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適應定義與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適應定義與理論

一、 生活適應定義

「適應」(adjustment)源自於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觀點,用來說明生物個體與 其所處的環境間奮鬥生存的過程,生物為了求生存,在其所處環境配合之下適度 地改變自己(簡茂發,1986)。Arokoff(1968)將生活適應定義為個人與環境的交互 作用,立基於這種雙向的動態過程中,說明個體在不斷尋求滿足自身需求的歷程,

個體改變,環境也在變,個體與環境之間便不停調整適應,再適應,以求達到雙 方面協調一致的狀態。而 Erikson(1968)以危機(crisis)事件的因應角度來解釋適應 這個概念,其認為個體的發展乃是在經歷一連串的危機(crisis)事件之後人格統整 的結果,如果個體能夠順利地克服各個階段所必要經歷的危機,則個體才得以順 利 發 展 , 否 則 個 體 就 會 發 展 出 不 成 熟 的 人 格 , 容 易 產 生 不 適 應 的 行 為 。 Lazarus(1976)由壓力因應歷程的觀點指出生活適應乃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 行為,能夠幫助個體達成環境的要求壓力或是克服來自各內部壓力緊繃的感覺,

而使個體的內在與外在間維持和諧平衡的關係(引自沈美秀,2004)。

除了學者對於適應的定義外,簡茂發(1986)將生活適應細分為動態與靜態兩 個層面來加以描述,他認為在動態的層面上,生活適應指的是個體為了滿足其生 理的、社會與心理的各種需求而在現實的環境中採取積極的作為,適當的解決困 難,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力求個體與環境的和諧;從靜態層面來說,生活適應 指的是個體的需求在其所在的環境中得到滿足,並覺得生活幸福、成為心理健康 的人。

由此可知適應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協調與改變,同時也是一種壓力因應 與危機處理的方式,適應的過程並非靜態,反之,適應過程為一持續性且動態的 過程,以個體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能和諧一致為最終的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二、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由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瞭解生活適應的意義及特質。而在心理學的觀點,人生 是一種適應的歷程,這一段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生活過程中,難免有多元的議題,

焦慮、壓力、失眠、人際關係不佳等情形發生也會有從不同角度出發的心理學理 論去看待「適應」,以下整理出不同的心理學理論對於生活適應的不同觀點:

(一)精神分析理論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對於適應的判斷標準乃是個體如何去處理日常生活中種 種衝突力量的程度而定。而良好的適應就是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能相互調適得宜、和諧運作。佛洛依德認為由於本我的本能需求會不斷的尋求表 達的機會,當自我察覺到本我的狀態時便會察覺到神經質的焦慮,這種焦慮可能 會使自我採取防衛機轉,故當本我、自我、超我之間能和諧並存時,便是處於最 佳的適應狀態。而 Alder 則認為適應是具有現實感且對社會表達興趣。在精神分 析理論中適應的概念是一種個體對自我管理及運用的表現,在生活中能夠具有現 實感,並擁有強而有力的自我、彈性的超我及得到滿足的本我,為健全的人格。

(二)人本論

人本學派強調「人性自由」,視適應為有機體的生長目標,主張個體的自我 意識隨時會影響個人所做的決定,使個體擺脫盲從和超越環境的刺激,並充分自 我實現。此學派認為人類行為受到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具有可變性,不適 應乃是自我觀念與現實不協調所造成,若能提供適宜的情境,給予無條件的接納 與關懷,則個體更能闡明其困難進而導向自我實現。人本論學者有 Maslow 及 Carl Rogers 為代表,Maslow 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其認為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 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的需求,Maslow 認為需求與動機的 平衡是適應良好的關鍵;而 Carl Rogers 表示一個充分發揮功能的人,就是適應 良好的指標,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擁有自我意識、富創造力、對經驗開放,能充分 的生活於當下,將生活是為一種歷程、並隨經驗而成長,就是最佳的生活適應狀 態。

(三)特質論

特質論強調人格特質對個體行為和適應的影響力。Allport(1961)將人格定義 為「個體身心系統內的動力組織,以此決定個體對環境的獨特適應」。也衍生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動力組織、身心系統、決定、獨特以及對環境適應的五項概念。Allport 認為所 謂的人格(personality)是指人的整個心理系統成長及發展之動態組織。而個體的行 為反應出其獨特的人格特徵。Allport 認為適應良好的人能節制心情,穩定情緒,

不會任意發洩惡劣情緒,而個體是否能正確知覺外界的事實更是適應良好與否的 關鍵。故擁有良好特質的人,不會受環境影響,依然能達成高度的自我發展,就 是良好適應的表現。

(四)認知論

認知論學者認為認知乃影響個體行為反應的決定因素,對訊息加以辨識,發 現其意義,並依此做出結論與行為反應。重點在於個體面對特定情境的壓力時,

對此情境的認知與評估。依認知論「壓力與適應」的觀點,個體在處理某一獨特 壓力過程中,會借助本身的認知系統對壓力情境來進行認知評估,再來決定所需 採取的因應方式。適應與組織是皮亞傑(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的主要概念,適應 是指個人有能力改變或依照環境而調整,適應(adaptation)包含同化(assimilation) 與調整(accommodation)兩種過程。同化是指將所見所聞的新資訊納入現有基模中,

並加以修正;調整是指改變現有的思考模式或基模以迎合從外界所得的新資訊。

因此認知論認為良好適應的表現是個體與環境互動時,能有效、正向且多樣化運 用個人建構系統因應。

(五)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適應就是有能力處理周遭的環境,取決於學習的過程及人 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不過於注重個體的內在動機、人格特質及本我的驅力,但仍 須注重「引發個體行為的情境」與「觀察學習的歷程」。班都拉(Albert Bandura) 提出,其認為人們經由訊息處理的過程主動與環境產生互動,經由觀察角色楷模 以學習新的行為,此稱為觀察學習。而社會學習理論另一重點為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指個體對自己有無能力達成目標的信念會影響目標的達成,高度的 自我效能能提高個體達成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可知自我效能也助於個人適應新的 環境與角色。

由以上不同學派的論點可得知,其對於「適應」所抱持的認知與觀念不同,

精神分析學派強調個體處理日常生活之能力,強調早期特定事件的發生對晚期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活適應之影響;人本論強調自我意識與自我實現,重視個體的成長歷程與動機;

特質論則強調個體人格特質對於其本身行為和適應的影響力:認知論者著重個體 認知系統對壓力情境的評估,在面對情境時整個因應改變的歷程;社會學習論者 強調學習歷程及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期能透過親子團體能增進親子面對單親生活,提高生活適應的能力。

研究者認為適應理論中的人本論及社會學習論符合本研究所想要探討的單親家 庭適應情形,人本論認為良好的適應便是個體能擁有自我意識、對經驗開放,能 隨經驗而成長、並生活於當下,將生活是為一種歷程;而社會學習論則是認為個 體是否有能力適應端視「環境」、「學習」及「人」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假設透 過團體方案的實行,拉出一個團體參與者能夠彼此觀摩學習的空間,冀透過團體 方案、領導者的帶領及團體間的討論、接觸,使得參與者能以不同眼光看待自己 及其子女,並且由其他親子學習不同面向的環境互動能力,甚者,能看見團體其 他親子的相處情形,反身去重新檢視自己的親子互動關係,透過不斷與人、環境、

自身對話的過程能促其達到個體適應。以下整理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試圖歸納 出影響生活適應的因素。

三、生活適應相關因素

生活適應是個體與生活環境交互作用的一種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為了滿足 需求,並因應週遭環境之要求,藉由「同化」與「調適」的作用,以達到個人生 理的、心理的及社會的需求,並調和內在環境與外在環境,趨於和諧一致的過程

(李文欽,2003)。

蘇妙玉(2001)對於國小高年級一般兒童及單親兒童進行人格及社會適應比 較性的相關研究。該研究將生活適應分為人格適應及社會適應,文獻歸納出影響 單親兒童適應情形之因素如下:

1. 性別:多數研究顯示男童比女童衝擊大,且女童在社會適應的適應情形優於 男童。(江金貴,1988;余啟名,1994;張金圓,1990,引自蘇妙玉) 2. 年級:Graber(1987)研究指出在七到十一歲的單親兒童中,行為問題較完整

家庭兒童多,且年紀越大其適應問題越嚴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3. 學業成就:單親兒童的學業成就及學校適應普遍低於完整家庭(余啟名,1994;

吳永裕,1996)

4. 社經地位:低社經地位並非由於家庭結構的不完整,但家庭社經地位會影響 單親兒童的社會適應(蘇妙玉,2001)。

5. 依親性別:不同依親對象的單親兒童中,由父親監護者生活適應最差,由母 親監護則較不影響單親兒童之適應(余啟名,1994)。另外,穆敏志(1990)研 究指出女性單親受經濟剝奪的可能性超過男性單親,故可能造成依母單親兒 童適應問題較多。但也有研究顯示單親兒童的性別角色並無顯著於一般兒童,

且不因依親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6. 單親原因:不同的單親原因會造成不同的社會適應,單親家庭的適應問題以 分居家庭兒童為多,離婚家庭次之及鰥寡家庭兒童再次之。

6. 單親原因:不同的單親原因會造成不同的社會適應,單親家庭的適應問題以 分居家庭兒童為多,離婚家庭次之及鰥寡家庭兒童再次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