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第三節 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研究

本章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親子互動關係的五大理論:精神分析論、

心理社會發展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文化論及家庭生活週期理論;第二部分呈 現不同的親子互動關係類型,最後將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做出簡要的 整理歸納。

一、親子互動關係理論

親子關係不是單向的連結,而是雙方雙向互動發展而建立的。以下簡要介紹 五種親子互動的發展理論。

(一)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

佛洛伊德以不同「性心理」的發展階段,將個體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1. 口腔期(oral stage,0~1 歲)

嬰兒原始慾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嚥等活動。嬰 兒的快樂也多得自口腔活動。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未獲滿足或過度滿足,可 能會有不良影響。佛洛伊德堅信口腔需求未能滿足的嬰兒可能會固著(fixated)

在口腔期,也可能終其一生都在尋求這種滿足,因此有咬指甲的習慣或顯現 出尖酸、好批評的人格。成人中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獲得過 度滿足,而固著(fixated)在這個階段不願意放棄這種樂趣,母親或家人對 嬰兒口腔活動之限制與否,會影響其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煙等。甚 至在性格上悲觀、依賴、焦慮等,而這些都被認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

2. 肛門期(anal stage,2~3 歲)

一歲後,原始慾力的滿足由口腔區域逐漸轉向肛門區域,主要靠大小便 排泄時所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此時期排泄訓練是決定性事件,因為它強 迫小孩延宕此種滿足。成長中的自我(ego)必須調節這個本我(id)衝動的 外來壓制。此時期正值父母開始實施大小便訓練,若父母教養太過嚴苛,孩 子可能會固著於肛門期發展出一種「便秘性」人格,而變得過度愛乾淨、整

(Oedipus Complex)或「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男孩愛戀母親,女 孩 愛 戀 父 親 。 同 時 期 , 出 現 對 與 自 己 性 別 相 同 的 父 親 或 母 親 的 認 同

(identification),可以開始解決部分「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

4. 潛伏期(latent stage,6~13 歲)

而每一階段都有獨特的發展任務與所面臨的發展危機(crisis)。

表 2.3.1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分期與重點

來源:研究者整理自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及張宏哲(2007)

(三) 社會學習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觀察學習的第三個步驟是將符號性記憶訊息轉變成為具體的模仿行為,

觀察者必須要根據楷模原先的動作順序,經由認知過程與記憶的線索做出反 應,在依照回饋的訊息加以校正。

4、動機歷程

觀察者雖然注意到楷模所示範的行為、也清楚楷模的動作順序、意義並 具備做出動作的能力,但觀察者不一定有具體表現其模仿行為的動機,模 仿行為是否出現端視其是否擁有模仿的行為動機與意願,因此增強因素確 實影響行為表現而非是行為的學習。

而由以上四個兒童觀察模仿的歷程,可以幫助我們去體認親子互動關 係的過程。

(四) 維高斯基的社會文化論

維高斯基(L.S. Vygotsky,1896~1934)提出了社會文化論,該理論認為個 體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的成長,尤其是認知發展有很大的作用,他認 為人的心理機能並不是人自身固有的,而是在與周遭人們互動的過程中產生 和持續發展的,並且提出「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概 念。

兒童的發展水準有兩種,一種為兒童目前現有真正的發展水準,另一種 為經由大人指引或與較有能力的同儕互動而可能達到的潛在較高發展水準,

而現有發展水準與可能達到較高水準之間的距離,便稱為「最近發展區」。

維高斯基認為孩子的學習是一種社會過程,需有機會與兒童周遭的人(成人 或同儕)互動才能產生效果。並主張採用「鷹架法」(scaffolding)。鷹架法的 涵義為一種支持孩子努力的系統,且非常敏感的融入孩子的需求。成人調整 對孩子目前能力所需要的溝通,供給孩子精熟活動所需要的協助,並且在其 能力逐漸增加時,要孩子逐漸負起責任。

(五) 家庭生活週期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親子互動以家庭為基點,則有關家庭生活之各項因素皆可能影響親子互 動。而家庭生活週期理論注重於家庭發展的階段性過程,當家庭經歷形成、

發展、擴大到衰弱等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其不同的發展工作,(謝秀芬,2004)。

Duvall(1977)將人生發展的歷程分為兩個時期,一為擴張期(expanding stage),

一為收縮期(contracting stage),再將此兩個時期劃分為八個階段,以最大子 女作為這八階段的劃分標準,而謝秀芬老師將其劃分為七個階段,以下說 明:

(一) 婚姻調整期

兩個成人決定組成一個新的家庭,此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設定他們彼 此各自的界限、角色與責任分配、親密關係的規範、發展彼此滿意的溝 通型態、性關係、姻親關係、家庭經濟的預算和處理、休閒娛樂生活等 等與個人生活自由與差異性有關的議題。在婚姻初期,都需要三到五年 的時間去調適彼此差異。

(二) 養育學齡前子女期

此時期是第一個小孩出生到其就讀國民小學前的學齡前兒童的養育 期。新家庭成員的加入使家庭系統產生改變,影響了家庭中的互動方式,

是家庭第一個危險期,此時夫妻應重新劃分角色及分工,若此時期調適 得當,小孩的發展也會較為健全。夫妻也才能專注於營造子女間的兩代 關係。另外家庭也可能會再次增加新成員,亦即次子女的誕生,而此時 期以及親子關係也會因應次子女的出生而加以延長。

(三) 養育學齡兒童期

子女進入學齡期,離開家庭進入學校學習,子女開始獨立料理自己 的生活,多半時間停留在學校下,也有比較多的與同儕相處的機會。此 時期最主要是協助兒童適應制度化的環境、了解和遵守團體規範、探索 發現外在世界。此時期親子關係大致維持穩定,子女仍需要父母的關照。

(四) 養育青少年子女期

當子女進入青春期,會要求獨立、反抗權威。青少年也會面臨到自 我認同危機,此時期父母的角色需要再調整,支持青少年獨立的想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轉換親子關係,容許子女進出家庭體系,倘若親子關係經營不良,有可 能會改變家庭整體氣氛。

(五) 子女準備離家期

這個時期是第一個孩子外出求學、服役或就業、結婚,直到幼子結 婚為止。此時期是子女成年離家的階段,主要壓力在於下一代的獨立、

分離調適、適應岳父母與公婆的新角色。此時期會出現婆媳問題,和協

助子女新婚關係的建立、適應三代關係。

(六) 空巢期

當子女都成家後,家庭又恢復到只有夫妻兩人生活的狀況,又稱二 次蜜月期。此時期也可能會面臨退休的角色調適而產生家庭關係的變化,

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夫妻關係、發展新的溝通模式、注意自己及家人健康 保健與晚年生活、增加社區活動的參與。

(七) 孤寂期

當一方配偶死亡,使家庭進入孤寂期,需要調適的任務是處理孤獨 的情緒、發展新的生命意義,適應獨居生活或是適應與子女同住、適應 健康的衰退、接受老化或再婚的調適。

但上述劃分的階段為典型代表,而不同的人有其家庭的獨特風貌,而於家庭 當中作用的親子互動關係並不會停滯消滅,尤其是養育學齡前子女期、養育學齡 子女期、養育青少年子女期、子女準備離家期這幾個時期,親子關係的互動與經 營更顯重要。

另外認同理論及家庭壓力理論也解釋了對於親子關係對單親兒童造成的不 良影響。家庭壓力理論認為在單親家庭發生時,家長常陷於自身的困境中,無暇 照顧子女、親子疏於互動,故而在單親開始的幾年內,親子關係有趨劣的現象,

但這種影響通常是短暫的,因為壓力既是一種危機,也可能是一種轉機。所以在 單親後一、二年,當親子雙方都適應了單親家庭的生活方式之後,親子關係就會 逐漸好轉。從認同理論的觀點來看,雙親中的父親是工具性角色的代表,而母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是情感性角色。兩者皆具備了權威與關懷的親子關係,但單親家庭家長的缺位,

往往造成親職角色扮演的困難,產生教養上的問題(謝品蘭,1992)。

而本研究將研究對象聚焦於國小高年級即將轉換至青少年期的兒童,也就是 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童。Ballenski &Cook(1982)研究發現在五個不同年齡層(嬰兒 期、幼兒期、學前期、學齡期及青少年期)中,母親面臨不同的親職任務,育有 學前期、學齡期及青少年期子女的母親而言,他們會面臨到特定的議題,例如:

獨立、情緒反應、價值觀等等。年紀越大的孩子,則其母親所面臨的挑戰越大。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家庭便面臨新的結構挑戰,特別是以獨立自主為主 軸,父母不能再維持完全的權威,但在父母無法捨棄威權時,則家規的改變、規 則設定及角色再協商都是必要的,在這樣具變動性的階段更顯現出親子互動於此 時期的重要性,可能展現的親子互動類型整理於下一小節之中。

二、親子關係類型

蔡春美等人(2001)認為親子關係是雙親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透過雙方 互動影響的關係,因此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間相互影響的歷程,在彼此影響下 努力達到平衡,而以下列出幾種單親家庭親子關係的類型:

(一)親子互動減少的親子關係

Colletta(1983)、McLanahan(1985)研究指出,單親母親常造成「母親 缺席」(mother absent)的情境。Hetherington 及 Cox(1980)研究發現,離婚 的雙親較少對孩子做合理的要求,做良好的溝通和表示喜愛,也無法有效 訓練或控制孩子。可能如郭美滿(1989)提到離婚雙親在意識或潛意識裡,

將孩子視為將來在經濟、社會或心理上可能的負擔所致。Wellerstein(1985)

將孩子視為將來在經濟、社會或心理上可能的負擔所致。Wellerstein(1985)

相關文件