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版本與臺灣地理相關教學單元之分析與討論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各版本與臺灣地理相關教學單元之分析與討論

本節將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三版本內容為主,針對教學單元主題來分析 地理概念分布的情形,探討以同樣課程大綱為編寫依據的不同版本教科書,會不 會在內容上有明顯差異。以下將先從各冊別的地理概念分布情形談起,再從中選 定地理概念出現比例較高之冊別來進行分析,比較此冊別中康軒版、南一版、翰 林版三版本,在臺灣地理教材中單元主題的呈現情況。

一、第五至八冊教科書與臺灣有關之地理概念分布情形

在進行第五至八冊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之時,發現到有些冊別中的地理概念較 多,涵概的概念意涵也較多,但有些冊別則是寥寥無幾,並且只集中在某幾個概 念中,故將各版本的各冊別所出現的地理概念次數整理如表 4-27、表 4-28、表 4-29:

表 4-27:康軒版各冊別地理概念次數統計及百分率表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冊別

主概念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自然地理 176 94.6% 3 1.6% 0.0% 0.0% 7 3.8%

人文地理 197 65.2% 72 23.8% 9 3.0% 24 7.9%

地理技能 133 85.8% 12 7.7% 0 0.0% 10 6.5%

環境議題 144 87.8% 6 3.7% 0 0.0% 14 8.5%

表 4-28:翰林版各冊別地理概念次數統計及百分率表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冊別

主概念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自然地理 225 94.9% 10 5.4% 0.0% 0.0% 0 0.0%

人文地理 275 68.8% 71 17.8% 53 13.3% 1 0.3%

地理技能 94 81.0% 16 13.8% 5 4.3% 1 0.9%

環境議題 112 86.8% 1 0.8% 7 5.4% 9 7.0%

表 4-29:南一版各冊別地理概念次數統計及百分率表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冊別

主概念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自然地理 168 96.6% 4 2.2% 0.0% 0.0% 2 1.1%

人文地理 212 60.9% 71 20.4% 53 15.2% 12 3.4%

地理技能 96 87.3% 11 10.0% 0 0.0% 3 2.7%

環境議題 139 79.9% 3 1.7% 9 5.2% 23 13.2%

統計表中可發現,自然地理主要出現在各版本的第五冊中,比例皆高達 90%

以上,以南一版的 96.6%最高。人文地理則是在各冊別中皆有出現,但也是集中在 於各版本的第五冊,比例皆達 60%以上,以翰林版的 68.8%最高。地理技能在康軒 版與南一版的第七冊中皆未出現,但也都是集中在各版本的第五冊中,比例皆達 80%以上,以南一版的 87.3%最高。環境議題只有康軒版在第七冊未出現,其於版 本冊別中皆有出現,但仍是集中在第五冊,比例幾達 80%以上,以康軒版的 87.8%

最高。

由上述可知,本研究所分析的四大地理概念,都主要集中在各版本的第五冊,

在其餘冊別上出現的比例則不盡相同,再加上以事先審視教科書之內容,發現各 版本的第五冊以臺灣地理為主;第六冊以臺灣歷史為主;第七冊以個人與社會的 經濟活動、生活中的規範、社會變遷等社會生活為主;第八冊以全球關聯為主題。

故以下只將就各版本的第五冊單元主題來做分析。

二、各版本第五冊單元主題呈現之分析

本研究所分析的三版本教科書─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為 98 學年度國小 社會領域教科書市占率的前三名。故藉著對其單元主題呈現的分析,或許可從中 得知現今國小階段有關臺灣地理教材的教育走向為何。

分析的教科書選定以臺灣地理為教學主軸的第五冊為主,教科書的版本雖不 同,但三個版本皆以「單元」為教學主題,單元之下再細分為「課」。三個版本都 畫分為六個單元,每一單元下畫分課數略有不同,康軒版合計有 14 課;翰林版、

南一版則各有 13 課。

在表 4-30 中,將地理次類目以及各版本的章節單元主題相互對應,並將單元 主題如何對應到個別類目作一分析如下:

表 4-30:康軒、南一、翰林三版本單元主題與地理概念對照表

版本 單元名稱 課文名稱 主概念 次概念 地理技能 位置 第一課 臺灣在哪裡

地理技能 座標 地理技能 位置 臺灣的位置

第二課 從經緯度認識臺灣

地理技能 座標 第一課 海岸與島嶼 自然地理 地形 自然地理 地形 第二課 地形與河川

自然地理 水文 自然地理 氣候 自然環境

第三課 氣候與生活

人文地理 人文與文化 地理技能 地圖

康軒版

從地圖看臺灣 第一課 從地圖看環境差異

自然地理 地形

續表 4-30

版本 單元名稱 課文名稱 主概念 次概念 地理技能 地圖 從地圖看臺灣 第二課 從地圖看人口分布

人文地理 人口 人文地理 聚落 第一課 鄉村與都市的生活

人文地理 人文與文化 城鄉關係

第二課 城鄉交流 人文地理 聚落 第一課 臺灣的資源 環境議題 自然資源

自然地理 地形 資源與生活

第二課居住環境與生活方式

人文地理 人文與文化 第一課 常見的自然災害 環境議題 環境問題 環境議題 環境問題 第二課 環境的問題與保育

環境議題 環境保護

康軒版

愛護臺灣

第三課 永續的發展 環境議題 自然資源 地理技能 位置 第一課 臺灣在這裡

地理技能 座標 臺灣在哪裡

第二課 臺灣島的形成 自然地理 地形 自然地理 地形 第一課 山海之歌

自然地理 水文 第二課 氣候變奏曲 自然地理 氣候 臺灣的自然環境

第三課 生活的泉源 自然地理 水文 人文地理 聚落 環境議題 環境保護 第一課 土地開發與生態保育

環境議題 生態系統 臺灣的資源

第二課 豐富的物產 環境議題 自然資源 第一課 人口知多少 人文地理 人口

人文地理 聚落 人口和聚落變遷

第二課聚落類型與生活差異

人文地理 人文及文化 人文地理 區域 第一課 區域的形成

人文地理 交通 臺灣的區域與交通

第二課 北中南東看臺灣 人文地理 區域 第一課 臺灣的環境災害 環境議題 環境問題

翰林版

關懷臺灣

第二課 行動愛臺灣 環境議題 環境保護

續表 4-30

版本 單元名稱 課文名稱 主概念 次概念 第一課 臺灣地區的範圍 人文地理 空間

地理技能 位置 東亞樞紐的寶島

第二課 臺灣的位置

地理技能 座標 第一課 臺灣的地形 自然地理 地形 臺灣的自然環境

第二課 臺灣的氣候 自然地理 氣候 自然地理 氣候 臺灣的自然環境 第三課 氣候與生活

人文地理 人文及文化 第一課臺灣的自然資源與物產 環境議題 自然資源 富饒的臺灣

第二課 土地利用 人文地理 聚落 第一課臺灣城鄉發展的特色 人文地理 聚落 臺灣的城鄉發展

第二課臺灣城鄉發展的差異 人文地理 聚落 第一課 便捷的交通網 人文地理 交通 臺灣城鄉的連結交通

第二課 交通建設對生活的影響 人文地理 交通 第一課 生活環境實錄 環境議題 環境問題

南一版

福爾摩沙寫實

第二課 生活環境的營造 環境議題 環境保護

(一)未呈現的類目

依據表 4-30 的分析並對照地理概念分析概念表後,可知道有些地理概念並為 出現在教學單元中。各版本未提到的概念如下:

1.康軒版:生物、經濟、交通、空間、區域、方位、地理資料及展示、資源 利用、生態系統等九個概念。

2.翰林版:生物、經濟、空間、方位、地圖、地理資料及展示、資源利用等 八個概念。

3.南一版:水文、生物、人口、經濟、區域、方位、地圖、地理資料及展示、

資源利用、生態系統等十個概念。

由上述結果發現,不論是哪個版本,「生物」、「經濟」、「方位」、「地理資料及 展示」、「資源利用」五個次類目沒有單獨成為章節編入教科書內。此外,「空間」

次類目也只有南一版將其列入課文名稱中做介紹,康軒版與翰林版的單元中都沒 有相關的單元。「地圖」次概念也只有康軒版列入單元中,而翰林版及南一版則無。

翰林版將「區域」次概念化分成兩個來做介紹,但康軒版及南一版則是未納入。「交 通」次概念,只有康軒版未編入單元名稱中;南一版在單元安排上並未將「水文」、

「人口」兩個次概念納入,且南一本身所包含的次概念少於康軒版及翰林版。

(二)單獨呈現的概念

雖有些地理概念並未被呈現在單元內容的安排上,但也有些較為重要的地理 概念是單獨成課的,整理如下:

1.康軒版:地形、自然資源、環境問題。

2.翰林版:地形、氣候、水文、區域、自然資源、環境問題、環境保護。

3.南一版:地形、氣候、空間、聚落、交通、環境問題。

「地形」、「環境問題」這兩個次概念,三個版本都單獨成一個課別來論述。

因地形是介紹地表的形貌,為認識環境所必須;而環境問題是生活在當下的人們 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地形與環境問題在三版本的教材安排上都各自成一課,

來突顯其重要性。翰林版與南一版將「氣候」次概念單獨成一課;康軒版與翰林 版則是將「自然資源」次概念獨立成一課。

(三)合併出現的概念

為了要在一冊的範圍內將主要的地理概念教授完畢,使學生對臺灣地理有基 本之認識,各版本在單元的安排上,多會以概念合併的方式來呈現教材,讓學生 對地理教材有初步的認識,將三個版本並列出現的概念列舉如下:

1.康軒版:位置─座標(臺灣在哪裡、從經緯度認識臺灣)

地形─水文(地形與河川)

氣候─人文與文化(氣候與生活)

地形─地圖(從地圖看環境差異)

地圖─人口(從地圖看人口分布)

聚落─人文與文化(鄉村與都市的生活)

地形─人文與文化(居住環境與生活方式)

環境問題─環境保護(環境的問題與保育)

2.翰林版:位置─座標(臺灣在這裡)

地形─水文(山海之歌)

聚落─環境保護─生態系統(土地開發與生態保育)

聚落─人文與文化(聚落類型與生活差異)

區域─交通(區域的形成)

3.南一版:位置─座標(臺灣的位置)

氣候─人文與文化(氣候與生活)

「位置─座標」在三版本裡都是合併出現,以成為一個獨立課;康軒版與翰 林版則是都同樣將「地形─水文」、「聚落─人文與文化」合併成一課;康軒版與 南一版都將「氣候─人文與文化」整合成一課。其中最特別的是翰林版將「聚落

─環境保護─生態系統」這三個息息相關的概念合成一課。

三、本節小結

(一)各版本與臺灣有關之地理概念集中在第五冊出現

各版本在第五至八冊的教科書中,每一冊別皆有不同之主題,其中第五冊的

各版本在第五至八冊的教科書中,每一冊別皆有不同之主題,其中第五冊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