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母教養方式

本節旨在了解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父母教養方 式上的差異情形。以下分成三個部分說明:第一部分為性別方面;第二部分為手 足數方面;第三部分為家庭型態方面。

壹、性別方面

一、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探討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的差異 情形,結果如表4-2-1 所示。

表4-2-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

高情感束縛 理想 低情感控制 疏忽 總和 χ 2

N(%) N(%) N(%) N(%) N(%)

男 52(16.8) 93(30.0) 137(44.2) 28(9.0) 310(100) 13.45**

女 52(15.7) 126(38.0) 106(31.9) 48(14.5) 332(100)

** p<.01

由表 4-2-1 可知,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有顯著差異,

χ 2(3, N=642)=13.45,p<.01,因此假設 1-1:「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的父親 教養方式有差異」獲得支持。國小高年級男生父親教養方式四種類型依比例高低 分別為:低情感控制(44.2%)、理想(30.0%)、高情感束縛(16.8%)、疏忽(9.0%)。 國小高年級女生父親教養方式四種類型依比例高低分別為:理想(38.0%)、低情 感控制(31.9%)、高情感束縛(15.7%)、疏忽(14.5%)。國小高年級男生父親 教養方式為理想者的比例(30.0%)低於女生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的比例

(38.0%);國小高年級男生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者的比例(44.2%)高於 女生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者的比例(31.9%)。

本研究以 t 考驗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父親關懷和保護 之教養方式的差異情形,結果如表4-2-2 所示。

表4-2-2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之 t 考驗摘要

性別 N M SD t

男 310 42.01 12.04 -1.41 父親關懷

女 332 43.36 12.30

男 310 18.17 5.23 3.84***

父親保護

女 332 16.60 5.14

*** p<.001

由表 4-2-2 可知,父親關懷的教養方式並不因性別之不同而有差異,t(640)

= -1.41,p>.05;但在父親保護的教養方式上,則顯示父親對男生的保護程度高 於女生,t(640)=3.84,p<.001。此結果表示男、女生知覺到父親相同的關懷 和照顧,但男生比女生知覺到父親較多的限制與干涉。

針對上述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男生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低關懷、

高保護)者較女生父親教養方式為低情感控制者多,而國小高年級女生父親教養 方式為理想(高關懷、低保護)者較男生父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多。推測其原因 可能是男生和女生的知覺不同,女生較男生容易知覺到父親的關懷、照顧。也可 能是因為男、女生的特質不同,一般來說,女生的個性比較乖巧、愛撒嬌,男生 則比較頑皮、衝動,亦較少主動要求父親的關愛,因此女生感受到父親較多的關 懷和較少的干涉,而男生則感受到父親較少的關懷和較多的保護與限制。也可能 是因為父親對男生的期望較高,希望孩子凡事能依照、聽從他的安排,於是對男 生有較多的限制和干涉,而較少讓孩子自己決定、選擇要做的事情,使其子女知 覺到父親教養方式上的差異。此外,由表4-2-2 可進一步發現,男、女生知覺到 父親相同的關懷與照顧,此結果與陳美芝(2006)的研究結果相同。但男生比女 生知覺到父親較多的限制與干涉,除了上述的可能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因為男生 較女生期待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因此有差異存在。

二、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探討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的差異 情形,結果如表4-2-3 所示。

表4-2-3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

高情感束縛 理想 低情感控制 疏忽 總和 χ 2

N(%) N(%) N(%) N(%) N(%)

男 53(17.3) 94(30.6) 132(43.0) 28(9.1) 307(100) 10.83*

女 41(12.1) 136(40.0) 121(35.6) 42(12.4) 340(100)

* p<.05

由表 4-2-3 可知,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有顯著差異,

χ 2(3, N=647)=10.83,p<.05,因此假設 1-2:「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童的母親

教養方式有差異」獲得支持。國小高年級男生母親教養方式四種類型依比例高低 分別為:低情感控制(43.0%)、理想(30.6%)、高情感束縛(17.3%)、疏忽(9.1%)。 國小高年級女生母親教養方式四種類型依比例高低分別為:理想(40.0%)、低情 感控制(35.6%)、疏忽(12.4%)、高情感束縛(12.1%)。國小高年級男生母親 教養方式為理想者的比例(30.6%)低於女生母親教養方式為理想者的比例

(40.0%)。

本研究以 t 考驗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母親關懷和保護 之教養方式的差異情形,結果如表4-2-4 所示。

表4-2-4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關懷和保護教養方式之 t 考驗摘要

性別 N M SD t

男 307 46.10 10.59 -1.02 母親關懷

女 340 46.98 11.22

男 307 17.74 4.78 3.18**

母親保護

女 340 16.52 4.94

** p<.01

由表 4-2-4 可知,母親關懷的教養方式並不因性別之不同而有差異,t(645)

= -1.02,p>.05;但在母親保護的教養方式上,則顯示母親對男生的保護程度高 於女生,t(645)=3.18,p<.01。此結果表示男、女生知覺到母親相同的關懷和 照顧,但男生比女生知覺到母親較多的限制與干涉。此與陳美芝(2006)發現女 生知覺到的母親關懷高於男生之研究結果相異。

針對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推論其原因可能和前述探討不同性別與父親教養 方式之關係那部分相同。

貳、手足數方面

一、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探討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的差 異情形,結果如表4-2-5 所示。

表4-2-5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

高情感束縛 理想 低情感控制 疏忽 總和 χ 2 N(%) N(%) N(%) N(%) N(%)

獨生子女 13(21.7) 17(28.3) 26(43.3) 4(6.7) 60(100) 7.28 一個手足 51(15.5) 125(37.9) 117(35.5) 37(11.2) 330(100) 二個手足

(含以上)

40(15.7) 79(31.1) 100(39.4) 35(13.8) 254(100)

由表 4-2-5 可知,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沒有顯著差 異,χ 2(6, N=644)=7.28,p>.05,因此假設 1-3:「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學 童,其父親教養方式有差異」未獲支持。

本研究結果與陳美芝(2006)的研究結果相同,但與黃淑惠(2005)、陳益 連(2006)和劉瑞美(2007)所支持手足數與父親教養方式具有相關之研究結果 相異。廖純雅(2006)表示,當家中子女數愈多時,父母所能分配給各個孩子的 時間和心力會相對減少,於是孩子愈無法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照顧。可能因為目 前家庭的子女數都不多,父親對於子女的教養較以往投入了更多的心力和時間,

因此父親的教養方式並不因子女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探討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的差 異情形,結果如表4-2-6 所示。

表4-2-6 不同手足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

高情感束縛 理想 低情感控制 疏忽 總和 χ 2 N(%) N(%) N(%) N(%) N(%)

獨生子女 11(20.4) 17(31.5) 23(42.6) 3(5.6) 54(100) 9.56 一個手足 47(14.0) 131(39.0) 116(34.5) 42(12.5) 336(100) 二個手足

(含以上)

35(13.5) 85(32.8) 114(44.0) 25(9.7) 259(100)

由表 4-2-6 可知,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母親教養方式上沒有顯著 差異,χ 2(6, N=649)=9.56,p>.05,因此假設 1-4:「不同手足數的國小高年級 學童,其母親教養方式有差異」未獲支持。

此研究結果與陳美芝(2006)之研究結果相同,支持母親教養方式並不因子 女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可能是因為目前家庭的子女數都不多,且家長的教養 觀念不斷地在進步,因此並無差異。

參、家庭型態方面

一、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探討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的 差異情形,結果如表4-2-7 所示。

表4-2-7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 高情感束縛 理想 低情感控制 疏忽 總和 χ 2

N(%) N(%) N(%) N(%) N(%)

單親家庭 5(12.5) 12(30.0) 17(42.5) 6(15.0) 40(100) 2.34 雙親家庭 68(16.4) 145(34.9) 157(37.8) 45(10.8) 415(100) 三代家庭 32(18.4) 59(33.9) 61(35.1) 22(12.6) 174(100)

由表 4-2-7 可知,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教養方式沒有顯著 差異,χ 2(6, N=629)=2.34,p>.05,因此假設 1-5:「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 級學童,其父親教養方式有差異」未獲支持。

此研究結果與 Rosenthal 和 Hansen(1980)、楊妙芬(1995)、劉瑞美(2007)

的研究結果相同,支持父親教養方式不因家庭型態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若從上表 的比例分布來看,在單親家庭、雙親家庭及三代家庭中,父親教養方式皆以低情 感控制型占最多數,表示在上述任一家庭型態中,孩子皆知覺到父親較少的關懷 和較多的干涉與限制。

二、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卡方考驗探討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的 差異情形,結果如表4-2-8 所示。

表4-2-8 不同家庭型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母親教養方式之 χ 2考驗摘要 高情感束縛 理想 低情感控制 疏忽 總和 χ 2

N(%) N(%) N(%) N(%) N(%)

單親家庭 9(20.0) 17(37.8) 13(28.9) 6(13.3) 45(100) 2.88 雙親家庭 58(14.0) 152(36.6) 160(38.6) 45(10.8) 415(100) 三代家庭 27(15.5) 59(33.9) 70(40.2) 18(10.3) 174(100)

由表 4-2-8 可知,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母親教養方式沒有顯著 差異,χ 2(6, N=634)=2.88,p>.05,因此假設 1-6:「不同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 級學童,其母親教養方式有差異」未獲支持。

此研究結果與 Rosenthal 和 Hansen(1980)、楊妙芬(1995)、莊雪芳(2004)、

劉瑞美(2007)的研究結果相同,但與王鍾和(1993)、何永俞(1993)、張高賓

(1998)、廖純雅(2006)所支持不同家庭型態的母親教養方式有差異之研究結 果相異。雖然,一般認為完整的家庭型態代表家庭功能較為健全,能給予孩子較

伴孩子,但研究者在整理問卷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單親家庭的母親會與其家人同 住,經濟壓力可能較小一些,可以有多一點時間關懷、陪伴孩子,因此並無差異。

此外,由於單親家庭的樣本人數太少,其母親教養方式的比例分布情形較缺乏說 服力,而這也可能是沒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第三節 不同性別、手足數及家庭型態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