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化概念及教科書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化概念及教科書分析

一、生活化意涵與重要性

(一)生活化的意涵

所謂「生活」,杜威認為就是個體與環境施受的關係。是人類生存活動的程 式,由個體各種驅力與表現,使生活的樣式萬千,構成多采多姿的社會現象(王 連生,1980;吳仁潔,2005)。「生活化」顧名思義,是和生活有關的,也就是日 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常有的經驗。因此,「生活化的課程」是指以生活上關心 的問題或社會上關切的議題為探討的主題,而這些問題與個人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張雅茹,2007)。陳文典(2001)定義生活化課程,是一種以培養基本能力為目標 的課程。是一個期望學生能主動且自主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並要求以生活經驗 為重心來結構的教材,可以由一系列生活化的主題所構成的課程,稱為生活化課 程。

生活化的課程除了處理生活上的問題外,應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是確實有 用,可運用科學性的探討,瞭解議題和處理問題的工作方式,也可培養出學生在 面對問題時的篤實態度,且較能做出合理而有效的抉擇及行動(陳文典,2001)。

除此,「生活化教學」非常具有彈性,常會因為教學目的不同或當時的情境改變

而採取不同的活動方式,為了達成學習目標,課程在教材安排上提供學校和教師 及學生自由揮灑的空間,陳文典(2001)也提示在教學的規劃上以學生為主體,生 活經驗為重心,則生活化的課程及教材教法,皆能朝向生活經驗為重心,引導學 生學習。

生活化的課程與教學是依據學生真實生活情境,設計讓學生容易經驗的課 程,並彈性活用教學方法,以達成學生能夠解決問題為目標。其中,在生活情境 方面,Freudenthal(1991)認為數學課程必須與真實情境連結,數學必須接近學生,

且跟每天日常生活的情境相關聯。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數學來自於生活,用之於 生活。所謂的「真實」並不單指跟真實世界相關聯的脈絡,而是指在學生的心智 中可以感受或想像的問題情境。也就是說,教學序列應讓學生體驗並且可以感受 或想像真實的情境,讓每個人都能夠投入有意義的數學活動中(張英傑、張素宜,

2008;蔡玉玲、張靜嚳,2004;Streefland, 1991)。

另外,黃幸美(2003)提出生活化程度辨別以生活情境特性包含「真實生活表 徵情境」的部份,情境真實性的分析,可從中了解教科書中問題情境生活化的真 實程度;楊瑞智(1999)則在生活化程度之情境依特性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分別 為真實(real)生活的問題情境、擬真實(authentic)生活的問題情境及形式的(formal) 問題情境。張雅茹(2007)整理上述分類及相關問題情境理論,指出「真實生活情 境」即是符合取材源自真實生活情境、存在真實生活中並描述貼近真實生活,學 生能在真實生活遇到的問題;而「擬真實生活情境」則是以教科書模擬真實生活 可能遭遇情境設計,取財之情境有悖於生活情境,及生活不會遭遇或不會面臨該 事物,甚至不夠貼近真實的生活情境。

生活化是與生活相關聯的事物,生活連結性較為緊密則生活化程度高。教育 部(2008c)並加以說明生活化程度高的課程可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的遊戲、探索和 觀察來認識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並經由體驗、操作與行動來探究問題、組 織知識、學習做事的方法並提升美感經驗;學生可進行創造、感受美的形式,以 擴展想像;學生在人群互動中,體察人與人、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重要

性,發展關懷、尊重、互助合作的態度在生活中學習經營自己的生活。

(二)生活化的重要性

由於受到大眾媒體,諸如網際網路、電影電視、廣告宣傳等圖像傳播,使得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無數影像符號,影響效果是可以超越文字界線而形成全 球充斥於視覺文化的範疇中,這些皆與人們生活有著息息相關(吳爵汝、郭男先,

2004)。如何發現日常生活與藝術世界的關聯性,觀看藝術時的狀態就像平常生 活一樣,常會不自覺忽略掉許多周遭事物以及背後隱藏的玄機,若要發現則需超 越經驗帶來的第一印象(Perkins, 2008)。因此,盧嵐蘭(2007)指出日常生活研究重 要性如下:

1.重視常民的經驗:使一般人的平凡經驗成為有學術價值的研究對象。

2.呈現具體的生活真實:強調具體行動者的真實經驗,試圖貼近一般人的平 常生活,了解一般人生活的構成素材與構成方式。

3.反映社會結構的影響:代表一種研究視角。研究分析日常生活細節或個體 的能動現象,以及社會層面或結構力量的影響。

4.展現社會文化的歷史特殊性:日常生活研究強調分析日常活動,扣緊社會 文化脈絡,反映出不同歷史背景的影響。

學校教育如何將所學課程與生活結合,建構出生活化課程相當重要。

Keller(1987)的 ARCS 模式是支持生活化的取材,對於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 具有意義的。生活化的教材具有熟悉的特性,較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又 與學習者的關係密切,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樂於與之接近。而且生活化的教 材有利於讓學習者於學習初產生學習動機,心中便不易產生排斥感,有利於增加 學習者成功學習的機會,進而從中建立自信心,再經過教師的巧手將教材適當的 安排、呈現後,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就感,因而願意繼續再學習,可形成一個良性 循環(Keller, 1987;張雅茹,2007)。

另外,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指出課程目標,為求國民教育之教育目的在 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 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培養身心充分發展 之活潑樂觀、合群互助、探究反思、恢弘前瞻、創造進取與世界觀的健全國民(教 育部,2008c)。所以進一步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生活課程基本理念,要點整理 如下:

1.學生從生活中開展學習。

2.在生活中遊戲、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觀察,而認識了世界的樣貌。

3.在生活中與人互動,學習社會規約,在照顧引領下,身心順利發展。

4.生活從自發的活動開始。生活是學生與社會文化、自然環境及他人互動後 不斷調整與成長的過程。

5.生活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啟學生對周遭人、事、物的 好奇,引發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6.生活課程需感動學生的心,發現周遭人、事、物的美好,進而喜愛探求未 知。

7.生活課程帶領學生發現與探究問題,讓學生嘗試以建設性的方法解決問 題、感受成功的經驗,並進而提升想法。

「生活化課程」較容易引發學生的關心及學習動機,由學生生活中遭遇的問 題延伸學習,較能發展出主動與自主的學習活動;進行教學活動時,加以調整安 排其順序,這樣亦可使學生獲得有組織有結構的科學知識;若能在教學過程中採 取引導輔助的角色,則學生更能自然地會獲得各項基本能力的增進,即是科學素 養的提昇(陳文典,2001)。蔡馥伊(2007)生活化課程並不是毫無章法的課程組織,

教師在教學時若能有系統的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不但可以使所學連結至生 活當中,增進學生在生活上的應用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美的概念及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培養「基本能力」為目標的課程。

透過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生活課程的基本理念,發現生活化課程及教材教法 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的重要目標,生活化程度高的內容可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建 構學習知能,幫助學生學習內容和生活產生不同連結,感受不同的學習成長。

(三)藝術生活化的重要性

人類藝術起源於神話,來自生活;藝術從生活中出發,藝術該回歸生活。生 活是藝術的草,藝術是生活的花,兩者存在是相輔相成;藝術不會脫離人類文化 的產物,是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黃光男,1994;吳仁潔,2005)。李美蓉 (2001)指出為了生活需要製造許多讓人視為藝術的物品,藝術對原始部落和史前 文明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藝術自古以來就和 生活脫離不了關係(吳仁潔,2005;陳秋瑾等人,2006)。

教育部將於民國 103 年至 107 年推動「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讓美感 教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預期達到美感需求成為國人的生活習慣。除此,在九年 一貫課程目標中,說明國民中小學的課程理念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 力發展歷程,並且能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學生最常接觸的經驗是 日常生活的經驗,教師如能聯結課堂所學概念於生活中,幫助學生瞭解生活現象 和所學概念的關係,能在生活中運用美學概念,進而才能培養出可以帶著走的基 本能力。生活化主題式教學課程,在教育部規劃九年一貫課程時,希望能改進課 程及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習得帶的走的能力,而不只是固定的 答案。因此,吳爵汝、郭勇先(2004)從藝術教育新理念指出現代人所須具備的是 一種思考能力,是一種對於日常美學經驗(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的詮釋與 理解的能力。

當藝術已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所構成的要素,舉凡生活環境的佈置、衣服穿 著、街上的海報傳單、電視中的音樂與戲劇…等,都會與藝術發生關係。其實,

日常生活的概念與美學最初的意義有許多相似之處,在十八世紀末,美學一詞在 德國包姆嘉登(Alexander Baumgarten)著作中,意思為「感官的科學」(science of the

senses) , 指 對感 官 、經 驗 、日 常生活 中 平 常的 事物 進 行哲 學 與科 學的關 注 (Highmore, 2005)。日常生活的美學經驗與體會,比了解精緻藝術來的重要,畢

senses) , 指 對感 官 、經 驗 、日 常生活 中 平 常的 事物 進 行哲 學 與科 學的關 注 (Highmore, 2005)。日常生活的美學經驗與體會,比了解精緻藝術來的重要,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