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理論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1-3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5 理論分析

2.5.1 生態旅遊規劃

宋秉明(1995)[47]在生態旅遊規劃架構中揭櫫七大要素及五項 策略,七大要素為地點、使用量、分區使用、活動設計、設施、環境 教育、住民參與,五項策略為生態開發、生態經營、生態資訊、生態 網路、環境教育。

2.5.2 保護區之分區使用

保護區分區使用之概念源於生物圏保留區,生物圏保留區主要的 目標乃是為了保育自然生態系內動植物等生物羣聚之完整及多樣 性,以達永續利用之目標,同時亦確保物種演化所依頼的基因歧異 度。其基本原則是經由分區系統的設計,以整合保育與人類發展的目 標。理論上,一座基本的生物圏保留區都包含三種不同分區,以嚴格 保護的核心區(core zone) 為核心,周圍包圍一至數個緩衝區(buffer

zone)與過渡區(transitional zone),通常包含一些研究、休閒、監 測,或相容的人類居所使用。核心區為達成保育目標而需格外保護的 區域;緩衝區則允許因保育需要所進行的棲地復育或野生生物物種族 羣管制的作業,過渡區則用於提供當地社區永續利用。生物圏保留區 分區規劃管理是利用多目標使用模組(Multople-Use Module,MUM)

的概念[48]。

2.5.3 生態旅遊發展原則

為達成保育自然生態並確保地方福祉,交通部觀光局的生態旅遊 白皮書(2002)[34],揭櫫了生態旅遊發展應遵守下列十一項原則:

1.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規劃整套區域性的觀光及遊客管理計畫。

2.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調查分析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評估旅遊 發展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擬定長期管理與監測計畫,將可能 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3. 以小規模發展為原則,以減低遊憩活動可能造成的衝擊。除了限 制遊客人數外,發展生態旅遊應以輔助地方原有產業為原則,以 避免當地對觀光產業的過度依賴。

4. 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執行、管理、監測與評估等四階段,應盡量 邀請當地社區一同參與。而在每個階段進行的過程中必須確保與 當地居民的充分溝通與共識,在發展當地觀光特色前應先徵求居 民同意,以避免觸犯地方禁忌。

5. 提供適當的社區回饋機制,提供居民充分誘因,協助他們了解保 育地方資源與獲取經濟利益之正向關聯,將有助於地方自發性的 保育自然及文化資源。

6. 強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並與當地社區合作,以確保觀光發展的方

向符合地方需求同時利於當地自然保育。

7. 確保一定比例的觀光收益用於保育及經營管理當地自然生態。

8. 發展生態旅遊應為當地社區及自然生態帶來長期的環境、社會及 經濟利益。

9. 發展生態旅遊應促進遊客、當地居民、政府相關單位、非官方組 織、旅遊業者以及專家學者間的良性互動。

10. 制定周詳規範以約束遊客活動以及各項開發行為。

11. 提供遊客、旅遊業者及當地民眾適當的教育解說資料,除了介紹 當地生態、文化特色外,更可藉此提昇大眾的環境保護及文化保 存意識。

生態旅遊的發展仍應謹守上述原則,以促進生態保育及地方居民 福祉為最終目標。

宋秉明(2000)[49]在「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一文,提 出了五大類的十三項準則,作為生態旅遊推行時的定位準則。分述如 下:

一、尺度與順序類

1. 永續發展政策面應該從大尺度也就是整體性來考量。

2. 永續發展的實行則必須從小尺度也就是地方或社區著手。

3. 採由下而上的方式,從地方做起累積正面的經驗後再逐漸擴 展至更大範圍之區域[50]。

二、參與組成與程度類

1. 參與者應包括地方各階層之代表。

2. 參與的程度以參與到或影響到決策之形成為原則。

三、成長規模與速率類

1. 成長的規模與速度應由內部因子而定,而非由外力決定-所 謂內部是指當地環境及資源、社會文化、經濟、居民共識。

2. 成長的模式應以維持資源多樣性為指標方式[51]。

四、目標方向類

1. 確保當地一定生活品質(含環境、文化與經濟)。

2. 使後代子孫仍保有同現代等級的生態品質特性。

3. 建立地方居民的自信及自理能力[52]。

五、方法與方式類

1. 以公平性及合理性為依歸。

2. 避免直接粗暴的破壞。

3. 允許度以不喪失生態系及資源的原貌與特色為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1-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