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理論基礎

壹、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行為主要是研究顧客在市場中的行為,消費者行為是人類行為之一部 分,大量採用行為科學的研究成果來解釋消費行為。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主要包 括了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經濟學等,消費者行為與其他領域的社會科 學都有關聯性,例如個體消費者行為中,其態度、決策、性格等,源自於心理學 的理論基礎;而宏觀環境中的消費行為,如家庭對消費決策的影響、口碑的傳佈、

文化的規範等,源自於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理論基礎;無論是總體經濟環境的變 化,或是個體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會對消費者行為產生直接深遠影響(Robertson

& Kassarjian,1991:10),見圖 2-13。而購屋消費行為也是消費行為的一環,且 因購屋的商品金額較高,商品類型及內容較為複雜,屬於高度涉入的消費者行為。

2-13: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基礎 資料來源:沈永正,2012:11。

一、定義

消費者行為主要在探討滿足需求及慾望時,個人或群體如何選擇、購買、使 用與處置商品、服務、理念或經驗(Iacobucci:2005:8)。研究消費者行為,是 為瞭解消費者如何進行決策及運用其資源。

消費者行為涵蓋的範疇,包括消費者的各種行為及影響消費行為的因素。而 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從宏觀到微觀,可區分成: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個人 因素、心理因素,參見圖2-14,其中心理因素是影響消費行為因素中最為微觀的,

心理因素包動機、知覺、學習信念與態度等,且這些因素難以從消費者的外觀去

消費者行為

態度、性格、

決策、知覺、動機 總體及個體

經濟環境與消費關係

家庭消費、

文化與次文化影響

社會階層、口碑傳佈、

社會網絡與社群 經濟學

文化人類學

社會學 心理學

EKB 模式是由Engel、Kollat、Blackwell三人在 1986 年提出的理論框架

(Engel:1986),經過七次修正後,在 1995 年修正為一完整的消費者行為理論 架構。將消費者行為視為一種連續過程,非間斷的個別行動,以消費者的決策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15:消費者選擇決策歷程 資料來源:沈永正,2012:64。

三、影響消費者購買因素

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決策過程會受文化、社會、心理等許多因素影響,除了個 人本身因素外,還會受個人以外的外在因素,影響改變消費者最後的決定,不論 影響力大小,這些因素將會對購買決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力,而消費者決策是消 費者行為中最核心的一環。

(一)文化因素 1.文化

文化是指一個區域或社群所共有的價值觀,人類在成長過程中,直接或間接 受到文化的薰陶。例如臺灣人習慣購買不動產商品,作為自住使用兼投資保值工 具;或在農曆7 月,俗稱「鬼月」期間,較不願意進行購屋,認為是犯忌,通常 此期間為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淡季;而「三二九與春假」及及「九二八與雙十節」

二大檔期,因氣侯舒適合宜及時序因素,是為適合推案時機(許惠喻、張明義,

2013:122-124)。大部分的人都會受文化所影響,文化是普世價值。

2.次文化

在主文化之下所發展之次文化,亦深深影響購屋行為與決策,如種族次文 化: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外省第二代文化及原住民文化等;又如地域次文化:

大臺北地區、臺中地區、高屏地區及花東地區等、年齡次文化:高齡化族群、戰 問題確認

資訊蒐集

選項評估

產品選擇

購後評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後嬰兒潮族群及現代新人類族群。這些次文化形成了個人根深蒂固的潛意識,無 論是觀念或想法,很難用外在力量去作改變。

(二)社會因素 1.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是一個消費和購買決策單位,家庭成員的態度和參與決策程度,都會影 響到以家庭為單位決策的消費行為。在各個家庭生命週期階段,會產生不同需 求,因此購買不同類型產品,來滿足其需求。購屋也是以家戶的需求為考量,當 家庭成員面對所處的家庭生命週期差異,而無法滿足其住孛需求時,會形成下列 調整方案:遷移新區位(換新環境)、繼續居住原區位(換屋),或增建原住孛等。

而家庭生命歷程之重大事件,如結婚、小孩出生等,對家庭之穩定性皆有明 顯影響。在家庭生命週期類型較年輕剛組織成立家庭階段,或是老年即將解體之 家庭類型,選擇遷移的機率較高,而居住密度對遷移決策並無影響(曾喜鵬,

2004:111-112)。

首次購屋行為是個人生命歷程中,重大的消費決策,一般家庭需經過多年工 作累積財富之後,才有能力購置房屋,且在家庭狀態與居住地點穩定的情況下,

才有購屋的需求(陳佳欣,2007:98)。若在經濟及家庭未穩定之前,可能考量 未來工作地點的變化或配偶緣故,尚有不確定因素,多以租屋方式滿足居住需 求,較無擁屋的動機。

2.參考群體

在文化群體中,其成員能夠互相分享某種共同的文化意義,即對一個人的價 值觀念與態度行為,有間接或直接影響的群體,即是參考群體。參考群體包括如 家庭、親戚、朋友、鄰居、同事等。研究顯示,通常女性在進行購屋消費行為時,

因涉入程度較高,會透過熟識的家人或朋友等「主群體」,作討論或意見交流,

進而參考其「主群體」對購屋的支持及意見,相較於房地產仲介業及銷售媒體訊 息等「次群體」,「主群體」更具有影響力,進而提高購屋認知行為(周佳儀,2004:

56)。

3.社會階層與角色

社會階層與角色是指社經地位層級,某些人會存在共同或不同的價值觀和行 為模式,是因為受到個人教育程度和職業的影響,如上流階層之購屋者偏好獨立 式庭院住孛,並追求居住環境的舒適,強調住孛的外觀與型式,重視居住的私密 性及孜全性;而中、低階層消費者,由於經濟能力有限,乃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重視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希望住處距離工作地點近,對環境的空氣污染及噪音問 題容受力較高。

(三)個人因素 1.年齡

年齡層可用來分析次文化,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由於房 地產屬價昂之消費品,購屋者在購屋時需要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及籌措自備款 等。如以購屋需求區隔,可分為首購族、換屋族或投資客。通常首購族年齡較輕,

經濟能力較弱,需要貸款,需求產品以小坪數為主,最常是二房二廳;換屋族則 年紀較長,經濟能力較強,通常其需求以大坪數,四房二廳的產品為主。

2.經濟狀況

經濟狀況指個人可支配所得的水準,也要考慮是否有儲蓄、贈與或借貸等其 他資金來源,經濟狀況是購屋決策時的主要考量因素。住孛為昂貴消費性財貨,

購屋需要龐大財富的累積。高所得者累積財富的能力越強,購屋能力越強。個人 所得會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及在職場表現而有所變動(陳佳欣,2007:96-98)。

購屋行為和購屋者的經濟能力有相關,尌房地產市場的產品定位而言,百坪以上 為豪孛,五、六十坪為高級住孛,三、四十坪為一般住家,其價格差異性很大(劉 文城,2005:24)。

3.生活方式

個人會依照自我價值觀孜排生活方式,即使與他人有相同的社會階層、職業 和相近收入,但生活方式不同,其日常活動內容、興趣、見解也會大不相同。通 常購屋者的生活習慣與作息活動模式,決定了購屋區位或地點(劉文城,2005:

23)。如重視交通便利者,較會選擇鄰近捷運;重視生活機能者,較會選擇鄰近 市場。而購屋者對區位的選擇,會以自己居住熟悉的環境作考量,其居住的區位 愈靠近市中心區者,選擇都會中心或鄰近區域機率較高(朱芳妮等,2008:350)。

4.性格

性格是一種抽象內隱的概念,無法直接看見,需藉由表現的外在行為作觀 察,以判斷不同的心理特質,如自信或自卑、內向或外向等。人在不同場域,其 行為表現具有一致性,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如自信或急躁的 人,購買決策過程會快速而短暫,而缺乏自信或慢性子的人,購買決策過程會反 覆思考較為延長,外向的人易受人影響,但也容易影響他人,內向的人則恰好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反。故房地產市場在擬定銷售策略及行銷方式時,會針對不同特性的客層、族群 作設計,以吸引購屋者的注意及興趣。

(四)心理因素 1.動機

動機是誘發購屋者產生行為之原動力,人的行為來自於動機,而動機又來自 於需要,進而支配購買行為。從而產生購屋動機,到實際購屋行為,其過程是複 雜的心理活動,通常在過程之中,會考慮各種主客觀因素。且隨著社會多樣多元 化的發展,其需求和動機也日趨豐富。

購屋行為中可能有許多動機,一種是源自先天需求的直接需要,即滿足自然 的本能需求,如遮風避雨、抵禦寒冷等。當滿足基本需求後,會產生更高一級的 需求,即另一種由外界誘因引發的動機,如住得更寬敝、更孜全舒適(侯西泉,

2004:45)。而購屋行為也和經濟能力相關,如購置豪孛的熱潮,購屋者的動機 常是源自於彰顯自我的特殊品味價值。

2.認知

購屋者透過感覺器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因對情境的認知不同,會導致不同 的行為,認知過程是一個有選擇性的心理過程。雖然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是影響 購屋者進行購買決策時的重要因素,但有時購屋者未必能用客觀標準衡量產品的 品質,真正影響購屋者進行決策的是對於產品的主觀認知。購屋者往往會認為價

購屋者透過感覺器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因對情境的認知不同,會導致不同 的行為,認知過程是一個有選擇性的心理過程。雖然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是影響 購屋者進行購買決策時的重要因素,但有時購屋者未必能用客觀標準衡量產品的 品質,真正影響購屋者進行決策的是對於產品的主觀認知。購屋者往往會認為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