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理解題測驗設計與呈現方式

第三節 物理解題測驗設計與呈現方式 一、 問題設計

本研究進行的測驗題目有研究者設計之物理試題,以及測驗學生空間能力之測驗。

其中研究者自行設計之物理試題主要依據 Teodorescu 等人(2013)之研究對試題層級之 定義。而試題來源主要有三類,第一,蒐集相關文獻中的範例題目;第二,在高中測驗 題庫中找出與文獻相似題型的問題,或是改變高中題庫的提問以符合不同的類型;第三,

參考大學物理或是坊間有關物理的書籍,同以改變提問方式符合不同層級,由以上三種 方式設計出兩層級的題目。本研究之物理測驗試題為計算題,測驗試題皆為開放式的作 答方式,有別於引導式測驗方式,引導式係逐題引導學生作答;學生在開放式計算題使 用解題的方式可較自由發揮。層級 1 與層級 2 試題涉及的物理情境並無太大的差異,如 表 3-3-1、3-3-2 所示。層級 1 與層級 2 試題中涉及到的物理情境例如:施力加速、下滑、

做功、摩擦力…等。然而層級 2 試題係將物理情境以較複雜的形式來描述,所需認知程

21

度較高,因此會有一前置問題提供給學生作答,以了解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經研究者 篩選、改問等方式,本研究之物理測驗試題中,層級 1 試題 8 大題(10 小題),層級 2 試題為 6 大題(8 小題)共十四大題(18 小題)。這 14 題當中,特別在層級 1「運輸」

與「大樓」這兩題是屬於情境類似的試題,這兩題的類似在於題目情境與問法近似。同 以提供位移與末速,問當位移一半時,物體速度為何?但「運輸」屬於下滑類型;「大 樓」則為上拋類型。

表 3-3-1 層級 1 試題物理情境分析表

物理試題 涉及的物理情境或關鍵字

工人(2 小題) 做功、摩擦力 書(2 小題) 斜坡、施力加速

電梯 自由落體、施力加速

運輸 斜坡

球 上拋

熊 自由落體、摩擦力

箱子 施力加速、摩擦力

大樓 上拋

表 3-3-2 層級 2 試題物理情境分析表

物理試題 涉及的物理情境或關鍵字

阿特伍德機 自由落體、上拋

滑水道(兩小題) 斜坡、自由落體、摩擦力

斜坡 斜坡、摩擦力

溜滑梯(兩小題) 斜坡、外力加速、做功、自由滑落

火箭 上拋、外力加速、做功

滑雪 斜坡、外力加速、做功、自由滑落

22

二、 題本設計

本研究者選定數道物理試題後,依據 Wu 與 Puntambekar (2012)表徵研究中,使用 文字表徵與圖片表徵作為本研究之試題表徵。按照先前的題目類型,本研究選擇層級 1

「提取」中的「執行」(Executing)及層級 2「理解」中的「整合」(Integrating)作為分 析的主要類型,繼而在兩種類型的題目再各分為兩種表徵,分別是文字及圖片,例如:

文字版的「執行」,代號設為 TE(Text & Executing)、圖片版的「整合」,代號設為 DI

(Diagram & Integrating)。如表 3-3-3 所示,故每道物理測驗試題皆有兩種表徵之版本。

考量測驗試題的變化性,將同一層級中的不同表徵題目交叉使用。將 TE、DE 以及 TI、DI 兩兩交叉使用,在不同測驗卷上有不同的表徵,不會讓整張測驗卷皆為同一種表 徵。並將圖片版題目置於文字版題目後,共四種版本的題目,其命名為 A、B、C、D 題 本。因考量施測時間與題數分配,將 A、B 中的題目皆為層級 1「執行」類型的題目,

共 8 大題;C 及 D 皆為層級 2「整合」類型的試題,共 6 大題。例如 A 題本的題目表徵 與 B 題本的試題表徵為 TE 與 DE 混和。以「工人」試題為例,此題在 A 題本上為文字 的版本,在 B 題本上則為圖片的版本;同理,若「電梯」試題在 A 題本為圖片版,則

「電梯」試題在 B 題本為文字版。因此 A 題本有 4 大題文字版試題與 4 大題圖片版試 題,B 題本亦有 4 大題文字版題目與 4 大題圖片版題目,題目分佈與答題人數如表 3-3-4。同理 C 題本及 D 題本為 TI 與 DI 混和,C 題本及 D 題本文字版題目與圖片版題目各 3 大題,題目分佈與答題人數如表 3-3-5。

表 3-3-3 試題層級與表徵之代號

題目 執行(層級 1) 整合(層級 2)

文字 TE TI

圖片 DE DI

23

表 3-3-4 A、B 題本之試題與其表徵代號及答題人數

題目 A B

工人(2 小題) TE DE

書(2 小題) TE DE

電梯 TE DE

運輸 TE DE

球 DE TE

熊 DE TE

箱子 DE TE

大樓 DE TE

受測人數 43 40

表 3-3-5 C、D 題本之試題與其表徵及答題人數

題目 C D

阿特伍德機 TI DI

滑水道(兩小題) TI DI

斜坡 TI DI

溜滑梯(兩小題) DI TI

火箭 DI TI

滑雪 DI TI

受測人數 33 34

本研究依據 Teodorescu 等人(2013)的定義選用層級 1「提取」中的「執行」與層 級 2「理解」中的「整合」,將本研究的題目大多數設計為計算題。首先對於「執行」此 物理問題,係指給予學生一個需要解決的任務,期望學生可以套用公式以完成解題。例

24

25

本研究探討之另一層級試題「整合」的問題認知程度較高,情境較為複雜,且能測 驗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故題目藉由一些方式確認作答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層級 2 中 的物理問題與層級 1 的不同在於學生要知道自己的解題取向,無法照本宣科的解題,面 對問題須先了解自己將使用何種方式解題,所以此層級中的問題,將會有一前置問題,

此前置問題會問學生將如何解題?請學生先寫出解題方式。第一種方式如圖 3-3-2,在 問題中有個前置問題:請寫下您的解題策略;或者第二種方式如圖 3-3-3,藉由出題者 提供兩種解題方式,依學生自己的選擇,繼續完成解題。因本研究假設解題取向為「運 動學」與「能量守恆」此兩種,故提供的解題方式亦為運動學與能量守恆兩種選擇。前 置問題的種類有上述 2 種方式,而在層級 2 的題目 6 題中,有 4 題為前者,讓學生直接 寫出學生自己的解題取向;2 題為後者,題目提供 2 種解題取向,讓學生選擇後,繼續 解題。但此種子題的提問方式並非為引導式提問,而是為確認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而提 問。

在本研究中對於層級 2 試題的 C、D 題本,其試題表徵與 A、B 的試題表徵排列方 式相同,在 C 題本與 D 題本中同樣各自有文字版與圖片版,且兩表徵呈現的資訊量也 是相等的。以本研究試卷中「溜滑梯」為例,此題在 C 題本中的版本為文字版,如圖 3-3-2(a),在 D 題本則為圖片版如圖 3-3-2(b),試題表徵之差異在於題目描述的情境為 何種表徵,文字版藉由文字將題目情境盡可能描述出來,圖片版只用一張圖片表現出題 目情境,然而對於題目中的初始條件、或題目的提問,仍以文字作為主要表徵,在兩種 版本試題中仍無法將表徵完全獨立。

26

(a)文字版

(b)圖片版

圖 3-3-2 層級 2(a)文字版(b)圖片版的溜滑梯試題

27

圖 3-3-3 層級 2 的題目提供兩種解題取向供學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