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卑感的概念、影響因素、對個體之影響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卑感的概念、影響因素、對個體之影響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 自卑感的概念、影響因素、對個體之影響與相關 研究

本節主要在探討自卑感的意義、自卑感與自我概念及自尊的關係、影響自卑 感的因素、自卑感對個體的影響,以及子女性別、手足數和家庭型態與自卑感的 相關研究。

壹、自卑感的概念

以下分成兩個部分來說明自卑感的概念,包含自卑感的意義、自卑感與自我 概念及自尊的關係。

一、自卑感的意義

Adler 的自卑感,從身體器官的缺陷、孱弱擴大,漸將個體對父母、兄姊的 從屬感與依賴感,及其他社會因素,所造成的不安全感、不圓滿感皆納入自卑感

中(林麗惠,2008;許維素,1994)。因此,Adler 自卑感的意義是多層面的(陳

表2-2-1 國內研究者對自卑感之解釋(接前頁)

庭條件(如社經地位)等社會方面。故本研究之自卑感是指個體在生理、心理與 社會等各方面與他人相互比較後,主觀地感受到低劣、不如人、不完美等負向的 心理感受。

二、自卑感與自我概念及自尊的關係

在測量自卑感的工具出現以前,Dixon 和 Strano(1989)發現許多研究者經 常以低自尊或低自我概念來描述自卑感,但他們認為自卑感並不同於低自我概念 與低自尊,它是與他人比較之後的結果。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認為自己所具有的各項特質,是他對自己各部分知覺的總 和;而自尊則是指個體主觀上對自己所具有特質的評價、感受及態度,並非指個 體所擁有的特質本身(吳佳玲,1996)。Beane 與 Lipka 於 1984 年亦認為,自我 概念和自尊代表兩個分離的向度,他們將自我概念定義為個體根據個人特質及其 扮演或實現的各種角色的自我看法,且因自我概念僅代表被覺察的自我描述而不 涉及任何價值判斷,所以自我概念不應被說成是正向的或負面的;相反地,自尊 指的是對自我概念描述的評價,也就是對自我概念部分滿意、部分不滿意、全部 滿意或全部不滿意的程度,因此自尊可被描述為正面、負面或中性的(引自King, 1997),然而,自卑感一詞即為較負向之語詞。但 Schweitzer 等人(1992)則表 示自尊和自我概念很難完全劃分開來,且無必要刻意做區分,因這兩者都是個體 對自己的看法,且皆包含評價的成分(引自吳怡欣,1999)。

在許多自我概念的文獻上,自我概念與爭取社會地位與社會認同有所關聯,

但其只在努力保持一定水平的自尊,此與Adler 的想法是衝突的,因 Adler 認為 自卑感能使個體持續不斷地努力,從負向的感受到正向的感受,是一種成長而不 是靜止的狀態,且自我概念較著重於對「我」的探討,並以此為分析單位;但自 卑感則著重於探討「人─我」之間的比較,並以此為分析單位(Dixon & Strano, 1989)。此外,吳佳玲(1996)認為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認知部分。而感受是指個 體對自身情緒狀態的主觀感受,意即其對進行中的情緒狀態之認識與體驗(潘秀

Atherley(1990)表示,當個體的真實我與理想我之間存在相當大的距離時,

會對自我產生負面的看法(低自尊);而當兩者之間存在適當距離時,則會發展 出較積極、正向的自我感覺(高自尊)。沙東(2005)則表示當理想與現實產生 差距、不一致時,可能會產生自卑感。而自卑感對某些人來說,是積極改變的動 力;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則是逃避面對事情的藉口(儲呈平、張德倫,1994)。

林麗惠(2008)認為自卑與低自尊是相當接近的概念,都是依據對自我的知覺,

再經過評價後的負向結果,且皆含有自我情意的部分。潘秀貞(1997)則指出,

自卑感的產生是自尊受到威脅,但後者缺乏比較的概念,低自尊不一定是與他人 比較之結果。由此可知,自卑感與自尊皆含有評價及自我情意的部分,但前者更 為強調「與他人比較」之意涵。

由上述討論可知,各研究者對自卑感、自我概念及自尊之間雖並無一致的看 法,但三者之間皆有部分重疊之處,且多認同自卑感、自我概念及自尊皆是對自 我的知覺,惟自卑感較其它二者更為強調與他人「比較」的部分。

貳、影響自卑感的因素

Adler 認為自卑是個體無能、脆弱、缺陷與不足的一種感受,自卑感每個人 均有所差異,但通常是個體與生活中相關人物「比較」之結果(引自魏麗敏、黃 德祥,1995)。以下係依據個體與他人比較之層面作為影響自卑感因素的分類,

包含身體層面、心理層面及社會層面等三部分,茲分述如下。

一、身體層面

當身體或器官有所缺陷,或因罹患特殊疾病而導致在外表或行動上與他人不 同時,如此之個體容易遭受他人玩弄、嘲笑或歧視,使其在心理上產生壓力,亦 常使個體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健全,而陷入不完美的心理狀態,並容易用負向的眼 光看待自己,進而影響其人格的發展(林正文,1993;盧娜譯,2002;蘇美鳳,

2000)。李克翰(2009)的研究結果便指出,肢體上的缺陷對成年肢體障礙者而 言是產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

二、心理層面

(一)心智低劣

當個體以智力、能力或成績與他人相互競爭,兩方比較之下覺得自己不如對 方,因而產生沮喪及自卑之感受;然而極度的心智缺陷者並不會產生自卑感,只 有相當程度以上智慧之個體才會與他人競爭、比較(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 (二)自我失衡

沙東(2005)認為當理想與現實產生差距時,可能會產生自卑感。在與自己 所思考、所描繪的理想與目標比較之下,與自己實際表現並不一致,而使個體產 生不圓滿、不完美的自卑感受。

三、社會層面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經地位若為低社經地位之個體,可能會因物質環境 較差,而易產生自卑感,並使其有畏縮的情形(王柏壽,1989)。

2.家庭氣氛:在和諧的家庭氣氛中成長,孩子大部分是樂觀、進取的;而在 沉悶的家庭氣氛下,孩子則較脆弱且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無形中缺乏挑戰的勇 氣,久而久之會形成自卑(林正文,1993)。許維素(1992)的研究結果便指出,

家庭氣氛愈正向發展者,其自卑感愈低。

3.教養態度:父母過度寵愛、縱容孩子,會使其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獨立,

而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或當他不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時,便會陷入焦躁不安的情 緒中而產生自卑感;此外,若父母對子女的期待過高,使其不能達到要求之標準,

孩子便容易產生自卑感,相反地,若父母忽視、冷落孩子,使其感受不到父母的 關愛,也沒有被需求的感受時,會使他們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呈現強烈的自卑 和孤獨感(林正文,1993;盧娜譯,2002;蘇美鳳,2000)。

4.出生序:家庭中的長子和么子最容易產生自卑感,前者因父母關注的焦點 轉移而感到自卑,後者則因生活中每一個人在年齡、身體及經驗方面都比自己優

5.兒童地位: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端視父母的態度而定,如稍有偏愛,則 其他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能感到低下,致使其有不如人之感受而形成自卑(林 正文,1993;蘇美鳳,2000)。

(二)學校因素

1.被教師忽視:由於老師無法完全注意到班級中的每一個人,在被忽視的兒 童中,部分會以為老師看不起他們而產生自卑心理(林正文,1993)。

2.同儕相處:某些兒童由於某一方面的缺陷,不僅不受同學歡迎,而且可能 被排斥,甚至被孤立起來,造成社會距離不斷擴大,逐漸趨於不合群的狀態而陷 入自卑的情境中(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

3.同儕競爭:有些兒童由於天賦不足,一旦競爭失敗之後,自卑感油然而生,

認為自己不如人(林正文,1993;蘇美鳳,2000)。尤其是在如此競爭的現代社 會中,比較的現象可能會更為明顯。Gilbert、McEwan、Bellew、Mills 與 Gale(2009)

的研究結果指出,競爭行為的提高會有「陰暗面」(dark side),也就是當人們在 社會環境中感到不安全時,此種社會環境會把人們自己和其他人集中在一個等級 制度的觀點,若他們覺得自己過於低劣或低下,便會產生被拒絕的恐懼,而這可 能會增加憂鬱、焦慮和壓力。

(三)社會因素

社會觀念所賦予的不公平待遇,如貧窮、社會地位低下等,皆能讓人產生自 卑心理(蘇美鳳,2000)。Gilbert 等人(2007)及 Gilbert 等人(2009)的研究結 果均指出,努力避免自卑是預測心理病理的重要指標,尤其是當個體知覺自己是 低社會地位的人。

綜合言之,影響自卑感的因素包含身體層面(如身體或器官缺陷)、心理層 面(如心智低劣、自我失衡)與社會層面(如低社經地位、沉悶的家庭氣氛、被 教師忽視、同儕競爭、低社會地位)。本研究係以個體在此三方面與手足、同儕 相比較後之得分作為自卑感之指標。

參、自卑感對個體之影響

以下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自卑感對個體的影響,包含認知方面、情緒方面及 行為方面(林正文,1993;林麗惠,2008;潘秀貞,1997;鄭芬蘭,1999;鄭芬 蘭,2000;鄭芬蘭,2003a;蘇美鳳,2000)。

一、認知方面

具有自卑感之個體,在尚未嘗試之前,便已認定「我不會」、「我做得不好」,

所以不敢嘗試、表現。除了對能力的負向認知最為普遍之外,還包含對家庭、外 表、年齡、身份、個性等的負向認知。

二、情緒方面

自卑感對個體情緒之影響偏向於負向感受,而且較屬於對內的情緒感受,

如:傷痛感、擔憂感、自我指責感、羞愧感、挫折感、無價值感、不滿意、失望、

生氣、無力感、鬱悶、痛苦等。對外則呈現出感覺被瞧不起、羨慕他人、不確定 感、不安全感、壓力、緊張、過度害羞、膽怯等感受。

三、行為方面

自卑感對個體行為之影響可分為積極且較有建設性和不適應的行為兩種。前 者是因為沒有人可以長期忍受自卑的感受,所以自卑感會促使個體採取某些行動

自卑感對個體行為之影響可分為積極且較有建設性和不適應的行為兩種。前 者是因為沒有人可以長期忍受自卑的感受,所以自卑感會促使個體採取某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