(如獎懲、溝通) ,以達到改 變子女行為的目的 教養方式  王惠玿(2008)  子女知覺雙親教養時所表現出來的信念、
表 2-1-1 教養相關名詞之意義(接前頁)  名詞  研究者(年代)  意義  廖格培(2004)  父母根據本身的理念、認知、價值觀等,藉由親 子互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傾向, 以促使子女有良好的發展與社會適應  吳育楷(2006)  父母在教導或訓練子女的歷程中實際表達出來 的作法或行為  蔡依庭(2008)  父母教養子女時所表現的行為與策略,包括子女 日常生活習慣、學業、人際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 教養 教養行為  楊仁瑞(2009)  父母對子女所施行的社會化行為,是父母在訓練 或教導子女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10 年度臺中市推動硬筆書法與美感教育師生硬筆書法比賽

1.設籍本市年滿 3

Step 3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bonding groups and the number of lone pairs around the central atom.. These should sum to your result from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1.4 F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EMB has held a series of consultative meetings with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 bodies to solicit feedback on

Students should also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bonding,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substances by learning the properties of metals, giant ionic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design for the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CYUT was to expose students to a broad knowledge in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rather than

 Incorporating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ater for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needs and styles?.  Integrating textbook materials with e-learning and authe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