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研 究假設;第四節為名詞釋義,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家庭是個人最早接觸而且互動最持久的社會組織,也是個人學習、成長、發 展的重要場所。對於兒童來說,父母不僅是他們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亦是他們認 同的對象,其思想、態度及行為對於子女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李美華、蔡瓊月,

1999;簡茂發,1978)。但孩子並非完全接收父母所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會藉 由過濾、詮釋與建構的機制來建立屬於他們主觀世界的教養知覺(高淑芳、陸洛,

2001)。國內多數研究(洪正彥,2006;陳美芝,2006;陳益連,2006;黃淑惠,

2005;黃瀗瑱,2007;蘇玲媛,2007)也著重在探討子女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

此外,由於父母親來自不同的家庭,其相異的背景因素也可能會造成在教養孩子 時會採取不同的養育方式。因此,本研究係以孩子主觀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為 研究重點,並將其分為父親教養方式和母親教養方式。

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家庭原本的功能也隨之轉變。根據內政部 統計處(2010a)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從 2000 年的 1.68 人降到2009 年的 1.03 人;而粗出生率也從 2000 年的 13.76‰降至 2009 年的 8.29‰

(內政部統計處,2010b)。由此可知,生育率正在逐漸下降,且每個家庭的子女 數也在減少當中。徐綺櫻(1993)和張麗梅(1993)指出,傳統社會中的重男輕 女觀念,可能會影響不同性別的子女被教養的方式,但隨著生育率的降低,父母 是否仍會因子女性別之不同而改變教養方式?鍾仁惠(2005)、吳筱婷(2006)、

張瑛玿(2006)、洪巧(2006)、洪秀梅(2007)及劉瑞美(2007)指出,不同性 別的孩子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存在;然而,亦有研究(陳建勳,2003;

陳德嫺,2007;楊的祥,2003;廖純雅,2006)指出父母教養方式並不因性別之

不同而有差異。此外,賴正珮(2004)、王貞雯(2005)及陳美芝(2006)的研 究結果均指出,不同性別的孩子在父親教養方式上並沒有差異;但在母親教養方 式上則有差異存在。由此可知,不同性別之子女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是否有差 異存在,目前並無一致定論。

另外,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許多研究(陳益連,2006;黃淑惠,2005;

廖純雅,2006;劉瑞美,2007;鍾仁惠,2005)指出,不同手足數的學童所知覺 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當手足人數愈多,則知覺到較多的忽視、冷漠;當手足 人數愈少,則知覺到較多的關懷、溫暖與照顧。但陳美芝(2006)的研究結果則 顯示沒有手足數的差異。從上述可知,手足人數的減少反而使得父母對於子女有 更多的照顧,但相對地,孩子本身可能也承受了更多的關愛、保護和控制。

若父母過度寵愛或忽視孩子,則孩子很容易因此而產生自卑感,前者是因為 父母會滿足小孩所有的需要,一旦他們在尋求滿足的過程中遇到阻礙,很容易因 此而否定自己;後者則是因為父母的漠不關心或敵意,因而缺乏愛及安全感,便 發展出一無是處、憤怒的感覺(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張明玲譯,

2004)。Medinnus 於 1965 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若採取拒絕、冷漠、控 制等負向的教養態度,其子女容易有自卑、焦慮等傾向(引自胡舜安,2003)。

羅瑞玉(1997)、羅佳芬(2002)的研究結果亦顯示,若父母採取忽視、拒絕、

不關心的教養方式,則其子女容易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與衝突,生活適應較困難,

且容易有自卑、退縮等行為。

自卑感為個體對生理、社會、自我期望認定的落差,轉變為挫折卑下、發展 受限制、無能缺乏自信、無助不能掌控等心理感受(鄭芬蘭,2003b)。然而自卑 感對某些人來說,是客觀且合理的自我認識和積極改變的動力;但對另一些人而 言,自卑感則是他們逃避事情、承認失敗的藉口(儲呈平、張德倫,1994)。這 種自卑感一方面會讓他們產生積極且較有建設性之行為,以消除自卑所引起之緊 張狀態,或透過直接或間接的補償行為而獲得成就;另一方面則會使其有不適應

對批評較敏感以及具有投射機制等(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而根據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國小學童正處於勤奮進取或自貶自卑的發展階段,就發展 的連續性而言,若無法化此階段的危機為轉機,將會造成發展遲滯,並影響其他 階段的正常發展(王雪貞、林翠湄、連廷嘉、黃俊豪譯,2006)。且有些研究(王 淑俐,1986,1990)指出,女生較容易出現自卑的情緒;但亦有研究(李克翰,

2009;許維素,1992;陳碧慈,2002;Strano & Dixon, 1990)指出,男、女生的 自卑感並無明顯的差異。而目前研究(潘秀貞,1997;鄭芬蘭,2003a;鄭芬蘭,

2003b;Strano & Petrocelli, 2005)大多偏重於大學生自卑感的探討,而研究者欲 回到自卑感發展的重要階段,即前述的國小階段進行探討。

歷年來,我國家庭型態一向以父母及未婚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所占比重最 大,但比率由1999 年的 48.08%逐年下降至 2008 年的 42.77%;而單親家庭的比 率則從1999 年的 7.66%上升至 2008 年的 9.59%(行政院主計處,2009)。現代 家庭組織型態的變遷可能連帶影響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關於家庭型態與父母 教養方式、自卑感的關係,王鍾和(1993)、何永俞(1993)、張高賓(1998)及 廖純雅(2006)指出不同家庭型態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差異;劉瑞美(2007)則表 示並無差異。由於這些研究結果的不同,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家庭型態分別與父 親、母親的教養方式之間的關係。此外,Anthony 於 1974 年認為父母離婚的兒 童情緒發展較差,較容易有罪惡感、焦慮、沮喪和自卑等負向情緒(引自余啟名,

1994)。因目前探討家庭型態對自卑感影響之研究較為少見,這亦是本研究要了 解之處。

雖然,國內研究者較常使用 Maccoby 與 Martin 於 1983 年提出的回應和要求 層面(引自顏綵思,2004)作為父母教養方式類型的向度,但根據文獻探討發現,

忽視、冷漠、過度保護/控制的教養方式與自卑感有密切關係,此與Parker、

Tupling 和 Brown 於 1979 年提出的「關懷─忽視冷漠」和「保護─獨立自主」(引 自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兩向度的分類較有相關性,Parker 等人並以 這兩個向度分成高情感束縛(affectionate constraint;高關懷高保護)、理想(optimal

bonding;高關懷低保護)、低情感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低關懷高保護)及 疏忽(weak bonding;低關懷低保護)四種類型。Handa、Ito、Tsuda、Ohsawa 與Ogawa(2009)的研究結果指出,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低關懷、高保 護)的女性憂鬱症患者,其憂鬱症延長的風險高於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高關 懷、低保護)。另有研究指出,成人的反社會性人格特質與父母親的低關懷和母 親的過度保護有所關聯(Reti et al., 2002)。McGarvey 等人(2010)則指出,低 情感控制(低關懷、高保護)的父、母親教養方式可有效預測孩子離家出走的行 為。由上述各研究結果可知,當父母採取低關懷、高保護的教養方式時,對子女 有較負面之影響。

誠如以上所言,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和國小學童的發展過程具有密切的關 係,雖然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的研究已累積豐厚,但多著重在探討父母的要求和 回應/關懷層面,而較少探討父母可能因生育率下降、子女數減少等現況的影 響,而加深對其子女「保護」的養育方式。此外,研究者在修習質性研究課程中,

曾針對大學生的自卑感來源及其因應策略做過相關的研究,在上述經驗中,深刻 體會到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的密切關係以及自卑感對個體的影響。然而,目前 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關係之研究較為少見,且兩變項和性別、手足數與家 庭型態的相關研究結果也不太一致,這都趨使研究者想以關懷和保護的層面來探 討國小學童所知覺到的父、母親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間的關係,以及國小學童之 性別、手足數與家庭型態分別與兩者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