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琵琶套曲《塞上曲》例析

透過樂譜的對照與梳理,經分析,「武板」、「快板」一類樂曲,於實際演奏 上與原譜實際上相差不多,多應用以右手演奏技巧與節奏之繁簡變化來增添聽覺 上的豐富感。從內容觀之,「武板」樂曲不等於速度較快,根據在於其於每板之中 所添加的節奏花音是較繁滿的。《瀛洲古調》「快板」樂曲之呈現並不在於旋律花 音與節奏內容的添加,原譜與今日可查演奏譜差異性不高,且由同一旋律素材發展 而成的比例高,旋律之發展變化與演奏技法相關,故本研究認為「《瀛洲古調》快 板類樂曲應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也是與《瀛洲古調》慢板類樂曲最大的差異。而

「文板」、「慢板」一類樂曲於內容上旋律加花的現象較多,以樂曲之主要構成音 為核心來進行潤飾,潤飾音多為對前面譜字的延續或重複,此外,左手之演奏技法 於「文板」、「慢板」一類曲目的應用比例高,擅用左手之輕攏慢撚、吟揉注綽。

而此類樂曲也在發展的過程中被進行藝術化的處理,如〈飛花點翠〉

第二節 琵琶套曲《塞上曲》例析

《塞上曲》一曲最早見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李芳園的《南北派十三套大 曲琵琶新譜》中,由五段樂曲構成,分別為〈思春〉、〈昭君怨〉、〈泣顏回〉、

〈傍妝台〉與〈訴怨〉,而這些小曲早在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華秋蘋《琵琶 譜》中可見其蹤跡,本為五首可被獨立演奏的小曲,直到李芳園將這五首旋律內容 較相仿的樂曲組合成套,並托古為王昭君所作,並命名為《塞上曲》,傳世至今,

是描述女性內心世界為主的樂曲,端莊不俗,含而不露。

錄有〈塞上曲〉相關曲譜之譜本,除以隻曲形式收錄的華秋蘋《琵琶譜》,以 及以套曲形式收錄的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之外,在《瀛洲古調》、

《養正軒琵琶譜》與《汪昱廷琵琶譜》中也收錄有此曲之音樂內容,其中以《汪昱

145

146

147

148 表 3-9:與《塞上曲》相關之隻曲概況表

曲名 排序 121 調性 體裁 122

思春 1 小工調 第一類八板變體

昭君怨 2 小工調 第一類八板變體

泣顏回 15 小工調 第一類八板變體

傍妝台 3 小工調 第二類八板變體

訴怨 11 小工調 第一類八板變體

1. 〈思春〉

〈思春〉是華秋蘋《琵琶譜》〈卷中〉,浙江陳牧夫傳譜,屬正調定弦,共六 十八板,樂曲共可分為八個樂句,結音在「合」,為小工調徵音,為八板體結構中 的第一類八板變體,從旋律構成與拍法明顯取材於〈八板〉第三、四樂句的旋律,

並利用「去工添凡、去五添乙」的方式變化構成樂曲之主要旋律,今多譯以一板為 一小節,一小節由兩拍構成。

譜例 3-19:《華氏譜》〈思春〉

121 均為《琵琶譜》〈卷中〉之樂曲,為〈卷中〉目錄之排序。

122 根據本研究所分析結果。

149

學者葉棟曾於其著作《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一書中進行過分析,葉棟之樂 譜樣本主要參照《雅音集》中楊蔭瀏之華秋蘋《琵琶譜》譯本,然因楊氏將兩板譯 為一個小節,故葉棟所分析的小節數與斷句與實際彈奏的狀況是有差異的,葉棟的 分析如表 3-10:

表 3-10:葉棟〈思春〉之結構關係123

從葉棟的結構表中可見結音另有「角羽-商商-角羽-商羽」的結音分析一行,

是因為今日之〈思春〉有被轉譯為 C 調記譜的情況,故葉棟為兼顧兩者,便均呈 列於表中。〈思春〉一曲實際上利用了「借字」手法,雖然定調於小工調(即 D 調),

實際上聽起來確實是四字調(即 C 調)之感,故亦有今日演奏譜,如林石城整理 的《養正軒琵琶譜》〈思春〉、承《汪昱廷琵琶譜》陳永祿演奏譜的〈塞上曲〉與 劉德海演奏譜〈塞上曲〉等均將樂曲從小工調(D 調)轉譯為四字調(C 調),故 葉棟之分析才呈現有兩種結音,然樂曲曲調之發展脈絡確實是建構在小工調上,也 是此曲調成曲的由來。而關於移調記譜的現象是二十世紀以來才有的情況,無論林 石城所譯、所整理的〈思春〉或汪昱庭學生們各自整理之《塞上曲》演奏譜,都有 移調記譜的現象,然於本研究中,則是以傳統定調為準。

此外,樂曲實際上是以一板一小節的律動在進行彈奏,應該是將一板理解為一 小節較為合理,故應按板數來分析為好,故原葉棟所分析的「承」部中的板數應為

「14+8、6+8」的組成,但即便如此,也與實際的狀況有所不同,經筆者分析華秋 蘋《琵琶譜》〈思春〉之結構應如表 3-11:

123 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3):232。

150

151

對旋律做了細部的處理。為製譜之方便與對照,故將原譜字譯為五線譜呈現,並從

「頭身尾」三段結構中各取樂句來進行論述。

首先是結構與旋律骨幹相同的片段,即全曲的頭八板(樂句 I),參見下頁譜例 3-20。從譜面上清楚可見是以四板構成一單位,八板一樂句,結構為「4+4」,且 從對照中亦可辨明骨幹音之所在。

譜例 3-20:〈思春〉前八板之對照,譯以一小節一板

接著來比對三段中相異的樂句來看內部的擴縮情形,首先是樂句 II,從譜例 3-21 中可見唯《養正軒琵琶譜》將第九、十板做了「縮板」的動作,使得本樂句僅 由七板構成,經多方校對與參照,並無漏點板的可能性,確為縮板。

譜例 3-21:〈思春〉樂句 II 之對照(第 9~16 板)

v

152

中段樂句 V,由十二個板所構成,雖然於板的數量均相同,但於句構上則呈現 有差異,五個譜本中唯有《汪昱庭琵琶譜》〈思春〉呈現以「5+4+3」的句構,結 音分別都在宮音與徵音上,其他四個譜本則呈現以「5+3+4」的構成,但從對照中 可見李芳園對於骨幹音的位置稍有調整,也模糊了原有的樂句感,下面參照譜例 3-22。

譜例 3-22:〈思春〉樂句 V 之對照

最後是結尾部分,《養正軒琵琶譜》把自樂句 II 與樂句 IV 縮減下來的兩板,

分配給最後兩個樂句,各以九板做收;《瀛洲古調》的〈思春〉中也同樣有此縮擴 板的情形,在樂句 IV 縮了一板,並在末樂句擴充一板。然而,兩譜所使用方式並 不同,前者是延續前音應答,後者則是擴充了內容,參照譜例 3-23。

153 譜例 3-23:〈思春〉樂句 VIII 之對照

2. 〈昭君怨〉

〈昭君怨〉是華秋蘋《琵琶譜》〈卷中〉,文板類樂曲的第二首樂曲,屬正調 定弦,共六十八板,今多譯以一板為一小節,一小節由兩拍構成。為〈塞上曲〉中 的第二首樂曲,不同於〈思春〉,在〈昭君怨〉被納進《塞上曲》的過程中,《李 氏譜》對樂曲的內容稍作了調整,並被汪昱庭譜所承繼,首先參照〈昭君怨〉之原 譜,如譜例 3-24。

譜例 3-24:《華氏譜》〈昭君怨〉

154

〈昭君怨〉為將八板頭放到句尾的第一類八板變體的樣式,呈現以「頭身 尾」

三段,結構上於《華氏譜》、《瀛洲古調》與《養正軒琵琶譜》於樂句的結構與結 音呈現出一致的情形,《李氏譜》改動了樂句 IV 的句法結構與結音,而《汪昱廷 琵琶譜》承《李氏譜》之處理,參照下面表 3-13。

表 3-13:〈昭君怨〉樂曲結構表

樂句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華、瀛、

板數 8 8 12 8 8 8 8 8

結構 4+4 4+4 5+7 3+5 3+5 4+4 4+4 4+4

結音

李、汪

板數 8 8 12 8 8 8 8 8

結構 4+4 4+4 5+7 4+4 3+5 4+4 4+4 4+4

結音

段落關係

實際從譜面對照更可觀察出譜本間的關係,同樣從「頭身尾」三段各取樂句來 做對照,首先是樂句 I,全曲的頭八板之對照,譯以一小節一板。

譜例 3-25:〈昭君怨〉樂句 I 之對照

下面是全曲為一於句法結構與結音有相異的樂句 IV 之對照。

155 譜例 3-26:〈昭君怨〉樂句 IV 之對照

最後看樂句 VIII 之對照,,譯以一小節一板,五個譜本之框架大抵相同,唯 在譜例 3-27 倒數第三小節處(即全曲第 66 板),由於加花音之選擇而稍有節奏 與旋律走向上的差異。

譜例 3-27:〈昭君怨〉樂句 VIII 之對照

3. 〈泣顏回〉

〈泣顏回〉是華秋蘋《琵琶譜》〈卷中〉,文板類樂曲的第十五首樂曲,屬正 調定弦,共六十八板,於李芳園後成曲的《塞上曲》中為第三段【湘妃滴淚】,樂 曲收音在「合」,為小工調徵音,屬八板體結構中的第一類八板變體,今多譯以一 板為一小節,一小節由兩拍構成。先一覽小曲〈泣顏回〉之原譜,如譜例 3-28。

156

157

諸譜的樂句結構與句法結構各稍有縮擴,變化主要聚集在樂句 IV 至樂句 V 上,

尤其以《養正軒琵琶譜》、《汪昱庭琵琶譜》各在四個樂句上做了縮減,從上表觀 之,各樂譜對樂句之處理大約僅是一板縮擴之差異,下面將實際對照樂句以觀察之 間關係,將取樂句 I、IV、VI 與 VII 等四個樂句來進行比對。首先是全曲的頭八板

(即樂句 I)之對照,不論各譜對音有怎樣的潤飾,樂句「4+4」之結構仍是清晰可 見,骨幹旋律相當明顯。

譜例 3-29:〈泣顏回〉樂句 I 之對照

樂句 IV 基於「5+3」之內部結構,《瀛譜》與《養譜》均稍微延展了前半部 的尾音而成「6+3」之結構。

譜例 3-30:〈泣顏回〉樂句 IV 之對照

158

中段樂句 VI 是擴縮較多,且呈現有「3+5+4」、「3+5+3」與「2+5+4」等三種 樂句的內部結構,《華氏譜》為十二板的「3+5+4」的內部結構,《李氏譜》、《養 譜》與《瀛洲古調》均在末端縮一板,呈現以十一板的「3+5+3」的樣態,《汪譜》

則在一開頭進行縮板,呈現以十一板「2+5+4」的內部結構,參照譜例 3-31。

譜例 3-31:〈泣顏回〉樂句 VI 之對照

由於前面部分的《養譜》與《汪譜》較其他譜本多縮了一板,兩者均於樂句 VII 補回一板,於前半句的句末,構成「5+4」的內部結構。

譜例 3-32:〈泣顏回〉樂句 VII 之對照

此外,從旋律上可見〈泣顏回〉與〈昭君怨〉有相似之處,「合乙 乙上 尺 尺」的旋律樣態重複出現,比較兩曲便知,兩曲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樂句的內部組成 變化上。

159

4. 〈傍妝台〉

〈傍妝台〉是華秋蘋《琵琶譜》〈卷中〉,文板類樂曲的第三首樂曲,屬正調 定弦,共六十八板,於李芳園後成曲的《塞上曲》中為第四首樂曲【妝台秋思】,

《汪昱庭琵琶譜》中同樣稱為【妝台秋思】,於《養正軒琵琶譜》與《瀛洲古調》

中則維持原小曲之名。

譜例 3-33:《琵琶譜》〈傍妝台〉

〈傍妝台〉之結構於葉棟的分析中為具有引子與尾聲的三段體結構,其分析乃 根據 1979 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琵琶獨奏曲集》第一集曲譜,結構分析如下

〈傍妝台〉之結構於葉棟的分析中為具有引子與尾聲的三段體結構,其分析乃 根據 1979 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琵琶獨奏曲集》第一集曲譜,結構分析如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