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 南 帝 化 學 工 業 公 司 燃 燒 塑 膠 廢 料 造 成 污 染 , 在 居 民 抗 議 下 , 廠 方 簽 下 切 結 書 不 再 燃 燒 。

4.亞 聚 公 司 觸 媒 儲 藏 冷 凍 庫 爆 炸 , 造 成 18 人 受 傷 。 資料來源:修改自地球公民基金會網站(2013)。林園石化工業區污染及反公 害 運 動 。 2013 年 8 月 2 日 , 取 自 http://www.cet-taiwan.org/linyuan 、 林 育 萱

(2010)。林園工業區對林園區的產業與環境變遷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

(頁65、66)。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KNU5136011)

林育萱(2010)在「林園工業區對林園區的產業與環境變遷影響之研究」

中指出,林園鄉居民對整體居住環境品質普遍表示不滿意,尤以對環境不滿 意度最高,本區居民認為工業發展後,所識覺到工業發展對環境污染問題依 序為空氣污染、河川及水污染、垃圾及廢棄物染、噪音污染及自然景觀破壞 等,同時表示有惡化的趨勢。

回顧這些因林園工業區成立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事件,不僅嚴重影響林 園區居民的生活與生計,工業機具不當操作下隨時可能引發的公安事件更是 居民心中的一大隱憂。

第三節 環境保護

本節就環境保護相關議題在全球崛起的趨勢、內涵與其重要性分別討論 之。

一、 環保意識高漲

美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 (Rachel Carson) 女士在1962年,發表「寂靜的 春天」(Silent Spring) 一書,內容乃描述的殺蟲劑DDT的濫用對公共健康以及 生態造成莫大衝擊,促使公眾對農藥使用與環境污染的關注。

1972年聯合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 並 提 出 「 人 類 環 境 宣 言 」 (The Stockholm Declaration)。會議宣言中指出地球上許多地區遭受人為的損害:

在水、空氣、土壤以及生物中所受的污染達一危害的程度;生態平衡受到嚴 重的擾亂;資源受到破壞或漸為枯竭;生存環境存在有害於人類身心和社會 健康的嚴重缺陷。因為意識到這些環境問題或為區域性,或為全球性,國際 間彼此互相影響著,會議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應為了全體人民與後代子孫作 出努力。

1975年「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宣示環境教育計畫指導原則 (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清楚指出環境教育 的理念其中包含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及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林佩舒,2002;

張子超,2000)。

199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聯合國大會 (UN General Assembly) 在 年會中通過設立「政府間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談判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for a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 INC/FCCC) 的決議,授予其起草公約條文及任何必要法律工具的權利。公約 的目的是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以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 又 稱 里約「地球 高峰會 」 (Earth Summit) 發表了「21世紀議程」 (Agenda 21),提出:在環境教育的過程中個 人和社會可以認識複雜的生態系,獲得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產生有效的、

負責的行為,去參與、創造生態性、永續性的生活型態與環境的幸福(吳淑 芬,2010)。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在日本京都舉行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會 中通過具有管制效力的「京都議定書」,內容指出各締約國管制六種溫室氣 體: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氧化亞氮 (N2O)、氫氟碳化合物 (HFCs)、

全氟碳化合物 (PFCs) 與六氟化硫 (SF6) 減量的時程與目標(環保署,2013)。 由國際上這些重視環境保護的進程可知,全球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反觀我們台灣,隨著國人環境保護意識高漲,相形之下對居住環境也愈來愈 重視。經濟的發展提升了人們生活的水平,但同時也衍生許多環境問題。由

於目前的環境問題已是世界性的共通問題,因此所有人類都必須嚴肅的加以 正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江東祐,2001)。

二、 環境保護議題

18世紀工業革命後,人類為求生活便利與經濟發展而燃燒化石燃料、濫 伐森林,加上熱絡的農、工業活動,使得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量 增加,此乃加劇了溫室效應(圖2-9),因而造成地表溫度上升,發生全球暖 化現象,對全球氣候已經造成強大的衝擊。天然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主要 的溫室氣體:水氣 (H2O)、二氧化碳 (CO2)、氧化亞氮 (N2O)、甲烷 (CH4)、

臭氧 (O3),存在大氣中有助於吸收地表反射的幅射能量,再釋放出熱,以維 持地表附近的溫度。若沒有溫室氣體,地球表面平均溫度便會從現在的攝氏 14度下降到零下19度,但溫室效應若過強,則地球表面的溫度便會升高(交 通部中央氣象局,2013)。

聯 合 國 間 政 府 氣 候 變 遷 小 組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在2007年出版的第4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指出,在過 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約攝氏0.74度(0.74 ± 0.18

°C),陸地上溫度的上升速率遠大於海洋,近10年(1997~2006年)更為顯著;

有氣象記錄以來,1998年與2005年是最暖的年份,這非常明確的證實了全球 暖化的速度是越來越加劇,並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正確性指出,導致氣候變 暖的因素正是人類活動(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3;黃瑞媛,2011)。圖2-10 (a) 的資料為:1970年至2004年5期間全球人為温室氣體年排放量;(b) 按CO2

當量計算的不同温室氣體占2004年總排放的份額;(c) 按CO2當量計算的不同 行業排放量占2004年總人為温室氣體排放的份額。由這些資料可得之溫室氣 體由1997年到2004年是逐年增加;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佔比例最高,而 二氧化碳又有極高的比例(19.4%)是來自於工業的排放 (IPCC,2007)。溫 室效應的加劇便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早就已經發出警訊,在全球暖化過程中,異常的高溫、乾旱、颱 風、豪雨、寒潮、暴風雪等,都將在世界各地頻繁的出現。歐盟報告亦警告 說,全球氣候暖化,將導致全球資源減少引發糧荒,並預言會出現全球性的

資源爭奪戰爭。面臨全球暖化與傳統能源逐漸短缺,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將「節 能減碳」視為新施政方針,期盼施以綠色新政、發展綠能,減少碳排放量(陳 淑敏,2012)。據IPCC預估,目前全球碳排放量必須降低50%,方能延緩暖 化現象。

為了減 少碳 排放 量,許多 國 家 致力 於發展 綠色 能源。我 國工 研院 產 業 經 濟 與 趨 勢 研 究 中 心 (IEK) 將 綠 色 能 源 定 義 為 : 能 夠 藉 由 自 然 界的循 環以 產生 源源 不絕 且不 會造 成環境 污染 的能 源,故 綠色 能源 又 稱為 再 生能 源。一般 綠色 能源 包括 太陽能、水 力能、風力 能、海 洋能 、 地熱能 、氫 能和 生質 能。

目前全 球許 多國 家 投 入許 多的 心力 於環境 保護 工作,力倡 節能 減 碳、開發 綠色 能源, 以 降 低碳 排放 量,減緩 全球 暖化, 共同 為 全 球的 永續發 展 努 力。

圖 2-9 自然溫室氣體效應的理想模式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3)。自然溫室氣體效應的理想模式。2013 年 8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climate_info/backgrounds/

backgrounds_4.html

圖2-10 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

資料來源: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AR4)。全球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2013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

and_data/ar4/syr/zh/mains2-1.html

三、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聯合國已經發出警訊,全球暖化過程中,世界各地將頻繁的出現:異常 的高溫、乾旱、颱風、豪雨、寒潮、暴風雪等極端氣候。歐盟報告也提出警 告:在全球氣候暖化下,全球將因資源減少而引發糧荒,進而引爆全球性的 資源爭奪戰爭(黃瑞媛,2011)。從近年世界各地因異常氣候所造成的生命 與資產損失,屢屢可從新聞報導上得知,而發生在我們臺灣的氣候異常災害 亦不在少數,如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在中南部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大雨,

造成約700人死亡、195億以上的農產損失。現在全世界是一個地球村的概念,

一個國家或一個區域的環境破壞或污染,其可能影響的範圍已不再侷現於該 國或該區。相反的,隨著大氣作用或海流,影響的範圍可能擴及他國或更大 的區域,且影響結果可能隨時間的遞延而有加乘效果,所以我們不能只就單 一污染事件就忽視可能隨之而來所要付出的更大代價。

在諸多的全球環境變遷的證據下,我們應該及早覺醒,加快腳步解決眼 前這嚴重的全球問題。環境保護不是口號,唯有好好正視這些環境議題,建 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態度,馬上採取積極的環境保護行為,我們的地球才有未 來,我們人類也才能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